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景

如果我是你,如何?

要回答任何的问题,都有赖于上面这个最原初的问题,这是我们一切理解的出发点。
首先,我们因之而了知自己与动物是不同:如果我是一条狗,如何?在《山海经》时代,我们已然开始有答案。
然后,我们了知,纵然也有尸腐脑裂的状况,但我们拥有一样东西,令我们在此宇宙间卓尔不凡。
那就是精神

精神首先引导我们走向历史,因为我们总是需要通过回忆而获得对此在的把握,英勇无畏的把握。
在历史中行进的同时,我们发现了自然宇宙,发现了心理社会,发现了随后我们的精神可以肆意发煌的一切领域,从而在历史的行进中更新着自我精神

如下,即全部的进入世界的众神之门

精神 历史 数学 物理
宇宙 地球 生命 医学
心理 语言 艺术 社会
经济 政治 法律

目录:

精神

精神之所指

精神,是人类在进化历程中,日益独立成形的一种新机能1
在人类尚未出现之前,动物所具有的神经系统,履行其行为的职责,有感知、冲动、欲望、习惯、行为,甚至情绪和学习,唯独人类,以此为基础,为着具有更为强大的预构能力,而发展了后来被称为精神的新机能,也可以称为精神权能。

鉴于精神是一个常用的日常词汇,所以有必要给予明确的说明,以脱离日常语境。
我先尝试使用减法来描述一个大致范围。
第一步,应该允许我们使用比较的思维,或者说,操作。比较,是一种涵义相对明确的思维方式。
那么,我们可以来比较各种动物与人类。
比较的结果,就是可以划出一个最大的范围,这个范围里面的内容,是人类所有而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内在行为。

比较一下黄志祥每天西装革履出门上班,和小黑-某熊每天在森林逛荡觅食。

第二步,复杂一些,就是,把人类的日常思维这个部分的内容,进一步划出来,权宜地把那个部分纳入心理。

日常心理是用于完成日常行为,而精神则指向非日常的框架性行为(行为空间)。

第三步,剩下的,就是我们人类的精神。它打开我们的所有可能性并为之提供解释。

 

显然,平常所谓思想是这个精神的子集。
按照精神史的结构的划分,如果从外部行为来看,精神可以认为包括思想和宗教信仰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外部行为,它作为人的自省功能,可以渗入精神权能的内部,使得精神权能进入我们的认知与行为范畴。

 

精神的发生

 
精神是从庄严,或神圣的感知开始的。 这种被主观描述为“庄严或神圣”的感知,可以客观描述为一种特定的意识功能上的收摄,这种收摄能够进一步体现为某一系价值观的显现,和对某一系行为的规划。
 
意识
 
发育的发生
 
一般是在儿童或少年时期开始发育。
神经系统
抽象
精神权能
 
进化的发生
 
发育的发生历史,提示了精神进化的发生历史。 
 

精神的历史

 
史前的精神状况
 
“有史以来”,有史对于人类历史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关键。那么有史以前呢?则是一个值得我们单独予以探究的阶段,尽管由于手段和资料的欠缺,而非常困难。
精神启蒙
 
精神支流
 

精神之现在

 
现在,是精神唯一有意义的入门。 
因此,整个人类现在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理解精神的唯一入口。
日常领域
 
专业领域
 
前沿
 

未来可能性

  1. 1. 参见:神经科学

精神史

序言

犹如没有进化观念,生命的一切细节都会丧失意义;没有精神观念,历史的一切细节也自动丧失意义。

这不是说精神是历史的目的,犹如进化不是生命的目的一样,“目的”的概念在此被误用了。
进化是生命所展呈的现象,类似的,精神是历史所展呈的现象。

但,精神绝非单纯的现象,她同时也是历史的唯一的意义承载物。
因此,我们看到了:

  1. 人群的数量在迅速增大;
  2. 个体所享有的自由也在增长;
  3. 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的可能性空间在急剧增大。

这就是历史里面每一个蚁民生存的意义之所在。

精神史是人类历史的核心景观,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的核心引擎。我采用下面的图示来阐明此一主题。

精神史的结构


这个地球全部人群的历史演进,就是图中大球沿着时间方向的滚动。
这个大球的核心,是我们的本体,就是每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大脑以及被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驱动的人类个体),但这个神经系统实际上只是一刃之一面,作为一个两分对应物的一方面,是物理的神经系统,另一方面,是我们人类的精神权能。这两者,一者是我们的物理层面,一者是我们的功能层面,相应相生。

这个核心的行为呈现,在第一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 普通心理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甚至是全部内容;
  • 思想,则是当人把自己的生态域从日常生活扩张开之后,其意识的表现形式;
  • 宗教信仰,则是如果把生态域构建在生存的整体对象上,人的意识表现就进入了所谓宗教信仰的范畴;
  • 科学理论,指对世界的科学描述,而所谓科学描述,有异于日常描述,在于其遵循了特定的有效性规范。

这四个方面构成个体范畴的第一个外显行为层。
所谓外显行为,就是我们能够直接予以指称的意识行为。此之所谓外显,是相对于神经系统与精神权能之内核而言,内核的对象无法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直接予以指称。
该外显行为层,是基于精神内核而发生出来的第一层。

每一个个体,都是以此第一层面向他者,面向群体,面向社会。以此,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该层面,籍由交流互动,而集合为该群体的文化层,使得该群体呈现一定的文化面貌。

各种群体融合成社会,各群体的文化层,亦籍由交互作用,而集合为社会层。

社会层在更大的构架上,涌现出政治经济的骨架,这个骨架驱动和支撑了该政治经济区域的社会行为。这就是该社会的政治经济层。

以政治经济层为包裹,以个体精神内核为核心的人群,构成这个历史的唯一角色和唯一事件。

 

精神发育的神经基础

可能与不可能,神经系统都必须给出方案。人类在这个宇宙当中的成就,在物理的层面,就体现在这个从神经系统的构建开始的精神进程上。

人类所继承的动物神经系统

自然的研究逻辑是,先剔出我们与其他动物共同的部分,这是我们的起点。

 

抽象与语言

一个可能的机制,如果我们无法接受代间行为模式突变的话,就是我们的行为模式试图突破生态位的制约,而推动这种突破的原因是人类的生存压力大为减小。

可以说,是自由导致了内在的抽象机制和外部的语言能力的发生。

 

日常心理

日常心理,或者说日常意识,一方面构成我们的稳定,另一方面扮演着阻碍者的角色。

 

抽象的演化意义

抽象作为人类的新兴认知能力,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作为历史策略的文化

文化中的人,是籍由文化的具体实现,来展布其精神体境界。因此

 

作为精神生态的社会历史

人群,不仅仅是因社会而获得生存,更重要的是因社会而获得精神所必须的生态环境。

 

政治是历史的组织行为

 

宗教的形式

 

普通思想及其哲学的形式

 

科学所成就的

 

可能的境界

 

 

人类所需要的精神-提纲

知识的背后是思想,思想的背后是精神。
人类的知识全景图,是容易描绘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一个图书分类法,就约略做了描绘。
人类的思想全景图,就会比较困难加以描绘,尽管也可以有大百科全书,但盘根交错之势,要阐述清晰并非易事。
人类的精神全景图呢,那就更为其难了。
这里,我正是试图给出这么一个全景图,粗略,但是尽可能做到结构清晰。

为什么可以做到结构清晰呢?
因为站在这个出发点上:精神是人类的必然需求。以此,而可以搭构这个全景图。

那么为什么要搭构这么一个全景图呢?因为只有在这么一个全景图中,我们才能恰当地评论人类有史以来的每一项精神财产。

我先阐述一个基本原则:
【知识的背后是思想,思想的背后是精神。】

这里所谓的“背后”,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它的意思是:在人类的演化历史上,我们首先经由认知器官以及相应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而获得了初步的一定的知识;
然后,如果进一步需要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就要求人类建立思想、通过思想来延伸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如此,我们就有了获得新知的基础;
然后,思想不久就会遇到对自身进行判别的困惑,这个困惑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基于人类自我存在的全局,来发展一种后来被称为精神的东西。如此,我们就经由精神的驾驭,思想获得澄清,从而更进一步廓清了收获知识的前线视野。

上面我极其粗略地概述了:知识-思想-精神的历史进程,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关于人类早期智慧史的纲目。当然,实际的历史,或者说更具体的历史面目,会是具有更多的细节,但以此提纲挈领是不会有错的。

下面更详细些阐述上述的历史进程。

1,获得最初的知识。
人类的早期,以及个体发育的早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依靠认知性感官、基于那些感官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等诸种因素,而逐渐形成知识的过程。
这类早期知识,在自然范畴的知识与人的行为与心理范畴的知识的分野方面,很多时候并非清晰,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从古代神话里面最常见的就是泛灵论,或者泛神论。也就是,最直接的从人际中发生的对于人际互动关系的知识:愤怒、冲动、嫉妒、等等,都有可能被投射到对自然对象的理解中,这个自然对象,甚至包括这个宇宙的起源问题,例如希腊神话、各个民族普遍发生过的创世神话,等等。

其实在人类的早期知识中,自然与人际的知识的分野并不是特别重要,例如,只要文献充分,我们可以随便以一个古人的生存立场作为例子,就可以知道,对于心理、社会、政治、历史等等,更多地被早期人类关注。而自然,则一般只有极少数人关注。

例1,孔子。
孔子有一本日常语录流传了下来,就是《论语》。我们不妨把论语看着是孔子日常所思所言的一个抽样,鉴于这个抽样是由其身边弟子所实施的,是产生自一种师徒关系,所以其抽样原则,大体是:至少被弟子认为是比较重要的言论,值得记录。多半,老师本人-孔子也应该不会觉得弟子记录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因此,这个语录基本可以反应孔子主要的认知范围:天命,人性,人物评论,历史,谋生处世,道德修行,社会规范,学习,教育,政治,名与利。很遗憾,我们看不到只字片语是关于自然对象的。

如果采用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定义,我不妨可以这么说,思想和精神的差异,体现在:
思想,1,是可以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2,并且可以经由语言进行广泛传播的,3,具有清晰逻辑结构因而可以直接通过其逻辑的力量而说服人的,一些涵义的说明。
而精神呢,在上面这些方面都和思想具有可判别的差异-1,很多时候精神本身难以直接使用语言加以指称,而只能在语言的一种叙述活动中间接表现出来;2,运用语言而进行精神的广泛传播常常不是很容易,因为精神的传播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精神准备状况;3,精神常常处于尚未成熟到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的状况,因为精神本身就是直接的力量,而不需要“显式逻辑”的辩护。

所以,精神和思想,这两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如果说思想是我们人类可以明晃晃拔出来的武器,那么精神则总是只能居住在我们体内,提供给我们行动的勇气,不管是什么行动。

如此把思想和精神加以区分,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看到,东方的文化传统更加偏重精神的修持,西方的文化传统更加偏重思想的发展。由此,就可以很自然地解释东西方一些文化面貌的不同。例如所谓哲学,科学,等等。

目录:
1,人类的早期知识
1.1考古遗存所表达的早期知识
1.2甲骨文
1.3婴幼儿的知识
2,公元前1千年的人类思想
2.1古典著作所表达的日常心理,以及基于日常心理的思想
2.2基于早期知识的思想
3,人类精神的起源阶段
3.1人性的早期社会性成熟
3.2早期自我知识
3.3早期思想的需求
3.4神圣精神,以及宗教
4,知识与思想的后续交互历史
4.1欧洲思想与现代科学
4.2东方思想与古代技术
4.3现代科学与现代思想
5,人类所需要的精神
5.1现代知识在人与自然间的不均衡
5.1.1自然何以如此清晰?
5.1.2心理学的问题
5.1.3人群与社会的知识
5.2现代思想的痼疾
5.2.1哲学的末路
5.2.2社会科学如何科学化?
5.2.3人文的出路
5.3知识的救赎?
5.3.1关于宇宙本质的知识
5.3.2理解方案
5.3.3生命的知识
5.3.4知识的制约
5.4精神的现代功用
5.5终究秘密?

【目的】最终找出我们,以及我们全部的过去和未来,在这个宇宙里面的意义,和秘密。答案可能就是在:知识-思想-精神,这三者相互演进的方向上。顺着那个指向看过去,答案就在那里。

【*】所谓哲学,我仍然把她归入我所谓的思想,是西方思想的一个企图,企图用来超越宗教的一样东西。
维特根斯坦大概上可以说是走到了哲学的边缘,他再往前,就得离开哲学的畛域,可惜他已经无力再往前了。尼采似乎迈出稍远一些,半只脚已经踏入哲学的外面,但也未行太远。海德格尔则一直只是在靠近哲学边界线的里面吟荡。...
恰好是哲学之外,才进入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说阿罗频多不是居住在哲学的领域,而是居住在超越哲学的精神领域,尽管有人很别扭地称呼其为精神哲学。
【*】能够用语言表达,并非思想最核心的特征,我强调的是那种表达所具备的成熟的显式逻辑。而精神的核心特征也并非不能用语言表达,我强调的是精神并不需要那种显式逻辑的辩护。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阿罗频多。他所表述的,绝对不仅限于思想,而是更高深的精神,是一种实际的修为境地。

人类所需要的精神-续1

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立场就是,修为,也就是说,我们走向道的历程,本身就是客观知识。也因此,我在这里试图阐述这个知识-思想-精神的进程。
而这个结论本身,就是我所认可的终极的大乘。相比之下,佛陀所称许的大乘,还不是究竟的大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迄今为止,种种的知识形式里面,只有作为客观知识之典型的科学,具有最保真的最有效的传播性质。所谓最保真,就是说透彻到知识的层面之后,传播过程中的误解和歪曲的机会降到了极少。所谓最有效,是因为知识的传授具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而语言,正是我们传播任何信息的终极工具。
相比之下呢,所谓的方便法门,固然巧施方便,但不能增根本智慧,因此我予以遗弃。

眼尖的人,或许会看到,我这个结论:修为本身就是客观知识,唯此为终极的大乘之道。是要扬弃过去的全部宗教,乃至由那一切宗教延伸出来的思想与精神。

精神的修为者,应该是自然生长出来而超迈普通人群的少数人,而不是出于任何其他缘故。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省视清楚一件事:自己是缘何而起意修为的。
但现代的丛林制度之下,自然生长的修为者非常少,主要都是出于其他缘故,例如在XIZANG那种环境,毋宁说是某种职业。而显然,出于这些缘故而出家者,是没有资格获得其他人的供养的,因为,或者他们是伪饰者,或者干脆就是患者。

进一步,可能会有人说,我一方面反对出家,另一方面鼓吹放下一切,岂不矛盾?
反问你两句:只有出家才能放下一切吗?出家真正是放下一切了吗?
答案都是,否。
因为是否放下,和出家,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众生平等,普度众生,云云,其实是违反历史的客观现象的,也根本不是历史的目标。
历史,远比任何道德原则,要微妙。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认为现代生物学,尽管可以说是浅薄的,但是我可学的,就是说,是属于可以被我学习、批判和发展的,而佛陀关于生命历史的学说,或者其他任何宗教关于生命的学说,例如所谓六道轮回之类,都不是可学和可发展的,就是说,不属于可以被我学习和被我发展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
1,精神是能够具有终极的意义的;
2,个体是有差异的;
3,个体的差异甚至是必须的,不可抹平的;
4,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也只能为自己负责;你希求一个神圣的带路人,或者你认为自己可以作为神圣的带路人,是同样的荒谬,同样地违背人的生物之历史发展之本性;
5,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最好的方式,还是借助知识,即某些人发现知识,某些人因此而获得知识;依靠某些人对某些人的个体存在的模仿或树为榜样,是抹杀人的自立自为之本性的,不管是对于模仿者还是对于被模仿者。
6,经由尚未成熟到知识层面的思想上或精神上之感染,而达到思想或精神的传播,都是不可靠,甚至危险的,都是内蕴极大之缺陷的。缘由已如上所述。
7,众生平等,普度众生,云云,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唯有把精神贯彻到知识当中去,才是究极的大乘,终极的大乘。

最终,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自己一个人,无惧站立于整个宇宙面前,而不需要任何依仗。
这,就是我这一系言说,所竖起的一个目的,当然,我知道,历史的事实不是这样的,过去未曾如此,未来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试图完成的言说,就是一剂药物,仅供需者取用。

至此,我不知道是否给人一个印象:我一方面声称从知识到思想,再从思想到精神,是一个高阶上升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声称,精神只有表述为知识,才是终究的大乘境地。也许,会有人说,这里面难道不是有矛盾吗?
谈何矛盾,只是两个不同的进程而已。

1,有认同前一个叙述的人,会认为后一个叙述存在问题,正如guo提出过的,一个没有实际境地的人,如果只是复述一段知识,是否就是可信赖的呢?
是的,假设存在一段经文,是过硬的精神知识,那么任何一个人,一字不变地念诵出来,都是值得任何人听取的;但,一旦念诵者哪怕只是变更其中的一个字,都会令人起疑问:他是否真正理解了该知识,乃至于他能够保证其变更字句,没有损害或者变更知识的内涵。
是的,这就是知识这个形态的信息之要害所在。
一开始,我已经略微解说了,知识的背后是思想,思想的背后是精神。也就是说,知识与精神之间,存在着潜在的非同一般的血肉关联。一个知识,对于一个精神抵达恰当位置的人,是可以多方表述,无害于知识的精准表达;而对于一个精神并未抵达其位置的人,他稍微变更一点对于该知识的表达方式,只要不是严格地念诵原始文本,那多半,他的表达就是出错了的。只是,这个错,对于知识的学习者,一般是难以辨识的。
所以,知识这种信息形态,既是某些人的自由阐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某些人鲁莽伪错的结果。
所以,知识,是自然的学习对象,但绝对不是一份保证书,保证你得到知识背后最恰当的东西。

学术史中的崇古心理

所谓古典,其最初的形成,与历史中对其进行再阐释的沉积,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中,最主要的人类心理现象,是所谓“崇古”。

崇古,起先是一种学习心理,后来演变为一种社会心理。
我们的学习,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长辈的、过去的知识。如果知识的扩张比较缓慢,那么,由于一代代人之间的向上学习,就形成一个递归,从而容易导致人产生一个错觉:我是向父辈学习的,父辈是向祖父辈学习的,...越早人们的学问是越大的。
这是一种导致错觉的学习心理,这种个体的学习心理,在知识扩张缓慢,特别是,在人群中的知识精英过分集中,也就是相对而言,大众在知识领域极度缺乏生产力的历史条件下,就很容易形成一种社会心理:崇古。
这种社会心理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
1,有决定性意义的知识进步,总是由少数人生产出来,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的人们,都只需要学习和继承,即可。崇古的社会心理,能保障这一知识演进之必然阶段的稳定性。
2,之所以称之为知识演进的必然阶段,是因为知识需要一个量的累积阶段,单纯按照时间来比较,这种累积阶段,占据了历史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说,知识扩张缓慢,是历史主要部分的特征,而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崇古能够保障基本的学习压力。

正是这样一个背景,导致了中国思想史上最常见的命题之一:尊先王之制与变法之间的关系,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关系。

历史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的经典,都受到程度不等的质疑。是因为历史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工业革命后人类新知出现了几乎是颠覆性发展。当然,还只是几乎,而不是绝对,因为,这一轮新知的产生,仍然不足以实质威胁人类过去的精神成就。
2,新知的生产力尽管在人群中变得远比过去普遍,但是仍然遵循一个统计原则:决定性的知识进步,只能由极少数人获得;其余的绝大部分人们,主要的角色是学习和数量的扩增。

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群体,都有必要反省自己的崇古心理,做一适当的调适,使得其更为符合新的历史环境: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古典,尽可能站在我们能够抵达的高地。

在实际的历史里,崇古,并非单纯的掌握古义的现象,而是一个复杂的,再阐述的沉积过程。
知识,特别是尚未达到充分数学化的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肯定是要发生变异、甚至演进的。
这就使得,所谓掌握古义,变得本性上不可能:我们对一个知识的全部感受,肯定不是古人对于该知识之全部感受的完全复制品。我们有可能做到完全理解古人对于该知识之全部感受,也有可能还没做到,但,绝对不是完全复制品,因为,即使我们做到了完全理解,我们也会在那个完全理解之外,有更多的感受。

那么,在一个崇古的社会心理氛围下,就出现了再阐释的现象:
1,如果我们做不到完全理解,我们的再阐释,就会歪曲古义,这时,我们追求的方法,一般都是我注六经;
2,如果我们做到了完全理解,由于我们总是有超出古人的更多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再阐释,就会扩张古义,这时,我们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六经注我;

如此,一代代的学术流衍,就在这种再阐释的沉积中进行着。

中国道统

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境界,必须有一个鲜明的阐述。1

这一阐述,用古人的言语,也用我的言语。因为,纯用古人的言语,无从贴近现代;纯用我的言语,无从展现源流。因此,我将摹绘一幅历史的长流,你我,皆在此长流中涌动,向前。

先秦诸子

对于先秦之思想流绪2,二千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大致的自我评述,即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一段论述,“論六家之要指”3

这一论述怎么来的呢?首先,司马谈最主要的学问背景是,“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然后在汉武帝建元元封当官期间,“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就发表了这一论述。

司马谈按照普遍的看法,把当时有影响力的思想划分到六个门派里面: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但是,他首先引用《易.系辞》的一句话,强调了一个全局态度,“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

这是一个伟大而永恒的态度,也是我把本系列文字命名为《中国道统》时,所袭用的态度。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态度呢?
因为如果我们横向比较的话,人类直到今天,还盛行着大量的唯我独尊的思想,容不下异者,直至以刀枪相见,生死相逼。而几千年以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就已经确立了此一最超然而宽容的态度,成为中国思想的一个根本:“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天下众生,本质上是一致的,尽管表象上看,是各有各的想法;天下众生,最终是走向同一个目标,尽管看起来,是走在不同的路上。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永恒的态度呢?
因为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揭露了人类的本质:这个处于进化路途中的物种,尽管一直、且将永远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但总是存在一个确定的共同方向。

这样一个结论,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了,要获得证明,可能需要人类全部的知识与理解力量。所以,不管你是否能够接受,我们暂且记住,这句话,表达的是中国精神的一个基本态度,然后,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思想之流,是如何在这个基本态度之下,流衍。

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春秋战国时期,历来有诸子百家的称呼,其实并不是说,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而是指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出发点,由此而导致,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也可能有相近的回答,也可能有的关注,有的根本不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六家,司马谈的简评就是: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随后,司马淡又更进一步扩展评论了一下:
所谓阴阳家,其核心是一种完整的深具辩证精神的自然观,某种意义上近似于现代唯物科学自然观,因此极端强调自然律则的客观性,不过司马谈也指出,这种客观性的前提,是律则的准确程度。如果我们获知的律则并非准确,那么,就无法避免出现例外;也因此,阴阳家言,有时会过度拘束人。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所谓儒家,则专注于世俗社会之行为规范。这一世俗行为规范乃是一历史与人情的混合产物,并且得到了系统的文本支持。与现代法律体系相比,它具有更为广泛的覆盖面,属于中国世俗社会的极度成熟产物。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所谓墨家,则是一过于超前的生态主义者,把人还原到物种的本色,还原到生态系统中一个固有生态位的角色,以求禁制人类对于自身能力与权力的滥用。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長弗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后,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圣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燿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1. 1. 在这里,我用“中国道统”来指称此一思想之核心,而不仅限于指儒家之正脉。
  2. 2. 传世文献是我们追溯思想首先要依靠的材料,其目录见中国的先秦传世文献
  3. 3. 见《史记》之第130卷《太史公自序》。

与豁渠交谈

本文所引《南询录》,底本为邓红校注之《南询录校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渠是个诚实修行人,所以他的这些记录,是很好的修行讨论材料,值得吾等后学仔细参详。

丙辰年,过广西八八岭,徭人出没可怖,强步至岭下,饥饿劳苦之极。跌仆数次,恍惚不能前进,跌坐石上,闭目休歇,情念净尽,生死利害,都顾不得。当此时,清静宝光,分明出现,曾所未见;曾未有的消息,曾未有的光景,非言语可以形容。此是渠饥饿劳苦之极,逼出父母未生前面目来。渠功行未圆,涵养未至,参究未透,尘劳未释,故不得解脱,知前在云南悟的是相外消息,今在岭南见的是相外光景。
--第22条。

从《钦定四库全书荟要》书目看儒学学术文化正统

在《四库全书》刚开馆的时候,63岁的乾隆皇帝希望另外给自己整理出一套精当的丛书,涵盖中国文化之正统,便于自己随时翻阅,因此就命于敏中、王际华等人在《四库全书》中“撷其菁华,缮为荟要,其篇式一如全书之例。”编纂一部《四库全书荟要》。
乾隆四十三年,《钦定四库全书荟要》编抄完成,藏于紫禁城御花园的“摛藻堂”。次年,又誊缮一部,藏于圆明园内的“味腴书屋”,以备乾隆随时阅鉴。后来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时候,味腴书屋所藏《荟要》一同湮灭,摛藻堂藏本则保存至今,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荟要》所收书籍的种类有《四库全书》的七分之一,册数是《四库全书》的三分之一。因此是一个比较好的选目,便于我们现代的人,来了解:站在乾隆及其廷臣的角度上看,哪些书籍是足以代表这个国家的文化骨干,从而值得挑选出来的?

