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12-27/2040510.shtml]述职报告原文链接[/url]
应某网友要求,简单解读一下。由于原文太长,时间有限,我只选择一些有意思的段落进行解释。十分疏漏,请大家指正。至于应对措施,抱歉不能提供。
实际上这是一篇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
我们知道,按照一般程序,总经理只需向董事会报告即可,不需要向一般员工总结,也不需要向一般员工述职。但是现在为什么要公布,只有一个可能,董事会有人不满,需要摆出来请大家评评理,减轻来自董事会的压力。(建议与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心得》结合起来看就明白了)
我们也都知道,董事会与普通员工的立场是不同的。普通员工一般听不懂总经理述职的内容,也不感兴趣,更关心眼前的房子、车子、儿子、票子和位子。而董事会却不但关心企业眼前的状态,更关心明天是否还能活着,最好后天不断长大,且有很多肌肉,可以捶捶不听话的小混混,去山上抢点资源,去市场上抢点地盘。显然这种要求对经营班子压力极大。
董事会对总经理的评价标准一般是:
1、预见性,也即预见危机并避免损失的能力,本质是举重若轻能力;
2、平衡性,也即协调各种利益纠纷,缓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本质是对利益的均衡感;
3、灵活性,也即应急处置各种救火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本质是大局观;
4、量化指标:在充分就业,财政收支平衡,良性通胀和国际收支平衡前提下的长期稳定的GDP持续增长。
我们也知道一个成熟的总经理绝对不会说自己不知道结果的话,下没有后手的棋。那么,这份公开的述职报告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后手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设想有以下问题:
1、董事会要收回部分给经营团队授权或重新授权(也许是扩大经营团队的责任);
2、董事会不批准明年经营计划或要求大幅修改;
(从全文来看,董事会主要是要求提高就业率和降低通胀率,并保持gdp适度增长。
总经理主要就这几个要求实现困难进行说明,实际就是惯常的讨价还价,下面是对其述职报告的逻辑总结:
(1)、在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下,就业率提高势必要扩大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能力,结果必然是增加出口,而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就必须贬值或增加补贴,而与国际上普遍要求人民币升值趋势相背离;
(2)、同时出口增加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因为这样央行不得不增加发行人民币回收外汇),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3)、出口补贴会导致财政收支平衡恶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对基础工业品的需求,进一步导致产能过剩。
(4)、其结果是经济增长萎缩,财政状况恶化。)
3、董事会可能准备调整经营班子内部分工或任务划分;
4、董事会可能准备调整经营班子成员。
那么述职报告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我们假设:
1、反对上述1、2两项,支持3、4两项;(从全文看来最有可能)
2、对上述4项全部反对;
3、准备有新的建议。
从报告看来,经营班子对金融危机是没有任何预见的,被打个措手不及。
[quote]过去这一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去年冬天的时候,当金融危机突然袭击我国,企业遭受了很大的困难。我记得我看到码头上堆积着大量的矿石,这些矿石都是当初用高价买来的,可以用到今年的6月份。当时的波罗的海指数由上万点猛降至几百点。11月份,我在深圳考察,然后又到东莞,我发现许多企业非常困难。中国最大的一家集装箱厂竟然一个集装箱的订货都没有,大批的工人回家了,许多农民工返乡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情都是非常沉重的。不知这场灾难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多大的损失,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长时间。”
“我不是个预言家,我没料到5月份会发生汶川特大地震,我也没料到紧随着而来的金融风波袭击中国。其实五一节我在宁波的时候,已经看到企业开始出现了一些困难。”
“难在国内国际不确定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quote]
从报告来看,的确可以肯定的是今年货币政策出了问题,流动性泛滥,为2010年控制通胀抬头增加巨大难度。
[quote]“应对这样一场大的危机,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我们信贷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规模更适当一些,那就更好。我们在年中时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加以纠正,下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再接再厉,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工作做得更好。”[/quote]
从报告来看,房价的问题仍然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们都知道高房价的核心是地价上涨过快,只要不动地价,所有房价调控手段都是缘木求鱼。
而卖地收入是地方财政的调节水池和蓄水池,可以说是地方的生命线。调整地价无疑与与虎谋皮。
而且所有银行的相当部分资产都是房地产相关信贷资产,过于压制房地产业,会导致银行出现连锁反应,导致新的金融危机,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所以在房地产问题上不会有任何实质性作为,只是控制平衡,不要导致供需过度失衡,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quote]“其实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还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用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
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的行为。我觉得只要政府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使我国的房地产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可以做到的。”[/quote]
从报告看,已经开始通胀预期。
[quote]“第一,就是国际大宗物资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比如像石油、棉花;
第二,就是今年货币的发行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
第三,就是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
第四,我们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CPI刚刚由负转正,PPI也还是负的。
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国家,又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问题。物价如果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可能不成之为问题,但是对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贫困家庭,就会成为很大的负担。
我们必须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使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物价上涨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样经济才能够顺利地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们提出来就说明中央重视这个问题,并且把它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quote]
对4万亿的辩解,说明董事会对4万亿的确是不满的。
也说明流传的4万亿就是忽悠的信息是对的。因为实际只投资了5900亿。
[quote]“有人说产能过剩同4万亿投资有关,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议论。我是这样看待的,4万亿投资,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在今年只完成了一半,大约5900亿。
这5900亿当中,我们大部分都放在了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就是路、水、电、气。还有环境保护和技术改造。
还有一部分是安排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像京沪高速铁路,以及重要高速公路的联网,这些将会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起作用。我可以保证地说,中央投入的资金没有上一个工业项目。”[/quote]
从报告看经营层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经济是否触底反转或者将继续下行并未形成共识,仍然在观望。
从央行态度看来,认为后面的问题更大,控制通胀,控制流动性过剩都是极为艰难任务;从商务部态度看来,外贸已经到一个瓶颈,短期内无法突破;从发改委看来,铁公基项目已经到极限,再扩大规模会导致整个经济供需严重失衡,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无可操作性;从劳动部看来,就业问题基本没有有效解决办法,除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复工。
[quote]“我们现在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
第一,国际环境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一些国家的经济虽然开始恢复,但还可能出现反复。外部需求持续减弱这个趋势还是难以转变的。
第二,虽然我们的经济开始好转,但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许多还是靠政策的支持,内在的动力和活力还不足。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把我们刺激经济的政策退出的话,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
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许多工作还没有结束,现在打分还为时过早。
当然,我们也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政策和方针。比如就投资来讲,我们今年的投资已经注意向民生倾斜、向环保和技术创新倾斜。
明年的投资力度不减,但其内涵也要发生变化,就是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更加重视节能减排。
我们在执行过程中,还会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
明年的出口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世界经济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各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政策退出的时机和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我们之所以提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一定的力度和合理的节奏。
“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其实,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我们的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其实如果把企稳回升和根本好转,以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划一条什么界线是很难的。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要做好当前的事,同时又要筹划未来的事。所谓“作好当前的事”就是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工作继续搞好;“筹划未来的事”就是为中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