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995 - Book page

虚伪

虚伪,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范畴,也是精神史极端重要的命题。

一般所理解的虚伪,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技术,用于顺应对象的需求,而达到自身的目的;
但,更为深刻的虚伪,则是基本无意识的,基本非技术的,甚至常常是义正严词的。这种类型的虚伪,更为常见,也因此而成为精神史之重要命题。

这种虚伪,可以体现在个体,也可以体现在群体。在历史上,有不少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欧洲中世纪攫取了世俗权力的神权阶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某种社会无意识,普世价值旗帜下的现代说教者,等等。

不过,更为重要的虚伪事件,发生在宗教与思想的历史中。

何谓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想过,甚至终生都要想。

陆游就是这样一个诗人。

在陆游30多快40岁的时候,喜欢文学的宋孝宗即位,某天,闲谈中这位新皇帝问周必大,当今诗人,谁可比李白?周必大一点不犹豫地回答,“惟有陆游。”

周必大这么推崇陆游,倒不是因为他与陆游私交好,而是当时大家所公认的。早在18岁时,陆游得遇恩师曾几,而曾几呢,是当时江西诗派唯一健在的诗人。曾几对于陆游多年的影响,使得他有了第一次诗学开悟:

忆在茶山听说诗
亲从夜半得玄机
常忧老死无人付
不料穷荒见此奇
律令合时方贴妥
功夫深处却平夷
人间可恨知多少

吕洞宾

不象丘处机那一类进入了正史的道士,吕洞宾是一个已经几乎完全被传说包裹的人,所以,吕洞宾的真实历史,已经不是很好的入手之处,幸好,我们还有不少围绕吕洞宾的道理,从这些道理入手,则还仍然有希望抓住这个人。

吕洞宾的师父是钟离权,而钟离权本身也是一个十足传说的人物,不过不碍事,师徒间论道的材料,先不论其真伪,还保存了不少。

吕洞宾正式拜师跟随钟离权之后,钟离权接着就外出了一段时间,留下吕洞宾一人自己念书。钟回来后就问吕,“子在是岑寂,得无亿归否?”吕回说,“既办心学道,岂有家山思乎。”

生态系统

生态与进化,是生命的两大核心概念。
生态与进化的关系,通俗地说,没有进化,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进化。更确切地说,生态,是进化的横向剖面。
所谓生态系统,就是对这个剖面的一个结构化描述。而常规的定义:一个指定空间范围之内,所有生物群落以及相关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存在相互关系的系统。则仅是一个枚举方式的描述。

生态系统的流通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这三个要素,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针对同一对象的三个不同观察角度而已。
若分别从这三个角度来观看,则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最常见的扩张进程,都会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

学术史中的崇古心理

所谓古典,其最初的形成,与历史中对其进行再阐释的沉积,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中,最主要的人类心理现象,是所谓“崇古”。

崇古,起先是一种学习心理,后来演变为一种社会心理。
我们的学习,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长辈的、过去的知识。如果知识的扩张比较缓慢,那么,由于一代代人之间的向上学习,就形成一个递归,从而容易导致人产生一个错觉:我是向父辈学习的,父辈是向祖父辈学习的,...越早人们的学问是越大的。

可言说与不可言说

老子早就说过了,道可道,非常道。
可言说,不可言说,是相对的,而不存在一条绝对不动的界线画在哪里;更是相生的,这个内涵就要更深刻了。
何为科学?科学的本义之一,就是要可言说,就是要把深刻的东西抓出来,让它可言说,这个言说的过程,科学主要采用了两种形式:计算和实验。籍此,科学才能成为可传播、可教授的,才会出现一个即使不能理解的人,也能够进行计算和实验这类现象。就好象,佛经,人人可念,道理,人人可讲,但入道,又有几人?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