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这是一个甚至早于“自然”的先验概念。
人类基于这个概念,而完成基本的、以至于全部的行为。
之所以称之为先验概念,乃是因为“自我”意识具有明确的生理背景,可以说,当动物和植物分化出来,就在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因为,动物随时面临选择,这种选择给个体带来风险,也带来更好的生存机遇。随着个体行为空间的增大,"自我"观念成为一个必然的个体诸功能统合方案。

自我,是人类演进的承载者,也是个体成长的承载者,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也因此,有必要围绕“自我”概念,来考察这个世界之诸种现象。
自我的心理功能

自我是个体心理的动力学中枢,其当下状态,决定了整个个体行为之属性。
自我的成长与诸要素之成形

自我的成长是有迹可寻的,从吸毒患者的自我高度涣散,到专业工作者的自我高度行动力;从低等情命驱动的自我,到高等精神驱动的自我;从社会化行为驱动的自我,到内在精神驱动的自我。自我的成长,是一个具有多维度指标的历程。
欲望

安全感

目的

意志

情感

神圣/庄严

自我的演进

其他语境之中的自我

自我与我执之辩

平等观(等持)

平庸

平庸,就是缺乏清晰的世界观。
什么叫清晰的世界观?在我这里没有任何玄乎的内涵,而是很简单:

一个人所可能面临的所有事物,组成其世界;
如果对所有这些事物,都有清晰的判定,最重要的是,都有对其价值的判定,从而任意拿两样东西出来,在任何情境里,都能比较其相对价值,这就叫具有清晰的世界观。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怎么思考,总能够坚定地进行选择。
缺乏这样一个清晰世界观的人,就叫平庸。
这个定义其实是中性的,因为不涉及具体的价值观内容。这就意味着,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盗,总能够决断而行,那在这个定义下,也不是平庸的。而实际上,按照世俗的看法,也是不平庸的。

世人之所以抱怨自己头脑混乱,无非就是因为自己难以做决定。处于这个境地的人们,其实是蛮可怜的,但是,慈悲,并不能帮助到他/她们。因为,唯一的救赎主,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要进步。
对于甘于平庸的人,历史是无语的。

所以说,建立完整的价值观,是人生的第一步成长。
至于第二步成长,则是致力于该价值观系统的内在圆满和和谐。
简单说来,就是当你对几乎所有事物都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之后,再来考虑这些价值观之间,是否相容,是否和谐,是否圆满。

还有第三步,则是该价值观系统,是否具有最高的智慧。这个阶段,则整个人类,只有极少数人达到,并在致力于其中。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处于第一阶段,所以,那些所谓的立志书、心理书、...才有如此大的市场;而日常生活中的无数类同的悲喜剧之所以发生,也正是由这一个状况所决定的。
少数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的人处于第二阶段,所以,那些宗教、哲学、思想、艺术、处世哲学类行业,才得以成为需求。
极其少数的人,可以被看作是专致的修行者,处于第三阶段。只有进入这个阶段的人,才面临绝对判断的问题,也就是不再只是满足于形式上的自洽,而是更进一步在内容上,对所有事物的价值观内容本身,进行绝对判定。

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大麻烦。
第一阶段的大麻烦,是要求人们成为生活的明智者;
第二阶段的大麻烦,是要求人们成为学问的大成就者1
第三阶段的大麻烦,是要求人成为修行的大成就者。
每个阶段的目的地,对于处在该阶段的人们而言,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甚至艰苦卓绝的努力的。

  1. 1.

    敢于直面自己的平庸,是需要一种客观的勇气的,而认识到自身的平庸,需要在时间中慢慢的展开。失败的人生是,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平庸,整个人,在慢慢的坠落,最终发现,自己已然在生活中残废。人,一旦沉浸在自己一厢情愿的白日梦里,是非常危险的,往往,幸运的是会被自己的敏感所拯救。并不是生活对人的无情,而是人对自身的无情。
    感悟,或者思想,在静静的深夜,如音乐,或流水一般,盛开在虚空,舒缓的浸润你,灵魂忽然变得很轻,也很开阔,仿佛来自虚空的销魂之感,弥漫在周边的黑夜里。此时,我才感觉得到是时间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时间。
    记得yijun以前有过生活是如此的浊重之感,如今我感知到的不仅如此,而且是支离破碎,所有的胸怀和气度,都被日用货色所粉碎。

    你所描述的这种平庸,大体属于我所谓的第二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最辛苦的问题,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这个时候,似乎,绝大部分自己能够感受到的选择,都可以给出明晰的答案,但是,实际的境遇,会揭露出,自己的很多观念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最严重的,是意识层面的观念,与行为层面的主宰者,矛盾着。这种矛盾,直接产生了所谓的知行难以合一的尴尬。
    所以,我前面所谓的“学问的大成就者”,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学问者,而是一切观念一致相容了的,包括意识与自我行为之间,也已一致相容了的。当然,这所谓的“一切观念”,也还是有保留的,因为,在基本的观念上,是有可能悖逆绝对判断的。那种情况下所成就的,可被称为终极的恶者。也因此,才有我所谓的第三阶段的存在。

众生可怜

傅山有句话,意思大概是,庸人有毛病,只配庸医;圣人有毛病,才需配圣医。诚哉!为至理也!
傅山这句话里面所谓的毛病,既指生理上的问题,更是指心理精神上的问题。普通人心理精神上出现问题,只配用《读者》《知音》之类的名言励志读物来疗伤,完全用不上圣人书圣人意的。这话颇为激进,但,深得道法自然之窍妙。

所以说,众生可怜,呜呼哀哉!

