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Jul 12, 2005 - Blog entry

Date

历史的涵义

坐在这里,随便想一个人,比方说,郑和。
——————————————————
600年前,这个时刻,我坐在指挥舰的舱室里面。
宝船巨大,后人认为排水量上万吨,也有人认为好几千吨,总之相比于接近1个世纪后哥伦布才一百吨的船,可谓巨大。所以这个近晚的时分,很沉稳地在驶向长江口。
我的船队有2万多官兵,几百条各型船只,云帆遮天蔽日,一支乘风而行的大军,自足饱满而秩序井然。

听取完各位副手的工作汇报,平静地看着舷窗外暗淡的水光。当然,我绝对不会想到过了约4个半世纪,一支不到50艘船约4千人的舰队却彻底打败了这个国家。如何完成今上朱棣交待给我的任务,把全部的筹划落实,通过管理和调度这庞大的舰队,而逐一地实现,是我每天的全部活动。

郑和所牵涉到的几个概念

(建议使用firefox浏览本文,因为古籍中使用的一些异体字由于编码的缘故无法在IE里面正常显示,只能显示为空白,而firefox则因完美支持UTF-8显示完全正常。)
郑和的事情,涉及到:
对于国家的概念
交通的概念
国际贸易的概念

我感兴趣的问题是:
*明朝或者说一直到清朝,中国人对于国家的概念。这个概念拿来与同期的欧洲人相比的话,直观上就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从整个行为上而言,无论是动机还是结局,郑和显然就与哥伦布迥然不同。
*交通的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是因应通商的需求,如果这个国家没有因为政治与军事的目的而行使国家意志以求交通能力的增长,而同时商业力量又因被上升到道德规范的层面受到压制的话,很难指望郑和之后中国能够对航海技术出现更高的需求。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