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在大乘各宗不属于中观,必属于唯识,就是修净土,学禅宗,也不能例外。[/quote]
yijun 写:[quote]修证之途,真有意义的交流,是谈自己的抓手:你所着手的地方,怎么做的,自身的演变,...
谈概念,其实意义不太大,尽管不是纯然无意义。[/quote]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辨音章 :
[b]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b]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Yua ... Jue22.html——南怀瑾的《圆觉经略说》里对以上二十五轮解释的比较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当时读到这一章的时候,对于选择哪一个次序修行,我是很费了一些精神的——我没有用抓阄来决定我的道路。
yijun所谓的抓手,应该就包含在以上二十五轮之中,不同的只是在于:你有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你所抓到的是哪一轮?
在大乘各宗不属于中观,必属于唯识——这是知见方面;具体修行的时候,还要根据你听闻的佛法,分别名相,做出具体的抉择取舍:要么,就老老实实跟随善知识,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可惜,大多数有点文化的人,会过于自信于自己的知识水平,盲修瞎练,误人误己……
我所谓的“只看文字不练功”,只是和我选择的以上列举的二十五轮之中的那一轮的具体顺序有关,没有轻视功夫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是知道自己走功夫这条路不行才放弃做功夫的!
以上列举的二十五轮,哪一轮都不好走!在写以上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早已忘了自己当初选的是哪一轮,走到了哪个层次,我只是在看到他人或他人的有关文字的时候,知道他在说什么,他想说什么,然后,用自己所了解到的还不够完整的佛法,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概念转换,这个概念的转换过程,其实大有文章可做,也可以作为学术来博得世人的赞誉,但是我不想这样做,也不具备这样做的诸种因缘。
我所谓的一次或者多次的概念转换,多数来自于南怀瑾的书的启发,当然,南怀瑾自己是从来没有这么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