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jun's blog

历史是人类认知的流连归宿

我们的思维和意念,都是在达到历史的范畴,而获得一个某种意义上的最终归宿:
哦,这就是历史!

因为,时间,仍然是我们思维最重要的支撑构架。而如果贬抑时间呢?
不知道。

摩奴法典里的印度

1.作为一个世俗的规范,它首先需要提供哪些解释?
它所解释了的,就是时人所能够念及的:
一切事物具象之下宇宙的起源--这个起源作为世界的构成过程,必须能够说明感觉世界的既有成分。
而古印度最宝贵的也是最有特色的,正是她的感觉世界。她没有客观世界。
2.“解释”作为规范(法典)的逻辑出发点
当然这里面是一个相互往复的过程,既有的秩序和约定到法典--法典的形而上到世俗行为。
因此我们关注的是形而上与世俗的关联,以及背后的动力,正是那个动力驾驭着古代印度社会的流变。

进一步,可以考虑摩奴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比较。

印度传统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中的佛学

是两个分别的问题。
惟有此两问题清晰了,才能够在今天于学理上恰当地处理好佛教思想。
奥义书
摩奴法典
薄伽梵歌

自然与心灵

常常有自然的观察者,声称自己获得深刻的美感,或者诸如此类的内在心灵感受。在人类悠长的心灵流动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别出的途径,即可能存在的在观察自然时,心灵收获到意义,或者说布施。但这条路真的通了吗?
还没有。
因为这条路止于入境,接下来的工作还是得心来做。
其实这个问题,大概是科学时代最致命误解了的问题,当人类骤然间面临如此丰厚的布施,一个低俗的反应,就是:啊,营养必定带来健康!
显然不是这样的,无论是从本质上,还是从历史上。
在整个已有的人类精神历史上,如何运用营养达至健康,本身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如果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命结构的最小线度达到了纳米量级,人的个体则是米级,相距9个量级,再立方一下,则是27个量级,而整个宇宙的星系数量之量级也不过如斯,因此我们审视自己的肉体,真可以像上帝审视自己创造的宇宙星辰...如此庞大的系统,也许我们该反过来问,更加合适点,人有什么理由可以做到不生病呢?
人为什么会衰老乃至死亡呢?这个问题如果也反过来问,答案却并不更显然,人有什么理由非得衰老和死亡不可呢?
如果把问题只是限制在物质的层面,也许答案就是某种描述态度下的无奈;如果考虑到自己这个生命还负载着一种所谓独特的精神呢?

一个人么 呼吸为伴

一个人么 呼吸为伴
时间的意义也许只是累积在记忆以及意念对于重复的忍受程度上,
在一个雨水稻田鱼塘沟渠油菜花牛粪墙红砖青瓦茅草屋檐挂冰凌的地方,
空间的意义则已经完全图像化了,
一个人么就是走在心里,
欢笑和悲戚都像是耳边风
就那么刮过无痕
此间 人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