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db/dbal.php on line 110: Undefined array key "cached"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db/dbal.php on line 111: Undefined array key "normal"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db/dbal.php on line 112: Undefined array key "total"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session.php on line 885: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session.php on line 885: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session.php on line 885: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3393: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3395: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3396: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phpBB Debug] PHP Notice: in file /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3397: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includes/functions.php:2922)
长途大巴 • 阅读主题 -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30 Apr 2011, 15:50

任大嘴围脖上的大实话
2011-04-24
下午受钱颖一,李稻葵邀请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百年传承、百年梦想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清华奉献"论坛。原定周小川行长主讲后论坛,因临时会议,小川没来。于是谢维和副校长致辞并讨坛清华精神,稻葵主持。一个多小时如双口相声,大吹特吹清华之伟大,中国之第一。并多次在比较中贬低北大。
-----------------
续:我是唯一一个坐在台上的非清华人,听不得这些虽让校友们高兴但令人肉麻的发言。真想离席而去。如果中国的大学领导都拼命想着第一的位置和我比他强的精英概念。中国的教育还有希望吗?为对这种错误给以反击,决定忍着,忍着,一到有了发言的机会。拿到话筒先表明,李教授明知我们观点不一致。
-----------------
续二:让我在百年校庆时来说好话,是请错了人。我只会说真话。李教授大概是不想让我走出清华的校门回家了。一九一一年的清华大学,抗战时转入重庆,后迁台湾。如今桃园的清华大学也在百年校庆。台湾的清华应是百年历史传承的正统吧?现北京清华大学最多是一头,一尾的重建。要称百年必须完整。
-----------------
续三:李教授问我现行的经济政策,我说幸亏我不是清华的,也不是北大的,而中国经济政策的非市场化,恰恰是清华,北大的精英们的错误。李和谢前面吹了半天清华毕业生们的优秀,并吹清华是因教学系列调整,把一些系转给了其它学校,其实除理科外文科也很优秀。我说对经济的贡献要先问企业家的看法与意见
-----------------
续四:九十年代初我从清华,每个名额五万元买了五个学生,一个月内就开除了一个原学生会副主席,此后都出国或离开了。没一个成材的。都是眼高手低。数数如今民企中的优秀者有多少是清华毕业的?倒是培养了大批的官员,科学家,和一大批境外的或外企的优秀者。虽已有大量海归,却民企不多,创业者不多。
-----------------
五:不一一列举后续的发言了,好象有媒体和网站在现场转播。但所有的发言中只有我的发言是时时满堂大笑,散场时粉友赞同者最多。尤其是有些老者和海外校友更是好评颇多。我担心的被骂现象没有出现,反而是要合影者,抢名片者团团重围,四面堵截。我虽非清华学子,但能站于清华讲台,自是颇感自豪。
-----------------
重申清华是所中外知名的好学校。但一不应只重与他校比名次,尤其不可以贬低他校抬高自己。二清华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但并不都是精英,尤其是经济类人才更不比他校更优秀。三清华培养的人才中进入国内民企的并不多,对中国支撑经济与就业的民企贡献远不及其它。官员多,不等于政策好,更不值得骄傲。
-----------------
我去清华之前,颇为能以一个校外人身份参加百年校庆而兴奋。但当听了李教授数席引诱谢校长将清华与北大比较,非要论个高低,不惜用现场都是清华人以示谢校长可以放开讲。并以主持人的权利评论清华之伟和北大之劣。才知我之多余。去过现场的校外人大约都会与我同感。实乃不得不将真相告知社会。
============
还是围脖上的:
克里斯托夫金:清华百年,奢华校庆,耗用公共资源,不值得崇尚!900年历史的牛津培养了47位诺贝尔奖得主、53位总统和首相,从未如此兴师动众,自吹自擂,而美国大学绝不让任何庆典搬到国家殿堂。清华是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无偿输送科技人才的平台,自1985年,85%的清华理工科学生去了美国,而80%获得博士学位没有回国!
郎咸平:当年美国吸收了大量的犹太人,为美国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现在的美国一样,大量吸收各国精英,为他们提供半免费(小学中学大学由其他国家培养好)的人才。所以美国一直在享用着全世界为他带来的福利,无论是金融还是人才。
【校训】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同济: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北京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华北电力: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华东交大:团结、严谨、求实、勤奋。中国大学的创新在此。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30 Apr 2011, 15:52

豆瓣上看到的:
dqu
厚德载物
2011-04-28 10:34:42
本来不想趟这滩混水。但后来想想,异数还是应该发一点声音。
时间有限,只写到睡觉去为止,论证不会全面,请看客担待。
首先的观点,一个人没必要总想着自己的优点,总盼着听人夸奖。优点既然本来就在那儿,人家不说也不会跑了;反而是别人批评的时候,哪怕偏颇,也可借此去反思一下,如是纯粹的胡说八道(如李承鹏文),本来也伤不到自己,就更犯不上冒火。一般说来,人恰是在被戳到自己最不愿去正视的痛处时才会大光其火。
我就不啰嗦清华的优点了。只说一句,清华人很多,作为个人来说,多数都是相当朴实且相当踏实而能干的好人。
但是好人也是有缺点的,往往自己看不到,往往被人指出就不高兴、发火。厚德载物是很高的境界,比自强不息难得多,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别的学校的人做不到,好歹也没有这样的校训。清华人一样做不到,却往往喜欢拿这个校训来说事儿,这有点讽刺。
我想说,每个优点背后往往都指向一个缺点,我来戳一戳隐藏于这些优点背后的intrinsic于这些优点的问题:

