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人崔致远的著作《桂苑笔耕录》,20卷,是他长年在中原做官,后来回到新罗后于光启二年(886)编定之诗文别集。其中收录了他在淮南幕府任职四年期间所撰表状书启等公私文字。
其中有条史料很细致地刻画了当时新罗对于唐朝政权的政治关系,值得现在的韩棒子们多体会体会。
笔耕录后有崔氏裔孙辑录的《孤云先生文集》,其卷一有唐昭宗乾宁四年(897,也就是新罗恭孝王元年)七月,崔致远代替当时新罗恭孝王撰写的《谢恩表》。崔致远在唐朝一直做的就是秘书的活,回新罗了,当然还是继续做。
新罗人崔致远的著作《桂苑笔耕录》,20卷,是他长年在中原做官,后来回到新罗后于光启二年(886)编定之诗文别集。其中收录了他在淮南幕府任职四年期间所撰表状书启等公私文字。
其中有条史料很细致地刻画了当时新罗对于唐朝政权的政治关系,值得现在的韩棒子们多体会体会。
笔耕录后有崔氏裔孙辑录的《孤云先生文集》,其卷一有唐昭宗乾宁四年(897,也就是新罗恭孝王元年)七月,崔致远代替当时新罗恭孝王撰写的《谢恩表》。崔致远在唐朝一直做的就是秘书的活,回新罗了,当然还是继续做。
从某一个角度上看到话,会发现我们人类身处这个宇宙的一个极端:
这个宇宙里面能量非常小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命自身具有极大的意义。所有的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大脑,都只能在极小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存活;而正是这极小的能量变化,在物质组成从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以至于细胞和生命体系的序列中,构造出整个宇宙最复杂的物质体系。
没有反馈,所以不知道我上面说清楚了“何以立志如此重要?以及立志意味若何?”这两个问题没有。。
概括一下,能立志,说明你在人的本质意义(生发)上你是自由的,因此具有基本的重要性。立志意味着你如何选择的问题。武学之所以立志为先,乃在于唯有我们的此一权能,可以带领我们超越被庸常禁锢的肉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了,我们心志上的惰性,就是我们对于自由的弃权。
(其实一般我们日常所称的自由,并非我们本性上需求的自由。)
感知上我们常常画地为牢呢,是心志惰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例】
我们如果还想从佛学获得一点教益,最好是从佛教的历史开始看起。
(是称呼“佛学”还是称呼“佛教”,是个问题。佛学的重点是作为一门知识、一种智慧;佛教的重点是作为一种宗教、一种集体活动。两者都可以用来指我这里要讨论的东西,但,会根据上下文略加选择。)
如果说对心灵与精神的体认,是充满分歧的,那么对于历史,应该是相对少的歧义。
我们不妨问一句,佛教的历史肯定是存在的,浩如烟海的大藏经,中文的、藏语的、梵文巴利文的,无论如何,它们都是被人写出来的,那么这些文字,以及上溯到被记录为文字之前的言语,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的?
在与人的交流中,在对各个文明的观察中,都会发现,一个人,或者一个文明,如何提问,是非常深刻地反映其认知状态的。
亚里士多德问过,扔出一个石头,它的运动是怎么回事。他的答案是:石头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与非自然运动两部分,自然的运动就是向下掉,非自然的运动就是向前飞。
同时期在中国某个设计制作机弩的工匠,我相信也涉及到同一个领域,如何使得弓箭射出初速度更大,如何使得弓箭飞行轨迹更稳定,如何使得弓箭射程更远。他只有足够多地考虑了这些问题,才能整理出一个机弩使用教程,便于机弩手的集体训练。
整理下今天下午,在上海聚会中,我所作的一个关于东西文化之同异的阐述,概要如下:
所谓中医,本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唯象理论,比较物理 学当中热力学唯象理论,例如温度的概念,这种唯象的思维方式,在西方科学中同样可以发生。因此,中医之所以难以被现代人领会,正是由于它的这种唯象层面的 高度抽象性。考虑到现代西方医学,或者说生物学,相较于同时代的物理数学,其抽象程度是非常低级的,所以,我们还不能指望现有的西方医学,能够直接和传统 中医学产生接触的界面,还得等待我们基于细胞逐步抽象出多层次的抽象概念,才可能走向中医对生命的抽象把握。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