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解毒片到底有多毒?
送交者: luye 2007年6月18日08:23:46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牛黄解毒丸是清热解毒的名方,见于元代《咽喉脉证通论》,至今已有800多年。牛黄解毒片由丸剂改制而成,也有50多年历史,因其疗效较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几种中成药之一。近来牛黄解毒片所致不良反应引起人们重视,特别是在某些反中医人士的宣传下,牛黄解毒片仿佛一夜之间成了“毒药”,让人不知所从。例如:
张功耀说,“中医以毒物入药已经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得到了不少揭示。其中以滥用矿物,让患者吞服大量的重金属或其它有害成分最为普遍。国内已有临床报道证明,中医成药的天王补心丹、牛黄解毒片、大活络丹、至宝锭、紫雪散容易导致肾中毒,甚至双肾萎缩”。
方舟子答读者问时说,“牛黄解毒片是中成药,而且是含剧毒成分的中成药”。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有更详细的介绍:
“例如许多人都吃过的牛黄解毒片(丸)其实是毒片。按照组方,每片(大片)牛黄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二砷,遇热分解变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黄解毒片是由很正规的药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已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去除雄黄原料中的砒霜杂质,也并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为雄黄本身就有毒(虽然毒性不像砒霜那么大)。根据《中国药典》,雄黄有毒,常用量为一天 50~100毫克,而牛黄解毒片的用量为按药典规定一天服4~6片,实际服入雄黄200~300毫克,竟是雄黄常用量的3~6倍。因为服用牛黄解毒片中毒、出现不良反应的并不罕见,例如《中国药房》在1998年就报道过38例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认为可能多由雄黄引起。即使服用的牛黄解毒片的量不大,没有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轻心。雄黄中的砷进入体内后,会累积起来,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虽然有时候为了治疗绝症人们不得不使用毒药(例如砒霜现在被用以治疗某种白血病),但是为了“降火”而去让自己慢性中毒显然是不合算的,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段话在网上被广泛转载,成为反中医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方为证明牛黄解毒片其实是“毒片”,提出几个论据:1.雄黄受热会变成剧毒的砒霜;2.雄黄本身就有毒;3.砷会蓄积, 长期服用后导致慢性中毒。
雄黄受热会变成砒霜不假,但到底要多热?对此关键问题却语焉不详。双氧水受热会分解成水,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用它作消毒剂。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化学名为硫化砷(AsS),亦作二硫化二砷(As2S2)或四硫化四砷(As4S4)。硫化砷升华点为摄氏135度,雄黄矿石用炭火加热,硫与砷分解,砷氧化为砒霜 (As2O3),呈白烟挥发。自然界中的雄黄矿石在日光曝晒(高温、强光)下表层可极为缓慢地变成雌黄(As2S3)和少量砷华(含砒霜)。有人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硫化砷的受热氧化,发现此氧化过程起始于摄氏150度。这种反应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没有人会把牛黄解毒片在锅里炒了或火上烤了再吃。
在讨论雄黄的毒性时应把药物中的雄黄与雄黄矿石区别开来。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是引进毒副反应的主要成分,其它成分一般认为无毒。雄黄矿石中含有砒霜等杂质,具有一定毒性。化工产品物性辞典中介绍雄黄为“微毒产品”,但硫化砷本身却无毒。毒理学上对毒性的分级为:半数致死剂量(即杀死一半受试动物所需剂量,LD50)低于10mg/kg为剧毒,10-100为高毒,100-1000为中毒,1000-10000为低毒,大于 10g/kg为无毒。西安交通大学刘陕西等人的动物急毒实验显示硫化砷的LD50为19.3g/kg,属无毒砷化合物。中国药典要求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纯度必须大于90%。因中药制造工艺的改进,实际上一般厂家都超出此标准。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江苏康缘药业生产的牛黄解毒片检测表明,其中硫化砷纯度大于99%,未检出砒霜等其它砷化合物。他们检测的药品来自当地患者的赠送而非厂家,很难说其中有什么利益关系,研究结果应该是可信的。
