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博伽梵歌》。它给我带来重大转折,使我在多年的寻寻觅觅之后,最终确立了方向。
先介绍背景。
《博伽梵歌》一直流传甚广,广为颂读。然而,《博伽梵歌》原是描写世界古史的梵文史诗《摩哈巴茹阿特》(旧译《伟大的巴拉达》、《摩诃婆罗多》)中的哲理插话。《摩哈巴茹阿特》叙述直到现今的[u]喀历[/u](卡利)年代的事件。在[u]喀历[/u]年代的开端,距今大约五千年前,主[b]奎师那[/b]向[b]他[/b]的朋友及奉献者[u]阿尔诸那[/u]讲述了《博伽梵歌》。
他们的谈话——人类所知的最伟大的宗教哲学对话之一——就发生在一触即发的战争前,[u]兑塔茹阿施陀[/u](Dhrtaiastra)百子与[u]潘度[/u]之子就要大肆骨肉相残。
[u]兑塔茹阿施陀[/u]和[u]潘度[/u]两兄弟,生于[u]库茹[/u]王朝,是从前地球上的统治者[u]巴茹阿特[/u](BharataMaharaja)的后裔。《摩哈巴茹阿特》一名就源于[u]巴茹阿特[/u]王。因为[u]兑塔茹阿施陀[/u]生而目盲,结果本应属于他的王位传给了他的幼弟[u]潘度[/u]。
[u]潘度[/u]英年早逝,他的五个儿子——[u]尤帝士提尔[/u](Yudhisthira)、[u]彼摩[/u](Bhima)、[u]阿[/u][u]尔诸那[/u]、[u]那库拉[/u](Nakula)和[u]萨哈兑瓦[/u](Sahadeva)——就交由[u]兑塔茹[/u][u]阿施陀[/u]护佑。实际上,[u]兑塔茹阿施陀[/u]成了一时的国王。因此,[u]兑塔茹阿施陀[/u]之子和[u]潘度[/u]之子便在同一王室长大。他们一起在军事天才[u]朵那查尔亚[/u]那儿学习军事,受到族中令人尊敬的祖父[u]彼士摩[/u](Bhismadeva)的管教。
然而,兑塔茹阿施陀众子,尤其是杜尤胆(Duryodhana)对潘达瓦兄弟(Pandavas)又是忌妒又是憎恨,而且双目失明心怀恶意的[u]兑塔茹阿施陀[/u]想扶植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
因此,[u]杜尤胆[/u]得到了[u]兑塔茹阿施陀[/u]的同意,便设计谋害[u]潘度[/u]五子。在叔父[u]维杜茹阿[/u]和表兄弟主[b]奎师那[/b]的精心保护下,潘达瓦兄弟一次又一次逢凶化吉,死里逃生。主[b]奎师那[/b]并不是泛泛凡夫,而是至尊神本人,[b]他[/b]降临人世扮演王子,在这个角色中,[b]奎师那[/b]也是[u]潘度[/u]之妻[u]琨缇[/u](Kunti)——即[u]潘达瓦[/u]兄弟之母[u]普瑞塔[/u](Prtha)的外甥。作为宗教永恒的支持者也作为亲戚,[b]奎师那[/b]支持正义的[u]潘达瓦[/u]兄弟并处处保护他们。
但最后,狡猾的[u]杜尤胆[/u]挑起[u]潘达瓦[/u]兄弟赌博,在这场命运攸关的赌博中,[u]杜尤胆[/u]赢去了[u]潘达瓦[/u]兄弟贞洁的妻子[u]朵帕娣[/u](Draupadi),并企图在所有国王和王子面前剥光她的衣服,当众侮辱她。后来是[b]奎师那[/b]从中干预,才使她免受凌辱。然而,这场早有预谋的赌赛却骗走了[u]潘[/u][u]达瓦[/u]兄弟的王位,并迫使他们流放了十三年之久。
流放归来,[u]潘达瓦[/u]兄弟正当地要求[u]杜尤胆[/u]归还王位,却遭到断然拒绝。身为王子,管理公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u]潘达瓦[/u]兄弟便将要求减为五个村落,但[u]杜尤胆[/u]狂妄地回答说连立锥之地都不能给。
面对所有这些,[u]潘达瓦[/u]兄弟始终克制忍让,但现在看来战争已不可避免。当世的王侯分为两派,一派站在[u]兑塔茹阿施陀[/u]诸子那边,一派支持[u]潘达瓦[/u]兄弟。[b]奎师那[/b]亲自出任潘度五子的使者,去[u]兑塔茹阿施陀[/u]宫廷议和,但遭到拒绝,至此战争已成为定局。
[u]潘度[/u]五子德行高深,知道[b]奎师那[/b]就是至尊人格神,而邪恶的[u]兑塔茹阿施陀[/u]诸子则不然。[b]奎师那[/b]愿意根据敌对双方的愿望介入战争。但作为神,[b]奎师那[/b]不能亲自征战,谁希望[b]奎师[/b][b]那[/b]厮杀,谁可调用他的军队,而另一方则可请[b]奎师那[/b]本人作为军师和助手。政治天才[u]杜尤胆[/u]抓到了[b]奎师那[/b]的军队,而[u]潘度[/u]诸子则同样热切地请到了[b]奎师那[/b]本人。
就这样,[b]奎师那[/b]成了[u]阿尔诸那[/u]的御者,亲自驾驭着这位著名弓箭手的马车。现在,回到《博伽梵歌》开始的那一刻,两军对峙,严阵以待。[u]兑塔茹阿施陀[/u]焦虑地询问近臣[u]桑佳亚[/u](Sanjaya):“他们做了些什么?”
背景就是这样。我是从[u]圣恩·A·C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u]撰释的《博伽梵歌原义》中将原文提出来,每天敲一章上去。
《博伽梵歌原义》出版者有一段对翻译和评述的说明:
“一般的翻译者遵循的《博伽梵歌》翻译模式抛开了人格的[b]奎师那[/b],而一意去发挥自己的观念和哲学。《摩哈巴茹阿特》所记叙的历史被当成离奇的神话,而[b]奎师那[/b]则成了匿名天才们思想诗化的表达手法,或者至多把[b]奎师那[/b]当成历史人物。
“但是《博伽梵歌》本身表明,人格[b]奎师那[/b]是《博伽梵歌》的目的和实质。因而,就这方面而言,《博伽梵歌原义》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篇的连贯性和便于理解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b]奎师那[/b]既是《博伽梵歌》的讲述者,也是其终极目标,本书必然是以其真实原义呈献这部伟大经典的唯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