附录:
《荟要》所收书籍的目录

经部(121种)
易类
1 周易经传注疏 2 周易口义 3 横渠易说东坡易传 4 易璇玑紫岩易传 5 汉上易传 6 周易义海撮要 7 周易玩辞复斋易说 8 大易粹言 9 周易本义易小传 10 朱文公易说 11 童溪易传 12 周易辑闻易裨传 13 周易郑注郭氏传家易说 14 易象意言学易记 15 东谷易翼传三易备遗 16 周易传义附录 17 易学启蒙通释易纂言 18 俞氏易集说 19 周易本义通释丙子学易编 20 周易本义附录纂注大易象数钩深图 21 周易启蒙翼传易数钩隐图 22 周易本义集成易象图说 23 大易辑说易图通变 24 周易会通 25 日讲易经解义 26 御纂周易折中 27 御纂周易述义易纬乾坤凿度
书类
28 尚书注疏 29 尚书全解 30 东坡书传书纂言 31 尚书详解禹贡指南 32 增修东莱书说 33 尚书说书经集传 34 尚书句解禹贡说断 35 书集传纂疏禹贡山川地理图 36 书传辑录纂注 37 尚书纂传 38 日讲书经解义 39 钦定书经传说彚纂
诗类
40 毛诗注疏 41 御纂诗义折中 42 诗缉 43 毛诗本义诗解颐 44 毛诗李黄集解 45 诗补传 46 吕氏家塾读诗记 47 诗经集传诗传遗说 48 毛诗指说诗集传名物钞 49 诗地理考陆氏诗疏广要 50 诗经疑问诗总闻 51 钦定诗经传说彚纂
春秋类
52 春秋左氏传注疏 53 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尊王发微 54 春秋公羊传注疏 55 春秋谷梁传注疏 56 叶氏春秋传春秋辨疑 57 春秋本例春秋权衡 58 春秋集解 59 春秋胡氏传春秋提纲 60 春秋张氏集注陈氏春秋后传 61 春秋通说春秋臣传 62 春秋经筌 63 春秋或问春秋刘氏传 64 春秋详说 65 苏氏春秋集解读春秋编 66 春秋本义 67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68 春秋诸传会通 69 春秋阙疑 70 春秋属辞 71 赵氏春秋集传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72 日讲春秋解义 73 钦定春秋传说彚纂 74 御纂春秋直解 75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春秋春王正月考
礼类
76 周礼注疏 77 周礼订义 78 礼经会元考工记解 79 太平经国之书三礼图 80 仪礼注疏 81 仪礼集说 82 经礼补逸仪礼郑注句读 83 礼记注疏 84 礼记集说 85 陈氏礼记集说 86 日讲礼记解义 87 钦定周官义疏 88 钦定仪礼义疏 89 钦定礼记义疏 90 大学衍义 91 大学衍义补
孝经类
92 御定孝经注论语集说 93 御纂孝经集注论语注疏 94 孝经注疏论语解 95 御定孝经衍义
论语类 孟子类
96 孟子注疏 97 孟子说孟子集疏 98 孟子传四书类 99 四书集注章句四书通证 100 四书集编 101 四书纂疏 102 四书通 103 四书通旨四书辨疑 104 四书纂笺 105 日讲四书解义
经解类
106 经典释文 107 五经文字五经蠡测 108 九经字样六经奥论 109 群经音辨六经正误 110 经说十一经问对
小学类
111 尔雅注疏释名 112 尔雅翼 113 广雅玉篇 114 埤雅汉隶字源 115 说文解字 116 御定康熙字典 117 御制增订清文鉴 118 广韵钦定同文韵统 119 集韵 120 古今韵会举要 121 御定音韵阐微

史部(61种)
正史类
1 史记 2 前汉书 3 后汉书 4 三国志 5 晋书 6 宋书 7 南齐书 8 梁书 9 陈书 10 魏书 11 北齐书 12 周书 13 隋书 14 南史 15 北史 16 旧唐书 17 唐书 18 旧五代史 19 五代史 20 宋史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24 钦定明史
编年类
25 前汉纪 26 后汉纪 27 资治通鉴 28 御批通鉴纲目前编 29 御批通鉴纲目 30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 31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 32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时令类
33 御定月令辑要
地理类
34 山海经皇清职贡图 35 水经注 36 春明梦余录 37 钦定西域同文志
诏令类
38 太祖高皇帝圣训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章皇帝圣训 39 圣祖仁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40 圣谕广训世宗宪皇帝圣训 41 朱批谕旨
法制类
42 钦定大清会典 43 钦定大清通礼 44 皇朝礼器图式 45 国朝宫史
别史类
46 国语元史纪事本末 47 吴越春秋贞观政要 48 十六国春秋 49 十国春秋 50 通鉴纪事本末 51 宋史纪事本末 52 明史纪事本末 53 通志
故事类
54 通典 55 文献通考
史评类
56 唐鉴评鉴阐要目录类 57 直斋书录解题 58 经义考 59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器用类
60 西清古鉴 61 钱录帝王经世图谱

子部(49种)
儒家类
1 家语日知荟说 2 荀子中论 3 春秋繁露孔丛子 4 盐铁论帝范 5 说苑帝学 6 新序扬子法言 7 太玄经御定资政要览 8 白虎通义御定小学集注 9 御纂性理精义傅子 10 中说钦定执中成宪 11 御纂朱子全书
法家类
12 管子韩非子
纵横家类
13 虎钤经 战国策
医家类
14 内经素问难经本义扁鹊针灸神应玉龙经 15 御纂医宗金鉴
农家类
16 齐民要术农桑辑要 17 御定广群芳谱 18 钦定授时通考
数术类
19 京氏易传御制历象考成后编 20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周髀算经 21 五经算术御制律吕正义 22 新仪象法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23 御制历象考成 24 御制数理精蕴 25 钦定仪象考成 26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
墨家类
27 墨子晏子春秋
道家类
28 老子道德经列子 29 御定道德经注庄子 30 关尹子抱朴子 31 文子鹖冠子
杂家类
32 淮南鸿烈解曲洧旧闻 33 论衡颜氏家训 34 潜夫论博物志
小说家类
35 拾遗记唐摭言 36 述异记世说新语 37 酉阳杂俎 38 北梦琐言老学庵
笔记考证类
39 新唐书纠谬 40 困学纪闻
杂艺类
41 御定书画谱 42 钦定淳化阁帖释文墨法集要武英殿聚珍版
程式类书类
43 御定渊鉴类函 44 御定骈字类编 45 御定分类字锦 46 御定子史精华 47 御定佩文韵府 48 御定韵府拾遗 49 钦定叶韵彚辑

集部(112种)
别集类
1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2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骆丞集 3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4 御制文初集卢升之集 5 御制诗初集御制诗二集御制诗三集 6 徐孝穆集陈拾遗集 7 庾子山集 8 李义山诗集注李义山文集笺注 9 盈川集毗陵集 10 王右丞诗集伐檀集 11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 12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13 次山集后山集 14 权文公集骑省集 15 柳河东集 16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17 刘宾客文集 18 元氏长庆集 19 白氏长庆集 20 樊川集圭塘小稿 21 会昌一品集李卫公集别集 22 青山集于湖集 23 王子安集甫里集 24 小畜集 25 武夷新集安阳集 26 范文正集 27 武溪集嘉祐集 28 清献集龙川集 29 文忠集 30 宛陵集 31 端明集 32 元丰类稿 33 传家集 34 临川文集 35 丹渊集竹友集 36 东坡全集 37 施注苏诗 38 栾城集 39 山谷集 40 山谷词山谷年谱曲江集 41 淮海集放翁逸稿 42 鸡肋集 43 景迂生集 44 简斋集陵阳集 45 石湖诗集四明文献集 46 渭南文集 47 剑南诗稿 48 诚斋集 49 盘洲文集 50 梅溪集 51 止斋集 52 滹南集仲弘集 53 滏水集道园遗稿 54 遗山集 55 湛然居士集安雅堂集 56 陵川集 57 秋涧集 58 松雪斋集文安集 59 石田文集金台集 60 道园学古录 61 文献集 62 渊颖集丽则遗音 63 待制集 64 礼部集 65 圭斋文集雁门集 66 玩斋集复古诗集 67 铁崖古乐府铁崖乐府补清閟阁全集 68 诚意伯文集 69 文宪集 70 大全集迪功集谈艺录 71 怀麓堂集 72 家藏集 73 石田诗选苏门集 74 震泽集 75 王文成全书 76 空同集 77 大复集 78 甫田集静修集 79 荆川集 80 遵岩集 81 震川集 82 沧溟集
总集类
83 御选古文渊鉴 84 御定历代赋彚 85 御定全唐诗 86 御选宋诗 87 御选金诗 88 御选元诗 89 御选明诗 90 御定咏物诗选 91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92 御选唐诗 93 御选唐宋文醇 94 御选唐宋诗醇 95 皇清文颖 96 楚辞补注玉台新咏 97 文选 98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99 乐府诗集 100 唐文粹 101 宋文鉴 102 中州集 103 元文类 104 明文衡 105 宋诗钞 106 元诗选 107 明诗综奏议类 108 御览经史讲义 109 翰苑集文心雕龙 诗文评类 歌词类 110 御定词谱 111 御选历代诗余 112 词综

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 Ghose)

搜索阿罗频多的中文介绍,常见的描述是,“精神哲学大师”。精神哲学这个奇怪的称呼,可能仍然是把阿罗频多引介到中文世界的徐梵澄先生之发明,详见其著作《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之二、三章。
梵澄先生立这样一个奇怪的称呼,也是不得已,现代中文里处处有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1,”哲学“一词被用作“philosophy”的对译之后,中国或东方传统里的贤哲们要想也排进这个“哲学”的队伍,就马上会有人起哄;其实即使没有人起哄,自己也多半会觉得别扭,毕竟,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是无法良好容纳中国乃至东方的实体的。
所以梵澄先生立下“精神哲学”这一称呼,使之与一般所谓的“哲学”,既有相勾连,亦有相差异。

相勾连的地方,在于论题与言说。
陆王心学也好,阿罗频多也好,他们讨论的问题,基本覆盖了西方所谓哲学所讨论过的经典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系所谓精神哲学者,乐于采用言说的态度,来与人交流。有言说,有交流,又都是那些论题,自然属于哲学的范畴。

相差异的地方呢,在于言说之下,东方传统里的贤哲们更有一番实在的作为,是西方传统里的哲学家们所阙如的。
所以这一系精神哲学所讨论的论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西方传统里的人们所从未涉及的。因此,梵澄先生在“哲学”之前,更冠上“精神”一词,纯粹只是以示此差异,而并不是要否认经典的哲学家们同样关注“精神”。

那么这个差异具体为何?那“一番实在的作为”又是什么?
让我们进入一个典型的具体场景,来感受这一差异。

首先,我让这个场景的主角是斯宾诺莎。这位西方哲学的伟大典范,在30岁左右,因公开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家庭逐出,一个人租住在莱顿附近的莱茵斯堡,靠磨制当时已经开始逐渐流行的玻璃镜片为生,同时,若非必须,总是多日不出门,窝在出租房里,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心灵的真相及其选择。并将其思考的结果整理为一本著作:《伦理学》。

那么,他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呢?
思考,思维,理性,...以及类似的概念,都是指向人类普遍拥有的一项非常稳定而成熟的功能,对于这项功能的表现形态,斯宾诺莎模仿欧式几何公理描述法的形式,也在《伦理学》2当中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应该说,这是一值得赞叹的超前尝试,即使在认知心理学仍然极端幼稚的今天,也无法明确描述斯宾诺莎所使用的实体(substantia)、属性(attributus)、样式(modus)、神(Deus)等等这些范畴所指代的认知事件,尽管我们能够确认,这些范畴都基本上是能够稳定成立的。

不过,“能够稳定成立”,是弱于“实体之直接命名”的,我们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范畴,都或多或少具有这种临时工事的性质,正如斯宾诺莎所使用的公理方法本身所提示的,基本概念(贺麟称为“界说”)的定义,本身需要在基于运用公式(贺麟称为“公则”)而得到的命题中,得到阐释,这永远是一个带有不确定性的揣摩过程。
所以,斯宾诺莎所组织的逻辑构架,本身并不重要,不止是因为这个逻辑构架本身并不严格,更是因为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表述的形式,而是所表述的内容,也就是斯宾诺莎所关注的论题,与结论,特别是他的思维程序,也就是按照斯宾诺莎自己的设想,所有这些结论,都无非只是那些公式所表示的“思维”程序的生成结果。
因此,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考察样本,便于了解其所代表的作为所谓“哲学”之典范的、整个“思维”行为的运行状况:从内容,到更高一阶的思维程序。

《伦理学》全文分为五个逻辑递进的部分:
1,论神;
2,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
3,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
4,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5,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这个顺序大致是这样的:
1,首先讨论世界的实在本性,以及我们这个讨论本身所使用的思维方法;
2,然后把人加入到这个世界中来,看人的心灵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属性,目的指向了解何谓人的最高幸福;
3,鉴于平常我们观察到的人,首先是受到情感情绪的主宰,所以先讨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以及被斯宾诺莎划归情感大背景之下的人类行为与欲望;
4,然后讨论受到情感控制的人,演义出这个世界的主要世相,这其中所体现的情感的力量,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也可以称之为人所受到的奴役;
5,然而人除了情感之外,更可以受到理智的控制,而成为具有理性力量的人,也就是所谓自由的人,所以最后讨论人所具有的这一高等力量。

这就是斯宾诺莎所论述的整个世界的大致结构:【世界】->【人】->【人的两大部分:人的情感、人的理智】。

然后,我再把这个场景的主角换成阿罗频多。他在42岁开始陆续撰写一系列在同一个主题之下的文章,以自办杂志连载的形式发表出来。这个主题连续写了五年。又过了二十年后,阿罗频多进一步把这一系列文章进行修订和重写,组织为上下两卷的专书,名为《神圣人生论》,予以出版。
与《神圣人生论》相互补的,是阿罗频多的另一主要著作《瑜伽论》,先不谈,而只是拿出《神圣人生论》,因为其全文的构架,暂时从目录安排上来看的话,基本上可以说是《伦理学》的放大版,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观看这由类似论题构成的同一个场景里面,这两人在叙述背后的思维,有何异同。

《神圣人生论》全文分为两卷:
1,宇宙与遍在真实性;
2,明与无明-精神的进化。
其第二卷明与无明,又进一步分为两个部分:
(1)无限的知觉性与无明;
(2)知识与精神进化。
这个轮廓,和斯宾诺莎所论述的世界结构,是基本同构的。

但,我们若是进一步比较两人的思维程序,也就是说,面对类似的问题,这两人所分别遂行的思维行为,却具有深刻的差别,若是要简洁地描述这个差别呢,就是:斯宾诺莎是基于常识的澄清,而阿罗频多则是基于修行的证见。

在普通而正常的人类常识里,我们之所以能够稳定地讨论一些事情,按照逻辑,是因为有一个稳定的实在,且不论是何等意义上的实在,这个"逻辑"3过程,属于常识,而且无法质疑。
澄清了这一点之后,斯宾诺莎就开始依序设置4自因(causa sui)、自类有限(in suo genere finita)、实体(substantia)、属性(attributus)、样式(modus)、神(Deus)5、自由(libera)、永恒(aeternitas)这些基本概念,以及几条基本的认知法则(公式)。
按照欧式几何的公理方法这样一种知识整理方法的原则,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法则,本身是无法论证的,但是,是可以充分地通过“举例”来予以说明的。然后,以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法则为出发点,就可以推演出全部所希望得到的命题;或者说,所有命题,都可以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法则的基础上,得到论证;或者说,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法则本身,也正是在这些命题的呈现当中,得到阐释。
这就是斯宾诺莎所希望获致的理想结果。

实际上,这样一个理想的结果,在这样一个论题范围内,是难以达到的;但是,弱化一些,要让自己的结论,基于基本常识而得到充分的论证,或者说,籍由这种论证,而充分澄清我们的相关常识,就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斯宾诺莎大体上是做到了这一点,而其他一切被称为“哲学家”的人们,也都是或多或少经由此形态,来发生与表述自己的“哲学”的。6

在充分抽提出一般所谓“上帝”的抽象属性,以阐述实在的各个方面的属性,特别是,打下一个“真观念”7的伏笔,以引导出所谓“现实的理智(intellectus actu)”8和“意志”9之后,斯宾诺莎就开始以同样的方式来讨论“人的心灵及其最高幸福的知识”10

人类心灵的诸现象,被斯宾诺莎划分为两大部分:情感(情绪、奴役)和理性(理智、自由)。这是符合很大一部分人的常识的描述,特别是,如果斯宾诺莎能够通过充分论证,把日常中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心灵诸现象,都纳入他所规画出的这两个容器,然后再衍生出大量“命题”,及其“绎理”与“附释”,那就能够引导人们渐次接受他的结论。

常识,籍由论证而得到澄清。这么一个过程,与其说是整理大家的常识以消弭其中的颠错与碎裂,不如说是为大家重建常识以获取理性的圆成。表面看来,这里所使用的工具,是逻辑论证,而实际上,逻辑论证本身,并不能成为内容合理的完全判据,因为逻辑论证的出发点,最终得落到对基本概念和推理法则的确定和认证上面来。不过,讨论这些基本概念与推理法则本身,是超越斯宾诺莎之时代的任务11,对他来说,只需要假设你先认同这些基本概念和推理法则,然后让你看他能否推演出他所希望得到的结论:

人是由心灵和身体所组成。12

人心不包含对于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正确知识;
人体中任何一个情感或情状的观念不包含对于外界物体的正确知识;
人体中任何一个情状的观念不包含对于人体自身的正确知识;
人体的情感或情状的观念,只要它仅仅与人心有关联,便不是清楚明晰的,而是混淆的。13

人的心灵具有神的永恒无限的本质的正确知识。14

...

这样一种常识重建的目的,当然就是试图令你认同他的诸多结论,并希望替换掉大家平常大都是处于混沌不清状态中的常识:一系论证清晰的结论,为什么不认同呢?

心灵总是尽可能努力去想象足以增加或助长身体的活动力量的东西。15

只要心灵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那么它控制情感的力量便愈大,而感受情感的痛苦便愈少。16

一物具有圆满性愈多,那它就愈是主动,愈少被动;反之,一物愈是主动,那它就愈是圆满。17

...

所以,你尽可以把斯宾诺莎所代表的所谓“哲学”,通俗地理解为:以“请您用一些新的格言,替代一些旧的格言”作为目的,以逻辑论证作为手段,...
这里隐含的一个前提是:逻辑论证也好,基本概念也好,都必须最终被纳入常识范畴内,以便可被交流和学习。否则,就可能被称为“玄学”。

那么,何谓常识?
常识,就是能够被几乎所有人稳定追溯到的认知,表达了人类对自我现行认知状态的肯定。
在这个临时的定义里面,需要强调的是“可能性”,也就是说,常识并不是必然被几乎所有人追溯到了,而是具有这个可能性:通过一定的学习,作为一种成熟积淀下来的经验,是可以被你以及大多数人们认知到的。而这个“学习”,主要是一种抽象的程序。

而恰恰就是这个常识,遭到了东方传统的根本否弃,阿罗频多正是属于这么一个传统。

人类的这些固执底理想,与其寻常经验相违反,同时又是许多更高深底经验之肯定。这些高深经验,于人类为非正常,在其有组织的全般性上,只能由一革命性底个人努力,或改革性底普通进步而达到。18

不仅仅是阿罗频多这里所指的最高远之理想,实际上,真实趋向这个理想的每一个修证之步伐,都具有这个特征:与我们的寻常经验相违反,同时又能够得到许多更高深经验之肯定。

这两种绝然相反的态度,肇因于这两个传统的绝然不同的生存态度:一者,面向现在的实际状态;一者,面向未来的可能状态。
面向现在的实际状态,所以肯定“既有”的为“实在”的,所以更信赖常识所积淀下来的确定感,而一切道理,都必须基于常识来做论证,才能构成可靠的世界。
面向未来的可能状态呢,则坚信只有新的事物、也因之必然为大多数人从未经验到的事物、这个世界此刻所没有的事物,才能赐予我们更深刻的力量。

这种分歧随处可见,例如:

我将讨论理性的力量,指出理性有什么力量可以克制感情,并且指出什么是心灵的自由或幸福。...至于应当用什么方法、取什么途径来使知性完善,以及应当用什么技术来保养身体,使它能适当发挥其机能,则不属于本篇范围。因为后者属于医学,前者属于逻辑的范围。19

在斯宾诺莎的认知里,用理性的力量来克制感情,并继而获致心灵的自由或幸福,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然后,是一个可以纳入广大人民之常识范畴的知识,因为可以用它来符合人们的既有经验。所以,他断定,使知性完善的方法,属于逻辑;使身体更适于获得幸福,则属于医学。
而同样的问题在阿罗频多看来,常识范畴里的感情,只是人类低等情命体的一则外部表象,所以对于普通所谓感情,并非如何用理性来克制的问题,而是如何籍由高等权能予以提升的问题。所以,使知性完善,逻辑只是一受限的局部的工具,而不是本质提升力量;使身体更适于获得幸福呢,更不是单纯的医学所能够解决问题,而需要身心的全般改造。

那么,所谓“新的事物”,又是什么呢?用阿罗频多的西方化构词20,被称为“超心思”,这是一个大概的总称,更细致地说呢,则可以进一步描述整个一大系列只有籍由修行,才能产生的“新的事物”,这正是西方传统基本阙如的东西,从本质上,也必然是无法由大部分人的常识,所能理解的“思想”。

东方传统的这个特性,很难得到现代人的理解,这里的困难,绝不是在于籍由修行证见的思想,就没法论证,相反,阿罗频多也好,传统佛学也好,黄老道家也好,阳明心学也好,都是不吝于逻辑论证,更不吝于以言词来叙说的,尽管某些流派是吝于言词的。

阿罗频多正是如此,他一生的著述,主要都是尽量周详地贴近现代人的语境,反复地无数次地论证和叙述他所修证的识见,甚至常常,他在不同的章节里,都实质是围绕同一件事,只不过是需要面对不同的疑问,换用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例证。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很多人阅读阿罗频多,被陷入迷惑。

那么,他修行的证见是什么呢?是否可以直接而简要地进行描述、能够让一般读者尽快形成一个初步的理解呢?

这是一本性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1
能够代表西方学界之时潮的www.edge.org曾有过一个年度问题:

当思想改变你的思想,那是哲学;
当上帝改变你的思想,那是信仰;
当事实改变你的思想,那是科学;
那什么改变了你的思想呢?

这个问题的提法,非常典型地表达了属于常识的视野:我们能够追求的最高成就,就是改变思想。
但是,东方传统一直有一个更高的标准:我们最终追求的,是改变我们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思想。所谓修行,正是用来称呼这所谓的“改变我们的本质”的行为。
那么,本质的改变,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思想的改变,更意味着思想之基础体制的改变,这所谓思想之基础体制,包括了感知、认知、直觉、意志、...以及语言。如果说雅斯贝尔面对精神病患者曾经绝望地声称,由于生理体制的变异,使得我们本质上“不可能理解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那么,对于思想之基础体制产生差异了的人们,语言交流更是受到极大的制约的。因此,至少在这个中性的意义上,阿罗频多如果试图基于常识来表述证见,是本性上不可能的。

但是,语言作为人类之一强大功能,也是我们交流与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尽其所能,就并不是完全无用于人类的修行之途的。
因此,阿罗频多,正如历史上诸多的东方贤哲们一样,不厌其烦地叙述自己的所见与证实,哪怕违反了常人们的基本常识与基本逻辑,例如他所描述的世界的基本真实性:

一遍在底"真实性",是一切生命和存在的真理,无论其为绝对或相对,有形体或无形体,有生命或无生命,有智识或无智识;而且,在其无穷底变化着甚至常相反对的自我表现上,从最接近我们的寻常经验的矛盾,直到最悠远的对反,即那些自失于"不可名相者"的边际上者,这"真实性"是一,而不是一个总和或汇合。从此,一切变易皆起,皆在此中而成,亦皆于此乎归。一切肯定皆被否定,只引到同此一"真实性"的更广大底肯定。一切相对反者相互抵拒,只是为了认识此一"真理"在它们的相反的多方面上,而且以互相冲突的方法,抱持其相互底"一体性"。"大梵"是元始也是终极。"大梵"是"太一",外乎彼更无他物存在。22

迥异于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从我们的基本经验出发,用尽可能清晰的逻辑语式所表达的世界基本实在;而是直接阐明它“从最接近我们的寻常经验的矛盾,直到最悠远的对反”,并直言不讳地断言:

这一体在其本性上是无从界说的。若我们以心思去试加摹想,则不得不由无尽底一系概念和经验前进。终于我们又不得不否定我们的最大底一些概念,最概括底一些经验,以肯定此"真实性"超出一切定义。我们达到古印度圣人的口号"不是这个,不是那个",我们没有何种经验可以范限"它",没有何种概念可给"它"下定义。23

这是一永恒的矛盾境地:"不是这个,不是那个。"既要用全部的语言可能性去说明它,又不得不承认它无从用既有的语言获得说明。
这样一个境地,其实具有非常基本的合理性:既然我们人,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粗糙制品,那就没法期望用这个粗糙制品所发明的语言,来真切描述这个世界本性上的任何东西;同时,既然某些人,能够在本性上获得改进,那么这些人怎么可能使用属于大部分人的公共语言,来描述大部分人都无从接触到的世界层面呢?

因此,我决定放弃类似于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的《阿罗频多的进化概念》那样,用几千字的现代人所熟知之词汇和语境,来诠释阿罗频多个人的全系证见,因为那样的工作价值非常之小,并不足以传达任何一点作为修行者与阿罗频多相鼓浮与共鸣所引发的激情;反之,却绝对有可能导致读者落入词语的枯井与罗网。至于,只是期望获得关于阿罗频多的生平知识的人,则有更合适的百科词条可以获得。

不过,若是把前述场景的主角再换为老庄,或者陆王,则更有意义的工作马上展开了,因为阿罗频多与他们,是同一道上之行者,比较他们各自修证的细节参差,是一深刻的征途,有待另外的文字,来予以描写24

  1. 1. 参见:历史学的宇宙学原理
  2. 2. 本文所引用的《伦理学》,除非有特别的说明,都是采用贺麟翻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之中译本。
  3. 3. 可以理解为基本的因果关系,例如,“如果不是因为有什么,我们怎么会谈论什么呢?”当然,其本质,仍然属于最基本的常识或认知,而不是属于逻辑演算。
  4. 4. 贺麟的译名
  5. 5. 斯宾诺莎之所谓“神”,只是借用了一个拉丁词Deus,用来表示一切讨论的起点,整个世界的基础,最基本最普遍的实在。没有这个实在,我们连开口都毫无意义,更不用说来讨论哲学。
    当然,斯宾诺莎的这个观念直接冒犯了犹太教与基督教,因为他抽取了“上帝”的一些抽象属性来组成他的“神”的概念,变得缺乏宗教的功用,自然也就动了无数权势者的奶酪。
  6. 6. 最典型的,如后来衍生出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敌人形而上学的哲学,都是本质上试图诉诸常识。
  7. 7. 《伦理学》,p4。
  8. 8. 《伦理学》,p30。
  9. 9. 《伦理学》,p31。
  10. 10. 《伦理学》,p44。
  11. 11. 进入二十世纪的哲学才开始流行以此为其任务之一。
  12. 12. 《伦理学》,p56。
  13. 13. 《伦理学》,p69~71。
  14. 14. 《伦理学》,p86。
  15. 15. 《伦理学》,p109。
  16. 16. 《伦理学》,p243。
  17. 17. 《伦理学》,p264。
  18. 18. 《徐梵澄文集.第十三卷.神圣人生论》,p3。
  19. 19. 《伦理学》,p236。
  20. 20. 阿罗频多一生主要使用英语著述,因此他对东方传统思想的再表述,具有强烈的西化色彩。
  21. 21. 引用一位大概是考古学专业毕业的网友对阿罗频多著作的感受:
    “阿罗频多的东西的确和现代哲学隔得太远了。说不上来是超前还是保守,如果看做是个人修养的东西来看还是不错的,能看懂和深入进去的确得靠生活的积累和领悟。”
    这应该算是一种典型的不知阿罗频多之所云的读者反应。
  22. 22. 《徐梵澄文集.第十三卷.神圣人生论》,p37。
  23. 23. 《徐梵澄文集.第十三卷.神圣人生论》,p37~38。
  24. 24. 所谓哲学,乃是一些误会与陷阱的集合,只要这个阶段还没有被超越,人类的精神进步,就无法迈出实质的步伐。
    所以,仅仅解剖斯宾诺莎还是不够的,凡是那些竖起来的典范,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都必须予以解剖,才能引导人们穿越这道雾锁的山谷。
    然后呢,却将使人们面临更大的危险。
    所以,至少一千年的时间内,这都将只是极少数先锋的使命。

阿罗频多的进化概念

阿罗频多是一个继承者,也是一个发展者,他最主要的工作,是把进化的概念渗透到他所继承的精神知识当中。
但正如进化的概念在20世纪被广泛使用的绝大多数情境一样,阿罗频多几乎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内涵来使用进化这个源于生物学的概念,而并不是遵循生物学范畴的进化概念。
那么阿罗频多的进化到底是何内涵呢?

也许,阿罗频多把著述看作是他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那样一个著述的目的,也许导引他对于精神成就,更多地,是采取一种知识叙述的态度。所以他不得不使用英文建立了一些精神性对象的指称,例如超心思等,其中就包括进化。

进化所代表的涵义,并不是到阿罗频多才加入到人类精神的传统。从低等的人,到高等的人,一线形的阶梯从来都是森然成立于人类精神的成就史当中的。但相对于一种尊古的传统心理倾向,例如在中国,“古之圣人”表达的一方面是对现实的批判态度,一方面也确实是一种虚幻的尊古态度,阿罗频多的进化,代表了20世纪后绝然不同的新的心态:成就是积累着向前的。

进化只是一个现象上的描述,这个概念本身并不需要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进化的问题。阿罗频多不厌其烦地加以描述的,是可以扩展到整个人类出现以来的整个历史上的,人的心理乃至精神的演进过程。对于这个客观过程,阿罗频多并不是,或者说,并不需要使用现代对于历史研究所要求的一些常用技艺,比方说,史料的收集,田野的调查等等,而是依据一个深藏的秘密,采用了内在的洞察,得以获得一个大体不差的框架性结论。

一个什么秘密呢?一个纯粹的类比是,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在进化论初期常常被用来作为进化的证据之一,因为形态上,人的胚胎发育似乎是在展示一个脊椎动物的演进过程,当然实质上无非是人胚胎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会在各个阶段闪现一些比人低等的各个位置的脊椎动物的某些形态特征。每个个体的精神发育过程,实质上隐藏着人类整个心理或精神历史的缩影,包括苦难和荣耀,都能够从我们每个人心底找寻到相应纪录。阿罗频多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从这个纪录当中试图还原历史。

这样一来,关于人的精神进化的一些关键问题,都有可能从个体内向洞察当中找寻答案。
例如,进化的方向,进化的驱动力,相应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追求精神进步的方向和驱动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这样的个案研究就非常好做了,因为阿罗频多站在一个丰沛的传统之中,从奥义书到薄伽梵歌到佛陀,一直到近代印度思想,数不清的人都毅然行于精神之途。即令是我们站在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观看,我们也不得不同意,所有这些先人所踏出的路途,致命地吸引任何时代的人的内在心灵,只要你足够聪慧。

因此阿罗频多的进化,可以落实到个体的进步历程上去追究,这是一个迥然不同于生命此前的进化的内涵的阶段。要观看个体,可以把所有类型的个体心态纳入视野,然后再来考虑各种问题,这对于一定的智慧而言,不是一个多么困难的事情。

自然

“自然”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使用“自然”这个概念的经历。

几种自然观

黄老自然观
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
博物学
还原主义(原子主义)
日常经验

人与自然的关系

未来的自然观

中国古典自然观

中国古典自然观(The ancient Chinese view of nature)
中国的古典时代,如何看待自然,在科学历史的对照之下,一直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力学自然观

力学自然观(机械自然观)(The Mechanical View of Nature)
严格因果律
第一推动
宇宙自动机

古希腊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观(The ancient Greek view of nature)
感觉的可靠性,世界到底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如果我们的抽象还可以出现多个层次,那么到底哪个层次更为本质?