1. 清华人抱团。
团队精神在做许多事情时是必须的,最有效的。但是,清华人的团队精神来自何处,需要反思一下。在某种程度上,是洗脑成功的后果。
清华人(on average)大概也是我所见的最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学校坏话的,个中情绪或类似怀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国民。首先,入校伊始,校方就不断灌输“清华人”这个概念(不幸我现在也在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荣誉教育、忠诚教育。一群最聪明的人凑到一起,共同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好的一群人,不可否认,这种感觉是相当好的,不被教化不容易。此后多少年,每当我批评清华的时候,无不被校友围攻。(因此我确实很同情蒋方舟。)
插曲一则:911时我刚刚毕业离美,在清华园与同学聚会,满桌叫好,同仇敌忾。我反驳两句,寡不敌众,深感悲哀。

2. 清华人实干
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非常突出的优点,简直可以说雄霸天下。可仍然,在它的背后,是人文精神的深度缺乏。相比之下,清华人普遍相当缺乏反思精神,且从心底鄙视人文学科,(比如谁要是个“诗人”那多半是被广为嘲笑的)。即使兴办人文学科,也倾向于把它办得技术性、科学性、量化倾向严重,更不消提政策时常是花钱买大牌。另外,技术治国的理想本身,也是和缺乏人文素养联系在一起的——清华人绝大多数不能理解为何技术治国有其深刻弊病和隐患。
工科思维有着功利主义的根本倾向。

3.内部改良
清华人对治国多数持内部改良的观点。作为个人观点,这完全无可厚非。中国需要一大批实干肯干的人去努力从内部改良。但是在这个背后,是对异数的不宽容,对站到体制外的人士的第二本能的抵制。另外,从群体考量,为什么清华人如此普遍地持内部改良的观点,颇耐人寻味。蒋方舟一文骂得偏颇刻薄,在这个问题的根本处却是到位的。
学生干部,当然有很好的。但就是这些极好的干部,真诚的又红又专的,毕竟是个人利益与之统一了。一方面这消除了个人办实事(同时地位上升)的很多障碍,使得事情容易办成;另一方面,在一个恶劣的体制里,不被腐蚀不是一件容易事。单纯的功利主义思维是否会把事情引向反面,我不敢说,但不妨提出来。
另外,学生干部,绝不是“多数是好的”。从我个人经验来说,是很遗憾的,学生干部普遍说来是学生中最会钻营的人,这些人后来到未必一概仕途通顺(毕竟天梯窄),但出国、做生意、搞女朋友,等等方面,心机多数过人,当然最后事业飞黄腾达的比例确实也要高一些。
内部改良是否真能实现,我不知道,但缺乏外部反对派的鞭策,绝不是好主意。我真诚地希望施一公这批人能成功,但是不要以牺牲另一批人为代价,也不要以牺牲自己的道德中干为代价。
(写完后一天再补充两句:
体制内换血,最要留神的是不要没把国家领导层的血还了,自己的血先被换了。而且,这不是靠天才的自制力就能保证不被换的。
清华人最需要反思的一点,其实就在这儿,而这又是清华人极少反思的:所谓校方和场面上的事,和广大同学,不是像说起来那样毫无关联的。血液循环系统是连续有效地运输的,后浪是推前浪的,所有对恶保持沉默的人都是共谋,再老实实干的技术人,在帮助树立这种理所当然的官僚校风上,都是有责任的,却也都是大家不愿意面对和承认的。)

4. 插曲一则:我大学最好的女友之一,与一又红又专、真诚而上进的学生干部结为伉俪。此后在该学生干部的带领下,信了一个转--轮子--的功。男生最后在直博期间被“劝退”,最终以身试法被判7年,女生失踪。校方是怎样“保护”这位最为典型的清华的好学生的,我不得而知。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当年在各大高校中,恰是清华信此功的人突出的多呢?是否与易于被洗脑有关呢?是否与缺乏人文思想背景有关呢?(因为不曾深入思考过那些问题,才那样容易被攻破?)我想,一定也与清华人的朴实有关,但这朴实是怎样被滥用和牺牲的呀!而且在最后关头,洗你脑、“栽培”你的校方,真的保护你么?
事实上,六十年来缺乏自由传统的清华是相当不宽容,不厚德载物的。
最后,我想说,首要的不是中国人,不是清华人,而是要做一个人,归属问题是第二位的。遇到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30 Apr 2011, 15:53