退一步说,即使牛黄解毒片中真的有微量砒霜,也并非那么可怕。砒霜是古今中外的著名毒药,潘金莲害死武大郎、包法利夫人自杀,都是用的砒霜。但它的毒性也绝不是那么耸人听闻、能产生“七步倒”的效果。事实上,砒霜在美国经过仅三年的临床试验后,于2000年就通过了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商品名为Trisenox。此药推荐用法为0.15mg/kg/d,即成人每天用10mg, 加入100-250ml盐水中静脉滴注(不是口服,而是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导期每天使用,可长达60天。在最近发表于权威肿瘤学杂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刊》中的一篇述评指出,与其它化疗方案相比,砒霜治疗白血病并未见更多的毒副作用,是安全而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
既然雄黄本身无毒,那么牛黄解毒片毒从何来?可能主要来自雄黄在人体内代谢产生的一系列中间产物。砷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一般为:亚砷酸盐-- >砷酸盐-->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约80%经尿排出,其它经毛发、皮肤、粪便等排泄。这几种代谢物毒性依次减弱,亚砷酸盐毒性较高,比砷酸盐强60倍以上,而MMA和DMA为低毒。服用牛黄解毒片后仅约4%的砷在胃肠道中为溶解可吸收状态,按每日三次、每次三片计算,每日仅有约9mg砷可能被吸收进血液。如只服用一片,尿中的DMA峰值浓度约220ug/L。与此相比,在海水中富集砷的海苔含较多砷糖,在体内也经历类似代谢过程。一次吃 20克海苔后尿中DMA峰值浓度即可达90ug/L。头发中的砷含量常作为监测砷蓄积的指标。研究发现,即便用砒霜化疗,停药一段时间后发砷含量也逐渐回复至正常水平。
由此可见,短期遵医嘱服用牛黄解毒片,产生的毒性代谢物是微量的,并被人体及时排出,不会产生蓄积甚至砷中毒。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张力博士介绍,牛黄解毒片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和长期大量服用引起的慢性砷中毒症状,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或固定药疹、过敏性休克、肝损害和成瘾性等。过敏反应主要源于药品中的某些过敏源或患者有过敏体质。媒体上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例子都比较极端,多由于长期过量服用,如一例连续 4年、每日服用正常剂量的4倍。即便如此,也未见中毒致死的报道。用这样的例子证明牛黄解毒片的毒副反应是极为片面的、不科学的。
事实上,从1960年到现在近50年里我国医药卫生期刊上报道的牛黄解毒片不良反应或事件病例约为70余例,平均每年不到两例。当然,报道的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与某些西药比起来,仍是小巫见大巫。青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致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达30万人,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至40%。近百万美国人接受过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最近的资料表明使用足够剂量的红细胞生成素后死亡或者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使用相对较少剂量的高出三分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损害致死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在美国,药物性肝炎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 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25%的急性肝衰竭由药物引起。按反中医派的荒谬逻辑,这些药物更是“毒药”,更应该被逐出医药市场。
在现今的这场中医之争中,我们见得更多的是一些反中医人士的不求甚解、夸夸其谈。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谈论中药时不提剂量、使用途径和禁忌症,空洞罗列毒副反应。一句“雄黄有毒”,以雄黄入药的数十种中成药悉数上了黑名单。不可否认,中药的制造和使用需要规范、毒副反应需要重视,但以讹传讹、一味夸大,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会起到任何建设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
王梦昌等,雄黄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3,16:(6), 249-251
Koch I el al. Bioaccessibility and excretion of arsenic in Niu Huang Jie Du Pian pills.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6 Dec 15; [Epub ahead of print]
Mihailovic I et al.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As2S2 oxidation,J. Serb. Chem. Soc., 2005:70(6)869-877.
Hede K. Chinese folk treatment reveals power of arsenic to treat cancer, new studies under way. J Natl Cancer Inst. 2007,99(9):667-8.
牛黄解毒片是“毒药”?-搜狐健康 http://health.sohu.com/s2007/niuhuangji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