古希腊人感兴趣的问题:

Parmenides(BC.515~450):
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同一
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残篇第5节]
语言和思维都是存在的东西[第6节]
思维与思想存在的目标是完全同一的[第8节]

Protagoras(BC.492~):
直接的感官信息就是唯一真正的存在事物

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

Pythagoras(BC.580~500):
数是万物基础

亚里士多德对常识的大全整理
《物理学》

科学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回答。
1,描述做科学的人的行为;
2,说明科学的生产历史过程;
3,判定科学非科学的方法;
4,描述科学之内容的形态;
...
每一个角度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妨采取多元的态度:
科学,可以被认为是知识的一个子集。

不过,这样一来,知识的概念就需要进一步予以澄清了:知识,并非一系列明确断言的集合,而是对人类认知情态的描述。
所以,知识这个概念本身,不保证正确,因为,对于知识的评价,本身属于知识的范畴,人类认知情态中的一项内容。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所谓科学,是人类面对客观对象的认知情态的描述。

认知的指向,是认知情态的一个基本要素。

为了说明一个概念,我们总会需要引入至少一个新的概念。那么,何为客观对象?

科学的行为

先用归纳的风格,来看所谓科学都做了些什么,作为我们廓清该概念的入口。
科学首先是做描述,而描述是与注意相互作用的一对范畴之中的一个:注意到而描述,因描述延伸注意。
但,在这样一种描述当中,已经绝对不仅仅是命名了,给予我们感知的对象一个名称,注定了是非单纯的。

科学的必要条件是可证伪与可重复吗?

要判定一个东西,是否科学,这里面预设了一个假定,就是,对于什么是科学的,人类已经能够做出成熟的判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无疑是真实的。问题是,这种判定,是否已经达到如此成熟的地步,以至于只需要经由一个机器判别条件,就足以加以判定呢?
所谓机器判定条件,就是对于一个东西,你完全不需要了解它,哪怕是用一台机器,也能够进行充分的判定。这就是机器的工作原理:任何处理事务信息的机器,其实都不了解信息本身的涵义,而只需要根据规则加以运行即可。这就是所谓机器判别条件。
某些所谓的科学哲学家正是持有此一观点。他们给出的这种必要判别条件,就是可证伪性和可重复性。
这两条是非常好表示的,机器只要看到你这个东西,表达出了一个可证实自己为假的命题形式,然后看到你能够稳定地重复表现自己的结论,那么它根本不用理解你这个东西的涵义,就可以判定你这个东西,没有通过这个检验,就不是科学的。

然而,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场景,就是我们某种行为的合理性,可以籍由某种形式化判决机器予以判决。实际上,真正有效的判决,来自内证,来自基于理解的判决,这样一种判决,就不可能是表示为形式化的机器判决。

所以说,把可证伪与可重复当作科学的必要条件,是严重简化了、甚至是抹杀了科学的涵义,是运用形式手段根本扼杀了科学的开放性,也就是人类理性的开放性。

当然,形式化的判别,也不是全无用处,正好象形式化的数学,可以用来整理出一个井井有条的已知数学世界,而很难面向未知的数学世界一样,形式化的科学判别法则,只能面向已确知的科学知识领域,而很难面向未知的科学知识领域。

这就是我反对庸俗科学哲学的根本原因。

科学与宗教

提问题是大智慧,所以才有好问题和坏问题之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是坏问题,但肯定不是好问题。由此而衍生的,诸如,科学能否替代宗教。。。就更不是好问题了。
问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还不如分别问:宗教是什么,科学是什么。
有人会笑话,你这两个问题,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一开始就问两者的关系,背后就会有诸种的关系模式,要引导你来做选择,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符合哪种模式。不幸的是,很可能这两者不属于任何你可能想到了的某种模式。
那么,你分别问,就要从容多了。
宗教是什么。
科学是什么,先不学究似地叙述了,想到科学,就不妨想到告诉了我们诸如雷电是啥,鬼火是啥,诸如此类各种问题的学问吧。
然后,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呢?
宗教和科学完全是可以不相干的。
怎么可以这么说?有人马上会反对。宗教告诉我们有天堂地狱,科学告诉我们没有。同一个问题,完全冲突的答案,怎么可能不相干?
请注意我强调的“是可以”。就是说,宗教之有效性,并非建立在诸如天堂地狱创世故事之类的东西上面,哪天宗教不得不完全删除此类被科学打击得无地容身的东西,宗教仍旧能够,以某种新形式,成其为人类心灵的归宿。
宗教的核心,是一些先驱者,为人类提供可体证的内在答案,于科学无能抵达之地域。
科学在进步,宗教也必然要进步,如果你嫌宗教提供的答案过于悖谬于科学事实,那只能怪科学在宗教立其言时,过于幼稚。一旦科学走进宗教之种种故事,宗教可以让出那些地域。
问题是,科学是否终将给出宗教核心问题的答案?
问题其实是,那样的境界里面,科学和宗教,有区别吗?
不过,我可以肯定,那样的时候,还是很遥远的未来。

科学与信仰

1,科学同样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如果我们不信仰客观世界的稳定存在,如果我们不信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我们绝对没有从事任何科学活动的必要性;
2,所以信仰并不是如常人所习惯的那样,可以置于科学的对立面。信仰是一个更底层的概念,是我们认知的基础性概念。
3,单纯从现象来看,对精神具有安抚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宗教,科学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对于合适心理态势的个体。
4,宗教和科学的矛盾,唯独在他们试图非常肯定地回答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宗教最好是缩手,因为宗教有这个缩手的自信,也应该有,因为宗教的核心是与科学无关的。

科学传播的关键环节-从伽利略的望远镜说起

伽利略记述了自己之所以制造望远镜的过程:他先是听到一个当时颇为轰动的传闻,说有一个荷兰人制造了一个望远镜,可以通过它看远方的东西,显得很近。有人信有人不信,不一而足。过了几天,伽利略接到一个巴黎朋友的信件,向他确认了荷兰人的那个发明是真的。
于是,伽利略“决心自己来探究望远镜的原理,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够制造出类似的东西来。通过对折射理论的深入研究,不久以后我就如愿以偿”。(Shapley,a source book in astronomy)
我们后来都知道,望远镜到了伽利略手里,开启了整个科学革命的历史。
有意思的问题是,在荷兰人没有发明望远镜之时,伽利略是完全掌握了折射理论(也就是折射定律)的,鉴于折射理论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那么我们可以问,为何伽利略在没有听到荷兰人的消息之前,没有首先发明望远镜呢?理论上,他是有这个能力,也应该有这个兴趣。实际上也是,因为他在自己制作望远镜时,唯一从那个荷兰人那里知道的,仅仅是,那样一种仪器是可以做出来的。
这是科学传播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换到另一个场景:在伽利略制造望远镜的1609年后不到10年,有传教士携带一架伽利略式望远镜进入中国,徐光启曾向朝廷建议,建造天文望远镜,但不了了之。可以肯定,已经传入欧氏几何的康熙时代,知道望远镜的中国人肯定是有的,但是何以就没有谁能够自行制造望远镜呢?类似的例子,可以一直推到的维新运动中,中国人制造热机、枪炮之类的事例。
这是科学传播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再引一个现代案例:中国在50年代制造核武器时,可以说,手头有的资料里面,最重要的只是一点:知道核武器这样一种装备是可以实现的。苏联一开始就极端防备,没有给中国留下任何具体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可以做的,只能是反过来推导,依据当时他们已经完全掌握的核物理知识。最后,足够迅速地造出来。

在对这几个不同的案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科学的传播,有两条很关键:1是理论的掌握,2是存在性断言的重要性。
伽利略即使掌握了理论,也只是由于获得存在性断言,才做出决定性成就;而康熙时代的中国人,则即使知道了存在性断言,但缺乏理论的掌握,也无法成就科学的一个阶段。

科学传播的这两个关键,正是科学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理论与该理论的实现。这两者链接在一起,构成科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性单位的完成,而整个科学的进步,就是无数这样的单位垒积起来的。
这个结论,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史的很多事情。
例如,现在常见的所谓科普,如果只是传播见闻,就根本不构成实质的科学传播,因为既没有传播理论本身,也没有导致理论在学习者手头的实现,就好象清朝人看轮船,突突突,瞧了个热闹而已。

也谈科学中的政治正确

所谓政治正确,就是强规范。
规范性的研究,同样是科学的一部分。对这个问题,信息科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rbert Simon有过很好的阐述。在科学尚无力进行好的实证分析,而又不得不面临行为选择的领域,人类最好的选择,是依据一些理性判断,竖立一些最高利益,在这 样种种前提之下,设立强规范。然后从此强规范出发,来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这就是科学所遵循的政治正确。

例如,经济学的目的是什 么?我们现在并没有足够自信成熟的经济科学,告诉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未来,也不是人人富有那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目的,就是人是理性的,社会是 要持续良性发展的。然后从这个权宜的目的出发,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强规范。
例如,所谓智商是否与人种有关。我们同样对智 商,或者聪明,根本没有真正科学的定义和理解,又谈何来比较不同人种的智商呢?粗略地建立如此一个逻辑:黑人的体能在统计学意义上就是比其他人种强,但基 于进化论的理由,如果黑人除了体能之外,其他生理能力都和其他人种一样,那么黑人应该早就统治这个地球了。由于这个结果没有出现,就说明,黑人某些方面同 时也比其他人种弱,并不是不可能的。这个推理是典型的科普型伪科学推理,正是我一直反对的松鼠会式科普的恶果,表面上这个推理里面使用了很多科学概念,但 没有一个是使用正确的。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智能,目前还不是科学研究的成熟对象,也就无法用俨然科学的态度,来做那样的推理。智商或做理论科学是否与性 别有关的问题,皆是此一错误。
再例如全球变暖问题,我们确实得老实承认,还缺乏确凿无疑的被普遍接受的决定性证据,表明目前的变暖趋势,到底是人 类所施加的决定性影响所致,还是地球本身的即使没有人类也会进行的系统变化。但是,正是因为还缺乏这个证据,人类的理性选择,必然是经济约束许可下的保守 选择,这就叫政治正确,也许没有反应确凿的科学证据,但反应了人类的理性。
所以,政治正确,在非常广泛的一类科学上尚无法做好实证研究的领域,是非常合理的制约,以免人们假冒科学之名,犯恶行。

这个论题还可以更深入地讨论,因为我们必须清楚人类科学能力的不足,人类有不足这不奇怪,这点看不清,就会显得非常可笑地自大。

科学传播与普及

为了方便起见,科学,可以被认为是知识的一个子集。
不过,这样一来,知识的概念就需要进一步予以澄清:知识,并非一系列明确断言的集合,而是对人类认知情态的描述。
所以,知识这个概念本身,不保证正确,因为,对于知识的评价,本身属于知识的范畴。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所谓科学,是人类面对客观对象的认知情态的描述。
所以,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也同样不保证正确,对于科学内容的评价,同样属于科学的范畴。1

严谨使用汉语的话,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还是有差别的。
科学传播,并没有特指传播对象的含义,因此其关注的重点在于,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在人群中传播的属性;而科学普及,有一定程度的传播对象的含义,即仅仅把科学作为普通知识来接受,而并不一定需要获得知识生产能力的人群。
因此,科学传播是一个外延更大的概念,涵盖了科学普及。

人类的认知情态,是落实在一系列个人的认知情态之上的。正是因为这个事实,导致传播或普及,成为一个问题。

  1. 1. 参见:科学

简评《数学大辞典》、《物理学大辞典》、《化学大辞典》、《地学大辞典》、《生物学大辞典》

科学出版社最近几年新出的这套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共五个分卷。我最先读到的是数学卷,因为手头苏联人写的《数学百科全书》,是个大宝库,有千般好万般好,唯一不好,是按词条字母顺序,不适合通览。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尽管有词条的分类目录,但正文还是按照字母排序的,还有内容偏旧的问题。看到这本《数学大辞典》,词条完全按照知识树分类编排,词条深度虽然不如《数学百科全书》,但基本的内容都有了,一卷在手,覆盖到了现代数学的不少领域,非常适合通览。王元在序言中提到了《普林斯顿数学指南》,本书作为大辞典,显然内涵丰富性与组织性上比不上它,希望未来能有作品不满足于干巴巴的辞典,能更好地展现数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性。

因为对数学卷的好感,随后找来《物理学大辞典》,同样是按照分类目录编排,但是由于物理内容相比数学,文字叙述比重要大,这时就对著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诸如把概念的要点讲清楚,知识的要点不能缺,至于逻辑性的要求就更高了。遗憾的是物理学卷要我给它打六十分,有点勉强。比方说词条“哈勃天文望远镜”,这么重要的一台设备,几乎全是废话,设备的主要参数、主要工作全无。唯一可用之处,就是相比《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有很多新知,词条按照知识树分类编排,适合通览。

后来又陆续入手《地学大辞典》、《化学大辞典》、《生物学大辞典》。地学因为知识本身的叙述性强,该卷基本做到了有详有略,一卷在手,与我们生活的这个行星有关的已知知识纷至沓来,实在是好看。化学则更加具有集邮的属性,人类所创造的新物质,大体搜罗殆尽,尤其是能以一知识树,予人以统观,也是赏心悦目。

最令人失望的是生物学卷,本系列其他四卷都是词条分类编排,唯独此卷纯以字母顺序编排,尽管其编委会是按照领域分组的,令人好奇为何词条不顺势也按领域分组。读其序言,感觉编著者一开始就是把这本辞典当作常见的英汉术语词典来做的。体例未能与其他四卷保持一致,大败笔其一;几乎所有词条都非常干瘪简单,缺乏血肉,败笔其二,也印证了编著者做术语词典的主旨。

最后,这个系列我翻阅还不是太多,就发现多处错别字与写作不严谨之处,例如生物学卷一开头,词条“吖啶黄”,把“黄色染料”写成“黄色资料”;物理学卷的词条“相”,把“热力学参量”写成“热为学参量”;词条“组元”,“不同相之间所包含的组元数不一定相同”里面的“之间”应删除;等等。诸如此类,反映了相关工作不够严谨,作者写作也不够严谨,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当然,中国科学界能够做出这一系列大辞典,仍然是值得赞许的,其对中国学术的进步是有功的,至少对普通读者如我等,非常有用!

何以科学不能进入日常?

表面看来,科学怎么会没有进入日常呢?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24小时都没有离开科学:手机,电脑,...
那不是科学,那叫技术。除了技术,科学本身远离大众,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接近过大众。
我们来看十八世纪,那个时候科学刚诞生不久,当时伟大的人文学者伏尔泰写过一句话,大意是,他永远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角的正弦不该与该角度成正比。把这个问题拿给21世纪的人文学者们,肯定还是同样地成问题,更遑论大众了。
所以,即使从十八世纪到21世纪,人类的科学理性能力已经翻了几重天,但大众,哪怕是所谓的人文学者,还是停留在十八世纪的原位。
请问,你能够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为什么一个角的正弦不与角度成正比吗?

伏尔泰的这个提问,其实反映了日常思维和数学思维之间的深刻鸿沟,不能正确理解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来说明数学思维没有经由数学知识而恰当地予以传播,更遑论给人带来思维能力方面的益处。

伏尔泰之所以有那一问,是一个很质朴的角度,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只有陷入误区。
什么角度呢?

首先,直观上伏尔泰知道了,一个角的正弦,是用来刻画一个角的几何量,但这个几何量实在有些超越日常,伏尔泰不知道该怎么来理解。在他看来,刻画一个角,似乎就是指它的大小,是否还有其他的几何刻画方式呢,伏尔泰不能感受到,既感受不到其必要性,也感受不到其特质性,是啊,大众都会问,一个角,除了大小,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呢?因此,他自然地把正弦比附为要刻画一个角的大小。而要刻画一个角度的大小,自然的要求就是这个量和角的直观上的大小成“正比”,最自然的满足这个要求的几何量,是一个角所对应的单位圆弧长,我们知道,这个弧长是和它对应之角度,大小成正比。
显然,正弦做不到这点,伏尔泰就犯狐疑,既然是要刻画一个角,都不是直接反映角的大小,那又是何意思?
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很直接就可以看到,一个角的正弦,是单位圆上一个点在一个直径方向上的投影,稍微抽象地来看,就是,一个角,是一个二维的几何对象,它在一个维度上的投影称为正(余)弦。

回到原题,一根曲线的长度,怎么可能跟它在直线上的投影成正比呢?这样理解就不会有任何困难了。

在另一个论坛的讨论:

Quote:
云中君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明白的政治哲学道理很多科学家到现在还一窍不通。我觉得更严重的问题恐怕还不是人文研究者没有科学理性,而是很多科学家根本没有人文的思考能力。

我感兴趣的问题是:
在一个大的景观上,人类的理性财富,几乎是被两类人分割,而这两类人连相互观望的兴趣都不大。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还没有人说过。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景观,细节远为复杂。
实际上是,要举例说明一位自然科学职业者对人文传统有相当恰当的了解,并不困难;反过来,要举例说明一位人文学者具备足够的科学理性的素养,难度就大多了。

不知道这个观感是不是足够称得上不对称,我个人认为是足够的。
那么问题还是旧的,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也还没有人说过。

Quote:
将无同
我出个主意吧,让男的都去搞科学,让女的都去搞人文,他们肯定就有互相观望的兴趣了。

我想到这个话题,是源于伏尔泰的那句话,他不懂正弦,本身一点都不令人奇怪,稍微复杂一点的案例是马克思,他学数学更加别扭难受,他的痛苦都写在他的《数学手稿》里头。
激发我有此一问的要点在于,伏尔泰的困惑是一个典型的数学认知障碍,这个程度的认知障碍普遍存在于人群,迄今一直保持原样。

这让我想起一个从西藏驴友回来的人喜欢讲的八卦,在西藏如果要从藏民手里买水果,最好是整斤的买,而不要来个2斤3两之类的,那样他会算不清你该付他几元几角云云。
大体上,初等数学知识在现代化人群中应该是已经普及了的,那些知识背后相关的理性能力也基本相应扎下了根,这点上我们人人堪比亚里士多德,但,更多一点科学理性能力呢?我的观察是,没太多可以自负于亚里士多德的。

到这里,话题有可能被转移,所以我得有个预防,就是得提出一个真正有意思的问题:科学理性能力对于普遍的人群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意义呢?
与此对称的问题是,人文理性的能力对于普遍的人群的精神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避一下正面的问题,我想说的是,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当代社会和人群的很多大问题,都其实起源于这个人群的分割与相互陌生。

将老的主意就是好。

Quote:
宰予
人文學者多一點科學知識,當然沒有壞處。不過,具體知識、技術的掌握和有沒有『科學理性』,到底還不是一回事。例如,學科學的人,微積分是基本的基本。我一個學人文的,雖然學過微積分,但確實已經不會做了。但是我們倒過來問,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文言文也是很基本的東西。高的要求不敢提,我們從影印本四庫全書裏拿一篇語文課上没講過的、沒有標點的宋人或者明人寫的文言文來,請學自然科學的同學來標點,有多少位能點得通?或者有人說自己還很懂希臘哲學,那麼好,你能讀古希臘文嗎?這可是西方古典研究的專業基本功啊。但是,我們好像不必這樣要求非專業人士。一般不搞科學的人,應該大概了解什麼是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有哪些局限性,能分辨某些明顯的偽科學,而且願意經常讀些寫給非專業人士的科學文字,就好了。學自然科學的朋友,大概能分辨人文學科書籍的好壞深淺,而且也有興趣讀一些人文方面的書,也就不錯了。人文內部,我們研究中國的人,雖然最好也能讀些西方經典,但古希臘文這類西方古典研究的專業知識,也是不必苛求的。不然我這樣不善于學語言的人就没活路了。

要不還是舉個打通科學和人文界限的正面例子吧。我認得的一位年輕夫婦,丈夫是天文物理學家,妻子是思想史家。他們一起給本科生開了一門課,專門比較自然科學和人文學在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的異同。據說這門課特別受學生歡迎。當然他們俩在這上面是有特殊的本錢的。就天文物理學家的人文知識來說,我知道他在念研究生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學生劇團,專門用古希臘語演出希臘經典戲劇。

宰予给出了一个要点,就是所谓科学知识和科学理性能力的区分。

我相信,虽然不是绝对精准,所谓理性的能力,约略等于抽象的能力。这么一转换,我们大体从自己的经验,都会同意,抽象的能力是需要、并且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
显然,正是前面提到的人群的分割,显示我们一般是经过两个不同的训练途径来获得抽象能力的:人文的训练,和科学的训练。
人文的训练和科学的训练,从现象上看,是一致的,都是从具体的素材(知识)里面获得认知,但实际的状况是,分别经过这两种训练的人,很难迁移其抽象的经验到对方的素材(知识)上。这至少说明一点,同样是抽象,人文事件中的抽象,和科学事件中的抽象,还是有实质的差异的。

(例如,不会有人认为伏尔泰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文学者,他肯定具有相关的人文理性能力,但,他理解一个初等的数学问题居然如此困难,这并非一个平凡现象。)

那么我们前面的问题就可以换一个说法,就是,如果人群分为两团,分别拥有相互有差异的理性能力,后果会是什么?

我个人的体会是,后果就是一些现实中发生的大问题,而关于那些问题,一般给出的答案并没有抓住要点。

其实我在这里是试图讨论一个科幻题材:未来,人类的精神状况是否经由更多科学理性的普及,而得到什么?

伏尔泰的问题其实提得很好,一般同样不懂的人根本不够敏锐到这个问题,或者觉得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丢面子...照现在来说,能够恰当地理解这个问题,也就是能够抓住正弦概念的实质是用直线来测量曲线的一个方式这个要点的人文学者或其他人几乎为零。

我想得到的几个结论是:
1,人文学者是本质不可信赖的,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局限性很大;
2,科学工作者逾越自己的专长领域而发言,一般也是不可信赖的;
3,一般的人,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的话,就不要自信奢谈太深刻的问题,因为能力有限;

几个猜想:
...

价值观

何谓价值观?
要有一个好的答案,就得看,我们在什么场景下说到:甲和乙的价值观不同。
只有当甲和乙在面临同一个选择而做出不同的选项时,我们才把这个差异归结为,价值观不同。

所以,所谓价值观,是用来决定我们的选择的。

不过,我们的选择,有太大的范围,还需要约定一下,哪些选择,是与价值观有关的。

价值观本质上还是属于认知范畴的问题,只不过是属于更高阶的认知范畴。
所以如果说知识有接近真理与接近谬误的差别,价值观也可以做类似的判别。
但是,对于某一具体的价值观,要按照完整的认知程序,来进行终极判断,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正是因为价值观属于更高阶认知范畴的缘故。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常常采取的策略是,基于直观感受,甚至基于情绪因素,再加上偶然机缘与文化环境,而获得价值观选择。

实在

人生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感受此在,而存在,毋宁说是人类的一种行为。
还可以有很多的其他说法。
例如,认证实在,入静,进入本质,感受实在,止观,体认自我,...,其实表达最切的还是——如来.
这些都是在不同的语境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同一个意思,尽管读者对于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甚至谬误的理解。因此这里需要加以辨析,然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件事是人生须从事之最重要的事情。

感受,以我们所能够的最大深度,常常只是发生在某些激烈的情绪状态,或者一些极大的切身变故上;对于自我,更精确地说,对于一种极端抽象意义上的涵 括自我与自我所能够遍及的一切存在,那个存在或者说实在,你是很难产生你所能之最大深度或强度之感受的。 为什么?第一你认为没那个必要,第二你不具备在这件事上足够的敏感能力和感受强度。

认证实在呢,是从一个具有行为色彩的角度而言的。实在需要认证,因为对于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安稳的存在,什么是我们的安居之所,都是需要我们在感知 或感受当中去证实或认可的。但这有一个前提,你得有这个需求,你认为自己需要对什么是真实有踏实的感受,你认为自己的心灵需要一个安然恒存的居所,你的这 种需求还不能只是一般的强度,还必须是达到一刻不得安然即心戚戚焉如丧家之犬的程度。可叹的是在感官被充斥的今天,具有这种敏感的人已经非常罕见了。古人 言,朝闻道,夕死可也。你想过没有,那是怎样的一种激情在后面澎湃?那所谓的闻道会是如我们今天一般的只是在文字言语上达到一致而已吗?

入静,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大量的语境当中,比方说,各种身心锻炼的课程或场所,心理辅导的场合,乃至种种日常言谈当中,都会出现:你入静吧。
所以这个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作描述,进入静心的状态。
但什么是静呢?想到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因为似乎都能够找到天然的答案,也确实有天然的答案:就是安静啊!这并不是多么深奥的问题。
当然,真要动手来做,还是会有人发现,安静有时候还容易,有时候很难。问题在哪里?
因为安静只是一个意向,具体的入静入到一个什么样的静,其实是由你的能力,经验,素养,甚至可以说,是由你的整个心灵的属性状态来决定的。
所以入静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阐述能力。

换一个词,止观,会要好一些。
因为止观包含了两个步骤:止,观。
止,可以粗略对应为入静;观,则是单纯的入静里面很难概括到的。
止,是一个借用日常语义的形象的说法,指更进一步降低我们的日常心思,或者更一般地说,我们在日常状况下表现出来的诸等精神权能的低强度噪声。1
这种低强度噪声固然是日常行为的副产品,但除了消耗精神能量,对于精神权能的增强,纯粹是一个败坏者的角色。2

  1. 1. 日常心理
  2. 2. 精神权能

何谓客观?

另处有人提到个人心理的客观实质这么一个范畴,值得较全面地仔细讨论。
诸位不妨反省一番,你会在何种情势下,说:“**是客观的”。
先从最有把握的开始:
此刻你坐在书桌前,或者站在书房里,...你说桌椅房间都是客观的。因为否则的话,我们难以理解自己何以能够坐着或者站着,稳稳当当的。
过一会儿你要去吃午饭,你说食堂或者你的父母或者那个饭馆都是客观的,因为你每天如此解决午饭问题,要是唯独今天给你提供午饭的人员和场地都突然消失了,那你的人生将充满恐慌。
...
所以,所谓客观,是我们全部的经验里面,作为一种肯定和稳定的涵义而出现的东西,是我们全部认知的基础:假设没有这种感觉,我们的全部认知都将不成立,而随之我们的整个生存都会成为不可能。

既然所谓“客观”,本质上是我们的一个认知结果,它就依赖于我们的认知能力,确实,随着我们认知对象复杂性的增长,我们因应这个对象而得到一个“客观”感性结果的任务复杂性,也变得大了起来。
在前面的例子里面,桌椅和房间,都是相对简单的认知对象,我们要体认到其为客观,这个认知任务相对简单。
如果对象涉及到人事,就会有些复杂起来,特别的,如果需要我们获取客观性的对象,是来自我们内在的世界,这个任务就成为了人类迄今都在挣扎于其间的难题。

这就来到了我们最初的问题:自我心理的客观实质是什么?自我的客观实质是什么?
上 述的问题,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学究化,估计会有人嗤之以鼻,当然,会嗤之以鼻的人也不会读到这里,看到题目就不会进来,呵呵!实质上,几乎我们每天的日常心 理,都是要归结到这个问题的。而如果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我敢说其日常的心理甚至精神,都将无限顺畅,难有滞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例说明:
随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抓一个例子,必然涉及到选择,以及对选择的评判。某个选择是否正确呢?这个问题往往就牵涉到: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很简单直接的,但,对于一个比较认真而敏感的人来说,更常见的是,自己是怎么想的并不足够清楚,这就是一种常常被称为混乱的情绪状态。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实际上是在问自己:自我心理的客观实质是什么?自我的客观实质是什么?