dqu原文后面的一部分跟帖。
---------------------------------------------------------------------------------------------------------------
[u]2011-04-28 21:06:09: angle[/u]  读了四年清华,还只能想得出体制内换血这种想法,真素白读了
[u]2011-04-28 21:12:02: 知闲[/u]  技术人是天然的等级制度爱好者,秉性类似于蚂蚁中的工蚁。——工蚁也不爱说话和争论,只喜欢老老实实地干活儿。用亚里士多德政治不正确的话来说,工匠身上有严重的奴性。   
  不过这个批评用在这里可能有点过了,毕竟现代大学也教科学而不只是教技术。虽然一些人觉得自己学的只不过是技术,但大学毕竟多少还是在教科学吧。
[u]2011-04-28 21:13:02: fateface[/u]  清华现在可比你们读书的时候大多了,所以你说的问题是更严重了。现在清华号称大力发展文科,正经的人文社科学院,下面那么多系,每年就招两个班的本科生,加起来大概不到100人。而另一方面,清华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也不知道算不算文科,很自觉地担负起培训官僚的责任。去年清华组团到美国访问,我碰巧遇到马院一老师,她到处跟人自我介绍说:我们就是培养高官的。我有个在美国研究核政策的朋友,想回清华公共政策学院工作,结果发觉公共政策学院的faculty大部分时间是在给各种名目的官僚培训班上课,连做研究的时间都没有。     
    这,也是清华。而且在core讲话后,恐怕这部分清华还要日益壮大。我不是看不到这些问题,甚至还有我自己经历的破事,说都说不完。但是,清华人里还有很多很可爱的人,我们总要看到美好之事,才会感到希望,所以我才写了这篇家属感言。
[u]2011-04-28 21:15:24: fateface[/u]  还有各种挂着清华名,在清华园里上课的总裁班,太太班,虽然不算清华正式编制,却层出不穷,可见也是清华默许的。大学成了给成功人士涂脂抹粉的所在,真是有辱斯文。
[u]2011-04-28 21:21:17: Sigma von Zeta[/u]  其实每个中国的大学都有这样的问题啊。不单单是一个清华。
  每个有意识的年轻人都在呐喊,可是我们能做的事情确实不多。
  只好从自己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u]2011-04-28 21:22:22: dqu[/u]  fateface:人从个人层面考察,往往是可理解的,多数人也都是好人。看到好的方面受到鼓舞,对于在清华受了一堆气的你来说,可能是件好事,鼓舞你有勇气往前。不过,清华人自己一点不缺乏自信,缺乏的是自我批判。
[u]2011-04-28 21:25:07: fateface[/u]  @dqu: 让他们有自我批评其实还真挺难的,都是各地考分最高的学生,又容易变成死读书的nerds。就好像哈佛的学生,有几个不是鼻孔朝天的啊。
[u]2011-04-28 21:33:07: dynamic[/u]  大家都是共谋!清华人也是大家中的一份子,至少从建立以来没比其他人高多少。
[u]2011-04-28 21:34:45: 拧发条鸟[/u]  体制内换血,在我觉得不可行。因为进入体制的条件之一就是先成为坏血。
[u]2011-04-28 21:38:09: 可爱的洪水猛兽[/u]  体制内换血,最要留神的是不要没把国家领导层的血还了,自己的血先被换了。而且,这不是靠天才的自制力就能保证不被换的。
  lz這句話不太懂
[u]2011-04-28 21:40:06: 木汜水[/u]  LS,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小心自己的理想还没实现,先同流了。
[u]2011-04-28 21:44:56: fateface [/u] 不过dqu担心的是有道理的。我老公当年要走仕途,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觉得无论如何看不惯清华校团委某些人的作风,于是就出国去搞科研了。
[u]2011-04-28 21:56:18: dynamic[/u]  估计参与讨论的绝大部分人其实都不怎么了解清华,即便你是清华的学生。学生只了解学生,只了解你看到的老师的那一面,或者说只能了解老师愿意给你看到的那一面。除此之外,学生们对基本上学校一无所知。   
  这事全国都一样,并不限于清华。我做学生时看到的情况和我现在看到的情况也大不相同,这种不同好不涉及知识和学术。即便是教师,也有严格的等级,就算你评上了教授,如果你不拥有更高的职位,其实跟一般教师无异。也就是说,高校有着类似政府的严格等级,但由于牵涉到学术等问题,明规则和潜规则都更为复杂。为什么院士牛X,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规定院士为副省级,与校长级别一样。   
  这种情况决定了清华在教师和行政那个系统,与全国其他高校相比,绝对不会更白,搞不好更黑,因为清华拥有更多的资源也就拥有更大的权力使黑。这不是我的猜想,我从某个渠道了解到的真实内幕就是如此。我也愿意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这个系统,可事实。。。就是事实。
[u]2011-04-28 21:58:51: dynamic [/u]  FF老师,你老公当年做学生看到的那点,实在是。。。也不过就是作风问题。学生能看到的也就那么多了。
[u]2011-04-28 21:59:18: 木汜水[/u]   学校的很多事情是学生和一般老师都永远无法知道的,有亲身体会。
[u]2011-04-28 22:04:11: dynamic[/u] 改良是很多人都打心眼里都希望发生的事情,因为对普通人的损失最小,可越是了解的深越觉得改良不可能,所以。。。他们的儿女大部分都出国了。
[u]2011-04-28 22:23:09: dynamic [/u]  能深度接触到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校级领导的TX们,就知道了:   
  根本不用劳烦群众去黑清华,很多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领导们,早就把清华骂的底朝天了。   
[u]2011-04-28 22:28:42: dqu[/u]  dynamic你说的都是高层内部政治,我说的是广大莘莘学子受不得批评又不会自我批评。
[u]2011-04-28 22:37:56: le frisson™[/u]  這不單是清華人的問題。“反思”這個行為似乎中國人集體闕如。
[u]2011-04-28 22:41:32: dynamic[/u]  我觉得恐怖的就在这,明明那是个非常糟糕的系统,还这么多人去维护。   
  更恐怖的是,还要靠维护这个糟糕系统来维持自己的自信心,而不是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维护自己的自信心,就仿佛是如果扒了那个名校的“画皮”,就没法生存下去了。说这话,不是要向所有名校的TX们开战啊~~
[u]2011-04-28 22:53:40: dynamic[/u] 所以看到dqu推荐的那个心齐说,心里直发毛。那可不是说学生和学生的心齐啊,而是说只要是清华的都心齐。。。。。。我立刻就联想到我知道的清华的“心齐”黑幕。
[u]2011-04-28 22:55:09: dqu[/u]  我可没推荐心齐。。。
