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文学的选择

文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选择,一系列的选择。
第一个问题,谁?任何一个具体的作品,作者首先要问自己的,谁是主人公?
这个世界是非常多样化的,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选择,这个选择就说明了作者的价值判断:谁是他乐于叙述的对象。
要做出这个选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例如,自己一直很熟悉的人与事;自己恰巧很熟悉的人与事;自己认为重要而主动去熟悉的人与事;自己认为重要而完全虚拟的人与事;...这种种理由在任何一个具体场景里,都显得非常自然,但,问题是,你是否认为这是第一个值得认真考量的问题,以及,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真德秀

《大学》仅仅是一篇很短的文字,但,真德秀硬是把它衍义为四十多万字,这正是儒学发生史的一个典型场景:把中国人关于宇宙人生社会历史的认识,凝聚到一些古代经典所抽象表述的共识下面来。

陈抟

“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把周孔换为羲皇,似乎是仍然不脱崇古,但把言语换为心地,才是陈抟所要强调的。因此,他所提醒我们的,是要踏实到易之本源心地上,而非拘挛于种种诠释。

陈显微

陈显微,见迹于南宋宁宗嘉定至理宗淳佑年间(1223~1245),被署名的著作有:
《周易参同契解》,《道藏》太玄部,第20册,p271~297;
《文始经言外旨》,《道藏》洞神部-玉诀类,第14册,p690~733;
《立圣篇》,《显微卮言》,《抱一子书》,已佚。

陈显微的世界观,非常清晰地表达于《文始经言外旨》的序言中,该书是他给《关尹子》做的一个诠释,其篇章结构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鑑,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他如此解释《关尹子》的这个结构: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很多人没有读书的习惯,也有很多习惯读书的人对于读书并没有清醒的把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很简单,是为了要熟悉我们周围的人与事物。
这似乎是一个很平庸的事情,其实不然,你之所以觉得平庸,正是因为你的理解过于狭隘。

人,仁,元

从这三个字的字源关联,可知中国人对于人在这个宇宙中的地位,有着深入骨髓的观念。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