至此,诸位应该已经能够接受一个结论:所谓客观,是我们人类的一种认知情态,这种认知情态是与生俱来,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个人的认知能力之发育和成长而变化的。
那么接下来更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认知客观的能力该如何演进,以使得我们能广泛和深入地把握客观对象?鉴于前面我们已经取得一致的判断:客观认知是我们的生存基础。这种客观认知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就会是我们人类根本的生存任务和需求。

我不知道诸位是否开始乐于采用我所提供的上述答案,因为我们长久以来获得的教育里面,所谓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的一个词汇,用来表示某种实际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属性,而我要告诉你的是,那样一个通常的关于客观的看法,是很幼稚粗糙的看法。
客观,只是我们的一种认知情态。

对于“客观”这种认知的情势,大体上有这么三种典型场合:自然事物的客观,内在意识的客观,大脑意识的客观。
我想分别针对这三种典型场合做点初步的讨论。另开主贴吧。
自 然事物和内在意识,是泾渭分明的,好理解。为什么我还想单独拎出大脑意识这个东西呢?这个地域,我觉得是自然事物与内在意识的交界处吧,大概就是古人所谓 天人之际。对于这个东西,一方面我们试图采用自然事物的角度来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又已经有强烈的内在意识方面的经验,这两者交错的地域,我们该如何放置我 们微妙的客观情态,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存在本身的意义

是否有意义,是困惑很多希望认真生活的人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导致常常不得其解。
一般思考此问题,人们常用的定式是:是否产生了效果。我做一件事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就是,这件事是否产生了结果,或者效果。这个思维定式的形成,就是因为缺乏抽象的反省,本质上,也是人习惯功利思维的惯性。
--我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呢?要看我的生命产生了哪些作用,如果我一生默默无闻,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产生任何作用,那么,我这一生就似乎是无意义的了。
--进一步推广上述思维,人类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如果人类只是地球上偶然产生的,或者,如果人类在未来某一天全部灭亡,或者,整个宇宙都有可能不得不毁灭掉,那我们现在折腾来折腾去,又有何意义?
凡此,皆是因为你未体悟到存在本身的意义。

这个命题让我想起一部法国电影《第八天》,讲一个智障患者的生命感受,非常值得推荐。
主人公是一位全无机心也缺乏常人思维能力只留下最质朴的感情的年轻男性,他在自己一个人的生活里最喜欢做的动作,就是紧紧地抱着一棵树,或者是埋头躺在草 坪,感受树的呼吸,倾听蚂蚁的私语,...他这么一个人,表面上看,是被所有世人所遗弃,但他就是凭藉这对存在之意义的粗浅体悟,而活着。他的这种生活态 度,使得一个与他偶遇的在尘世中非常有作为但陷入生存困境的银行高级职员,全然更新了对生活的体验。

存在,这是你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第一就必须要认识到的事情,但我们常常反倒是给忘记了。
在我们已知的这个宇宙里头,我们人类是最复杂最高级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有一定的机缘,体认到自己存在于此时此地的美好。这,就是无可动摇的存在。

这个存在我是承认的,但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按照一般的思维,要追诉这个存在的意义,就得看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哦,不对,存在给我们带来了一切...换一个问法,得问这个存在,如果将来一切俱灭,我们每个人都肯定是会灭的啦,人类说不定也同样会灭的啦,那么,就说明现在的这个存在没任何后果,那,又有何意义?

当我们问到这个地步,就得知道反省自己在这一系列思维里面所使用的定式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认为一件事会导致另一件事,才会觉得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呢?如果这件事没有导致任何结果,这件事最终就只是独立的一件事,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至此,我希望你能够领悟到,追寻一件事的后果,非得要使得自己所从事的一件事能够导致另一件事,其实只是虚幻的思维定式。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表达了宇宙的一个可能性的实现,这个实现的意义,并不需要导致任何后果才能认为其有意义。

这个宇宙,包括我们的一切,暂且,就认为它就是一个宇宙,至于还存在别的什么,不是我们可以询问的问题,否则,我们就进入一种病态的思维。
那么,这个宇宙已经包含了足够丰富的内容,足以让我们认为,现在这个宇宙,就已经是有价值的了。好,这就是我们获知存在的第一步。
然后,在这个茫茫宇宙之中,我,一个人,即使把我这一个人推到一个极端的情境,使得我这一个人和这个宇宙的任何其他部分都不发生关系:我生,我死。然后, 我还是要说,这个我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个我存在过,而,只要这个我存在过,那就是以我的这个存在,证明了宇宙的一个可能性:这个宇宙可以出现这么一个人。
虽然,这个我没有与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关系,但是,只要这个我存在过了,就等于是向宇宙证明了一点:我存在过了,就等于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仍然有可能再次出现我这样一种存在物。这个可能性,已经因为我的存在,而不容置疑了。
当然,这个立论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我,不具备宇宙中的独一无二性。其实,即使这个我具备了独一无二性,那同样地可以说,这个我,就是这个宇宙的一个独一无二之可能性的实现,我同样名列这个宇宙的内容详表之中。

我们人类,正是如此,以其存在,实现为宇宙之中的一种可能性。
而在我们人类之中,最有意义的,正是那些不甘复制大多数个体的少数人,他/她们,以其居于人类之前锋,构成这个宇宙最有意义的实现。
这样一些人,并不需要造成何等之后果,而只需要他/她们存在。

但,这样一个宇宙整体的情势,仍然对一般大众是无法有切身体会的,更难以因此而彻底改变自己对于“意义”的理解。

马上,会有人说,我如果做不到最前锋者,那我的人生岂不是还是没什么意义?
这一发问,仍然还是在使用前述的那一思维定式:我这一生所能够取得的成就,如果不是在人类中为超群者,岂不就还是没有意义。这样就是把做自己这件事,和与人群他人相比较成为前锋,做勾连。这样一个思维定式,就仍然是没有体证到我所谓的存在本身的意义:
你,在这里,就是此宇宙之一存在,你基于此一存在,遵循自然之道,去实现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此一存在之意义,就是你之作为此宇宙之一组成的本份,和先验使命。

那么,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要把自己所为之事,和另外一件事勾连起来,才能感觉到自己做此事之意义呢?
为避免过于抽象,举例说明。
例如,你要写一本书,出版后有人看到,你也因此获得一些利益,那写书就有意义了,反之,如果要求你写完就必须把它给烧掉,那你会觉得自己写这书没什么意义。
例如,你要努力工作,因为挣到钱,可以养家糊口,所以,这就使得你的工作这件事具有了意义,反之,如果强迫你做最乏味的工作,还不给你一分钱,那你肯定会怀疑做这事情的意义。
...
这里面的定式就是:我们先做一件事,然后预期做这件事能够导致另外一件事的发生,另外那件事正好是我们希望发生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顺利地此时做的这件事赋予意义。
这个思维定式之所以构成,实质就在于,我们给时间赋予了极其本质的属性:过去了的就是意义不大的,未来出现的甚至比现在存在的,更令我们倾心。

其实,时间,只负责展呈可能性。这是时间在此宇宙的唯一涵义。
我们赋予时间的其他含义和职责,都是虚幻的病态思维。

存在,或者说,实在,小学生都知道是指向我们所属于的全体,但,最荒谬的事情是,我们人类怎么有资格来讨论存在呢?我们的讨论,只是大脑里面的一些小动作,然后嘴巴或指头在动,然后言语和文字,消失在空气或垃圾堆里面,这么一串事件,怎么可能有关系于我们所属的全体呢?
立个话头在这里,有缘者可参之。无参会之人,就不要妄言存在了。

实现

实现有一些稍微狭义的变体,例如实验、试验、计算、成立为一个事件,等等。
一般而言,实现就是指人类的一个意识事件,映射到了一个真实世界的事件。这种映射能够发生,具有这个宇宙之中最伟大的意义。

一群蚂蚁在我房前树下做了一个窝,这是一个真实世界的事件,但,不是一个实现,因为它不是人类的一个意识事件的后果。

有效性

对于任何{抽象}观念而言,其有效性是最根本的判据。

【例1】
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气血脏腑经脉等概念,都是纯粹抽象概念,其有效性就是其根本判据,相比之下,解剖依据并不构成判据。

【例2】
传统修行经验充斥了源自经验的抽象概念,诸如大小周天气脉丹鼎等,同样需要从有效性的角度来寻找判据,而不是从现代生理学寻找。
武学或道家的修行,最大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有效性的验证,而绝没有机械的想当然地类哲学思维可以运行的空间。
这也是何以,我们总是强调,修行,绝对不能存在于言语文字层面,而是要求,实作。

【例3】
理论物理学与数学,都是以抽象概念为基本方法的,其有效性判据就是拟合或预测可验证性结果。而不是逻辑或任何其他先验原则。

精神的有效性,永远是人的根本问题:我这么想,是对的吗?
对不对,只是在于有效性。
或者说,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存在真理性问题,并不存在我们是否可以获得真理这个问题。真理这个范畴,根本就是误会。我们必须换一个说法,就是有效性:我们的认识是否有效,而不是,是否符合真理。

因此,比方说,争论中医西医哪个更科学,哪个更符合真理,纯属误会,唯一的问题只是,是否有效?在这里,是否有效,并非简陋的疗效判据,而是更精微的,概念是否有效。也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抽象概念或观念的有效性问题。

有效性的标准

有效性是我们对于事物实在性认定的判别标准。
那么,随着这个“事物”精粗的不同,这个标准也会有相应变化。下面依序举例:
1,桌子,是一个具体东西的名称,籍由这个名称,我们可以传递这个关于桌子的概念,例如,“你到桌子上拿个茶杯过来”,就比“你到蚂蚁上拿个茶杯过来”,要易懂得多。
这里的有效性很简单,就是可以直接通过指认,而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间传递。
2,电阻,是物体的一个属性,我们只能通过欧姆定律来认知这个物性:取一定量的物体,在该物体的两个几何位置点上加以一定的电压,能够测量到有一定的电流通过它,恰好在某些场合下,我们发现这个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然后,我们发现,这恰好的某些场合,是该物体通过电流时,只产生热效应。这样一个基本上定量的现象,要予以描述的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形成一个决定此定量现象的物体属性概念,电阻。
这里的有效性依然很简单,就是通过行为操作,同样在不同的人之间传递。当然,很多人已经开始不能恰当理解电阻概念的这种描述角度。
3,道德,是用来描述人类的一类价值观形态,但,对于道德如何形成,甚至道德是否成立,都无法象桌子与电阻那样,轻易在不同的人那里获得一致认知。那么这个概念的有效性标准,就不是那么简单。
4,静,是人们修行中常用的词汇,如果说道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大致类似的指向,静,则完全是每个人私有的认定,甚至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认定,或者说,根本无法做出稳定的认定,什么才是自己的静。这个时候,静的有效性标准,就更加微妙了。

有效性与行为

思想


思想的明确

人类认知的成就,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知识},思想,精神
思想有别于知识,乃在于思想是进行中的,是可完成的,是可发生冲突的,是知识之前的人类认知形态。思想,唯有在实现中稳定下来,才成为知识。
思想有别于精神,乃在于思想所籍由的权能,是无须面向自我实现的,是可以仅仅存在于合理性层面的。

对最一般的人群而言,只有那些能够明确自我的无知边界的人,才可能理解思想,或拥有思想。因此,对于愚昧以至于无力探寻到自己的无知边界的人,是无所谓思想的。但,一旦你明确到自己的无知边界,你就不得不启用思想的权能。
那么,问题出来了:
既然思想是知识之前的认知形态,何以在一般人群那里,恰恰是只有明确到自己的无知边界,才得以启用思想的权能呢?
其实,这是一个表观伪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走入无知的境域,才能发现自己思想权能的作用,思想,正是无知境域里的实际统治者。
而对于一个世界观里面只存在确认的已知知识的人来说,他不需要思想。

思想何以可能?

既然只有在自我确然立于无知之海边时,思想才启动,那么,何以可能?

思想的成就极限

思想的某些病理

思想的边界外是什么?

在此话题之前,必须是:思想可穷的普遍范畴。待补。

思想的边界外,正是思想的源泉,就是体证。

换一种说法,就是后续要讨论的问题,哲学,是近代科学之前西方世界最高的思想成就所在,然后就是科学,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哲学品味的实践,或者说贯彻。那么哲学之后,再进一步,是什么呢?
答案出现在东方,是道行。
这其中的问题很多,都需要仔细来讨论。

思想面临的局势

在围绕着财富-20世纪.4 那里,从产品与财富的角度,考察了思想一直面临的生存问题。这里,再从心理的角度予以讨论,以探讨其在20世纪所面临的新局势。

一般的概念里面,思想与行为甚至带有对立的色彩,是出于一种古板幼稚的态度:因为思想并非行为的操作手册,而只是行为在宏观历史性构架里面的一个环节。如果使用行为的作用域(参见心理是什么?.0)的概念,是比较好予以阐明的。

关于思想的几个要点:
1,每个人都具有其思想;
2,思想是超出心理的新功能;
3,思想的效能需要有更进一步超出思想的新功能。

那么20世纪以来,人类思想-这么一种特出的心理活动-所面临的新局势是什么呢?
新局势的关键词还是:财富。

请注意,我是在功能的层面指称思想,而并未涉及思想本身的内涵,也就是不考虑思想本身的正当与否,对错与否。而在这个新局势里面,思想的内涵愈加莫测。

“思想”是否构成一种生理能力?

首先,语言构成一种生理能力。
用Chomsky的概念,就是所谓language-acguisition device(LAD/语言获得机制),它大体对应着人类的一种生理层面的机能,Chomsky一直不得不认为是属于先天的,即可遗传的生理机能。

那么语言机能的核心是什么?
可以粗略考察人的语言获得过程:
--新生儿--
新生儿首要的是通过行为本身来表达基本需求和感受,因此其语言更多的属于一种其可能范畴内的行为,其语言总是伴随身体的可能运动。
(这种运动具有隐约的对话倾向性,即其对你的语言的反应不同于对其他声音的反应。)
--单词阶段--
对话倾向性行为随着婴儿发声器官的发育,逐渐集中到模仿性发音,即以发音作为对你的话语的回应,乃至于作为行为表达。但此时所谓的单词,是浑然完整的语义,而不是成人语言当中的单词。
--多词阶段--

--语法转换阶段--

如果语言构成一种生理机能,鉴于语言这种生理机能的内核是主宰语义的范畴,可以合理地认为,思想,正是语言这种生理机能的一个强化,或者说一种演进的准备。

新哲学

序言-作为基本技能的哲学

 

当“宇宙”与“精神”这两个对象,开始被严肃地纳入科学的研究对象范畴,那么传统的所谓哲学,就必须开始成为现代任何领域的严肃研究者的基本技能。
但是,传统的哲学,要进入技能的范畴,就必须籍由对过去传统哲学的精简和超越,才能好用。
所谓精简,就是得厘清“宇宙”与“精神”这两个对象下面,其他相关范畴的理路;所谓超越,就是得认识到过去哲学对于这两个对象的力所不逮之处。
最重要的是,既然是作为技能,那就必须得在实际工作中发展,而不能指望依靠传统的思辨途径。
我相信,这必将是哲学在21世纪的唯一有效形态,因此,我称之为新哲学。

【例】
1,观察或描述,如何面对不得不包括自身的局势?
这早已不是单纯抽象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考虑宇宙的视界或者是显微镜下的介观量子效应时,不得不在计算中予以考虑的问题,是一个散发着钢铁与泥土气息的问题。
2,经典数理逻辑里面致命的自我指称,是如何在人类意识当中实现的?

哲学作为基本技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1. 数理逻辑
  2. 人类行为与心理分析;
  3. 自然认知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
  4. 面向精神的哲学。

如果我们要建立新哲学,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开始着手。

 

传统哲学

按照一类古典学人的看法,哲学被认为是古希腊的创造物,也因此,依循古希腊既有之观念与思维的后世思想,也被认为属于哲学;相形之下,不属于该语境的观念或思想,则很难被纳入哲学之范畴。
但,这只是由于一个简单的思维障碍所导致的错误。

明代禅师紫柏:
呜呼!五欲之重,莫重于睡。故睡重者,虽西施唼其唇,春雷奋乎地,不知声色为何物。夫声之与色,此众人之常习也,及乎睡而声色当其前,有眼不见,有耳不闻。由是观之,则睡酒之醉人,较其余醉,其庇大矣!故曰,昏魔不斩,散魔不召而集。
盖 昏之与散,必根乎念,念必根乎感,知念根感,念本无我,我既无我,则受感者谁?知属观,无受属止。观足以铸昏,止足以汰散。昏铸则明,散汰则静。明与静, 固有之性德也,以性变而为情,昏散生焉。若然者,明非固有,昏则无源;静非固有,散亦无地。众人不知,以昏散明静为两物,所以情之复性,卒不易也。

上述紫柏的话,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方语境,所谈论到的,人类之认知而已。甚者,则是讨论如何改善个体的认知。这样的主题,正是古希腊哲学的经典主题。
实际上,所谓哲学,从认知的角度看,并不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因为只要是从日常思维出发,遵循抽象的法则,作为超越日常心理的一个认知作为,就进入了传统的所谓哲学的范畴。

从现象上而言,哲学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一个部分;从大多数人的实际心理而言,哲学也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一个部分;反过来说,哲学不属于东方的思想传统,或者说,哲学,是一种特定的思维。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研究理念行为的科学,就是被他分为三个部分的哲学:
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
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
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
如果这样明确哲学的概念之后,我们从黑格尔、康德、维特根斯坦、...那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哲学是如何走到其边界的,或者说,哲学是如何黔驴技穷的。
但,仍然,从心思的功能的角度来看,哲学依然是代表一段路程,在两个地区之间架桥,特别的,它在西方历史上充当了超越宗教的角色,并仍将如此。因此为着某种圆满,这段路程还是走过去的为好,为此,我们需要如前所述的新哲学。

中西哲学之比较

思想之比较,总是可行的,只要令两者对话,拿两本书对勘,一切历历在目。
中国哲学最重要之书,周易是也。古希腊之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巨头是也。下面以这两方做个小比较。

何谓周易?固然有种种解说,其实一点都不复杂神秘,我们权且看最通行的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一开始怎么说的: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序 wrote:
夫 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 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协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故能弥纶宇宙,酬酢神明。宗社所以无穷,风声所以不朽。非夫道极玄妙,孰能与于 此乎?

说得很清楚,就是:
1,人站在认知(象)的立场,寻求天地之道;
2,人站在实践(效)的立场,达到谐和之境。

因此,周易实际上预置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框架,通过这个框架,指向人类根本的生存目标:
1,现象上,看到有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生存环境里面的万事万物,我们先指出一些来,在原始认知最大的程度上;
2,然后在机理上,试图寻求万物变通之理,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种种变化的机制或道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周易采取了一个卦象的理解与表述框架。

我先不讨论周易进一步是如何做的,而是从这里,就可以基本看到中西哲学全然不同的取向了:
古中国选择的是从上至下,从最高层面的整体出发,以造物主的姿态,直抵自我的作为策略;
古希腊选择的是从下至上,从自我的基本感知出发,整理知识以寻求窥探神的秘密。
这两者绝然相反的选择,导致了她们绝然不同的历史道路。

为什么中西有此绝大之差异?源头就在于对于一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自我与神的关系。
古代中国的回答是:只要自我与天道相合,我即圣人,我就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我就能够遵循天道而行。
古代希腊的回答是:神是万物的原因,人只能从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出发,逐步获得知识与智慧,从而尽可能地接近神,尽可能地了解造物主。
一个看到的是健行的天道,另一个看到的是需要不懈亲近的神圣。
这两种态度都具有历史的正确性。

Quote:
由 Lee 在 Fri Aug 22, 2008 12:07 am
道 家哲学就是最早的实践论,就是关于行动策略的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医道武术和阴谋等等大到治国小至立身的哲学。“道可道非常道”之意其实是有规可循 之道即非永恒之常道。中国哲学重视能否把握形势,重在躬行实践,并不深究形而上的概念,不重庞大严密的理论系统,讲求追求身心之体会证悟以与自然的节奏合 拍。
哲学是文化里最深层的部分,西方哲学关注的是人和神,纠缠于理性与信仰,思维和存在;中国哲学关心的是人和人,着重在行为。事实是无论中西, 都通过各自的道路而创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和社会的完整深刻和复杂的理解,都产生了高深的理性观念体系和复杂的情感生活世界。只是由于西方的优势,西方 哲学成为主流哲学,中国哲学被置于西方哲学的框架下来审视(包括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直至李泽厚都有这个问题),于是中国被视为“没有哲学”或“哲学不行” 或“只有半哲学”。

看到一篇文章: http://discovermagazine.com/2008/sep/18-how-to-teach-science-to-the-pope
讲的是体现现代天主教和科学关系的典范:天主教科学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
天主教认识到了,科学,从本性而言,是不会干扰神的存在的。这点,我们只要认识到,科学是来源于古希腊哲学,而古希腊哲学早已给神安排下了一个不被干扰的位置。
相反,中国哲学一开始就没有给神留下任何可能的位置。
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所以先插入这么一个结论。

要更深入地讨论中西哲学之比较,就必须深掘到人类认知的层面。另处huanghuang提出了一个不错的问题:如何达到对概念的清晰理解?为免重复,我得引用那里的一些提法,请参考。

Quote:
yijun 写:当然,虚凌也是一种才性。

虚凌,我这里指一种抽象的能力。大体说来,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采取了不同的抽象方向,两者相较,无所谓优劣,但确然导致了后来不同的结果。
但是,我们目前是处于二十一世纪,我们更应该至少以一万年的尺度,来观看我们的前后历程。因此,我们不得不说,东西方优劣之争可以休矣,重要的是,谁能更好地汇集,而不是顾此失彼。

为什么我们需要哲学?

这个问题最好去问1974年美国考古学家Donald Johanson在埃塞俄比亚翻地翻出来的那些骨头的主人,露西,一头318万年前的雌性非洲南猿;或者是去问在印尼Flores岛上发现的生活在1万8千年前的小矮人(Homo floresiensis)。因为我觉得,对于我们现代人类(Homo sapiens)这个物种而言,他们的祖先或者是他们的同一个属但不是同一个种的兄弟,也许会有某些敏感的感受。

下面是目前一般认为的人(HOMO)这个属的进化分支图:

ergaster:匠人,已经会用火和制造工具
georgicus:格鲁及亚人
erectus:直立人
antecessor:西班牙阿塔普尔卡发现
heidelbergensis:海德堡人
neanderthalensis: 尼安德塔人
floresiensis:1万8千年前印尼Flores岛上的小矮人
sapiens:现代人类,和我们一样了。

这些物种的化石遗存:

没法真的去问什么了,比较身高和脑容量吧:

其中australopithecines的代表就是露西。

至此,不管其中尚有多少未知,总可以问的问题就是,homo这个属的动物,确实在进化,何以有此进化?
当我们面对露西或者小矮人,我们可以说比你们高,脑袋比你们大,但,这些尚不足够令人自信,我们惟有说,我们可以思想。

让我们再看一眼一个Flores岛上的小矮人,他生活在1万8千年之前:

关于思想,我们可以和他聊点什么呢?
现在的问题是,进化的机制本身,和我们看到的具有方向性的结果,是否具有关联?

显然,生命在homo之前所发生的进化,和所谓“思想”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的额外问题是:
1,现代智人所具有的“思想”的能力,是否足够成立为一种生理层面的能力?
2,以及思想是否作为一个因素而加入了进化的机制?

然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思想的一个部分。

何谓清晰的概念?

怎样令概念愈加清晰?这个问题只有被放置到人类认知演进的框架里头,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演进的大背景里面,我们的认知现象才能呈现井然有序的结构。然后,这个结构才是令我们满意的更清晰的图景。

粗略地说一下。
人类认知演进(不管是在人类种群进化的意义上,还是在个体发育的意义上)的第一阶段,是(狭义)现象的指称,所谓象。
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概念,都只是直接感知的标记。例如,太阳,筷子,树,饭,...这类概念,正因为是指向直接感知的对象,所以你也可以认为它们是清晰的概念:在传播与交流时基本不会产生误解。

第二阶段,是对关系的指称。
这个阶段所获得的概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开始认识到对象之间所产生的关联现象之后,而出现的。例如,表弟:是我妈妈的姊妹的儿子,这里就有一系列的关系在里面;
蒸:液体变为气体;
天子:拥有天授权力者;
...
这个阶段的概念,要得到清晰,也不算困难,只需要你给出它表达的是哪些对象之间的什么关系,也就是对应着一系列的事件,只要对这一系列事件的观察是一致的,那么对这类概念的认知,也就基本一致了。

第三阶段,是抽象的结果。
抽象概念,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属于普遍性知识,是人类智慧发展,或者说认知演进上非常重大的成就。
抽象概念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抽象是具有层次的。也就是说,抽象本身,其实是一种认知动作,它本身是可以无限制演进的。甚至,当人类的思维能力发展到今天,抽象的演进,已经基本上成为我们认知演进的主要场景。
那么,如何令抽象概念更加清晰,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了,如果抽象本身是一个可演进的物体的话。

举个例:

《荀子.宥坐》 写: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哪怕是只有三尺高的陡坎,空载的车辆也翻不上去;哪怕是百仞高的山峰,载重的车辆也可以拉上去。为何?坡缓行长而已。
显然,荀子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还不如现代的初中生,他直观到了这里面有问题:同样是把重物提到一定高度,何以竖直上升远比循坡而上要困难?他在这句话里面给出的答案,其实,只是一个描述,慢慢爬坡。
致命的地方就在于,荀子在这里没有获得抽象的概念:力,功。
2 千年之下,也许我们看着荀子会觉得心里着急:同样是把车辆弄到高处,这样一个结果,如果定义为一个抽象的功(或任何其他什么名称),那么,为了达到这个功的结果,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从这个不同的方法里面,我们慢慢能够体会到功的内涵:与我们用的力成正比,也与我们用力的距离成正比。然后再数学表示出来,就能够得到现代的功的概念。
唉,多可惜啊!
问题是,为什么荀子没有走出这个抽象的一步?

继续举例:
商群,是群论非常关键的概念,或者进一步延伸地说,取商,是代数里面非常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在没有代数学的场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比较聪明的人,才会使用这一种思维方法,也就是我们日常里头的,换一个方法来划分对象,常常能够呈现出新的结构。
那么,就可以问,商的概念,如何做到一步一步地更加清晰化呢?
第一步,是量度里面的直观概念:张开大拇指和食指,去量度桌子边长,就是桌子边长除以你的大拇指头到食指头间距长度的意思。这个商的概念,直接导致了有理数的概念、阿基米德公理、碾转相除法、与无理数的发现。
第二部,是进一步把单位的概念加以抽象,得到等价类概念的出现,顺理成章,就是集合的商的概念。
显然,这个抽象的进程,是最初发现除法的人没法想象的。

如何恢复哲学的尊严?