[u]2011-04-28 22:55:20: 锡兵[/u]  就我所见,说要去体制内改造体制的清华学生很少,比学生会培养的党棍还要少得多了。多数清华学生毕业以后,也就是凭借一技之长讨生活,也许因为毕业学校不错、脑子不错、学得扎实些,生活比平均水平好些,要批评他们什么呢?   
  就水木社区的动静而言,似乎大部分人也没有把蒋方舟的文章当做什么事情吧。这也算受不得批评和不会自我批评吗?
[u]2011-04-28 23:00:48: 拧发条鸟[/u]  笔墨官司打不清
[u]2011-04-29 00:37:22: 云飞扬[/u]  为什么笃定的认为清华学生就不懂得自我检讨, 都自信过分? 不了解lz接触的清华学生是什么样的, 我只知道我身边的同学都非常明白痛恨清华的官僚, 都为校庆的铺张浪费和core来之后各种扯行为感到愤怒不屑
[u]2011-04-29 00:38:43: dqu[/u]  “我只知道我身边的同学都非常明白痛恨清华的官僚, 都为校庆的铺张浪费和core来之后各种扯行为感到愤怒不屑”   
  这不叫自我批判,这是把自己撇清批判别人。
[u]2011-04-29 00:54:09: 云飞扬[/u]  不了解所有的清华同学是如何想的, 总之我是明白自己的自私, 不愿花过多的精力关注那些事情, 付出过多去引领改变, 而更愿意去花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但是我知道有人是比我积极的多的去想改变那种状况
[u]2011-04-29 01:47:12: dqu[/u]  云飞扬:   
  我在学校的时候,和你是一样的,对很多现象不满,但因为也不能怎么着也就默不吭声,这不是多么罪大恶极的行为,但也是一种共谋,因为客观上没有阻挡恶行。   
  我身边也有很多又红又专的同学,很好的人,比我更好的人,但是他们的共谋更深一点,虽然是无意的。因为他们客观上支持了恶行。   
  不谈那些一心谋私向上爬的人。还有一些,是真心实意想潜入内部改良的,我很尊敬他们的想法,但是不敢信他们所信。这些人,在能够实施真正的改良之前,必较深地参与共谋,如果最后真能实现改良,当然也就抵了,但如果不能,就只剩下理所当然的共谋。   
  没有反思,恰是认为自己由于心是好的,所以并未参与共谋。对于第一类人,反思,或许能帮助站到更积极行动的方面;对第二类,反思或许能使他们不站在官方的立场上,至少官方少一些支持;对第三类,反思能使他们内心保持警醒,观看自己的行为是否还确实谈得上深入敌后,是否需要悬崖勒马,是否已经被同化。
[u]2011-04-29 02:50:32: alma[/u]  dqu老师这话说的。O(∩_∩)O哈哈~。就我在的那个系,我一比这两个著名的系,我就知道,我不是清华的料。
[u]2011-04-29 02:54:07: dqu[/u]  我其实喜欢你们系多一点。我也不知道为啥,好像是因为你们系里出来的人做的东西好一点。
[u]2011-04-29 02:59:30: alma[/u]  O(∩_∩)O~。我入校的时候,我校的校训上堂堂正正的写着“自由”两字,等我一觉醒来,发觉这两字已经没了(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清华的这个系,缺的正是自由与发散。而这两个字对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太重要了。清华这个系走出来的学生,那些去哈佛然后回来的同学们,不错。
[u]2011-04-29 09:57:42: 阿晕[/u] 你要是不把emba之类也骂进去,会显得更正义一些,把这些骂进去,就显得是私货了。
[u]2011-04-29 10:51:20: 浮尘野马[/u]  最近看到这句“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最真实的描写了当下。体制内换血其实是个笑话。这其实跟学校关系还不大,只是因为这个学校里出来的人相对而言更接近所谓的“精英”阶层
[u]2011-04-29 11:21:27: 云飞扬[/u]  嗯, 说的对, 现在我完全赞同这个意思了.
  是我们的无力. 虽然大家对THU的官僚制度都骂声不绝, 但是都仅仅嘴上说说, 偶尔有的去像团委申诉的人, 也会被各层团委机构拦下. 没有人真正想去一下全部改变, 我们都像温水中的青蛙.
[u]2011-04-29 11:24:12: le frisson™ [/u]  錦瑟老師突然讓我想起了左大玢扮演的觀音菩薩-_-!!!
  我承認我是來歪樓的……跑了。
[u]2011-04-29 13:56:14: 菊花蜀黍[/u]  体制内换血是那些准备到体制内去的人天真的理想或者为自己准备的说辞。从前儒家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向心力,是因为这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手段,无论蛮夷想摆脱落后的标签,还是蒙满想统治汉族,都不得不向这个体制靠拢,远古的多民族混杂最终变成华夏子孙一家独大。       
  叫嚣体制内换血,就像有一群苗族人说我们都去参加科举考状元然后将汉族苗化一样可笑。因为一旦成为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就只会想着如何使自己更符合这个体制以及如何加强这个体制的合理性
[u]2011-04-29 14:37:32: 知闲[/u]  "基础科学在美国所面临的另外一个本质问题是科学与民主代议制的矛盾。科学本质上是专制的,是一种实验结果的专制。"  
  http://www.lkong.net/thread-409701-1-1.html   
  技术人对代议制的敌视有时候真是赤裸裸的。
[u]2011-04-29 14:39:33: 知闲[/u] 对清华的各种批评,核心是这一点:清华人是不是默不作声地真心支持专制或威权政体?
[u]2011-04-29 15:24:36: 浮尘野马[/u]  知闲说的“科学本质上是专制的,是一种实验结果的专制?”听起来很有趣,似乎也说到了一个重要的论题。跑去看了知闲给的链接,却有点失望,里面对科学专制,以及抛出代议制的矛盾全无解说。有点奇怪。
[u]2011-04-29 15:28:56: 浮尘野马[/u]  个人有个认识,科技工作者,往往是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要是觉得不好听,可以叫局部最优解),往往喜欢终极真理,相信万物都是有规律的,规律一定是可以被掌握的,规律也是可以被利用的。科学技术也是个不断简化条件,寻找最主要影响因素的过程。问题往往出在简化条件这一步,通过简化条件得到的“真理”返回要用来改造世界时,无论你是多么好的用心,往往都会挂一漏万,得到的仅仅是“局部的利益最大化”
[u]2011-04-29 15:37:32: 浮尘野马[/u]  科学真的是“专制”的。猛一听,好像是这样。可以说,科学是最没有民主的,不是你说、他说大家说,最后得出一个折中意见,而是要求可以被事实证明的。过去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但后来我看到一个说法,叫做,科学寻求的不是证明,而是可以“证伪”,要求的是能够被事实推翻。这个出发点和我们打小接受的教育简直是地球两极一样极端。可惜国内大多数人,打小就是接受这样非对即错的逻辑。所以才有“专制的科学一说”,也才有工程人员觉得只要埋头实干,就可以改造一切的雄心壮志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30 Apr 2011, 16:06

