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可以理解为人的某一项高级生理机能的行为表现,该项机能作为进化的结果,自有其必要性。但是,这个必要性,本身不能保证任意的“念”行为,在一高等精神价值观的评判下,都是“正”的。也即,存在一个判别准则,使得人类可能的“念”行为,可以分划为两类:一类为“正念”,一类为“妄念”。
于“念”中而不“念”,这里的前一个“念”,就是指“正念”;后一个“念”,就是指“妄念”。
问题是,何谓正,何谓妄,何谓这其中的高等精神价值观。
这一伟大的分野,建立的精神进化的概念之上。
“念”,可以理解为人的某一项高级生理机能的行为表现,该项机能作为进化的结果,自有其必要性。但是,这个必要性,本身不能保证任意的“念”行为,在一高等精神价值观的评判下,都是“正”的。也即,存在一个判别准则,使得人类可能的“念”行为,可以分划为两类:一类为“正念”,一类为“妄念”。
于“念”中而不“念”,这里的前一个“念”,就是指“正念”;后一个“念”,就是指“妄念”。
问题是,何谓正,何谓妄,何谓这其中的高等精神价值观。
这一伟大的分野,建立的精神进化的概念之上。
这个名词有点绕口,其实只是借用了宇宙学原理:对于这个宇宙的任何一个观察者来说,其所观察到的物理规律及相关物理量,都应该是一样的。
这个原理实际上就是哥白尼日心说的精神延伸:否定人类所居之地球在宇宙之中的特殊地位。
借用到历史学当中来,就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并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中心人群,历史观察者依据这个“中心”人群的价值观所进行的历史观察,相对依据其他人群之价值观所做的历史观察,具有任何意义上的优势。例如,更客观,更理性,更真实,更有价值,等等。
搜索阿罗频多的中文介绍,常见的描述是,“精神哲学大师”。精神哲学这个奇怪的称呼,可能仍然是把阿罗频多引介到中文世界的徐梵澄先生之发明,详见其著作《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之二、三章。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