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Oct 2, 2005 - Blog entry

Date
  • Al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簡捷楞嚴|卷第一

簡捷楞嚴


这是一个尝试,剪除佛经不合时宜的文字,增补阐发性的只语,并加以演绎,或可得一合时宜的文本。下面是去年写下的一点,蓝色的是我的填补和演绎。打算继续这个事情。

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出。
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佛語,故事也。天移人換,心無少異。故吾徑予削脩,以求直指心源。然緣起法門,俱不可強,奈何乎天!
阿难以多闻多识著称,更是典型的热衷于艺术的人,图画,雕塑,音乐,...,凡此色等皆可激发其最大的热情,甚至他发心剃落跟随释迦牟尼,都是因为看见释迦牟尼的非凡状相,
“我見如來,勝妙殊絕,形體映徹,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终于某天,他遇见一个美女,缠生无数尴尬情事,反转之下,始恨無始以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只有请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深知要阿难去觀想色相,徒然曲折,更是认贼作父。因此直截与其辨析心之本体,循此,或可归位复性。
此楞严之始。

《楞严》之缘起,在阿难顿惑于尘色。阿难以多闻著称,故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啟請开示。
佛知阿難未離惑境,就事論事非澄清直道,乃令阿难回顾其向学之初机,发心之始缘,以求顺缘斩根。

阿难:我見如來,勝妙殊絕,形體映徹,断非尘世昏物,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佛: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所見為何?誰為愛樂?其時感受愛樂者為何
阿難: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愛樂無對錯,行愛樂者有妄想顛倒,故反求心目,方是此篇主旨。
又,心是何物?今人莫不指認心之用為心之體,所謂認賊作父,莫甚于此。
佛: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吾今問汝,心與目,何所在?

阿難:一切世間諸生,皆為識心居在身內。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眼耳鼻舌),秖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以物相言也,故佛始以喻破其物相。
佛: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阿難:吾所見者,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佛: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
阿難: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佛: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阿難: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佛: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阿難: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佛: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脤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