fateface:
清华家属的清华印象
2011-04-28 07:20:03
在伯克利读书的时候,混中国留学生圈子,经常一起聚餐什么的。那时候大家都刚到没多久,尤其是几个不同圈子的人聚一起的时候,就要互报家门。基本上大致比例是北大三分之一,清华二分之一,剩下是来自其他大学的零头──我就属于那一个两个的零头。北大那帮人一般报完家门就算了,该干嘛干嘛,清华那帮人往往还要热情洋溢地序齿:你是哪个系的?你是几字班的?(一般你听到人问“你是几字班”的,那肯定是清华人了,这好像是民国时候就有的传统,比如说03年入校的,就是三字班。)这么互相一介绍,清华校友们就好像找到组织了一样,开始谈老师谈课程谈学校。当时我就想,清华的凝聚力,还真是没话说啊,我们复旦毕业的,至少在湾区这个IT工程师集中地,一个个都好像独行侠一样,很少见扎堆的。有一次聚会还有人吵起来,因为一暨南大学毕业的哥们看不得清华那帮人的气焰,冷嘲热讽了几句,最后差点就打起来了。

后来我就嫁给一清华男了,我的清华印象基本上是从我家那位身上来的,样本有限,不敢以偏概全。我家这位是清华“又红又专”的典型。他不仅是党员,而且还当过系团委书记,搞过学生工作,做过辅导员。我对这些“红”背景一开始是嗤之以鼻的,要知道,复旦有这样背景的人,基本可以归入“不与往来户”一类了。不过后来了解下来,清华这批搞学生工作的人,真是很有一套的,至少我老公完全改变了我对学生干部的刻板印象。首先,他自己当初很真诚地信仰***,也因此很真诚地去试图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试图去改变中国的未来,并且在发现事实不同于宣传的时候,又很真诚地进行痛苦地思考,调整自己的信仰。这一过程使他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其次,他的道德感很强,而且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但是又不迂腐,在原则范围内能做妥协。再次,可能是接触学生多了,他一直保持对不同人和想法很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

这次校庆,参加了我老公系里历届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聚会。我们一起去唱卡拉OK,然后去吃西门烤翅,我发觉他们都是多才多艺,性格开朗的人。他们笑称,他们系挑选辅导员的标准,就是要能说会唱。饭桌上除了八卦就是回顾他们干学生工作的心得体会。跟他们接触下来,我觉得我老公不是清华辅导员的特例。这批人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有类似的气质。他们很乐观,很自信,他们有改变现实的勇气,不愤世嫉俗,能圆通地处理具体问题。他们历数每个人任内做的贡献,一位建起了他们系的ftp系统(这位大哥反复强调只是分享盗版资源而已,完全没有违禁内容),一位发起了帮清华男找女朋友的社团活动,一位在SARS期间带着学生讨论各种人生和社会问题,帮他们熬过恐慌的隔离期。如今,他们又组织了一个公益小组,每个人捐了点钱,打算帮助北京的农民工子弟。又红又专,是近期清华遭嘲笑的一大热点。但是,如果真能落到实处,如果是真诚地用努力去实现,而不是口头上的夸夸其谈、做秀装逼,又怎么不是好事呢?自由派们高谈的社会责任感,又岂知不会从体制内部生发出来?至少我在这批清华辅导员身上看到了可能性。

我接触过不少清华人,老老小小的,根据我不太可靠的个人印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务实。务实,并不是说他们只顾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相反,其中很多人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来比文科生还生猛。但是,他们跟你讨论这些大问题,往往会把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然后试图解决技术问题。我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不过海归的人里面,清华的比例好像要高于北大。恐怕这些人里面很多是跟我老公想法类似的──回国就是想干点事呗。他始终相信,制度是可以从内部慢慢改良好的,靠一代代人去进行自然的新陈代谢──因此学生工作是重要的,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关键,是未来中国的希望。你可以说他们头脑简单,但简单有简单的好处,坐言起行,有时候就是需要点简单的魄力。

我不想说清华百美齐备,万事皆好,这是不可能的。但这个学校的确有其非常鲜明的特色,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认同这一特色,并且身体力行,引以为豪。批清华的,赞清华的,都回避不了这个现实,就是现在的中国在政治上的确是技术官僚治国,在经济上的确是要依靠科学技术为推动力。清华这个学校培养人的方式方法,也因此通过其校友,渗透到中国的方方面面,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抛开百年校庆做秀的成分不谈,这所工科院校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到底何在,校友网络到底积累起了多大的社会资本,“又红又专”到底意味着怎样的教育策略,都是我们需要从学理上深入讨论的问题,不是简单一“喷”就能了事的啊。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30 Apr 2011, 16:08

