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Jan 2005 - Blog entry

马一浮之告别

拟告别诸亲友 一九六七年

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
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
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

从1883到1967,马先生在此世历84年.
这一刻,我和先生是无二的,除了肉身,一枯一荣.

禅学之学,何为学?为何学?如何学?

我也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禅学之学,不是平常之学,或许四书当中的大学之学,可堪参引.
因为我们平常的所谓学,大都是获得关于外物的新知,即使是属于内在心理范畴的知识,也要把它叙述出来当成外物的对象加以领会和理解.而这种学,只是禅学的外部城墙,通读了所有经典,了解了大德们的修证经历,甚至能够描摹那种修证感受,从而能够肆纵词华,翻然大德之身.如此的人才,真是太多,但终究只是走遍了城墙,未得其门而入.

禅学之学,最关键的起始,是破墙而入.这个破墙而入,就不是坐着看看文字有所悟会这些事情了,相反,这个学,是要在你停止阅读的其他所有时间来从事的一项工作.所以要是有人认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就可以增长了禅学之学,那只是水中捞月而已.

从有丝分裂的现代研究看作为一个模式的细胞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件大事。在其过程中,微管被认为是重要的结构因素。诸多的细节正在逐步揭示出来,但整个预想的模式,代表着目前我们对于细胞的理解,值得回过来看。

历史的要义


此地是尽处,彼地亦尽处。
此时是尽处,彼时亦尽处。
实质就是,人心必止于其尽处。
以此,来规划自然的可以叙述的历史结构:

史前时代
夏商

秦汉
...

以前是一个堆积的感觉,现在,须得拿出尽的勇力。

何谓格物?

《大学》一开始就说: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啊.接着是一个讲做人的次序的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百姓,皆须以修身为本。

物格,就是去格物,格在这里是动词,去认知事物的涵义的意思。即知性的达到,获得知。

格物这个词有个非常有名的典故:明朝有个伟大的人物,王阳明,他年轻时,读了这段文字,就踏实地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所以他第一步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格物。他想物嘛,总之是个东西,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先去格一格。于是他看到了窗外的竹子,于是他约了几个同学,决定一起来先从“格竹子”开始。于是他们一起静坐在竹子的前面,就这么看着竹子,想着这个格物应该是什么意思。王阳明这个习惯很好,不懂一个词,就动手去实践,而不是查字典。

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就是我们何以必然地从动物长大为人,其中的关键当然就是我们的精神能力。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从小长到大,一方面是一个动物性到人性的过程,另一方面,当大多数人停留在某个阶段之后,我们该如何回答进一步发展人自身的精神品质的问题,就是从平凡的人成长为不平凡的人,成长为人类当中的杰出者,成长为反映人类整体进步的先行者。
就是说人的意义,只是放在一个从动物进化到人的整体背景下看才看得清楚,因为很简单,过去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是有了我们这样的人,但是不能说人就固定是这样子了。
显然人一直在进步。
只是这种进步永远只会是发生在极其少数的个体身上,由那些少数人带领整个人类的进步,几十万年来,人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