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Jul 2006

Date
  • Al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从作为文化的科学,到作为行为的科学

科学,常常被如此描述: 起源与发展于西方.
所以科学,很多人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部分,或者说,科学,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范畴上的出身: 某些文化特质,孕育了科学,并导致了科学的全面胜利.
其实不然.
科学只是一种人类普遍行为,并不从属于任何特定的文化.
肯定会有人反驳说,那样的话如何解释现代科学确实只是起源并兴盛于西方?

那个问题其实是混淆了科学的本质与科学史.
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确实现代科学起源并兴盛于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要从文化里面去寻找这个现象的原因.
从科学的本质来看,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其起源并不受地域制约.

待续.

如何入道之第三步

第三步
非想,非非想,都不是长久宜居之地,但又是必经之地。说穿了,猎取非想/非非想的境地,只是一个体能的练习,用于增进自己向上翻身的力量。
如此,偷懒的说法,本来可以是说,下一步,非非非想。确实佛经有这么说的,本意是要你继续下一个向上翻身,但这么描述有弊端,即文字快过思维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多一次翻身练习,就等于是向上了一层。不然。

对非想、非非想的动作有了些经验之后,等于是你开始可以潜伏得下来了,于是第三步为 狙击。
对于潜伏中的狙击手而言,最重要的是绝对静默中的全局而细微地观看。对于走入第三步的你,亦如此。

文化与精神

这里看到guo提出的问题。

感觉有点象写词典的词条,呵呵。
文化,属于一个人群的属性概念,对于该人群内部的成员而言,这个概念的阐述功能并不是特别大,因为拿你自己和你的邻居相比,在文化的范畴上有什么值得说的吗?
人们对文化有概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当一个人来到另外一个人群,感觉到极大的差异,然后他说,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这时,才产生文化的概念。也就是说,文化,这个概念,是为了解释这个感觉而发明的。

和尚每天的日子

随手看了几页《五灯会元》,不免想到:那些人的日常生活。
人之于世,其实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因为让一个人具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在古老的时代,就已经不是特别需要花费多么大的社会成本,因此假如一个人选择一种只承担自己最基本生活的方式,例如一个乞者、流浪者,无论从社会和个人,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会有很多人从各种角度来质疑他们的生存方式。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只有从最大的人类的框架里面来考虑,才能得到。
可能一直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都有些抽象,不容易给大众以真切感.但可以想见,答案越来越可以经由具体的历史学和生物学,而给出.

应用于社会心理的热力学

凡是一个群体,针对其宏观性质,似乎总是可以引入热力学的方法,获得一些宏观描述.
社会心理,表面上是一个群体概念,实际上,是具有个体心理的细节作为基本机制的.
而我们如果试图了解个体的日常心理,特别是,如果我们试图了解我们自己,社会心理的角度,是一个必须的角度.
一个群体当中个体心理的相互投射,可以类比为具有近完全弹性碰撞的动量传播粒子系统.
--------
一个比较好的习题,是一场街头斗殴的群体心理过程.
--------
引入热力学方法的目的,能够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尝试建立可以确定取值的系统状态变量.

十-宇宙的阶梯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