还是豆瓣上的,这个芬雷貌似是那个“泼先生印书计划”成员?这个应该慕回更清楚些。
芬雷:
我的遗憾以及大学的未来
2011-04-29 11:09:59
我的遗憾

很遗憾,我没有读完大学,其中缘由,倒不觉得是大学不好,而是自己没有学习的能力。算上休学一年,复学一年,以及正儿八经的坐在教室里听课一年,我在大学总共待了三年,学了两个学期。头一年自然是上课为主,从小学、初中、高中,仿佛都是为了大学努力,所以新鲜感还是有的。但是过了头一年,信心骤减,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以后两年,全部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度过,没有博览全书,更没有提炼什么思想、发现什么真理,只能算勉强的慰藉,不曾白白浪费掉那些时光。即便如此,也不能坚持多久,终于还是退学了。
  那个时候的我,自然是极为幼稚的:觉得天底下,除了图书馆之外,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一切都不可教不可学,完全只靠身体力行去思想。在学校里待着,甚至凭空生出幻觉来,经常有不好的念头,整个人像是一朵阴郁的云彩,既不见阳光也不见骤雨,实在没什么好颜色。大学于我,就如同一头莫须有的怪兽,这跟未入大学之前的想象是决然不一样的。但是要具体说出当初所想象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又说不出道不明。万般无奈之下,索性装困犯糊涂,做一个无用的人,草草了结自己的学业要紧。
  这段时间看到因某某大学会商、又因某某大学校庆引来大家对于大学的一些热议,无端让我想起来自己的大学时代,套用蔡元培先生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的结束语,“一经回忆,不生惭悚”。我自认为没有什么资格来谈论中国的大学,更没有什么完备的、专业的知识来思考当下的问题,尤其没有什么能力提供有价值、可传播的观点,只是在看了那些文章之后,觉得和他们多多少少都有差距,而且最主要的是,大学的问题,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不管是谁,不管持何种思想,都值得大谈特谈、一谈再谈。于是,我也决定凑凑热闹,权作杯水车薪,自然不足为凭,仅是苟且的喘息。

大学的未来

第一、大学必然有自己的未来,因为大学有个缘起,特别是中国的大学,大抵是从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那里来的。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蔡元培先生提到,改革的第一要务是改革观念。接着他描述了北京大学的一些毛病,阅读起来,发现跟今天时局颇为神似: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拼命的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蔡元培教育论著选》,P.626)
  五四时代,出现许多学问的大家,为后来人仰慕,真正的益处,在于将大学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学的观念,首先是理想化的,其次是精英化的。当初蔡元培先生决定北京设立北京大学,而南京、汉口、四川、广州等处亦设立大学,但除北京之外,其他只作为预备科,这一点为胡适所批评。因为在当时看来,大学者,荟萃最高学问之所在,如果北京之外其他地方的大学,不能开设真正意义的大学教育,那么也就不能荟萃那个地方的学问家,而大学的设立也就只是个空壳了。
  我们今天谈论的大学,更多还是谈论这个缘起时候的大学,很少涉及大学的整体教育。似乎我们今天谈论大学,更像是一次招魂,一次叫嚣,其目的,还是在于谈论观念。

第二、1931年6月3日中央日报发表蔡元培《谈今后教育的方针》,结合当时国家发展情况,也是为了给国民会议出力,他指出今后的教育,应该往职业化方向发展:“今后之教育方针,自小学以至大学,均以养成职业化,增加国民生产为一贯的精神。”(《蔡元培教育论著选》,P.587)此时距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民国元年,1912)已经过去了19年。大学的观念,稍稍有所改变,除了精英教育的发展之外,当务之急,还有职业教育。它关系到国民生计,从而也就关系到国民的生活。职业教育自然不能和精英教育彻底隔离开,毕竟,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几个人而设立的,说到底,精英教育,旨在为整个社会提供思想的支撑,只能说,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侧重不一样,具体学科设置也不一样。在职业教育之中,更多体现的是切实的身体力行,对于一门职业,要懂得操作,要学习钻研,要服务于生活。
  拿现在的大学来说,很多人苛责说没有了当初的大学精神,越来越单调乏味,我觉得说这样的话,大抵还是在拿今天的大学跟民国时候的北京大学比,这样比下来,今天的大学自然是相形见绌的。今天的大学,尤其是省府一级的大学,其实遭遇了一个尴尬,即“高不成、低不就”,在一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虚妄口号下,显得骑虎难下。殊不知,世界一流大学,也就那么几所,你把全中国的省府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岂不是笑话世界没有大学么。
  侧重职业教育的大学,是省府大学发展的方向,而不是汲汲于想象的世界一流大学。我相信很多到大学里来读书的人,还是想着能学到好的技能,以便于找到好的工作。真正志愿做高等学问之研究的,当然也有,相比之下,为数不多。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再加上良好的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我们今后的生活。
  很多人觉得国内大学太多了,而我认为,恰恰相反,大学太少了。当然,我说的不是那种省府大学,而是职业大学,有点类似美国的社区大学。大学太少的原因,是因为省府一类的大学,都得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癔症,虚妄得麻木不仁,明明早已经负债累累,却依然爱慕虚荣,到了拖累的还是学生的学业和国民的税收。每年开会,都听到有人提议提高教育开支,但是提高教育开支做什么呢?建大楼,建宿舍,买设备,买花木,大学越来越大,学生也越来越多,而大学之教育却越来越到了崩溃的边缘。一边是越来越像世界一流大学的景观,一边是越来越缺乏创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学习,如此僵持,想要不贫瘠,是不可能的。