1,当知识的领域开始出现深刻的沟壑,哲学开始显得软弱无力;
2,当哲学遇见东方体证的知识,哲学开始显得浅薄无能;

于是,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恢复哲学的尊严?
1,面对知识领域的纵横沟壑,哲学需要拿出力量来,自寻全知识领域的根基,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气势;
2,面对悠长的体证知识传统,哲学需要明确自身的分际,知道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

是什么和怎么办

是什么和怎么办,这两种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差别。
而这种差别最重要的体现是,我们处理的方式必须很不同。
在性格倾向上,物理常常问的是,是什么;数学常常问的是,怎么办。
在个人问题上,有的人偏向于首先问,是什么;有的人偏向于首先问,怎么办。这既反映了性格的差异,也反映了认知性上的差异。

是什么,是关于“体”的问题;怎么办,是关于“用”的问题。

是什么,是无条件的观看,对于物理,我们惟有如此,越是虔诚,越蒙眷顾;
怎么办,是我们的认知任务,数学,正是要求我们不断地给出概念的方案,给出解答的途径,面对实在的提问。

-为了解决对象计数问题,我们发展了算术,就可以解决各种情况之下的计数问题:数系、初等计算、代数方程、...
-为了解决在日常的物理空间中发生的几何问题,我们发展了几何学。
-为了解决无限排序的问题,我们发展了分析学。
。。。

是什么,怎么办,分别代表两种提问的方式。
对于物理的问题,采用“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常常是最有效的;
对于数学的问题,采用“怎么办”的提问方式,常常是最有效的。

Quote:
由 Lee 在 Mon Jun 23, 2008 1:27 am
推而广之,举一反三,哲学问的是,是什么;政治问的是,怎么办?
马 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去摧毁”。海德格尔则强 调如何改变世界端赖于如何解释世界。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列宁都写过《怎么办》,尤其是列宁,无论一个概念在哲学上是如何抽象,他总是考虑它在实践之中的现实 涵义。就哲学家和政治家这两个词最严格的意义而言,他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他是一位深刻的实践思想家,一位热情的将哲学变为政治的人,一位总是将哲学 变为政治,政治变为哲学的关节点上的人。真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了。
马克思一生都在解释世界,没有机会去参与改变世界; 海德格尔一度涉足政治,但结果很尴尬;柏拉图以哲学而欲作帝师的叙拉古之行被弄得灰头土脸。是什么和怎么办,哲学和政治,如何认知把握呢?西洋哲学学神, 中国哲学学圣,而神和圣开创了人类的政治,如此说来哲学和政治的关系非同小可,于是“是什么”和“怎么办”这个问题...呃...还真是个大问题。

世间的学问,皆分为两个取向:描述性的,规范性的。
描述性的,就是叙述你所看到的事件;
规范性的,就是叙述你所设计的事件。

政治就是典型的规范性学问,固然,某些人的政治学,是以描述已有的人类政治实践与政治历史,试图从历史里面挖掘出人类不得不遵循的规律,但,政治学的主体,还得是基于对政治的理解,而设计出可行性不等的种种解决方案。
经济学是一个稍微特别点的例子,它的描述性与规范性几乎是对半分的。确实,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人是否可以被规定为经济理性人模型。构成了对于经济学的基本挑战。

这两种不同取向,就对应着是什么和怎么办这两种提问方式。

离开世俗和宗教的第一步

就是哲学。
一个哲学的典范,就是《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
因此,下面的问题,都是基于仔细地分析《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来做讨论。

1,所谓哲学,我用来指特定的思想范畴,包括相应的能力和方式,是从世俗和宗教的夹缝里面挤出来的。当然,从发生历史的角度看,很难说宗教必然会先于哲学,但考虑到人类的恐惧很可能先于自信,所以还是可以大体有把握地说,哲学不大可能先于宗教。
世俗,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层面,因此,我只需要说,离开世俗与宗教,人类迈出的第一步会是什么?其实就是我所指的哲学。
从苏格拉底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他是如何在诸如死亡与绝对真善美以及灵魂之类的问题上,是如何做到逸出于当时他所处的世俗与宗教语境的。

2,幸好这篇对话不长,可以逐段地来讨论:
一开场,苏格拉底就对着在临刑日来看望他的人们是个小机锋:

苏格拉底从他的卧铺上坐起来,拳起一条腿,用于抚摩着,一面说"我的朋友啊,我们所谓愉快,真是件怪东西!愉快总莫名其妙地和痛苦联在一起。看上来,愉快和痛苦好像是一对冤家,谁也不会同时候和这两个一起相逢的。可是谁要是追求这一个而追到了,就势必碰到那一个。愉快和痛苦好像是同个脑袋下面连生的两个身体。我想啊,假如伊索想到了这一对,准会编出一篇寓言来,说天神设法调解双方的争执却没有办法,就把两个脑袋拴在一起,所以这个来了,那个跟脚也到。我现在正是这个情况。我这条腿给锁链锁得好痛,现在痛苦走了,愉快跟着就来了。”

这里面的痛苦和愉快,已经不是世俗含义上的单纯感受,而是两个范畴,两个苏格拉底在后面马上要强调的属于相反相生的范畴:
你觉得痛苦,说明对你而言也存在愉快。
这个句式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句式,通俗地说,能够按照这种方式考虑问题的人,就已经不是属于世俗或日常的思维了。这是一种什么方式?是一种把感觉提升为范畴的方式。
首先,只有在把痛苦与愉快提升为一种范畴,才能够去理解到它们作为范畴的相反相生的依存关系,而在世俗的含义上,痛苦和愉快永远都只是一个单一状态的描述:你痛苦因而说痛苦,你愉快因而说愉快。你做不到在痛苦时考虑愉快的含义,也做不到在愉快时考虑痛苦的含义。

因此几乎可以说,走出世俗的第一步,是具有把感觉提升为范畴的能力。

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面,这些东西是不是都从相反的那一面产生的,而且只能从相反的那一面产生。比如说吧,高贵是低贱的相反,公正是不公正的相反。这种相反的一对对不知还有多少呢。一切事物,凡是有相反的一面,它一定就是从这相反的面产生的,而且只能由这相反的面产生。

正是在这种相对范畴的含义上,苏格拉底来考虑生与死的本质,而不再只是单纯地考虑生或单纯地考虑死。

逻辑学

何谓逻辑学

一般所谓的数理逻辑的关注对象,是演绎
也就是说,数理逻辑学是对演绎这种思维方式的理性分析,而不是对一切思维方式的理性分析,因为很显然,我们的思维,并非只有演绎这一种形式。
一般拿来与演绎相对的,是归纳。因此,又有所谓归纳逻辑,则是试图对归纳这种思维形式,做类似的理性分析。然而,这是有欠慎重的。
因为,演绎的内涵,是比较容易明确的,归纳的内涵,似乎也是比较明确的,但问题是,划走这两类内涵明确的思维形式后,我们人类是否就没有其他思维的形式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人类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种思维形式,是避开了这一二分法的。勉强命名的话,不妨称之为“发生”的思维形式。
似乎,归纳就是一种发生的思维方式,但,目前所能够明确定义的归纳,只是发生的一种最浅显的形式。实际上,即使在演绎的工作中,都是存在“发生”的,只不过这时候常常是为了更明晰地揭示与说明前提。

所以,逻辑学,仍然只是覆盖了人类思维最浅显的那个部分,不能过高估计逻辑学在人类理性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何况,逻辑的形式化,对于“发生”,并非是必要的和关键的,其更重要的目的,反倒是机械化。
所以,我们也绝对不能因此而低估逻辑学的意义。

逻辑学的意义

逻辑学究极的意义,在于其对于精神权能的基础性训练。而这种训练的意味,恰好在于让人超越逻辑工作。
何谓超越逻辑工作?
一方面,逻辑学必然成为一切理性工作的基础规范,相应的,是人类相关工作者,必然要把逻辑学训练所获得的思维素质,内化为对精神权能的加强,这不是说要从事于逻辑学本身的工作,而是对逻辑学工具意义上的采用。
另一方面,逻辑学的核心成就,就是一部分思维工作的机械化,或者说自动化。这必然意味着人类精神权能的实质增进:把一部分工作交给机器,人类工具的延伸部分,而使得精神性的工作愈加得到增上。
这就是逻辑学究极的意义。

站在逻辑学的这样一个意义的角度,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逻辑学所考察的对象,到底是什么?
就是我们人类的一部分思维程式本身。因此,逻辑学所描画出来的,只是某一样东西的被观看到的部分影子。对于那样东西,尚没有确切的名称,更谈不上确切的认知,反之,逻辑学到有可能成为认知该对象的某种途径。
因此,一方面,逻辑学一方面起到了澄清人类精神分阶段成就之分际的作用,一方面又是思维之一部分的程式。

例如:
A或者B为真;
非A为真;
推出:
B为真。

就是一个常见的思维程式。
正是因为我们清楚了一些类似的程式,才得以采用硅基器件,实现同样的逻辑功能。

逻辑学目录

数理逻辑基础.1-怎么说话?

逻辑的观念,在人类认知历史很早期就开始有自觉的,这种自觉有力地辅助了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到二十世纪初数理逻辑构成数学基础的一个部门来讨论的时候,逐渐澄清了一个部分的人类认知任务的机械属性,从而导致20世纪最伟大的工具-计算机的发明。
我这里试图以一个认知结构发育的角度,来重新讲述数理逻辑的故事,作为前面讨论人类进化遗产的一个章节。

怎么说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看,我们说的话,一般包括哪些话。

儿童说话,起先是自己感觉和意图的表述,例如:

我饿了
我要喝水

然后有了“未知”的概念,并学会了询问”未知“的意图表述的一种技巧-问句:

你是谁?(我要知道你是谁)

从只说已知的,到也说未知的,对于认知发育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节点。
随着儿童行为领域的扩大(游戏,玩耍,与看护者的互动...),要求其开始相应的思维,才能适当地完成行为,这时,就有了所谓推理。
推理,我们现在一般区分为两种形式:归纳与演绎。
但在形式上,都是:你说了一句或多句话,然后再说另一句或多句话。
问题就在这里:从你开始说的一句或多句话,到然后你说的另一句或多句话,如何保证这个过程是对的?所谓数理逻辑,就是讨论此问题,特别是属于演绎的部分。

数理逻辑基础.2-对自然语言的第一层抽象

自然语言,也就是我们的日常语言,是人类的基本能力。
但,称之为基本能力,并不是说,这是一项固化的机械化的机能:一个人群的语言现象,可以几千年保持大体不变,维系其作为人类行为之必要环节的功能,但是,该人群完全有可能籍由对其语言现象本身的抽象,而获得更高阶的形式语言。

参见:抽象

这样一个进程,早在距今2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发生。其中最有名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辨谬篇》中,依次对自然语言当中人们所采用的词汇、语法元素、句式、推理规则、论证与辩论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反省和抽象,并建立了直言三段论的理论。

数理逻辑基础.3-形式系统

对自然语言进行抽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形式系统。
所谓形式系统,就是完全离开我们平常使用语言时,所谈论的事物本身,而专注于我们使用语言形式进行推理时,所遂行的逻辑演算。把这个演算系统用另外的符号表述出来,就构成一个所谓的形式系统。
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抛弃语言之所指,而只关注语言形式本身,为了方便达成此一目的,我们不得不使用另外规定的符号,来替代自然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逻辑词汇:

逻辑符号
    (蕴涵)
&    (与)
V    (或者)
    (非)
    (对所有的,全称量词)
    (至少有一个,存在量词)
谓词符号:
=    (等于)
变元:
a,b,c,d,...    (不同对象的指代)
括号:
()    (用于标识次序)
 
注意:这些符号后面括号里面的中文说明,都只是一种解释,本质上,形式系统并不需要这些解释,因为建立形式系统的目的,是希望采用机械操作的方式,来遂行逻辑演算,那么,就不能强求机械来理解这些符号可能的某些解释。这是毫无必要的。只不过,这些解释提示了这些符号的自然语言来源,而我们的形式系统,正是抽象于自然语言。

数理逻辑基础.4-演绎

演绎,与其说是一种思维形式,毋宁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彰显清晰性的表达方式,一种彻底解决了交流问题的表达方式。
之所以强调此点,是为了说明,演绎,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知识生产程序,而更多的,是一个良好的知识表述程序。
例如:数论或者欧式几何,作为知识体系,都可以表达为非常彻底的演绎体系,但是,我们很难指望依靠演绎机器,来生产新的数论或几何定理,目前,连完全的机器证明,都困难重重。

外尔与维特根斯坦之哲学比较研究.1

外尔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主要就是我在大巴推荐过的那本<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他为德国一个哲学全书写的.
维特根斯坦的书大家都知道,我建议以他后期的为主,他前期的思想还比较幼稚.
做这个比较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让我们窥探到所谓哲学的边界在哪里,进一步,有助于我们理解佛学以及东方思想对西方这一系哲学的超越.

这个研究,可以算一个起步的环节,使得我们足以从根子上堪破西方哲学。
有人说,这还不够吧,弗雷格的算术基础那一系,哥德尔的逻辑学,一直到现代关于计算关于数理逻辑关于形式语言的进展,怎么看?
那好,我们可以把那个方向单列出来,做专门的研究,供有兴趣者走进去。
不过,那个方向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的,大部分人都只需要知道,对于人类精神的运算性部分,现代科学是以什么方式加以考虑的,以及大体的结论,就足够了。

在目前这条路上,熟悉了外尔和维特根斯坦诸人所考虑的基础认知性问题之后,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来看东方传统,例如佛学里面的唯识论,因明,瑜伽师地论,道家修证经验等等,对于人类认知问题的研究。

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做几篇学术文章,所以两相比较而得出什么结论,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籍由这一进程,获得自我识的进境。

写到这里,我感觉得整理一个全面的东西,叙述修行的多种可能路径,因为,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修行者,都需要学习,比方说外尔的著作的。

维特根斯坦和外尔,我们可以一条条来做讨论,然后,我们看禅宗,是如何考虑同样的问题的,例如:
“我知道我是一个人”
--关于确定性,第7页第4条。

现象

现象本身是一种真实的交往,通过这种交往,我们把握实在
因此,现象只是存在于交往之中,人类与其对象的交往之中。一旦这种交往不再存在,现象也就不再存在。

理性

理性(ration),在一般人看来,被局限地认为是某种和科学相关联的东西;而科学,很不幸,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很职业很专门化的东西。
理性和科学有关,没错,因为科学被误解为职业和专业,而理性也连带着被误解为只有在特殊场合才需要遵循的东西,就是大大的错误了。
何谓理性?从现实的状况来说,理性其实就是我们处理简单事务的唯一正确态度。
何谓简单事务?就是日常常识相关事务。
有人说,理性和对深奥或神秘事务的领悟有冲突。
不然,理性是我们的精神能力,从处理简单事务,发展到处理复杂事务,的一个必备基础。如果这个基础都不具备、都不牢靠,就直接试图处理复杂事务,是危险而必然会走上歧途的。因此,理性是初阶,经由此初阶,我们才能步上领悟的高阶。

这是一个大题目,上面因为所以了一大堆,其实主要只是表述观念,还需完整的阐述。

佛学的历史里面,早已注意到了此点,所以有因明之学。
但因明学,在一般人、甚至一般的学佛者的看法里头,只是一个专门之学,而非必修之学。
这,显然是历代贩卖廉价入场劵所遗之流弊。
当然,现代人并非必修因明不可,因为我们多了一个更为宽泛和基本的选择,就是理性。
理性这个汉语词,源于西方,是对西方词汇的翻译,但对应的东西在我们的传统里面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约束出这么一个专门的词汇而已。

科学可归入理性,因为理性精神正是科学的精神基础。
何谓理性,用汉语传统词汇来说,就是“实”、“是”、“史”、...这一系字,求实的态度,就是理性。
认为一切皆有一个可刻实的真相,各真相之间不能有矛盾,这是一个从人作为动物来讲,极其朴实的观念,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动物,包括人,要对外界做出有效的反应,必须认为自己感知到的对象,是稳定的,而不是本质无法捉摸的,否则,动物别做了,还是做植物吧。
所以这种认知态度是具有深刻的本质起源的,延伸到人的文明阶段,就是一种生存态度和精神态度,这点在古老的东西方都是一律的,只是由于随着人类精神的健旺,后来不免出现其他的感观,这里暂不论这个历史。
在中国,这种态度的一个极致,就是黄老道家的自然世界观。在西方,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后来成为科学的孵育环境。
所以,科学可归入理性,而不是反过来。

既然理性,是我们出于自身本质的内在要求,又何以在人类的精神历史上出现种种逆反理性的冲动和观念呢?
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在勇气或者说意志上常常出现问题。
比方说一条狗,假设它胆怯了,它会蜷缩着不敢对变化着的、可能对它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可惜,它缺乏人类的智慧,人类在这类状况下,还有另外一些的法子,就是:祷告、念佛、崇信、仪轨、画符、万物唯识、涅盘、......
我一下子例举不过来了,以后再补充。
所以说,在人类的精神能力健旺起来之后,有时候就会丢掉一些关于勇气或意志方面的东西,从而失去理性,很遗憾,拿掉理性,得到的必然是谬误。

理性,常常哪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都是窒碍难行的,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我们说了,理性,无非就是求个实,对于一个盒子,要 求其实,好说,最彻底的把盒子给劈开,总能够知道盒子里头实际有些什么,但对于自然根本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性中的问题,何为实?
这时候,错不在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理性,错在我们的理性的能力不够。
对于复杂深奥的事务,我们如何继续坚持理性?唯一的答案就是,增强我们观照的能力,增强我们了解事务真相的能力。
而这,正是我们修行的唯一功效和目的。
至于跳出生死轮回,应该理解为认识我们整个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因为这个认识自我人生的过程,正是我们修行过程的一部分,是我们修行的一项子任务。

在中国的历史里头,这种态度曾达到的一个极致,就是黄老道家的自然世界观。
1,这种自然世界观彻底摒弃了关于这个世界的本质里面,任何一丝一毫人的低等品性的残存,甚至是全部的人的属性,因为道家者流所指向的世界本质,是远远超越了迄今人类之实际境地的。
2,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可以被人类所趋向的,而此世界也正因为人类的趋向,而获得清晰。
3,现代科学的实况,还只是上述精神的一个中阶实现。

现代教育在训练学生的理性的深度能力方面,基本是空白,所以很少有人,即使接受过全程的教育,具备深度理性之能力。
在人类进化之义度上,把理性推至其边界,乃进入宁静,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
所以,可以给予现代人的课程是,有效增进人们理性之能力,学会分辨人类诸多低等权能对于理性之干扰,以此而笃定走向精神进境,此乃我所谓理性为精神基础之意涵。
当然,在人群的分化上,理性的方向是一部分人的弱点之所在,毋庸讳言,那是另一个角落,另一只分队,需要另求突破口。

理解

从现象上看,理解是人类特有的一个基本属性。
但是,如果观察动物行为,又会发现,动物也具有一些类理解的行为,例如动物的习性或习得技能,都是基于对环境事件的适应,或者说,理解。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一个人类所特有的理解功能,予以明确出来,从而通过这个概念,来揭示人类之特性。

人类理解的根本途径,是观照。尽管,这一事实常常被各种现象所掩盖,例如,概念的使用,抽象的滥用,都可以起到掩盖的作用。

知识

最终,人类的一切成就,都可表述为知识。
或者反过来说,知识是我们人类一切成就的最终表述形式。
上述定义要紧的地方是“最终”和“可表述”。
“最终”,是体现在信息的传播上,只有可以稳定传播的信息,才是可继承的,而可继承,是知识的必需的主要特征之一。
为了保证可继承与可传播,人类认知的结果,就必须发展到知识的程度,这就是最终的含义。
“可表述”,同样是为了让知识表现为{信息},从而具有可传播的属性。

知识与{思想}、{精神},构成人类的全部非物质成就的三大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看,“人类的一切成就,都可表述为知识。”

精神权能

精神,如果我们视之为人类的生理机能,那么,精神权能,只是在语用上,带有更多的主动色彩。更精确地说,当精神呈现为一种权能,那就意味着其中被灌注了意志和想定。

自由

自由,其本质,只是指称意志或精神,才是有效的,而一般被误用于行为,其实是把人类的主体性,退缩为动物。
因为,动物的行为,占据了其自我的主体;而人类的行为,从属于其精神,换而言之,精神占据了人类自我的主体。

精神的自由,其实质是处于良好的演进状态。这也意味着,一切内涵停滞不变的精神范畴,是精神自由最直接的敌对者。

那么,何谓“良好的演进状态”?
基于认知与修行的精神演进,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是一个普遍的经验。问题只是,如何予以清晰阐述。

虚伪

虚伪,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范畴,也是精神史极端重要的命题。

一般所理解的虚伪,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技术,用于顺应对象的需求,而达到自身的目的;
但,更为深刻的虚伪,则是基本无意识的,基本非技术的,甚至常常是义正严词的。这种类型的虚伪,更为常见,也因此而成为精神史之重要命题。

这种虚伪,可以体现在个体,也可以体现在群体。在历史上,有不少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欧洲中世纪攫取了世俗权力的神权阶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某种社会无意识,普世价值旗帜下的现代说教者,等等。

不过,更为重要的虚伪事件,发生在宗教与思想的历史中。

虚伪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权能的滥用,这种精神权能的本义,是给行为寻求价值判断,而一旦滥用,就成为虚伪。

那么,这种滥用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呢?

观念

观念(notion)

观念的呈现

观念,就其生源而言,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接受教育而呈现,一类是主体经由自我学习而呈现。
无论是哪个生源,观念对于主体的呈现,都是抽象的结果。那么我们获得观念所遂行的抽象过程是怎样的呢?

【例1】
正义的观念
正义观念的呈现,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展开了对正义这个观念的呈现过程。

观念的流传

观念的用法

【例】
下面是一位朋友(“我”)与我的一段对话,他所遇到的困惑就是属于观念的使用问题:

我 说 (11:44):
我看了你的回信,还是觉得心里的困惑没有解开。
我似乎是有点食古不化了。
比如,你说,不做坏事就好了。那么,去参与做一些不大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事吗
yijun 说 (11:47):
选择,除了应该有底线,还得学会有权宜
我 说 (11:49):
碰到这种困惑我次数不少了,以前考研是这个困惑,现在找工作还是这个困惑。这个问题一直有,所以开学都几个月了,我拖到现在还没有赚一点钱。
比如说最近吧,有朋友介绍一个不错的工作,就是写一些短信帖子,写国学的内容,很容易写,钱也给得多,但是我这个困惑又来了。
明摆着这个写帖子的事情就是一个普及娱乐大众的事情,而这和我希望的写法应该是有一段距离的。
就是说,有点儿打着国学的牌子的意思,如你所说,挂羊头买狗肉。如果不这么做我的钱就不多了,如果做呢,似乎是达不到我自己的标准。总之,感觉一要坚持纯粹,内心就到了一个非常严酷的境地了。这个事情和我考研的时候的心态差不多。
yijun 说 (11:59):
你的那些观念,绝大多数都不足以把它推到极端后,用以约束规范行为
我 说 (12:02):
就算是我写普及内容吧,我的知识都是不够的,免不了用网络资源,也似乎是不太好的,有点不道德。总之我的困惑就在于,一,要顾及大众的口味,不纯粹,二免不了改写网络资料,不道德,也难保证我不出现一些知识上的错误,误导别人。
你这两句话倒真的说到我心坎上了
我确实在很多时候,就在重复这个错误
这个问题似乎是我所有问题的一个源头,至少这两年,我就在这个问题上打圈圈。
yijun 说 (11:47):
选择,除了应该有底线,还得学会有权宜
我 说 (12:09):
以前,我也试图用这个来说服自己,但是我想到曾国藩的话,或者其它的理学家,说,诚,我就想,我去求权宜,这是不是就是不诚呢?明明一个事情你觉得有不好的一面,然后你还那么去做,并且说这是权宜,这是不是自欺呢?所以我以前多次用一种强压的方式来摄制自己。
这种心态,其实现在翻看以前发在大巴上的帖子,我和含凡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这个倾向。
我和你说说我心理的实景,每当遇到上述的类似的事态时候,想求权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了。但是,每当我这种心态冒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浮现的是王阳明或者阿罗频多的话,我觉得这种求权宜的心态就是私念,而我不应放纵这种私念,要把它克去。这样一来,强力摄制就开始了。有的时候,我又对自己说,你怎么这么蠢呢,大家都做你为什么不能做,但是我这么去做的时候,内心就处在一个极其严酷和痛苦的境地,仿佛总有一个神圣者在看着我。
我和你说说我心理的实景,每当遇到上述的类似的事态时候,想求权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了。但是,每当我这种心态冒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浮现的是王阳明或者阿罗频多的话,我觉得这种求权宜的心态就是私念,而我不应放纵这种私念,要把它克去。这样一来,强力摄制就开始了。有的时候,我又对自己说,你怎么这么蠢呢,大家都做你为什么不能做,但是我这么去做的时候,内心就处在一个极其严酷和痛苦的境地,仿佛总有一个神圣者在看着我。
yijun 说 (12:22):
不要用观念从外部进来作为约束,得学会内部的感受。你这样一个做法,和每天要求自己念佛1千遍的老太太,有区别吗
我 说 (12:27):
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大概出在哪里,跟你说说看是不是。其实我知道,可能这两年,我是没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和感受的情况下,就自以为是的朝前走了。用阿罗频多的话说就是还没有真正学会分辨,以至于把一些不好的势力和“神圣者”的力量混在一起,结果把反面的力量的在一种正当的名义下扩大了。
其实yijun,你现在能看到我的实际境地,我还觉得安然一些。至少你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
这么走了一段路,我心态确实有些沉重了。我是有一些摔倒的经验的,或者现在还没有完全爬得起来。就我自己个人所说,我在认识你以前,就确实有一些强迫症倾向,经常遇到“两个我的问题”,以前我们讨论过的,这个问题是波尔提出来的,就是当我在思考我的时候,另一个我在哪里?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这也说明我以前就是个过度思维者。而当我走上修证的道路的时候,我其实没有真正认清和解决这个问题,相反的,可能我把这个思考着我的“另一个我”用神圣者这个名词代替了,从而使自己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
在大多数的时候,我自以为自己在修证,实际上完全偏离了。
我谈谈我作为一个个案在读阿罗频多的时候的真实感受,或许对你有参考作用。我觉得,阿罗频多的东西,他当时写的时候,是有一定的受众群体的,也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中国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不大适应他的表诠。用佛家的话说就是容易着相。我个人就犯了这个错误,而且我还见到大巴上也有一些人容易把 “神圣者”作为一个实在来理解的,比如帮我们抄“母亲的话”的那位网友。我相信,对于很大部分的中国人,是容易在这种表诠上起误会的。
而对于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比如宋明理学,我觉得同样附着了不少的伦理观念,我阅读宋明或者马一浮的时候有同样摔跤的经验。其实,很多伦理伦理观念的理解必须具备有历史的素养和眼光,才能够把附着在精神上的戏码去除。而其实对王阳明或马一浮的阅读者,很多是可能并不具备这种素质的。
相比起来,对于中国人来说,佛家和道家对精神问题的表诠不那么容易让人起误会。这就是我的感受。


观念的嬗变

观照

我们设定,最根本的理解,是作为观照的结果。
那么,观照所表达的,就是人与其对象的基本关系,正是这种基本关系,决定了人之相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儒学

儒学,乃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当中所凝聚的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得到了一系列的表述,并且,这个共识也在这一系列表述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论语》真的很重要吗?

唱个反调。
从单纯思想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论语并不重要。
论语的重要,只是体现在社会学的角度上。

若从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其实管子远比孔子重要。我觉得孔子之所以在后来抬到如此高的地位,以至于有所谓儒家,被外国人不明就里地认为是中国之一门主体宗教,呵呵,其实是别有缘由。

我倾向于认为孔子在34岁或51岁时去找老子求学一事是真的,在《礼记.曾子问》《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观周》《庄子.天运》这些书里面都有记载。孔子对老子的崇敬也是可信的,因为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

读论语,一定要通读,为什么呢?因为论语是一个语录,而且是非常零散的语录。孔门弟子们记录这个语录时,比较吝啬,常常不交代对话的具体场景,当然,那个 时候也没有多么复杂的场景,是足以让笔记者觉得,不交待场景就没法说清楚孔子那一句句话的意思的,所以,要读懂论语,读得恰当,不做过度解释,就得要进入 那个时代场景,长时间地感受孔子那一句句的感慨。
是谓通读。

话说回来,《论语》在老子的视角上,并非最重要;但是在社会的视角上,却是极端重要的,因为它尽管不能提供终极的答案,但是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何谓格物?

《大学》一开始就说: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啊.接着是一个讲做人的次序的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百姓,皆须以修身为本。

物格,就是去格物,格在这里是动词,去认知事物的涵义的意思。即知性的达到,获得知。

格物这个词有个非常有名的典故:明朝有个伟大的人物,王阳明,他年轻时,读了这段文字,就踏实地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所以他第一步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格物。他想物嘛,总之是个东西,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先去格一格。于是他看到了窗外的竹子,于是他约了几个同学,决定一起来先从“格竹子”开始。于是他们一起静坐在竹子的前面,就这么看着竹子,想着这个格物应该是什么意思。王阳明这个习惯很好,不懂一个词,就动手去实践,而不是查字典。

于是他们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盯着竹子看,居然一连坐了3天3夜,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那两同学病倒,王也幡然醒悟,其实所谓格物,不是去思考具体事物的知识,而是去体察,去感受所谓一个物的存在,只有能够感受一个物的存在,才能进一步趋感受自我的存在。王坐在那里,最根本的收获,可能就是知道了一件事:竹子在那里!

注意!所谓感受一个物的存在,不是说它那个物,让你觉得它存在在那里,而是反过来,采取感受存在态度的心灵本身,进入了一个全般的无任何遮蔽的自我安宁,这时心灵就像是一片虚空,这时任何一点实际存在的非虚幻的东西,进入这个虚空,都构成这个虚空的内容,这个内容就完全的不多不少地表达了那个物,那个东西的全部涵义。就是当我们要“格”一个物,或者说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就只是沉默地“看着”或者“观看着”那个物,不生出任何有关那个物的思虑,不生出任何有关那个物的情绪,因为我们知道任何有关那个物的思虑,任何有关那个物的情绪,都是对那个物的歪曲,于是我们可以干脆暂时不生出任何平常习惯的思维上的应对。

这时我们的心灵,就好像是一片虚空,它本身什么也没有,也就不会有偏见,不会有先入之见,不会有认识的局限,因为我们的心灵此时容纳的正是那个物的全部,而不是关于那个物的某个方面的语言描述。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足够的安静,使得我们的心灵达到能够完全容纳事物本身存在的虚空的状态。这时,你会说那我们怎么说出我们对于那个事物的看法。请不要着急,要记得任何语言的说出,都永远是对于那个事物本体的或局部或片面或歪曲的描述。因此我们何必强迫自己去说呢?