欲望的定义不良

或者说,我们所使用的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良定义的词汇。
因为所谓欲望,涵括了本质非常不同的一些对象,乃至于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一些观念时,必然是错的。

当然,要在日常语言当中对某个词汇进行良定义,或者说至少不妨碍观念的明确表达,本来就是比较少见的情形,因为正是这种不良定义,源自人类心灵本身的暗昧。

要分析日常所谓欲望的内涵,方便的途径还是从生理层面出发,以生理动力的结构作为参照物。最起始的,是基于脑干等原始脑乃至旧脑的基本功能,例如渴,饥饿,性反射等感觉,都是正当而必要的生理功能。

脊椎动物脑的进化(Courtesy of Prof. Gerald Schneider.)

而日常所谓欲望,很少是单纯的止于原始脑和旧脑的构造物,或多或少地总是包含了新脑的部分,这样就使得我们要贯彻生理的分析变得困难起来,因为新脑行为的生理面貌还基本处于人类认知的黑幕之中。

但,我们不妨采取权宜的办法,来获得对于欲望的一个相对明确的分析。

从个体的经验以及文字的交流和传播性上,可以认为一个具体而完整的欲望过程,总是具有一个界限明确的生理图像与之对应,尽管这个图像是我们目前无法揭示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为欲望的案例,其实都是具有其确定内容和位置的,那么显然,对于任何一个欲望过程的观念判断,正是针对其新脑反应的部分,也正是属于其新脑反应的部分,而这,恰好就是我们为什么使用欲望这个统一的词汇总是出错的缘故,因为欲望这个单一的词汇,并不能表达其中的新脑反应内容,也就无从为观念判断提供素材。

精神、生命与药物的关系

如果把人的生命体彻底看作是一个物理体制,那么维持这个物理体制最佳状态的,无疑就是它本身处于健康高效状态,这么一个健康高效状态的维持,以我们的经验,可以料想,有一个必需前提,就是精神很强健,足以驾驭其情绪、心理、生活习惯、甚至对事物的认知等等在日常都总能保持好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精神的强健,就是天下最好的药物,依靠自有能力的药物。
次之,如果这个物理体制的这里那里的某些地方出了点问题,导致其达不到最佳状态,不管是哪里出问题,例如心理、情绪、认知、身体...假设,我们都有相应的药物,可以有纠偏的药效,这大概就是药物学家终极的梦想了,现在是假设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籍由相应药物,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药物所实现的效果,和依靠自主精神所实现的效果,相比而言,哪种更受到我们的偏好?
我相信,选两者的各有其人。很简单,我今天心情不好,有人乐意通过自我调节,通过精神修养的功夫来调节,而恢复好心情;有人肯定更乐意吃一粒小蓝片,吃下去,就心情灿烂如春日了,何苦自己来琢磨?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药物,能够超出寻常地增强某项功能,比如,记忆力,不能否认,某些生理机制单纯的功能,是有可能籍由药物,获得特别的增强,最简单的,例如欣快感,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被称为毒品的药物,就确实能够极大增强这种感觉。这里的问题是,我们是籍由自身的功能训练而增强,还是籍由药物来增强,哪种更受到我们的偏好?
我相信,选两者的同样各有其人。

鉴于我们今天的药物使用经验,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药物学水平,尚处于治疗简单的生理体制上的偏差的阶段,尚未达到调整更复杂的生理体制的阶段,我们一般是乐于接受药物的治疗的。因为,不管是关节炎,还是癫痫,我们尚无法籍由自我的既有能力,进行修复和改善,只能籍由药物,直接在生理的层面介入,那么不管是小分子的带甲基乙基加哌啶加苯环的什么盐还是无数种复杂分子混合物的天然草药煎汤,它们直接搞定了生理体制的偏差,不就OK了吗。
所以,我们很有可能,也会如此认为:既然我们的心理、情绪、认知等等偏差,可以直接在生理体制层面,运用某种复杂分子物质,直接介入予以纠偏,不是也很美好吗?
先不考虑这种愿景的实现可能性有多大,假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那么到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

我相信,必然会出现多元化选择:有的人乐于使用药物,有的人乐于依靠自我精神,有的人都很重视都不放弃...问题是,不同的选择,其实是对应着不同的精神机会的,端视不同的人的精神价值选择而定。
结果就是,人类所获得的选择越多,人类发生分化的可能性,和导致分化的差异性积累,也必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