第三、乡村教育,历来被教育有识之士所看重。但在今日中国,诸多不宜。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发现一些微亮的光芒,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首先,立人乡村图书馆,立足乡村,并非一个单纯的图书室,而是以图书馆为依托,有所作为,真正参与到乡村教育的各个层面之中。其次,立人乡村图书馆,是独立于行政单位,独立于事业单位,完全是一股子民间的力量在支撑。这是相当艰难的一项任务。
  1927年10月,蔡元培受陶行知之邀,在晓庄师范学校发表演说,声称:“中国农人占全国国民总数的最多数,所以我们现在要想改良一切制度,都应当在农人的头上做起。”(《蔡元培教育论著选》,P.523)其实对于今天来说,乡村教育如果发展起来,会是非常可观的一项事业。现在的政治家们,成天喊着所谓“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却不切实从乡村教育上有所开放、有所发展,终于也只是一场行政作秀而已。政治的任务,很多在国内施展不开,关键一点,在于政治不相信民众。政策下到乡村里,不是为了建设的,而是为了管制的,那就没什么前途可言。陈陈相因,非常可怕。
  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大学教育,在未来,我觉得会有相当一部分在乡村教育这一块,这是迟早的事情,除非我们和这个国家一起,消灭乡村,把那些落伍的、多余的,从我们的版图里抹去。

第四、教育是独立的事业,独立于政治,独立于经济,独立于宗教,独立于任何单方的势力。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两个意见,搁在今天,都是有着相当的魄力。其一,教育独立于政治干涉。写于1922年的《教育独立议》,开宗明义:“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蔡元培教育论著选》,P.377)一所大学,不能独立于政治势力之外,那就不是大学,而是中国古代的太学。也许有些国家有发展太学的癖好,但是对于大学而言,和太学是决然有别的。否定这个,就是否定中国教育的现代发展史。
  其二,教育经费独立。1927年,蔡元培和孙科联名向国民政府总理提案,教育经费交由各级教育单位保管,实行教育会计独立制度。这个提案,并不是拒绝国家对于教育的注资,而是实行经费独立。一来杜绝教育经费被挪作他用,二来也是避免政府对于教育经费使用的直接干涉,政府享有监察权,但是不享有直接使用权。
  蔡元培所提议的教育独立措施,远远不止这些。单凭这些,我们就可以管窥一斑,知道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人为教育独立持续努力。尽管时值今日,似乎一切都成奢谈,但是明白教育独立之精神,亦非毫无用处。毕竟,这跟未来有关。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30 Apr 2011, 17:11

不小心贴错地方了,本来我是要贴到资源共享去的,点错了,yijun转到那边去吧。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yijun 在 02 May 2011, 07:01

对于大学教育,我似乎是没啥可说的,因为我没上过大学,哈哈,户口本上的学历是,初中。

任大嘴算是个能说实在话的人,其实,大多数人,正常的理性下,都能说实在话,比如说任大嘴骂的那个前清华学子李稻葵,难道任何场合下都会那么SB?不至于,社会上,人们基于利益而根据自己的学历来抱团,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如今市值已超谷歌的facebook,不正是靠迎合人们的学历癖,限定只能用@.edu的邮件地址才能注册,而捞到第一桶金的吗?那些人可都是民主国家常春藤的超高级学子啊!
所以,哈佛人可以用哈佛的名字来抱团,清华人就不可以?一样应该允许他们干同样的事情嘛。
同理,把前面结论中的清华,一样应该允许替代为北大、复旦、农大、揭阳师范等等等等,全国高校,一律适用。

芬雷有点呆子气了:)
教育,还是老子一语中的,对于政治权力阶层而言,就是用于培养工蚁的,至少,这是中国的传统主流,也是权力拥有者不由自主的选择。是啊,既然教育可以受到我的管制,我为什么不让这个教育系统成为工蚁养成机器呢?让他们忠诚、有名誉感、能干,那就是我治下的这个国家最稳固精干的成分。无论从哪个利益角度,这都是最佳选择。
这个“我”,未必是某个具体的人,但,必然是某个小群体的集体意识。

那么,身为工蚁的你,必然会问,你能否成为那个小群体的一员?当然能,除非你能发现那个政治的诀窍,并能拿自己全部的道德、天份与血汗,付诸实践。人类几万年的政治史,不正是如此写成的么?

至于近现代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新鲜的教育思想,例如倡导自由独立能力的养成,其实是一半阴谋论一半打糊涂战。说它一半阴谋论,乃是因为,资本家需要的是自由市场,以及自由市场中甘愿受市场力量支配的自由劳动力,你可以一切自己做主,啥文凭都不需要,只需要向薪水低头,因此,需要有别于愚民的新型的工蚁;说它一半糊涂战,乃是因为,即使最初的发愿是善良的,也低估了人类的惰性和劣质,因为最简单的教育实验就可以告诉你:随机选择一百个儿童,使用最具有独立思想发展意愿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这一百个人,仍然会符合一般人群的纺锤形统计分布规律:两端尖,中间肥,精英和极差是少数,大多数,随众。

所以,迄今为止最佳的教育理论,其实还是孔子的,因材施教。而目前的官办教育体系,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做不到这点。
而所谓因材施教,其核心前提乃是承认那个人群的统计分布律,这其实是最根本的尊重个性:教育的目的,乃是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挥至其个人自认为最幸福的程度上。这里的问题就是,针对每个具体的人,其所谓的潜能,由谁来划定?这才是一切教育最核心的问题。
yijun
Site Admin
 
帖子: 4448
加入: 10 Feb 2007, 02:16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yijun 在 02 May 2011, 07:42

歪一下楼,冒着犯禁的风险。
联想到最近看到的一个报道,重庆的某某,说重视民生,例如贫困孩子的教育,要抓好,因为他们将来会是很好的“劳动力”。呵呵,听明白没?他送自己的儿子念英国贵族学校,就不会是做“劳动力”的啦~~
这人其实非常危险的,形左实右,使劲揩老百姓怀旧情怀的油,迹近无耻,不管其做过啥好事,无非其资本。
yijun
Site Admin
 
帖子: 4448
加入: 10 Feb 2007, 02:16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Wuzhideren 在 02 May 2011, 15:39