老子第一句话,就是说的人类的这个无法逃避的状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道,作为事物背后在主宰真理,勉强可以说出来,但一旦说出来,就不是恒久的真理了,那里的常,也写作恒。关于一个事物的描述,或者说名字,也可以勉强给出命名 。但一旦给出了明确的命名,就不是可以恒久有意义的名字了 。所以所谓格物,就是面对着事物的本体,感受到事物的存在,而不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这只是开始,因为我们不能停止在这里,否则我们岂不是只能做哑巴和残疾 。

关键是这个开始,就像是现在的天空,具有无限的深度 。因为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的心灵,是完全地放着你需要考量的那个物了呢?我们永远只能做到相对程度的安宁。但那是我们唯一的开始 。不断地从那里开始,不断地从我们一次比一次有深度的安宁开始,面对着那个置于安宁的我们需要考量,需要处理的事物 。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去使用笨拙的语言,同时我们也很清醒地知道,我们说出来的任何话语,都是有点勉强的。使用语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开始了所谓的思维,所谓的理解。其实我们稍微试验一下,就可以知道,对于一个事物,重复地进行考虑或者理解,每次开始于不同深度的安宁,我们得到的所谓理解,或者说对于事物的描述,必定是有非常不同程度的清晰度的。

这个把真实事物置于犹如夜空的安宁的背景当中,置于心灵的虚空当中的过程,就叫格物。当然它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能够把自己的心灵腾空,让它什么杂物什么灰尘都没有了。因此格物的功夫,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包括了静心,清空心灵的过程。

孔子这个人

我们现在来看孔子这类所谓古代贤哲,最要紧的是必须有历史的观念。
当然,我也不反对悬拟一个自家定制的形象,称呼其为孔子,但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终究只能用于最初级的阶段,不能总用下去。
孔子这个人,值得以严谨历史的观念来看一看,便于我们去追踪中国文化的一大源流。

其实历史地看,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类似孔子那样的人并非仅有,那么何以唯独孔子成为后世推崇圣人的标本呢?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有意思,反过来说才更有意义:中国的这个文化,可能总是会挑一个孔子这样的人,树作典型的。
不过,从概观上来看孔子的一些特点,还是有些意思的。
纵观孔子的一生,主要是三件事:授徒,撰述,做官。
授徒这件事,有一个问题:他主要的教学名头是什么?或者说,他的那些学生是冲着他的什么来做学生的?
大体上,他有过77名学生,这77名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干什么的都有。有贱民野人有刑满释放犯有残疾当然也有贵族,其中,有好些后来都做了不小的官。
因此,单纯从授徒这个角度,他生前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足以被当时人认可的世俗名声与成就的。
问题是,是因为那些弟子的影响,而导致后来逐级放大孔子的影响的吗?
未必。
因为那些弟子在当时,远非在当时是达到了一个名噪一时的主流地位,就好像是现代世界的麦肯锡之流的咨询行业,如果你拥有哈佛MBA的金装文凭,大可以在这个世界人力市场上畅行无阻,显然,孔子学院的文凭在当时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

真德秀

《大学》仅仅是一篇很短的文字,但,真德秀硬是把它衍义为四十多万字,这正是儒学发生史的一个典型场景:把中国人关于宇宙人生社会历史的认识,凝聚到一些古代经典所抽象表述的共识下面来。

梁漱溟

这个人,应该说,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因此,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他是如何体现其时代的。

梁漱溟的禀赋,大体说来,是中等,或者说,是比中等多一点点。这一点点,并不多,但足以使其有自立的姿态和力量。

于是,这样一个具有基本自立姿态的传统知识分子,能够非常深切地表征其所处的时代。因为,他不具有时代的超越性。

下面,我主要根据其88岁时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艾恺博士的谈话记录,来分析这种时代属性。

一个场景

这是一个典型的东西思想的交谈场景,发生在梁漱溟88岁的时候。
正如访谈者所言,他对整个访谈最深的印象,就是梁的真诚,"表里如一"。这就使得我们得到了当事人在现场最直接的证据,梁的谈话没有伪饰。尽管,我们直接从梁的话语本身,也足以做出此一心证。

鉴于这个访谈发生在梁88岁的晚年,因此,可以认为梁籍由这个访谈,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观念,做了一个沉积和反顾。

忍不住先摘点好玩的,关于熊十力。

(熊十力)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儒家,他始终是一个儒家思想。旁人误会他是个佛家,...其实不是。

我慢慢地写文章讲唯识学,出了第一册、第二册,继续写的时候自己也很不自信,这个讲法对不对?...我就去内学院请人来讲。
...哪晓得熊先生请来以后大反我所预想,他要开辟新局面,他讲的唯识标明是"新唯识论",我是唯恐失掉古人的意思,他就是主观地按自己的意思来讲古人的学问。

熊先生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凡人,...他没有做过实际的这种修养功夫,他去讨论人家那种功夫上的事情,这个是不行的。...佛家的学问,也就是瑜伽师,从瑜伽师才产生了唯识学,熊先生却是一个凡夫,一个外行人,他要改造唯识学,...这个事情我认为是胡闹。


这个评论,可以说很诚实。

他主要的修行体验:

我也曾经去学过气功。...大概1956年,...可是我没有像气功疗养院所指点给我的,好像路子不是那样,可能像是佛家的。我附带说一句话,我不敢...我猜想吧,...他们这个气功师中国古时道家那一派的,而我呢,虽然按照他的条件去做功夫...可是我就达到了一种境地,...就是一念不起,一个念头也不起,好像是佛家的定功。...有过这个经验之后,觉得很好啊,所以再去做的时候,就有点期待心,等着它来,盼着它来,不行了。你期待它,盼着它,它不来了。就是,你还是要放下,你不要说是"昨天的那个过得很美,我今天还愿意再来一回",不行,你还是得放下,放下,放下,不要有一个期待心,那么才胡出现。我所得的这个,我认为很好的这个,好像是"入定" 吧。...没有继续深入、继续去做这个功夫。

梁漱溟和毛泽东同岁。但是,很明显地,梁漱溟对于政治、历史的发展的洞见,和毛泽东差得可就是天上地下了。
梁漱溟的一个本家老兄,在湖南协助梁启超办过时务学堂,做过毛泽东岳父杨昌济的老师,梁漱溟在北大任教时与其老兄住一起,而杨昌济也同期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常去梁漱溟家看望其老兄。因此渊源,梁漱溟与毛泽东非常熟,这就使得他从延安时期一直到解放后,与毛的个人交往,都没有障碍,这种交往直到1953年9月梁公开与毛发生冲突截止。这个截止,显然是因为毛觉得梁终究是个不懂事的人,而主动终止的。

梁承认自己的修行体证仅止于此,因此,他评鉴人,对于大部分人颇中肯綮,对于高于他的人,就只能仿佛其际涯了。
例如对于马一浮:

有高的智慧的人,...这个人是一个我很佩服的。...很通达,...他对东方的学术,儒家了、道家了、佛家了,她好像都很通。马先生可以说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懂的东西太多了,...(p144)



而对冯友兰,曾是梁的学生,就一语中的:

他好像是儒家,好像是发挥中国传统思想,好像是这样,可其实呢,他的为人是老庄的吧,...就是不像那个儒家,好像忠于自己,一定要很正直,他不是那样,他是有点...有点那个叫什么,...玩世不恭。他不是那么本着自己的相信的道理,很忠实,不随风转舵,不,他有点像玩世不恭。(p49)


梁评价毛泽东和周恩来,很干脆,很敞亮,毛,是伟人,周,是完人。

透过梁的感受,来看文革的话,就会知道,现在到处都是的文革语境,是夸张歪曲了的。
那些血雨腥风的传说,其实主要是少年人的疯狂天堂+成年人的阴暗放风。
现在的自由主义把文革设定为某种原罪,只不过是又一场成年人的阴暗心机而已。

梁说到底,是一个意气奋发的书生,尽管解放前一直在政治里面打转,左右东西到处串点角色,但,终究是不懂政治,在毛泽东看来,就是不懂事,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懂事。
1,抗日战争打起来后,全国有浓重的失败情绪,看看汪精卫就知道了,汪内心的理性预测,就是中国会失败。梁漱溟更加不会有更高明的眼光。他于是就跟蒋介石打个招呼,然后去延安找毛泽东,想看看毛泽东这里怎么对待抗日前途。一到延安,就感觉气氛迥然不同。毛经常把梁叫去聊,他在延安的16天里,跟毛聊了8次。毛当时手头正写《论持久战》,向梁讲述他对未来的乐观看法,以及理论根据。
梁这个榆木脑袋,估计一下子还难以从悲观情绪中缓过神来,不同的"判断"不好争辩,就跟毛争辩理论,说中国不是阶级社会,至少他以了解一点的明清历史而言,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都不是阶级社会。
这个事情上面,立马就和毛分了眼光的高下:毛就是因为看准了社会的阶级分析这点,才成功地抓住抗战的机会,取得了农民的支持,而最终取得国家政权。

2,1950年了,新中国都已经建立了。梁到北京,毛刚从苏联回来,就叫来梁,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新政府做事。
这个榆木脑袋回答,我还是在外面好点吧。
为啥要用这种保持距离的态度呢?他的逻辑忒简单,就是在重庆的时候,看到二野、三野、四野的军队都进城了,但各支军队的装备衣着相差颇大,发生过一点相互争设备的事情,因此而联想到,是不是共产党胜利后也会继续发生军阀割据的事情呢?
这个担心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如何评估。他缺的就是这根弦,政治的弦。
他因此担心,就延伸到担心共产党的政权是否稳固,也因此,想保持一定距离。
这样一种心理,显然只会让毛嫌。
因为,梁如果真的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书生,守着本分做思想做学问,那也好,但他又一直喜欢捣腾政治,(当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做政治,而只是从事社会运动),要做中立者,建立民盟,说话著文都喜欢占势,就是他自称的,从小语不惊人势不休,喜欢干众是而独非的事。
如果他有周恩来一成的聪明,那也行,能够有方向。
但他没有,只有独立的热情,而无明澈的力量。
这就决定了,他成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样版。正是因为这个样板能够成立,使得他成为了毛要重点批判的对象。

这个心理,一直到发生高岗事件时,他还忍不住拿来自我安慰一下:高岗出事了吧,我早想到了。。。但是他是否反省过,何以毛能够轻易把高岗搞掉?何以高岗成为不了蒋时期的军阀?

3,53年,他最后和毛公开争吵。到他88岁时,承认自己,是自己错了,纯属自己年轻气盛,意气用事,就是不懂事。

梁对中医的认识:

(我)在政协(参加的)是医疗卫生组。...(中国医学)这个是代表中国文化,代表中国学问,代表道家。...经络、经脉在人身上...怎么能够很清楚地懂得这个经络呢?是道家。...因为道家的功夫就是在气血流通上。...道家呢,它把那个向外的,总是在观察外边的,它回来,转回头来,把不自觉的变成自觉,有一分的自觉,他就有一分的自主性,他自己一方面知道了,一方面就能够左右变动他。道家就是这个,对自己的身体的气血的流行啊,从不自觉变到自觉,不自主变到自主,...这个能够自主啊,能够自主之后,就是成仙了,仙人嘛。...大概很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这种功夫吧,《庄子》这本书里...
我们政协委员有个人,...叫王保珍(音)北方人,河北省保定人,活到98,...他有一个本事,有能力,我们就看出来他有道家功夫,很热的水,煮得开了,高温哪,我们手下不去,手下去就要坏了,他可以,他可以全身在里面躺着。(p259)

我记得我第一次在延安看到毛泽东,临别了,我要离开他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我对你要说一句要紧的话,你要读《反杜林论》",...我后来就读《反杜林论》,是好,好,不过有些地方不完全懂。
(法国的柏格森)他有一本《创化论》-创造进化,这个书不太多,还有一本书叫《时间与自由意志》,译成英文是"Time and Free Will",还有一本叫《物质与记忆》,这个书不好懂。我是很欣赏,很佩服,但是他的书呢,不容易看。(p145)


《反杜林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代表作,是19世纪普通哲学家试图理解科学所带来的对于自然观的变革的一个努力的例子。应该说,有他聪明的地方,但是,也不庸讳言,很受时代的局限,特别是,受到恩格斯个人能力的局限。其实,这样一个任务,如果是由彭伽莱或者是由爱因斯坦来做,会更合适,当然,他们也确实采用更为简洁的方式,发表过相关主题的见解。
柏格森著作则更像是一个科学观念在哲学中的应用,颇为吃力的一个运用。
这一类作品的共同点,就是试图把科学新知纳入哲学视野,尽管远非高明者。因此,也就可以想象,这类东西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要理解,会是显得多么困难。

希望看到这里的朋友,不要认为我对梁漱溟不屑一顾。
每个人要进步,都不妨给自己建立一些参照物,那就是走在自己前面的人。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走在自己前面,很简单,就是看那人的言论文字之类的,然后,心下独见,即可。
梁漱溟以中等之资,能够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这已经是他所在的时代以及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难得的了,因为他是一个知道给自己扎根的人。
特别是现时代,熊十力之流、所谓海外新儒家之流、...一堆乱七八糟的人物都被供出来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则是一切向西看,柏拉图、海德格尔、萨特、维特根斯坦、...哗啦啦一片圣象,才看到个影子,就赶紧五体投地...学习,是应该的,学而不知道消化,不知道自己何处扎根,就完蛋了。
梁漱溟,尽可以贬他西文不好,西学知识不多,但他一直在锲而不舍地消化所学,就是他自己所谓的,创造性为主,同时牢牢把住正确的方向。因此,他终身遥望王阳明而前行。
所以,我还是推荐他自己最看重的作品,《人心与人生》,那会有助于大多数人看王阳明更容易些。


《毛泽东选集--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毛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对梁漱溟的批判讲话,值得看,呵呵。

梁漱溟晚年口述电子版下载。

宗教

我们都是同盟军,因为虔诚,因为神圣。

一切宗教,都只是一个指向;一切无信仰者,亦不得不拥有此指向。这指向,是人类的命定;这指向,就是关于服从与职责。
宗教,延绵几万年以来,做出了无数的尝试,尝试解决这个俗世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尝试解决我们这个粗糙人体无法解决的问题, 做出种种努力。

宗教所尝试的问题

下面这些问题,都是任何宗教都不得不去努力回答的问题,或者说,任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言之成理的回答,都可以构筑为一系宗教。

疾病与死亡

疾病和死亡一直是我们这种生命体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引致我们本能的痛苦和恐惧,使得它成为任何宗教首先需要予以解答的问题。

来由

我们自己的来由为何?万事万物的来由为何?这同样是一个基于本能的因果律而引致的问题。

未来

到何处去?不管是个体的未来还是群体的未来,都是一个事关我们生存意义的问题。

厄运与命运

偶然性,特别是带来厄运的偶然性,必然给人带来恐惧,并可以大规模地抹杀掉人生的幸福与意义。

公正

社会的不公正,几乎就是与社会之形成而生而伴的。特别是当不公正受到社会上层建筑的约定和强制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自然要询问其缘由。

善恶

善恶固然只是不同的选择,但一直是社会的主题之一,也一直是找不到自然答案的大问题。固然,社会可以采用规范性答案,但是这样的答案终究只是临时的。

宗教如何回答

宗教的回答,归根结底依赖的是领悟。
领悟是人的一种特别的认知程序,不同于解决日常问题所使用的一般性认知程序,领悟是基于个体所拥有的最大的生态域而遂行的,更是以个体的生理感受为基础的。

宗教的共同生理基础

无论什么宗教,其基础都是同一的:我们这具有同一性的肉身。因此,宗教经验所赖以建立的过程和结果,是类似的,差别仅仅在于,远近。

宗教的病症

对生理的依赖,必然导致两个可能后果,一是获得更为深刻的洞见,一是产生病态的局势。

宗教的未来

宗教的未来,必须要走向一个 目标,就是达成一致:相互宽容。
我们必须说服所有的宗教立法者,无论你站在何等样之宗教立场,你都必须对其他宗教予以宽容的态度。
然,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命题。
首先,任何宗教,都有可能出现偏斜的发挥者,在人间制造敌对,乃是它生存的必需。面对这种局势,我们不得不观看人群的宗教环境,它的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
然后,我们不得不返回到起点:宗教亦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努力。

中国佛教史

早期对佛教的接受环境

外来宗教进入一个成熟社会,是一个分层次的过程。中国内地的接受环境,迥异于西域和西藏,也因此,佛教在内地环境的流播,才有了独特的中国化演变。
内 地接受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单一宗教性,并且,人群的精神生活被分做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一个是纯思辨化的义理部分,由少数知识精英分子遂行;一个是持 实用主义的大众,把一切宗教视作大神,追求其效用。因此当佛教传教士来到内地,所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友好的社会,知识精英视之为与黄老一派略同的学理,大众 视之为又一个大神,而大神总是越多越好。反之,佛教本身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也使得其马上适应了中国环境所赋予它的角色:一种中国式宗教。
一个典型就是《后汉纪》所载楚王刘英的故事。
这 个刘英“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喜黄老,修佛屠祠”,算是一个当时的知识精英分子,热衷黄老的同时,也遵行一些佛教的礼仪,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么其他人怎 么看他这么干的呢?当时的皇帝明帝,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诏令天下死罪可以通过交纳缣来赎罪,于是刘英也拿了一堆缣交给明帝,明帝就奇怪了,说,“楚 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有何嫌惧而赎其罪?”
明帝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在他看来,这个刘英敬佛,一点都不觉得怪异,佛教,被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既有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几乎没有任何异质性。

一山一宁

一山一宁(1247~1317),临济宗杨岐派第十世传人。元大德三年(1299)八月被元朝廷作为使节派往日本,以其道行和文化力量,折服整个日本,遂终生居留日本,弘临济禅法,创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的“一山派”。去世后被当时的天皇后宇多封以“国师”称号,并题写像赞,“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

一山于日本文保元年示寂,临终一偈:
横行一世
佛祖吞气
劍已离玄1
虚空落地

  1. 1. 也有作“箭既离弦”,不过我更喜欢“劍已离玄”。出现这两个版本,令人联想到,这所谓临终一偈,很可能是一山的口诵,弟子笔录的环节,导致出现两个发音类似的版本,但,斯人已逝,无法求证,只好各取所好了。

伊斯兰教

业已成立的宗教,必然是满足了一定人群之社会心理与历史发展之需求的。

信仰的需求

所谓信仰的本质,就是心理的确定性,而且是对于一切事物的心理确定性。把这种确定性,建立在人格化的对象上,是早期宗教的一致选择。因为人类最早的行为对象,就是人自己,因此,最早的对象物,都是人格化的。

这种心理确定性的范围,是随着历史而发展的。
对于伊斯兰教而言,一直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的第一个教派哈瓦利吉派出现之前,其所提供的心理确定性,仅仅限于大众的简朴心理需求,诸如,一个至高的唯一的真主;一系列关于真主的故事汇编-《古兰经》;日常伦理与道德的规范,等等。

哈瓦利吉派之所以出现,其背景是伊斯兰教开始进入政治领域,试图成为政治权利的基础。而早期的伊斯兰教一旦挣脱日常伦理领域,试图进入人类更为复杂的行为领域,就面临了教义必须进一步发展的压力。
这个压力,在公元657年第四代哈里发阿里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耶因争夺世俗权力而发生战争时,被引爆。

引爆的中心问题,乃是围绕“因信称义”的争执,也就是知行是否统一的经典认知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属于精神史中非常重要的虚伪现象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佛教的历史

我们如果还想从佛学获得一点教益,最好是从佛教的历史开始看起。

(是称呼“佛学”还是称呼“佛教”,是个问题。佛学的重点是作为一门知识、一种智慧;佛教的重点是作为一种宗教、一种集体活动。两者都可以用来指我这里要讨论的东西,但,会根据上下文略加选择。)

如果说对心灵与精神的体认,是充满分歧的,那么对于历史,应该是相对少的歧义。
我们不妨问一句,佛教的历史肯定是存在的,浩如烟海的大藏经,中文的、藏语的、梵文巴利文的,无论如何,它们都是被人写出来的,那么这些文字,以及上溯到被记录为文字之前的言语,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的?

很遗憾的是,印度是一个缺乏历史记录传统的国家,更不用说对于佛教的历史记录了。幸运的是,大藏经里面还是有不少的对于自身历史的书籍。
所以,要呈现这一系伟大知识传统之历史,还是有可能的。

黑暗吠陀还是汇流吠陀?

2千年来蔚为大观的佛教之创始人,释迦牟尼,或者叫悉达多.乔达摩,是一个主要活动在如今被称为印度地区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释迦牟尼生前的所学所悟,都发生在2500多年前印度的那个环境当中。
那么,那个环境是怎么来的呢?何以在其中出现释迦牟尼这么一个人成为历史的自然?
但,留给2千年之后的我们,只有很困难的答案。

在释迦牟尼之前整整1千年的历史,几乎完全隐没在黑暗之中,而我们对于这一千年的黑暗,唯一明确知道的是: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人,主要是在过往1千年里面陆续从西亚中亚大草原上迁徙而来的印度-雅利安游牧民,而印度本地的原住民则在雅利安人来到之前,已经创造了非常成熟的城市文明,但是,随着雅利安人在印度河与恒河平原的展开,原住民不管是人物还是他们的城市,都完全消隐了。
那一千年里面留下的遗存,在四本《吠陀本集》和两部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当中散发幽光,其他就全部埋藏在地下了。
这些,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能够获知释迦牟尼之精神背景的全部材料。

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因而黑暗;只有吠陀集流传,因而吠陀。那个1千年,因此被称为黑暗吠陀时代。
但,随着考古学挖掘资料的增多,我们开始能够隐约看到一些亮光,亮光底下,人影绰绰。

佛陀生前的思想环境

先梳理一下依靠现有文献就可以了解到的释迦牟尼的背景,也就是在他生前,所能够接触和了解到,以至学习到的思想大环境。最后,再从那些文献的幽光里找寻更远的源头。
现在一般被称为宗教的东西,在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做最大的归类的话,大体就是婆罗门教、耆那教,以及佛陀自己创立的佛教。其中婆罗门教内部又衍生无数派别,每个派别都值得仔细来看,但这会儿,我们只看大概。

1,婆罗门教
印度原住民文化与雅利安文化融合后的产物,是印度历史上最庞大的思想体系。印度次大陆上的人莫不受其影响,释迦牟尼亦然。
婆罗门教的经典就是吠陀经典,除了众多深刻的教义,主要的宗教形式就是以祭祀为中心。
婆罗门教有一个基本的创始学说,里面有一个原人的概念,基于原人的概念而构造了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早已有“三道四生”的轮回业报的理论,所以对于婆罗门教,人生本质就是苦,因此必须最终求得解脱:也就是“梵我一如”的境界。
作为现实的人生,则追求法、欲、利、解脱,这四大人生目标。

婆罗门教历史上诸多伟大的思想家们,为印度整体文化包括佛教提供了主要的营养,也为释迦牟尼提供了完备的教师系列。
(1)吠檀多派
提供了印度思想的核心
(2)弥曼差派
着重吠陀祭祀,为后世密宗类提供了思想。
(3)数论派
(4)胜论派
(5)瑜伽派,后也有被称为数论瑜伽派
(6)正理派,11世纪后与胜论派融合为正理胜论派
(7)文法学派
这主要的7个学派,每一个都值得大书特书,其中都可以看到后来的佛教大师们所学习以及相互补益的大环境。

2,与释迦牟尼同时期,还有一个叫筏驮摩那亦的人,也创立了一门宗教,被称为耆那教。这个人被耆那教教徒称为大雄,或译为胜者。但,按照耆那教自己流传的说法,大雄还不是最初的创教者,这一门宗教可能还有更早的原始形态,只是从大雄开始,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传播。
耆那教以苦行为特色,耆那的意思就是通过苦行战胜贪欲获得胜利。所以,释迦牟尼在悟道之前,实际上可以说是耆那教之教徒,呵呵,尽管未必需要这个名称,其实如此。
耆那教重视不杀生、修苦行以消除轮回旧业。修持方法主要是修持三宝(正智,正信,正行),遵守五戒(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注意,有意思的是,是否可以蓄私财,正是佛教曾经导致教派分裂的一大问题。
耆那教在印度的流传比佛教强得多,似乎可以说,耆那教比佛教更适应印度人民和印度社会。尽管在伊斯兰教进入时,也遭到极大压制,但是一直流行到今天,印度尚有3百万左右的耆那教教徒。可惜耆那教在印度之外的传播就远不如佛教成功了,不然大家都会有机会看到,周围很多人会因为是要尊释迦牟尼还是要尊大雄而打起架来的。

耆那教的核心经典是5世纪乌玛斯伐蒂编撰的《谛义证得经》。
耆那教主要分为两大派:
空衣派(天衣派),按现在的词汇应该叫天体派,也就是裸体派,教徒都不穿衣服。该派歧视妇女。莫非是觉得让女人裸体太麻烦?
白衣派,教徒都穿白白净净的白衣服,很讲卫生,所以也主张男女平等,大概是因为妇女好接受。
其实这两派的差异也就是形式上的,仪轨上的,再就是对一些经典,一派说是真经,一派说是伪经,云云。
金庸说丐帮分污衣、净衣两派,莫非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婆罗门教在受到伊斯兰教武力镇压后衰退,但是,它作为印度民族的灵魂,以另一种形式复活,就是印度教。当然,印度教是释迦牟尼死后才有的,但是,印度教的基因,早已散布在释迦牟尼时代。
印度教三大支派:
(1)毗湿奴派
(2)湿婆派
(3)性力派
分别具有很大的特色,这里也先不谈了。

佛教自身的演变

再来梳理一下佛教本身的大体历史概况。

佛陀在生前就已经建立了僧团-当时称为“僧伽”,也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学徒团伙。
但一旦徒弟成群成了气候,就会有争斗出来,释迦牟尼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就曾率500比丘,另立山头,哈哈,哥哥能创出一个大事业来,弟弟也不甘示弱,自行组织僧伽,与佛陀展开抢徒弟的竞争。竞争的手段嘛,就是踢佛陀的馆,找他争论问题呵呵。

佛灭后第一年至阿育王时代,约前269~前187,佛教徒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结集。也就是聚集在一起,各自背诵各自所记忆的佛生前所说言论,相互勘定,以便形成一致认可的经、律、论三藏,以免不同的师傅说不同的故事,佛陀某年某月某日的说法,甲师傅说佛陀如此如此,乙师傅说佛陀如此如此,两家弟子一合计,佛陀说的咋有这么多版本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结集。

打个岔。
在文字还不是很普及,也缺乏方便的书写记录工具的时代,弟子听 课之后马上记住,对于传教,是极端重要的。早期佛教时代,还没有形成经书,一切都靠释迦牟尼一个人讲述,他自然也不会有草稿文稿,就是随时随地开讲。所以 教徒们就发展了一门速记术,这个速记也不是后来的快速记录,而是快速记忆,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先记下来再说,只有记住了,才能保证无误差地传给下一代 弟子,才能使得思想尽量醇正地传承下去。这种记忆术,就是陀罗尼,而这陀罗尼,就是后来被演化为密教的最初的东西。

插个故事:
《付法因缘传》
阿难游行,至一竹林,闻有比丘诵法句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语比丘:“此非佛语,汝今当听我演: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
尔时比丘即向其师说阿难语,师告之曰:“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而诵。”

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说法,陀罗尼有四种: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
法陀罗尼就是做到对经典文句过耳不忘过目不忘。
义陀罗尼就是做到对经典的道理,或者说中心思想,能够很快领会与掌握。
咒陀罗尼就是指经典里面会有些重要的总结性真言和咒语,也就是经文关键词啊,祭祀祷告发言啊之类的,能够记住并知道怎么应用于自己的修持。
忍陀罗尼,也叫入音声陀罗尼,是指一种直观领悟能力,对诸法实相的观看。
而密教呢,则选择了其中最简单的咒陀罗尼,作为其主要立教之基础,修持之要途,呵呵,密教祖师爷们倒是功利得很,知道其他几种陀罗尼不大好弄啊!

