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Nov 2006 - Blog entry

Date
  • Al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放弃与拥有于修行的涵义

在别处参与讨论发的一个帖子,改到这里。
——————————
放弃与拥有,于修行的涵义,是什么?
一般出现的似乎是两种观念:放弃是修行必须的前提;拥有也不妨碍修行的行程。
这两者都未得要领。
从原则上来讲的话,放弃与拥有都无关于修行。但我们主要的问题,并非原则若何,而是实际处境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它们,才是最要紧的。
放弃与拥有,是属于诊治方法的不同,而不属于病理学的不同。因此,究竟是选择放弃还是拥有,只要选择了,就必然同时带来诊治风险和治愈期望,这时,争论到底是应该选择放弃还是拥有,是多余的。

为什么你需要内心安宁?

内心安宁,其实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不具有明确的精神涵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容易我们就可以发现,同样内心安宁的人,可以是非常不同境地的人,因为内心安宁,只是一个局部的现象:没有人可以声称具有了内心安宁的属性。
所以,内心安宁,毋宁说是每个人的私人入口,而不是公共入口。

既然不是公共入口,何以我们的精神宗师们,总是从要求人们内心安宁入手呢?正因为不是一个确定的公共入口,所以这个要求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你无法统一要求各地的人们都赶到某个特定的入口之后,才能入道,那样对绝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行为的戏曲

在现象上,戏曲更多地使用了行为,而不是语言;或者说在语言方面,更顺从非特意的口语。
因此,元代,对应着西方的中世纪,传递给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平移:设若我此刻在彼时,坐在戏台下,周围只是器物,建筑,衣物的不同,人,与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因此世俗社会,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在中国,单纯从元代戏曲,就可以知道,至少近千年来,在心理层面,在一些大的范畴上,世俗社会并无变化。

相比有意思的是,诗歌,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如果我们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文学形式的话,可以对文学的本质有更多的了解。
复原一个诗歌事件的话,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我想,令你泪如倾盆

一个预告:
正在制作一个短片,在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拍摄的,我希望是那样一个效果...

4天前的拍摄,还是李一犁掌镜,酝酿了这几日,准备动手。

那个医院,几年前去过一次,这次的机会,我又想到了那里。

就是一个商业化的医院,只不过挤满了床位,一张张,全是等待结束的临终者。
这是个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设若不幸,我到此地步,身体与精神不能自控自治到此地步,之前,就应该自杀。
一般老境的最大问题是,世人皆是不能与你分享经历的人了。
其实,此时,又何尝有分享经历的人呢?
最严重的问题是,自己的身体与精神,不能自控自治了。

这几天做的一个视频短片


拍摄地点:五道口轻轨站,成府路,清华东门,海淀图书城,西直门轻轨站,SOHO现代城。
拍摄时间:11月1日。
摄像:李一犁。
做视频的几条小经验,也许对于初学者有节省时间之效:
1,看一遍素材,同时剪下好的片断,放在同一条辅助轨上,不要放到几条轨上;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