其实我倾向于dqu的观点,抱团不是多大问题,至多是一个现象,往好说,是组织能力强,往差说有可能是狭隘团体利益。我感觉dqu作为一个清华人对自己母校最大不满意处可能就是在于反躬自省与自我批评的缺乏吧,他把这个归之于人文精神与素养的匮乏。我们关心这个问题,着眼在中国当下的教育,更直接的,如何改善这个教育。再进一步,这个系统,这个学校直接为中国核心阶层培养官僚与领导者,暂且放下技术官僚治国不谈,从这几十年以来国家领导人的履历大致还是能够看到这个路线痕迹。老江是交大毕业的,九五年四所交大联合办百年校庆,与今日清华百年校庆场面气氛铺排热闹如出一辙,这上面我们还真是有传统啊,正是拍领导马屁的好机会,哈哈。还是用我们历史上的传统比照,芬雷其实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天的大学正演变为历史上的太学,至于大学好还是太学好,芬雷有他自己的取向,我们也不去判断这个。因为就正如你所说,他有些理想化,没有考虑到政治对于教育机制与人才的使用问题。而我更关心的是,这种不管是大学也好还是太学也好,他真正在培养的人究竟可能会是怎样的?我想这个比较关键,对中国的未来尤其重要吧。我赞同你所说人群的劣质性,这个可以从上面那些跟帖者的讨论中所提供的这一篇:http://www.lkong.net/thread-409701-1-1.html 中美国人的科研创新机制的成功与失利中也能够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证,一个社会模式的优劣,制度是一方面,人群是另一方面,没有绝对正确的制度,也没有绝对优良的群体,二者互相作用。相机而动,审时度势,很多事都是如此的吧。所以,孔子的教育理论问题,我与你看法相同。
不过对于自由独立的教育思想问题,我有些不同想法。固然这一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实为资本与市场经济需要催生。但我总觉得资本主义也好,资本家也好,市场也好,相比之于人类历史,都是浮云。其实不管是中国的历史经验还是欧洲的历史经验,学术思想如果不能独立自由,往往带来的不是社会文明的发展而是愚昧落后固步自封,而这正是太学模式最大隐患,太学直接导致学术思想的近亲繁殖,基因退化萎缩。中国封建王朝的积弱与欧洲中世纪的愚昧都有相似处。始皇帝焚书坑儒到后来儒家发扬道统治民一家独大,再难见学术思想的自由独立,陈陈相因之下,积千百年而终致贫弱。蔡元培的北大实际上是开了千年风气之变,而这种变化实际上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带来的结果。但显然,这种风气之变只是一个发端,其后与社会制度的相互适应与结合经历了漫长近百年的演变。当初所以能够有蔡元培的北大,是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相信西方政治体制模式在中国有可行性,简单说就是社会心理普遍认可社会制度上的西化以及社会文化上的西化改进。若以当初那个路线走下去,或许也就不会有今日大学之困,文化之困局,不过也就不会有今日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以及文化精神之留存,道统之延续。王国维如果活在今天会不会感叹自己投湖太早,其实自己仍然大有可为。感觉最理想的状态仍然是当初蔡元培的理想,就是大学能够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至少保持一定程度的学术思想的自由。牛津大学已经存在了900年,比资本主义的历史可要长得多;退而求其次,能办成正经八百的太学也行,起码也能复我古风;现如今啥玩意都不是。看到个新闻,清华现在热衷于干这个:清华大学举行近800人大型集体婚礼 http://news.qq.com/a/20110430/000167.htm#p=4 ,我想起来我毕业的学校十来年前也玩过这套,记得当年给四川全兴队队员发学历,把整个球队队员特招进学校混文凭,结果被当时各大名校痛骂自轻自贱,本校师生也极端反感厌恶。不知道现如今学校还有脸提这事不,看看现在的足坛。
至于说高官显贵富人们把子女送去国外教育而把国内教育搞成太监学,顶多称得上是开历史倒车,重新回到大清王朝啊,我觉得这条路我都不用多想,死路一条,完全是一厢情愿。一是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才智能力,二是高估了他们自己后代的基因水平,三是把米国鬼子当猴耍,迟早猴子是要撒泼的。卡扎菲的道路在今日世界潮流下真的是没戏。
Wuzhideren
 
帖子: 681
加入: 13 Feb 2007, 23:09
地区: 北京

Re: 转贴几个关于清华的

帖子yijun 在 02 May 2011, 16:16

我离开学校的环境很多年了,不大了解现在的高校是一个啥状态。不过我一直有一个怀疑,就是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或者作为一个大学学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所谓的不自由的外在制约?
我的一个未必正确的观察是,很多人把经济上的不宽裕,看作是最大的不自由了。

思想的不自由?2千年初的时候,我听人说过,当时北大某教马克思主义原理(/党史?)课的老师,上课时整天骂TG,学生听得都挺过瘾,学校也没拿他咋样。我没听过,但相信是真的。
学术的不自由?数学系的王诗晟,在课堂上讲闲话,说起他当初之所以选择回国,是觉得每周教几节课,然后在未名湖边走走,做点自己的学问,感觉不错,就回来了。钱虽然不多,但每隔几年去有名山的外地大学支教一下,以满足自己登山的爱好,挺好。
还有什么不自由?
对于学生,诸位有过大学生生涯经历的比我更清楚了,每天背单词考寄托,可不是任何人强加给您的不自由。

所以,我总觉得,现在中国大学教育的缺陷,与其说是政治的强干扰,不否认,是存在,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转型期的躁动。
yijun
Site Admin
 
帖子: 4448
加入: 10 Feb 2007, 02:16
地区: 北京

下一篇

回到 资源共享


谁在线

本版乘客: 没注册乘客 和 0 路人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