佛灭百年后的第二次结集,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分歧在:
1,僧尼是否接受金钱布施以及私自储存财物?
2,阿罗汉果位是否终极目标?
接着形成20(或18)个部派,散布在印度各地,那个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公元1~2世纪,出现了自称为“大乘”的一个部派,不断拿出以“如是我闻”为开头的各种经典,呵呵,很震撼的样子,同时称其他派别,只是属于“声闻”“缘觉 ”二乘,也就是,你们只是听说和偶然觉得,不如我们的“如是我闻”了,所有的其他派别,一律都被称为“小乘”。随后,又出现大乘一派的众多的论与律。

大乘一出来,就有很鲜明的特点:
1,神化佛陀,并且出现了多佛崇拜,也就是菩萨不止是佛陀一人,大千大方世界,到处有佛。然后还有净土信仰;
2,强调菩萨行,也就是佛的需要我们学习的德行。
大乘的经典,最初以“般若”这一类经为基础。

大乘后来的发展轨迹非常明确:
3~4世纪,龙树、提婆进一步系统化了大乘思想,创立大乘派的第一个完整理论,中观学派;
4~5世纪,无著、世亲创立大乘第二个理论流派,瑜伽行学派;
与此同时,大乘的各个高僧抓紧写作,使得各类大乘经典也开始陆续问世,如:法华、维摩、般舟三味、阿弥陀、弥勒、陀罗尼、宝积、大集、涅磐、胜鬘、华严、楞伽、解深密...

同期,尽管被大乘看不起,但是小乘也继续在南亚大陆很有市场,逐步形成四个主要派别:上座部,有部,经部,正量部。

大乘发展到7世纪,中观学派与瑜伽行学派发生长期论战,估计也是闲得慌,呵呵,然后就导致采取和事佬风格的瑜伽中观学派的出现,但总体趋势是,趋向密教化与经院化这两个极端,使得佛教在印度本土日渐衰微,随着伊斯兰教的进入和武力压制,到10世纪,印度本土的佛教基本完全绝迹,还是伊斯兰教牛,把你的庙给拆了,和尚给杀了,只能信伊斯兰教,...怎么办...

佛教的文字载体

最初佛教教义只是口耳相传,由于当时印度方言众多,那么相互交流佛教的人们,采用什么语言呢?巴利文《小品》(Cullavagga)V33.1有一故事,谈到两个弟子向佛陀询问,该用何种语言讲习教义,佛陀回答的两个要点是,一,不许使用梵语,二,可以用每个人自己的方言。这个故事在多部经书当中有多个版本,意思都是一致的,因此相当可信。因为从情理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佛教教义在以下层大众为主的受众中,得到最好的传播,同时又避免了因为采用当时最成熟最书面化的梵语,而贵族化,以至于脱离大众。
这是佛教在口头言语方面的状况,那么在文字方面呢?
一般认为,佛陀本人并没有把自己的讲述形成文字,甚至直至第三次集结的时候,才出现部分经典的文本,那么那些文本是采用哪种语言呢?
通行的看法是,最早把佛经形诸文字的作者们,应该是采用了佛陀本人以及佛陀主要的一些弟子们所说的口语,也就是印度东部地区的主要方言,摩羯陀语。但是,鉴于佛教徒的多样性,众多的高僧参与了这些文本的形成,导致佛典所用摩羯陀语,不是单一纯正的,而是混杂了其他方言要素的混杂语言,所谓半摩羯陀语。甚至,也有可能,在不同的地域,出现了多种方言文本,这些,按照《小品》的故事,都是为佛陀所许可甚至提倡的。然后,随着佛典的进一步传播与成形,才开始出现巴利文版本、混合梵文版本,以及其他多种印度俗语版本。[1]

特别是,经过结集之后,由于出现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歧,导致不同的人群干脆使用各自熟悉的文字加以记录和整理,进一步增强了佛典语言的分化。例如,逐渐有印度上层人士开始使用自己所熟悉的梵语作为文字,底层人士则使用僧伽罗语等地方方言,并以巴利文作为记录文字。
发展到今天,曾经极度的多样化局面,反而凋零成较简单的局面,在文字载体形式上主要分为三大系:巴利文,汉文,藏文。其中巴利文大体上转译自既有的摩羯陀语文本,或者直接记录早期口语形态的佛典,汉文则大多直接译自梵语文本,藏文则一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汉文。所以在承袭传播上各具特点。至于现在其他语种的佛教文本,只有极少数梵语残留本和中亚少数民族语言残留本,具有其一定的独立性,其他则完全是从这三大文字系里面翻译过去的。

越南值得单独指出。越南在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周边国家,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甚至马来半岛、印尼等南洋群岛,都是一律为以巴利文经典为宗的南传佛教,唯独越南基本是接受中国佛教的传承。主要原因大概是越南早至秦汉,已经被中央政府纳入统治区划。
东汉末年的《理惑论》就反映了交趾的佛教义学;三国吴康僧会就是来自交州;两晋时期法华影响最大;隋唐则以禅宗为祖,包括6世纪创立的灭喜派禅宗,9世纪创立的无言通派禅宗。
南部越南在10世纪之前,除了佛教之外,因其地理原因,还混杂了一些婆罗门教与民间信仰,但10世纪之后,整个越南境内就全部是禅宗的天下。禅宗草堂派、竹林派先后创立,到17世纪又出现了原韶禅派、了观禅派,均盛行于越南南方。它们都是直接祖承中国北宋出现的临济宗。

汉文大藏经,其实除了流传有绪的翻译文本之外,多得多的主要部分,反而是中国和尚自己撰写的疏释发挥,甚至还有各种伪托撰写的经纶。所以佛教,从来不是一个明确的只是传习释迦牟尼亲自阐述之文本的思想源流,而是历代高僧,无论印度、南亚、中亚、汉地、藏区、...都参与了建设的一大思想之巨大建筑物,汉文佛教,自然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中国历代高僧的精神贡献。

那么,随便拿到一本佛教经典,我们都有必要询问,书中哪些观念是哪些人提出的。当然,要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了,那本书必然不全是释迦牟尼一个人的意思。

佛教,或者佛学的历史就是,释迦牟尼开了一个头,然后历代高僧随之而加入了这个游行,各自举起了写满了自己的观念的旗帜,所有旗帜汇成为一个思想的洪流,现在称之为大藏经。你不能随便指着游行队伍中的某面旗帜说,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更好的说法是,那是那个举旗人的意思,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未必知道那个举旗人姓啥名谁,甚至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是谁了。其实,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但,作为思想史的重要课题是,释迦牟尼自己亲手举的是哪几面旗帜?然后这个游行队伍中最显眼,而影响也最大的那些旗帜,分别是哪些来头的人举起的?
回答这些问题,就构成了佛教思想史。

概要一下: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口授教义,弟子听课之后,得记住,然后传习,主要载于《阿含经》。
教义主要内容: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八正道。

【部派佛教】
释迦牟尼去世1百年后,佛教发生了所谓“根本分裂”,就是被分裂为旗帜鲜明的两大派别:上座部和大众部。
这个分裂的过程,有两种记载说法。
一种是见于南传佛教典籍的《大史》、《岛史》等书。
另一种是见于北传佛教典籍《大毗婆沙论》、《异部宗轮论》等书。

后来分裂为这两大部派还不够,争吵的人永远得争吵下去,于是又继续分裂为20个部派,这是北传佛教说法,南传的说法又不一样,说是18个部派。这个时期的佛教,就被称为部派佛教。

不管是20还是18,等到大乘部派出来后,呵呵,大乘部派的人把所有这些都给贬斥为“小乘”,而小乘佛教呢,在热衷于分裂之后,也逐渐只剩下4个主要的部派,还能够把旗帜举得比较显眼了,它们是:上座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

佛教历史,有两件事需要仔细分清楚,第一件事是佛陀的奠基性工作,第二件是后续的历代高僧学习到佛陀的思想后,再融合自己所学习到的其他来源的思想,以及自 己的亲身证悟,而给佛教大厦,不懈地添砖加瓦。当然,这种添砖加瓦的工作,一般都是以注疏、议论、甚至制造伪经的方式来进行。

西藏佛教

本教

《贤者喜宴》
《西藏王统记》
新疆古藏文木简
《土观宗派源流》
《旧唐书.吐蕃传》
《新唐书.吐蕃传》

佛教传入吐蕃

拉托多聂赞时期,松赞干布(~650)的前第五代。
《青史》
佛教开始被接受与藏文的出现之关系。

[1],是否存在一个使用某一特定语言而成文的最早的系统佛典,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基督教

所谓基督教,可以方便地分为三个部分:
一,根本的信仰,即所有基督教徒都必须认同的,构成基督教之立教基本原则的信仰。例如三位一体与道成肉身;
二,不同教派所坚持的特别教条,可能不被非本教派的基督徒所接受;
三,个人化的不被普遍接受的诠释。
因此,基督教的立教基础,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解释。这,就构成了对整个世界进行全新阐释的出发点。

从逻辑上看,历史事件本身,是可以被设定,而不需要任何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因为,被时间约束住的历史事件,即使缺乏任何证据,都是可以被设定的,这里有意义的,不是其真实性,而是其逻辑相容性:耶稣是否复活,并不需要真实性的证据;而只需要,我们对相关事件的解释,是逻辑相容的,即可。

因此,类似的,我们可以虚拟一个崭新的宗教,例如,一位来自火星的神,曾启示众生。然后,既然我们已不在现场,一切现实问题,均可与此设定的事件,相兼容。正是在此意义上,基督教属于典型的具象宗教。

相对的,有所谓抽象宗教,就是立教之根本基础,为一系列抽象观念,例如道教与佛教。从精神发育史的角度看,则所谓具象宗教更多的是以知识的形态呈现,而抽象宗教则更多的是以思想或精神的形态呈现1

但是,若站在宗教接受心理的角度,对于处于不同精神发育阶段的受众,宗教必须呈现不同的形态,才能获得充分的传播。因此,所谓具象与抽象的区分,并非绝对的,而仅仅是相对的:对于耶稣这个历史人物自己而言,他必须是思想足够成熟的,而不能仅仅限于行为事件的表达;对于基督教的思想性教徒而言,面对外部的思想质疑,也必须具备思想的应对能力;

  1. 1. 参见:人类所需要的精神

德日进

德日进(1881~1955)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一位因在天主教内传播进化论被教廷放逐到中国的法国神父,德日进是其给自己取的中文名。

我知道德日进,是在念考古学的时候,因为他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创者之一,是北京猿人的最早研究者之一。很快,我就发现,他其实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思想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只不过,通常的学术史没有给予他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已。

在某种意义上,德日进与阿罗频多,两人几乎是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也是思想上的殊途同归者。只不过,阿罗频多是从印度的传统修证出发,而德日进,则是从古生物学与进化论出发。最终,两人得到了方向一致的思想结论。

当然,从思想史的背景上看,两人都是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想界最为流行的进化论的影从者,比他们略早,有柏格森,与他们同时,还有怀特海,都具有类似的精神气质与趋向。

但是,与阿罗频多相比,德日进缺乏一个扎实的根基。
对于阿罗频多来说,传统的修证,是可以提供一个扎实的根基,用于获得足够深刻的洞察力,从而无碍地观看到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
对于德日进来说,作为他的出发点,古生物学与进化论,特别是把进化论衍生到世界的其他对象,是一科学的论题,但是,即使是今日,科学尚远远缺乏足够的能力,把进化论衍生到世界的其他对象。这就导致,德日进只能使用不可靠的猜测,来想象某种进化的图景。这个状况导致德日进缺乏扎实的根基,并成为了德日进的致命缺陷,使得其不得不止步于一个臆造思想的境地。

同样的窘迫也发生在伯格森与怀特海身上,不管是伯格森的哲学倾向,还是怀特海的数学倾向,都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扎实的根基,也就无法提供更进一步的洞察力。

所以,从这几个人的比对中,只能说,到20世纪上半叶,科学尚不足以提供比传统修证更为深入的智慧基础。

那么,今天呢?基本的境况仍然没有本质的改观,因为科学在20世纪后半叶,并无任何革命性的进展。
不过,我们今天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从善如流。

礼拜仪式神学(liturgical theology)与密宗的比较

所谓礼拜仪式神学,是犹太-基督教传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修行形式。如果我们同样使用诸如沉思(meditation),敬诚信仰(a faith nourished by contemplation)等范畴来描述其实作,那么这种实作在东方传统当中,一个比较好的对照物,就是所谓密宗。而我们从这种对比当中,可以深刻地了解东西方思想路数的精细差别。
更重要的是,从两者的共通者上,可以看到宗教作为历史上,乃至现实当中,一种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所提供的一个有效的实作手段,而这个手段的有效性,建立在人类普遍的精神水准上.
可堪感叹的是,2000年,对于人类的精神旅途,还真的只是不意味着能够取得多大进步的很短的一会儿.
礼拜仪式当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圣餐纪念仪(the Eucharistic Memorial)。
放在圣经的语境当中,纪念最后的晚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件是很自然的.

道教

道教之演流,自成其独特的历史格局。

道教之道

黄老在战国时期的分流

道教籍由民间原始宗教而兴起

道教成形于东汉末,有效地利用了民间鬼巫方术一类的原始信仰。其最著者,太平道,五斗米道(鬼道)也。

北魏初,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使得道教第一次得到一个王朝的政治支持。

道教的创世故事体系

无论何种自然观,最后都回避不了要问自己:这个世界的起源为何?这种自然观本身的起源为何?
此一任务于道家亦然。
若此一宗学术欲有所广布,则需适应大众的期望,因此道教之创世故事1,就是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基本要素,投合大众之期望,而构筑出来的。
但是,道家的自然观,决定了这样一个创世故事,具有与其他宗教非常不同的特点:故事的人格化角色,都是强烈去人格化的。这种去人格化是籍由道家自然观本身的一个修行原则来完成的-“今当返神,还乎无为、湛然常寂不动之处。”2

  1. 1. 唐代道士孟安排所著《道教义枢》之序,就叙述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
  2. 2. 唐代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序》。

傅山

一个与自己有些距离的人,常常可以用一句话做出描述;而一个与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却很难找到一句话来描述。傅山于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傅山的人生,遭遇了三大惨剧。
第一件,是他26岁时,妻子张静君不幸染病去世。这样一个“苦于情重”之人,从此终生不复娶,并立志习医,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医生。
第二件,是他37岁时,明朝结束,异族入主中原。
第三件,是他78岁时,正当壮年的独子傅眉突然离世。普通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就已是人生难以承受之重,更何况傅山傅眉这一对是如此独特的父子呢?
傅山妻子早逝,给他留下的这个独子,由其奶奶抚育成人后,就终生不离傅山左右,既为父子,亦为师友。傅山入道之后,放弃全部家产,一辆车,父子俩,拖带着书,行走四方处处家。“父子共挽一车,暮抵逆旅,辄篝灯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成诵,乃行。”1这个儿子几乎就是一个青壮版傅山,“黑云不可测,气压无远迩。”2精神气质学问智慧皆可追乃父,因乱世而究心军事,一杆长枪,更是深得窍妙。然,天嫉英才,突遭剧病,猝然离世。临终之时,不能执笔,唯有口号,呼两儿记录,留下《临终口号二首》:
父子艰难六十年
天恩未报复何言
忽然支段浑无用
世报生生乌哺缘

西方不往不生天
愿在吾翁双膝前
我若再来应有验
血经手泽定新鲜3
三百年后闻之,令我潸然泪下。

  1. 1. 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八《傅山父子》
  2. 2. 傅眉《我诗集》卷一。
  3. 3. 傅眉《我诗集》卷七。

刘伯温与王阳明

明史的刘基传比较简略,不过有郁离子一书可以用来窥测其人。
刘基有几个要点:
1.博闻多识,家学渊源固然是一个原因,他自己聪颖还是关键,因为站在他那个时代,所谓学问,只有很少的几个要点,抓住了那些要点,想通达并不难;
2.外儒内道。他整个的一生,起始的构架是一个期望经世致用的儒生,但他的内在手段,则到后来,特别是到50岁时去辅佐朱元璋开始,演变为精悍的道家气魄。可惜的是他在老到上不如张良,竟未做到安乐辞世。
然后,不妨比较下刘基与明中叶的王阳明。
年轻时,两人都是汲汲于功名之徒,刘基是受限于元朝蒙古人的忌讳,王则受制于权宦当朝的黑暗。但,刘基生当乱世,说得好听是一种激荡的环境,说得不好听,是沸腾而浮躁。因此其学习取向在于实用,在于争先手和大势,以避凶趋吉。而王阳明呢,则是处于一个沉闷而黑暗的高压环境里面,社会的先进份子,不能有太多的行动,就只有向内求进步。王阳明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压环境下,特别是在他自己个人的生死流离途中,向内走到了一个相对明澈而稳定的位置。
这样一个大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导致其中的人,也是各显胜场。
同样是征战生涯,刘基竭尽谋士的职责,而王阳明则负有全部的督率职责。刘基眼前是将倾之大厦,人人都以求生存,找机会为急务;王阳明的眼前则是一幢老宅,需要新鲜的能力,为老宅续命。
刘基的学问,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谋略,天文,兵家等部分。对于刘基来说,最需要认识清楚的,是朱元璋这个非常缺乏学识基本素养的草民,因此刘最需要的,是一种冷静的周旋态度,无论是严肃的战场上的战术战略,还是私密的对朱元璋解梦,都在背后存有那个态度。
大体上,刘基是承学而应用者,王阳明是筑基而独行者。

吕洞宾

不象丘处机那一类进入了正史的道士,吕洞宾是一个已经几乎完全被传说包裹的人,所以,吕洞宾的真实历史,已经不是很好的入手之处,幸好,我们还有不少围绕吕洞宾的道理,从这些道理入手,则还仍然有希望抓住这个人。

吕洞宾的师父是钟离权,而钟离权本身也是一个十足传说的人物,不过不碍事,师徒间论道的材料,先不论其真伪,还保存了不少。

吕洞宾正式拜师跟随钟离权之后,钟离权接着就外出了一段时间,留下吕洞宾一人自己念书。钟回来后就问吕,“子在是岑寂,得无亿归否?”吕回说,“既办心学道,岂有家山思乎。”
钟离权:“善哉。汝等不知分合阴阳之妙,守阴则只是魄,存阳则只是魂,若能聚魂合魄,使阴阳相合,魂魄同真,是谓真人。”
吕洞宾:“魂魄冥冥,至理甚深,何以全形?”
钟离权:“慧发冥冥,泰定神灵,神既混合,岂不契真?金形玉质,本出精诚,大药既成,身乃飞轻。”

这段对话中谈到的分合阴阳之妙,确乎是初学者最要紧的门槛。

其实吕洞宾自己,对于那些被附会传说的所谓事迹,也有明确的说明:

予儒人也,晚参大道,脱弃尘缘,名曰修炼成仙,实尽本于孝悌忠信、高大精微之学,故得气行宇宙,岂漫言飞升尸解者流耶?世不察,以为方外旁门。天高地厚,日升月恒,又恶用此鬼诞为也?昔故降鸾立教,频引孔孟之言,与河洛相表里,必待学者积累修成,无愧无怍,然后心神宁,灾厉退,内功可成,天恩可遇。即不幸而杀身成仁,亦自贯虹霓,驱神鬼,安得尽入深山,游穷海,以为至人再出耶?至于乩符托迹,时隐时现,不过悯凡夫之愚迷,而稍引之正,又安得执涂人而语以幽明之故耶?
--《文昌帝君玉局心忏》后序

同样的针对神迹的态度,也出现在一些道士对王重阳的评论上:

若其出神入梦,掷伞投冠,其他腾凌灭没之事,皆其权智,非师之本教。学者期闻大道,无溺于方技可矣。
--刘祖谦《重阳祖师仙迹记》

世之所谓得道者,必详其迹之所为;所谓得仙者,必议其事之怪诞;所谓长生者,必欲留形住世而已。殊不知神变出异,幻惑靡常,乃好奇者之所慕,诚道家之所谓狡狯也。至于自本自根,自亘古以固存而不坏者,岂寻俗之所易见易知哉?祖师之来,传此而已。
--姬志真《重阳祖师开道碑》

选几首吕洞宾的诗:

独自行来独自坐
无限世人不识我
惟有城南老树精
分明知我神仙过
--闲题

水火酿成万古人
金鸡玉兔两分明
从来好事惟阴德
默默虚空最认真

此处全凭大段神
星桥驾处有真金
阴功二字踵心息
万圣工夫尽付君
--题悟真西江月第十一阕

水云游遍乾坤小
花落花开人易老
闲来飞过洞庭秋
铁笛一声天澹扫
--秋过在园

陈抟

“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把周孔换为羲皇,似乎是仍然不脱崇古,但把言语换为心地,才是陈抟所要强调的。因此,他所提醒我们的,是要踏实到易之本源心地上,而非拘挛于种种诠释。

陈显微

陈显微,见迹于南宋宁宗嘉定至理宗淳佑年间(1223~1245),被署名的著作有:
《周易参同契解》,《道藏》太玄部,第20册,p271~297;
《文始经言外旨》,《道藏》洞神部-玉诀类,第14册,p690~733;
《立圣篇》,《显微卮言》,《抱一子书》,已佚。

陈显微的世界观,非常清晰地表达于《文始经言外旨》的序言中,该书是他给《关尹子》做的一个诠释,其篇章结构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鑑,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他如此解释《关尹子》的这个结构:

宇者,尽四方上下之称也,故以一宇冠篇首。谓无是宇,则无安身立命之地;道则遍四方上下无不在焉,无是道,则天地造化或几乎废矣。故一宇者,道也。
宇既立,不可无柱,故以二柱次之。柱者,建天地也。天地定位,圣人居中。圣人者,道之体也。圣人建中立极,故以三才次之。
三才既立,四象位焉,故以四符次之。符者,契神之物也,故为精神魂魄。
五居数之中,心居人之中,故以五鑑居中,以明真心能照也。然无形则心无所寓,故以六匕次之。
匕者,食也。食以养形,故形食一体,形久则化,故以七釜次之。
釜者,变化万物之器也,釜中不可无物,故以八筹次之。
筹者,物也,物物可为药,药可以杂治,故以九药终之。九者,究也,尽也,物至于为药,功用极矣,然药之功,复能活人,有复生之理,以明万物皆具是气是性,可以生物不逐,形尽也。故以药终焉。
今将九篇分为三卷,以见自一生三,自三成九之义,至九则复变为一,而无穷矣。

陈楠

陈楠是白玉蟾的师父,是个绝妙人。
白玉蟾有次向师父请教完修炼之法后,说想把听课笔记刻版印刷出来,刊行天下,然后征询师父是否同意,因为按照道教金丹之术的套路,这叫泄漏天机,可能会遭天谴的,陈楠的回答绝妙:

吾将点化天下神仙,苟获罪者,天其不天乎?经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何谴之有?

这就叫道家真精神。

留世著作:
紫庭经,大道歌,罗浮翠虚吟,丹基归一论,阴符髓,内三要,外三要。(道藏.太玄部)

以身为铅,以心为汞,以定为水,以慧为火。
以精神魂魄意为药材,以行住坐卧为火候,以清净自然为运用。

以身为坛炉鼎灶,以心为神室,以端坐习定为采取,以操持照顾为行火,以作止为进退,以断续不专为防堤,以运用为抽添,以真气熏蒸为沐浴,以息念为养火,以制服身心为野战,以凝神聚气为守城,以忘机绝虑为生杀,以念头起处为玄牝,以打成一块为交结,以归根复命为丹成,以移神为换鼎,以身外有身为脱胎,以返本还原为真空,以打破虚空为了当。

人若晓得《金刚》《圆觉》二经,则金丹之义自明,何必分别老释之异同哉?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何况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正所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阃透长安,但取其捷径云耳。

--《修真十书》卷4《修仙辩惑论》,《道藏》第4册,p617。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提问题是大智慧,所以才有好问题和坏问题之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是坏问题,但肯定不是好问题。由此而衍生的,诸如,科学能否替代宗教。。。就更不是好问题了。
问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还不如分别问:宗教是什么,科学是什么。
有人会笑话,你这两个问题,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一开始就问两者的关系,背后就会有诸种的关系模式,要引导你来做选择,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符合哪种模式。不幸的是,很可能这两者不属于任何你可能想到了的某种模式。
那么,你分别问,就要从容多了。
宗教是什么,我这里有一个叙述,尚未完成,但终究会完成。
科学是什么,先不学究似地叙述了,想到科学,就不妨想到告诉了我们诸如雷电是啥,鬼火是啥,诸如此类各种问题的学问吧。
然后,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呢?
宗教和科学完全是可以不相干的。
怎么可以这么说?有人马上会反对。宗教告诉我们有天堂地狱,科学告诉我们没有。同一个问题,完全冲突的答案,怎么可能不相干?
请注意我强调的“是可以”。就是说,宗教之有效性,并非建立在诸如天堂地狱创世故事之类的东西上面,哪天宗教不得不完全删除此类被科学打击得无地容身的东西,宗教仍旧能够,以某种新形式,成其为人类心灵的归宿。
宗教的核心,是一些先驱者,为人类提供可体证的内在答案,于科学无能抵达之地域。
科学在进步,宗教也必然要进步,如果你嫌宗教提供的答案过于悖谬于科学事实,那只能怪科学在宗教立其言时,过于幼稚。一旦科学走进宗教之种种故事,宗教可以让出那些地域。
问题是,科学是否终将给出宗教核心问题的答案?
问题其实是,那样的境界里面,科学和宗教,有区别吗?
不过,我可以肯定,那样的时候,还是很遥远的未来。

1,科学同样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如果我们不信仰客观世界的稳定存在,如果我们不信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我们绝对没有从事任何科学活动的必要性;
2,所以信仰并不是如常人所习惯的那样,可以置于科学的对立面。信仰是一个更底层的概念,是我们认知的基础性概念。参见这里:信仰。
3,单纯从现象来看,对精神具有安抚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宗教,科学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对于合适心理态势的个体。
4,宗教和科学的矛盾,唯独在他们试图非常肯定地回答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宗教最好是缩手,因为宗教有这个缩手的自信,也应该有,因为宗教的核心是与科学无关的。

Zoroastrianism

概况

袄教的留存,目前主要是在伊朗极少数地区,和印度巴斯教(Parsism)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Achaemenian)王朝(约公元前550~前330年)时期,袄教为波斯地区该王朝之国教;
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期(前330~前141年),开始衰灭;
Parthian王朝时期(前141~公元224年)末叶,重新兴起;
萨珊(Sasanian)王朝时期(224~651年)再次成为国教;
然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受到伊斯兰教的压迫,该教几近灭绝,并直接导致8世纪至11世纪期间,该教残留教徒集体移居印度西部海岸地区,成为今天印度当地的巴斯人。

因此,袄教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残留:

* 伊朗本地的极少数(亚兹德(Yazdi)、克尔曼(Kerman)及其周边地区)在伊斯兰教压制下的残留;
* 印度巴斯人地区的传承与适应。

但是,袄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历史流变并不单纯,甚至可以说,很典型地表现了一种宗教在其传承历史中,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演化。

人群对宗教的需求,和一个特定宗教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演化,是宗教史的两个主干。

亚兹德地区-袄教的避难所1
大概至迟在11世纪之前,袄教的世袭祭司长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亚兹德地区作为袄教避难所。并分别在两个村庄:吐卡巴特(Turkabad)和沙里发巴特(Sharifabad),放置了圣火。

文献

印度帕尔西人为了寻求教义解释,而向亚兹德派出信使,由大祭司回信给出解释,这些信件,现存最早的日期是1478年。

此外,袄教缺乏自己的历史记载。

经典:《the Avesta》(阿维斯陀经),帕拉维文献。

袄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圣火

节日

葬礼

祭祀

仪式

袄教教义

来自古伊朗的宇宙图景-七个部分:
1,天空,为坚硬的球体,包裹大地;
2,水;
3,大地,漂浮在水上;
4,植物;
5,动物;
6,人;
7,火,创造万事万物的能量,给万事万物以温暖。

袄教创始人苏鲁支因此而想定了7个主要的神:
至高的善之神:Ohrmazd,创造了人类。
有六个从属于Ohrmazd的主要的神(amahraspand/yazad/ized):
Vahman-善良与美好的意图;
Ardvahist-最公正的;
Shahrevar-行使合适的权力;
Spendarmad-仁慈的忠诚者;
Hordad-健康;
Amurdad-长寿或永生。

至恶之神:Ahriman
也创造了很多恶魔。

世界的基本构架,就是至善与至恶两个天神,及其带领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人类的生活原则,就是要加入善的阵营,与恶战斗。

袄教面对伊斯兰教环境

袄教群居地持续受到伊斯兰教的渗透,有时是暴力,一般是依赖文化渗透和淹没。

  1. 1. Mary Boyce, 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

何以人群必需信仰?

