一君,有没有时间和兴趣讨论Heidegger的《存在与时间》?我先讲下我的设计。此书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概论存在意义的问题,共两章;第一篇------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总共六章;第二篇------此在与时间性,总共六章。争取在暑假里讨论完,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读它而讨论它,而是借以生发出一些有意义的关于存在的问题,由此阐发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本书对我很有启发,里面的很多范畴曾经我都思考过。关于存在本质的把握,理解和体验,我原来是冀望在数学中能够实现,可惜,数学照不亮这一愿望。数学能够为我构筑一个美学和永恒的世界,能够为我带来终极的慰籍,它绚烂的美可以使我自觉在浪漫的活着。我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对数学有种隐秘的天赋,可我又很怕,对一种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惧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对什么都不确定,然后,随之而来的是不自信。这种糟糕的感觉,使我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毫无意义。看似正常,其实,我是一架快要瘫痪的机器。我也知道,把数学和哲学当作一种麻醉剂来安抚自己脆弱的灵魂,是一件卑鄙的事,可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的法子,使自己得到安宁。(我这里用了“哲学”这个词,希望你不要讨厌它。“哲学”是一个和“宇宙”同样优美的词,到今天它为何如此的声名狼籍?答案只能归咎于后人的愚蠢和可恶。而今,有很多事需要我们还原它们的本来面貌,古希腊的归古希腊,中世纪的归中世纪,现代的归现代。)我等你的意见和决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与你商讨。怎样看待思想淡出,文字凸显?在当今的一些学术著作(指文史哲之类)里,有些作者的语言文字表达的相当有力度,从而貌似思想充盈,于文字之上凸显出思想的力度,其实,并无创见,只不过是对前人思想的重新阐述。这个问题实质上可归为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那么,思想和语言之间,到底有多深的牵连和瓜葛?这又是一个迷人的问题,我估计需要牵涉到语言学中的一些技术环节,或许与数理逻辑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