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Apr 2009 - Blog entry

Date

米德人类学研究的缺陷

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以23岁时在南太平洋岛屿萨摩亚所从事的为期几个月的人类学田野研究,并随后出版调查报告《Coming of Age in Samoa》而成名。(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她是以一个特定的目的来到萨摩亚的,就是考察一个与自身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始部落环境下,青少年,特别是年轻女孩的青春期历程:她们是如何经历这个阶段,从少年进入成年世界的?

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的诸种作用.2

目的,固然可以籍由欲望而形成,更可以籍由高等精神而形成。因此,"目的"本身作为一种权能,只是属于行为实现当中的一个环节,你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目的,并不意味着,你能够清晰辨析这个目的的意义。
反之,目的,是我们的意识得以实现的绝对必要的权能:任何意识,只有在目的的驾驭之下,不管这个目的是事先呈现的,还是事后显现的,才能走向实现。

回到本文的目的,乃是从意识的实在作用这个切口入手,从事于内在的纯洁化,趋臻至无一丝杂念与邪念之境界。

既然是着眼于意识的实在作用,那么就不能从意识的诸种表现入手。

陆川就是一个思想空缺一代的典型-《南京南京》点评

陆川,就是一个思想空缺一代的典型,至于艺术,他连门都没进。
这就是俺特地看完《南京!南京!》之后的结论。
当然,这还不是俺出场后的第一感叹,俺出场后的第一感叹是,他陆川花掉8千万,楞是连一点现场感都没给俺弄出来,亏死了!
是的,这个目前正在到处得意洋洋阐发自己电影的理念的陆川,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劲拔啊拔啊,拔到整个人类的道德巅峰尖尖儿上,...陆导,俺好心地劝一句,您是趴在一个肯德基冰激凌的尖尖儿上。

先说艺术,再说思想。

海子诗点评

Motif 写:比如他的下面几首诗,都很不错,特别是前三首。

日记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海子自杀的原因

昨天逛书店,看到一本海子全集,西川编的,顺手翻开,看到最后西川跋文里面,长文专门讲了海子自杀的原因。因为西川是海子长期的好友,也是写诗的,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以心理病理学的兴趣,看了下。
西川大概列了大概6项原因,我按照自己所评定的重要性,也列一下:
1,他的性格和交际。
性格内向而偏执,缺乏人际交往。大学毕业后,在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教书,昌平那地,就是农村,可惜没有大海,只有大山,他显然没有"面朝大山"的兴致,尽管昌平的大山,五月山花烂漫得很。

关于《南京!南京!》

这个电影我还没看,也没看过陆川其他的电影,但我零星得到的印象是,这个人才具颇小。现在新出的导演,因为看片方便,啥盗版都买得到,所以学好莱坞的画面镜头都学得蛮灵便,记得瞄过一眼他给超男们拍的一个MV,不得不惊叹没才可以到那样的恶俗程度。
不看好这个南京,但,还是打算去看。
因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其实是很难的。陆川固然驾驭不了,但影片既然上了院线,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大众心理积淀因子。
难在哪里?难在历史本身其实很深奥,而电影,必须是大众的。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