信仰,是任何一个人群都必需要有的。这是一个客观现象。
问题是,如果一个人群的信仰非常弱,会导致什么结果?是否会以某种教训的方式,令该人群不得不增加信仰的强度?
为了恰当地考虑此一系列问题,首先约定一下,信仰是什么。
信仰,粗略地在形式的层面上说,几乎就等于承认绝对性。

信仰的必要性是根植于人的生理体的。
那就是:作为这个冷漠宇宙中的时刻面临种种严酷对待的孤儿,人类的生理体需要有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都可以称为终极的解决方案,就是他能极尽其力,调节其生理状态至一种安然,这种安然对应到其意识领域,就是信仰:至少有一个绝对性的东西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当然,从这种普遍的生理心理层面的状态,要外现为我们于世间于历史所见到形形色色的信仰,尚需细看,才能发现这一系表象与根底的构造物。先歇住,回头看LEE所提出的:

“何以人群必需信仰”应与“理性,应该是我们的精神基础”合参。

确然,在了解了信仰的本质之后,我们就可以马上看到:信仰与理性正是一体一用之范畴,世间加诸其上的种种冲突与困惑霍然消散。
做一个粗浅的比方:信仰,赋定的是一架机器的工作状态,诸如,发动机工况良好,加满了油,传动系统润滑良好...;而理性,赋定的是这架机器的工作能力,诸如,它能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能在水中浮渡,能在沼泽地悬空飞行...等等。
会有人反驳,我没有信仰,我的状态也很好啊!
其实,如果理解到信仰的生理心理本质,就会知道,没有人是完全没有信仰的,就好像,任何一台机车,都有个工况在那里,只是有一个相对于它面临的处境与任务,工况的优劣问题。一架工况极差的机车,如果只需要它在住宅小区溜一个圈,诚然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但要它跑一趟拉萨,就肯定会出问题。
所以,世间之所谓缺乏信仰,主要是两种情形:一种是他否弃了世间一般表象的信仰,而自有其特定的私有的信仰,其效果是一致;一种是他的信仰状态比较弱和混乱,只是在特定艰难处境下,才会凸显其信仰缺失问题。

作为信仰的宗教

信仰的表象,其大宗者,即所谓宗教。
这一局势的形成很自然地符合人类之认知演化境态。
最初,任何一个无法看到直接原因的现象,我们都选择采用一个心理设定的答案,这个答案往往是类似人类最熟悉的对象,人自身。
打雷了,为什么会打雷?因为有雷神,那个雷神也有喜怒哀乐,象人;
下雨了,为什么会下雨?因为有龙王,那个龙王爷有喜怒哀乐,象人;
...
原始的宗教就是给日常人们最关心但是又看不到直接答案的难题,提供一系列的答案,那就是神话的来由。
后来发达的宗教,则是后来的认知思维能力突出者,整理和抽象人类提供这种答案的既有经验,而构造的系统性故事与道理。
给出了答案,人类也就能安心了,也就不至于因受困于难题而难以做出适当的有利于生存的反应了。

无神论者的信仰

信仰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有宗教。
有无神论者,其信仰的是一些个抽象范畴,那些抽象范畴,就是其用来作为终极答案之用的。
而实际上,各个宗教里面,都有些改良者,也选择了把具象宗教角色抽象化为一些范畴,与上述无神论者异曲同工。

世俗信仰

有世俗生活者,并无任何特定的一般的信仰,而选择现实获得的策略,实际上他是简化了其获取心理安然的策略,在这个策略里面,有意忽略了很多问题,因为那些问题不构成其日常生活的现实妨碍,而他也无意站在人群之他者的现实层面来考虑问题,他只需要站在他自己个人的现实层面,来选择其生存策略。那么,他信仰的是什么呢?他信仰的是获得。获得总能给他带来安然,对获得的预期也能给他带来安然,这个获得,不仅是局限于外部的东西,也包括内部的心理状态,例如,他只要获得现实的某种心情,就是满足的,因此,他会寻求制造这个结果的技术,以此,他维持了一个稳定的工况。也正是因此,他的问题会出现在,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的恶劣情形下。

信仰的提升

信仰,还可以有更高级的表达形式。
那就是经由修行而提升信仰的品质。
获得进境的修行者,其信仰是相同路途上最强大的,并且由信仰而获致的安然,已经由普通的心理状态,稳固化为一种内在的气质,直至生理权能。

摩尼教

一般认为,摩尼在公元216年4月14日出生于巴比伦Kutha运河上游的Mardinu村。
摩尼教的教义形成环境,主要是基督教,特别是Gnosticism(诺斯替教派),其次是袄教。在摩尼本人去世后,随着摩尼教的东传西渐,还窜入了佛教等其他宗教的元素。因此,摩尼教可以认为是一个基于文化杂交的次生宗教的早期例子。

摩尼创教的动机与方法

与其他主要宗教一样,摩尼依靠治病,很多时候甚至干脆以医生的身份,开始最初的传教。

何谓道德?.1

有个常用语,道德规范,这暗示一种社会心理观念,就是道德,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延伸这个观念,就是,道德是人为的约束,其具体的内容,可以随着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而且,在宽容自由的旗帜下,成为目前社会当然的主流。为了便于讨论,不妨称其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道德是相对于其价值观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其道德体系。

【例1】


大学生被包做二奶的现象。


作为二奶,其道德价值观是受到目前社会一定程度的包容和理解的:


1,不能完全说没感情,很多做二奶的女生,从"大叔"那里得到类似父爱的温暖之类;


2,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个人发展能够有更好的起点,何乐而不为?


3,我又不破坏他人家庭;


4,如果"大叔"要离开我,那就说明我们的感情不再了,那我又何必勉强。


5,总之,你情我愿,没有伤害他人,也没有损害社会,为什么不可以呢?

历史上,对于道德,还有一个传统,就是认为道德是精神内在的律则,是先验的,是绝对的。不管个体的价值观如何,都按照一致而清晰的道德标准,可以有清晰的判决,而不能以宽容的名义无作为。不妨称其为道德绝对主义。


康德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认为道德是人类精神的铁律。确实,为了论证此一结论,古往今来,无数的思想者用他们的经典来从事此一工作。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为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兴起,严重地冲击了道德在社会生活当中的绝对性。


所以,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道德的实质时,也不得不解释何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

其实这个问题,老子已经提供了几近完美的答案。我现在所能做的,也无非是继续阐发这个答案,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思维。


道德,原本是一个复合名词,道和德,其实是两样东西,而现在所谓的道德,约略等于古代中文所谓的"德"。


老子一书,常被称为"道德经",是因为全文可以被分做上下两篇,一篇是道经,一篇是德经。


这种分法,特别是现在一般把道经置前,德经置后,固然已非老子自己编定时的原貌,因为世传本的八十一章,里面是存在常见的乱简现象的。但是,后世的这一番整理与包装,多少还是在试图恢复老子的本意。

那么,我们不妨去体会此中的意味。


道,是天地之道,是这个宇宙的铁律。德,则是道运行的结果。道,固然有移易,相应的德,亦必然为可变,但是,德必须遵循道,则就是不可移易的铁律。


所以,对于今天所谓的道德,要寻求其本质,就不得不追溯其起源,追溯至道的层面,才能看清德的起源。

成于东汉的《太平经.卷41》在解释作为动词的"洞"这个字时,"洞者,其道德善恶洞洽阴阳,表里六方,莫不响应也。"


可知,无论是道家还是后来的道教,都视现代意义下的"道"与"德"为关联密切的一对范畴,如果说这种态度,在中国的传统中是如此自然,那么放到西方传统中,则非同寻常,尤其是到了现代,道德越来越被视为人为规范,与天地自然之道,又有何瓜葛呢?不相干嘛!

在中国古典的"道+德"的范畴里,其实还包括了现代意义的"美"的范畴。换一个最通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中国古典思想里,真善美,是内在一体的,这也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同样,这样一个观念,在西方的语境当中,也是显得非常突兀和不正常的。真,是客观知识;善,是价值观;美,是艺术情绪。这三种,天差地别,怎么可能内在一体呢?不仅仅观念上难以接受,实践历史上,也是处处难以协调。


因此,德行,在动物社会学的角度,更多地被看作利益选择,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根深蒂固的"人本恶"观念下,道德被看作是博弈平衡结果,使得人们总有理由试图突破常识道德界限,同时,再用"宽容的美德",作为加持。


因此,美与艺术,几乎成为最无忌的独行者。以艺术的名义,你几乎可以无视一切道德、一切事实,而认定你的艺术,超乎这一切。这种观念,不仅仅是自命艺术家者如斯,即便是自命艺术爱好者的普通人那里,也是绝佳的装饰。

【例】


李淼一边在网上跟粉丝们大谈诗歌艺术,一边以强者之姿,玩弄一个弱势性玩偶于股掌之间。

对比一下,一边是普遍社会现实状况,一边是我们祖先的世界观,反差之大,恍如隔世。一百年的革命,完全重构这个社会了。

这样一种境态,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道德或道理的发生

1岁4个月的小侄女见到我总是要“飞”,就是叫我把她往上抛...
今天中午给她飞了几下,再把笑呵呵的她放下来,突然,她接下来的反应令我吃惊:
她“哇”地咧嘴就哭,转身就往地上趴下作抢地状...

我心下一惊,这不就是道德的原始发生吗?

当然,她哭了几下,无效,又起身往我身上沾,还要飞!

道德的婴幼阶段,就是道理。
小侄女能够听懂某些常见的意思,也善于叽里呱啦音节鲜明甚至有韵律地说她私人的语言,但于我们的语言,还不能清晰地说一个词汇。

也就是说,还没有基本的跟她讲道理的条件。
但是,她这种行为上的涵义表达,正好表达了原始的人性反应。

回头看对于成人世界而言,何谓道德?
任何道德显现的场合,都必然含有一个要素:个人利益或者个人需求。
道德的评定,总是以对于个人利益或个人需求之超越程度为尺度的。

对于婴幼儿而言,其需求是绝对第一性的,是完全不需要附加一个理解过程的。
但是,当其需求之满足受到干扰时,其反应也是第一性的吗,也是不需要附加理解过程的吗?

未必。

婴儿出生的第一需求是食物。这个范畴的需求受到干扰,一般意味着会导致其生理不适反应,例如饥渴,因之而生的啼哭,更多的应该理解为纯粹生理反应,而不是情感反应。

情感的起源或发生,应该是欣快,愉快,快乐。
对婴幼儿的逗乐,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毋宁说是一种唤醒,对于其情感机能的唤醒。

表面看来,人类一律地采取完全同质的笑和哭作为对立表情,是挺令人迷惑的:同样是脸部肌肉的紧张,同样需要发声,也同样有可能导致流泪,何以被用来表达绝然不同的涵义?而且是所有人天生的选择。

是不是因为出于模仿呢?
婴儿出生的第一个表情,绝大部分应该都是哭,那么第一次笑呢?是出于对其视觉对象的模仿?笑和哭那么相像,怎么没有略为出错地用哭来模仿笑呢?

扯远了。
回到原题。她运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在时间上是靠后,并且是由经验而逐渐加强的。即肯定是意识到,自己的哭,能够导致问题的解决。

随着行为能力的增强,她不再只是拥有哭作为唯一的行为语言了,那么她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时,就可以采取除了哭之外的其他行为。

且慢,何谓不满?

不满具有主动性,即带有预期的行为。
因为没有吃饱睡足而哭,是生理不适的直接反应;但愉悦需求,作为一个心理预期,没有获得实现,然后采取哭的行为,则是进一步的心理预期:这个行为会是有效果的。

何以慈悲是一个境界?

而不是一种情绪?
欢喜,悲伤,忧郁,愁苦,兴奋,烦躁,沉闷,轻松,....这都是一些情绪,其中每一种情绪都不构成任何一种特定的境界;
但,慈悲,却构成一个完整的境界.
原因很简单,当你在情绪之间出入时,彼此是隔绝的,就是说,当你从欢喜进入忧郁,你无法在忧郁中看到欢喜,反之亦然,其他亦然;
但,当你进入慈悲,真正的慈悲,你能够看到所有这些情绪.
这就是差别所在.

进一步,还要分辨慈悲与怜悯:
怜悯首先是狭隘的,以一种面向弱者的态势而发生,更重要的是,怜悯本身是一种情绪,在这种情绪里面,你同样隔绝于其他情绪.

疾病与死亡

死亡意味着什么?
我先给出一个简单的模型:
一个木头箱子,从箱子底面,伸出很多长短不一的木杆,每一根木杆,都是某个时刻从箱底伸出,缓慢延伸,上长到十公分左右,就缓慢往下缩,最后缩到箱底面,就消失不见了。如此,整个箱子,不断有三三两两的木杆伸出,也不断有三三两两的木杆下缩乃至不见了。不要管是谁躲在木箱底下,指挥这些木杆伸出伸进,我们只需要假定每一个伸出的木杆,和过去伸出过,但目前已缩回去的木杆,毫无关系,每一根木杆,都是完全独立的,不决定任何其他木杆的伸出伸进以及速度与长度等等等等。
就是这么一个木箱,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无聊透顶的木箱,永远只能看到这个箱子里面,有这么些木杆,直到把戏被玩腻而收场。

这就是对“何谓死亡”的一个可能的答案。
但,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历史的,哪怕是稍微深入一点的观感:我们的世界,还不至于如此无聊透顶。

好,现在假设你能够同意我对上面答案的否定。
那我再编一个寓言故事:

一座富庶的城市,突然在街头出现一张传单,上面写着,一百年之后,该城将被毁灭,无人可逃。唯一的的求生之路,得爬上该城旁边的那座耸入云霄的无氏山,其绝顶之上,有解救之法。
很快,全城人都知道了传单的内容。大家三五成群,议论纷纷。无氏山一直是该城人民世代传说中的角色,似乎从未有人爬上去过,因为,从有史以来,就传说山路非常艰辛危险,也有说非常美丽的,但就是没有人真正上去过,毕竟,城里的生活非常舒适,何苦去爬山呢?
所以,大家议论多方,有说这个传单是骗人的,有说传单内容可能是真实的,有说解救之法可能是咋样的,有说该如何爬山的,有说爬山路上会多危险的,有说爬山路上会多美丽的,有...
就这样,这个城市的人们议论了将近一百年,但一直没有人真的去登那无氏山的绝顶,而议论的人们也越来越少,直到一百年之后,再也没有人议论这个传单了。
因为,当年知道这个传单的人,都已经死了;
当时的城市也已经是一个新的更富庶的城市;
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无氏山的绝顶
可能有什么。

关于死亡的秘密,只对真正去爬山的人,有意义;而对于根本没有选择“爬或不爬”的人们,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这只是局限在个体自我的范围而言的,对于个体自我所属的群体呢?死亡具有明显的意义。

生老病死,对个人而言,当然重要。但生老病死对个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由此而领悟到个体在群体中的应有之义。
何谓个体在群体中的应有之义?
平常的自我,总是从自己这个个体出发,来做出理解: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生存,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等等。但,这样的一个自我,是残缺的,在其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上。
何以故?事实是,我,表达了一个人的存在,更表达了一个类的存在。我,具有作为一个个体的涵义,同时也具有作为一个群体的涵义。正是基于这个群体的涵义,我们对精神性的追求,才是有意义的,才不是虚幻的。
那么,何为这个群体的应有之义?
非常简单,就是群体的生存与向上。
当我们能够有益于群体的生存与向上时,我们表达的就是这个群体的本质,我们一切的工作,不都是以此为终极目标的吗?
当我们已无法为此事业做出贡献时,例如,自己开始衰败,开始陷入对死亡的恐惧,...这时的自我,已经无法继续作为这个群体的任务执行者,那么,基于个体在群体中的应有之义,他就应该退出,设若他不能向群体做出美好的祝语,那么最起码,他应该彻底离开,以免把恐惧带给易感而怯弱的尚能行走的人们。

正是基于这个原理,几乎一切的精神先知,都教导人们:
对于去世者,应该庄严送行,而不要悲伤;
对于挣扎于死亡恐惧之中的人儿,应该予以开慰,尽量以快乐来抵御他的恐惧对人群的侵袭;
对于受到疾病蹂躏的人们,不要哀怜,因为能做的,就是希望他能够平静接受痛苦,疾病就是我们每个人离队的仪式;
群体前进的队伍,永远都要保持快乐和前进,为此目的,要尽量减少公众视野中的悲惨场景,所以公共的媒体和人群的话语中,新生儿的内容永远远大于死亡的内容,尽管每天这两种事件发生的频率几乎一样多;
当然,对于已经离队的人们,无论是否在世,尚在行进队伍中的人们,应该保持最大的尊敬,同时,也保持最大的警惕:离队者的哀嚎,不许可感染我们的士气。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于群体的应有之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领悟到此点。实际上,每个人最终也将不得不接受此点。

历史

历史学的基本问题

历史,就是人类存在的完整形态。
历史学所依赖的材料,是对人类过去所历经之事务的任何记载和遗存。而如何理解这些材料,则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
面对历史的人,最基础的事情,首先是把过去人类事务的记载和遗存,捡拾出来。
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捡拾,是需要你有判断的,就好象一个乞丐,也不是地上见到什么都捡拾回家的。
同样,面对历史,你需要做出的第一个判断就是,它是否有意义,有什么意义。这样,你才开始成为历史的观察者。

因此,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知晓这个历史的要点,每一项历史内容的各自意义。
但,迄今所谓的历史学,尚处于博物学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里,即使铺陈给你全部的景象和视角,可能仍然给不出要紧的结论。所以,我们必须再向前跨出至少一步。

史料的意义,只能是基于历史理论的构架。原则上讲,历史学是最需要理论的,巨细无遗的记录,并非就是历史学,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理论历史学,而基本上,只有史料的搜集。

因此,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需要建立理论历史学。

理论历史学

具体历史对象

人类作为物种的历史

现存人类分布在全球各地区的种群,已经很明确地表明,是源自一个单一起源的物种。那么该物种作为一个物种的历史,就是从该物种的稳定形成,一直到分化的出现。这个历史,应该具有进化学意义上的阶段属性,但,很显然,人类即使完成了地理分布的过程,也还是没有能够依靠地理区隔而导致分化成型,未来,也显然没有可能出现地理区隔这个要素。那么,所谓作为物种的历史,我特指在地理分布完成之前、伴随着宏大的史前迁移历程的历史。

理论历史学

若我们要真正理解一个事情,就一定需要理论。
历史正是这样一个事情,而且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大的事情,一切事情的总和。

但,不幸的是,很多人认为,历史就是故事,就是是非判断,至多,就是一番历史道理或教训、经验。
这些,都不是历史,而仅仅只是历史的个别材料,个别现象,而已。我们所需要理解的历史,绝非这些个别的材料或现象,而是由不断增多的历史遗存材料所支持的抽象理论。
所以,历史理论,既是我们理解历史的起点,也是理解历史的终点。1

人群的基础理论

历史的唯一舞台与载体,就是人群。2
对于抽象的群体,我们目前并非全无经验,最简单的例子是气体动力学以及逐步复杂起来的凝聚态物理学,都是针对群体现象的作用理论,更接近人群个体的,是动物群落生态当中的群体动力学。但所有这些,都无法照搬到人群,而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针对人群本身,来发展关于人群的基础理论。

人群的状态指标

人群规模

人群的规模,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群的个体数量。
人群规模,是一系列的状态变化的临界指标。
【例1】
一个相互熟识的人群,其规模大概在1千甚至1百以下。这里的相互熟识,定义为,你对该人群的每个他人,都常见,能够轻易不经回忆地进行面孔辨识,并能够大体了解其性格,也就是有过交往。
这样一个人群,是一个依靠基本交往,就能够维系自我群体意识的最大临界规模,超过这个规模,就需要依靠基本交往之外的其他范畴,来维系其群体意识了,例如,地域,血缘,利害关系,等等。
这个人群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权力分配。当一个领导者进行权力分配时,其首选策略是在这样一个人群当中进行分配:你绝对不会把某项职务授权给一个你从未见过也无熟人引荐的陌生人,特别是在缺乏简历公信制度的时代。
【例2】
当一个村寨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有一部分人迁移出来,另立村寨。这个过程里面有一个自然的临界值,就是维系一个村寨人群规模的临界值。
这个临界值,首先在经济层面,取决于该村寨生境的生态容量,最简单的,就是一个生产者的生产基地,距离其住宅,最远不要超过每天能够往返一次。
然后,在人际交流层面,如果村寨规模过大,导致大量陌生人出现,也会产生复杂的政治问题。3
【例3】
人群基础理论的最好实验材料,是包括新西兰和夏威夷的分布在整个太平洋区域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社会。

交通指数

有点类似于气体的分子自由程,人群的交通指数,也是用来衡量个体与群体的交通能力的,只是,这个指数有必要具备结构性,而不能只是一个单独的标量。

信息传播矢量

人群中的个体间相互作用,主要载体就是信息的交换,或者说传播。

思想平衡理论

  1. 1. 通过本文,我希望开始人类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所以,这里所谓的理论,是指定量抽象理论,而非传统的单纯概念性理论。
  2. 2. 孤立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其说并非不具有历史的意义,毋宁说具有存在的意义。参见存在本身的意义
  3. 3. 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复杂度显然远低于同时代中国大统一王朝的政治,正是因为这个关键的指标相差悬殊,在忽略这点的前提下而进行这两者的比较研究,必然错误。

如何理解历史或者说理解历史意味着什么?

理解,本来就是对于人类智慧的一个挑战性任务,所以不必然有我们能够完全理解的东西,也不必然有我们完全不能理解的东西。
有人说,现实的事件,最好把它放成为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历史,然后才能更清澈地予以理解。
也有人说,过去的历史,具有此刻的我们绝对不可理解的阴暗之地,因为真相,已经不可挽救地湮灭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源自今天的一个命题作文,关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他是一个尴尬的历史理解者,一方面他毫不犹豫地使用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直接的理解历史
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不知道正是这个毫不犹豫使得他坐困于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所谓“大历史观”。而那个基于经验的历史理解因此而蜕变为观念的奴婢。

早期人类工具分析

序言

早期人类工具的分析,最重要的目的,是用于还原早期人类的行为空间,及其背后的思维构型。

反过来,从这个目的出发,就可以约定这里所谓的“早期人类”的大约范围:其行为空间与我们现代人类具有进化意义上的差异,或者,毋宁说,我们的目的,正是要寻找到某种有意义的差异,所产生的时代。

为了这个目的,而选择其所使用的工具作为研究对象,是非常自然的。首先,他们的工具实物大量遗存下来了,甚至,是他们遗存最多的实物,而任何其他直接表达其行为空间或思维构型的实物,都已荡然无存。然后,更重要的是,工具,恰好是最能表达其行为空间的载体之一。

以下就早期人类的工具,分类讨论。

石器

石器之所以重要,一则由于其易于遗存,二则也因其确实是主要的工具形式。当然,从行为空间的角度而言,石材并非唯一重要的工具材料,因为类似地位的,应该还有各种植物纤维,动物骨骼等等。

石器的多能形态

原始工具最重要的特点,其实就是多能性。因为专用工具只有在足够复杂的工具形态出现后,才是可能的。
但是,原始时期工具的多能性,又受到其时人类行为空间之相对狭小的限制。

石器的微痕研究

微痕研究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参照物,就是犯罪侦查所使用的微痕研究。大量的研究方法、手段均可参照进行。

 

理论考古学

缺乏相对超然的理论研究的考古学,必然堕入博物、分类、鉴赏、标签...
有人会说,考古学不是早已有蛮多的理论了吗?地层,器物分型分类,文化概念,...现代考古学蔚然大观矣!
然则非也。

考古学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整个历史场景里面,哪些信息可能留下,哪些信息没法留下。这是我们站在每一个存在过历史的地方,所不得不思考的首要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接踵而至:历史的整个场景里头,于我们有意义的信息是哪些?然后,才能在此背景下,来考虑在考古学的范畴里,我们能够做哪些事情?有此分际,才好进入如何做的地域。
这,就是理论考古学最具挑战的框架性理论问题。

要评估历史场景里面每一个对象的意义,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事业,但又是不得不进行的事业,因为,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考古挖掘在进行中,而每一个挖掘活动,就意味着对一处历史遗存的不可恢复之破坏,如果由于我们对于考古理论不够周详,而导致信息的流失,那就是永久的流失。
例如,20世纪早期,对近东遗址的挖掘,往往聚焦在寻找带有文字的遗物,而丢弃了其他遗存所具有的历史信息。

首先,我们划出一个界限:人工的世界,自然的世界。
所谓人工的世界,就是由一切人力影响与制造所产生结果组成的对象物集合;
所谓自然的世界,就是一个时空位置在完全没有人类存在情况下的自然对象物集合。
这 个界限并非极端分明,有些情形下我们并不具备鉴别力。例如,某处原始生境,由于一个几百人规模的人群的迁入,并且开展农业种植活动,导致该生境出现一些优 势禾本科植物,相对抑制该生境本来有的其他禾本科植物,这种因人类农业种植导致的物种种群变化,大多情况下无法在考古现场获得信息,也就难以进入我们考虑 的视野。

有了这个界限之后,我们再来勾画出一个历史场景的必备结构,采取从顶层到底层的顺序,也就是按照抽象的程度,从高处走向低处。

一个人群,所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生存。在这点上,人群与任何其他动物种群,是完全没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与处理动物种群生态位的类似方式,来考察一个人群的生态位,这是人类历史场景的基础要素之一。

我们已经肯定地知道,在目前人类的地理分布弥散度早在人类演化初期即已成形,也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稳定下来后,就开始了全球的扩散,使得目前所知的旧石器遗址的分布弥散度,在随后的历史里面并没有跳跃性增长,只是密度有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

关于人类的起源,大体可以有两种看法:多源头的,和单一源头的。
我不知道是否有某个物种,在进化的机制内,可以出现多源头产生的情况,特别是在极大间距的地理分布上。所以,我们只能尽量谨慎地去看待世界各地所出现的最古老的石器以及其他人类遗迹。
但,有一点是完全明确的,就是最古老的石器在全球分布甚为广泛。
因此,我们不妨假设,一开始,人类就在非常不同的各种地理环境当中,启动了各自的文明之遥旅。

东亚史前史

所谓史前史,就是指有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历史记载,包括所谓传说,只要有历史遗存能够和既有记载对上号,例如,如果能够找到夏代的历史遗存,那么有夏一代,就属于历史时期了。
史前史,就是指这样的历史时期之前的人类历史。
而东亚史前史实际上就是,东亚如何形成中国,以及位于中国地区的人群及其文化,如何溢出,从而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各个附属文明区域的历史。

东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其史前史至少发生了两件大事:
1,在整个东亚地区,人种以及农业文明形态的相对统一。这种统一,肯定是伴随着人的扩散、交流,而形成的。
2,以黄河长江流域为核心的东亚地区的人群,从东北地区向西伯利亚、乃至跨过白令海峡大陆桥向美洲大陆的扩散;从云南广西向东南亚,以及从台湾向太平洋诸岛屿区域的扩散。在美洲开辟了人类的新家园,并随后发展了有特性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在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岛屿区域,东亚人替代了距今3~4万年最早到达当地的土著1,籍由农业文明成为当地的优势人群,形成现代分布在从马达加斯加往东,经马来半岛、菲利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2,直至波利尼西亚等太平洋东南深处的诸岛屿的所谓南岛人。
这两件大事,一方面使得东亚本地形成中国,成为人类一直以来持续繁盛的一大文明演进基地,一方面使得东亚成为持续的文明输出基地。

参考文献:
植物种植3
动物驯养456;
语言演化与分布;

  1. 1. 那些土著由于热带环境的地理隔离,为黑色肤质,卷发。他们在现代的孑遗大体上有马来半岛上的塞芒族矮小黑人,菲利宾山区矮小黑人,斯里兰卡维多依族矮小黑人,安达曼群岛土著。
  2. 2. 在新几内亚出现了南岛人与土著黑人混杂的现象,而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几乎完全替代了土著居民。
  3. 3. Fire and flood management of coastal swamp enabled first rice paddy cultivation in east China
  4. 4. Study Reasserts East Asian Origin for Dogs
  5. 5. mtDNA Data Indicates a Single Origin for Dog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less than 16,300 Years Ago, from Numerous Wolves
  6. 6. Complex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African village dog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ferring dog domestication history

东亚史前玉石的使用

所谓玉石,只是单纯按照审美的标准,有别于普通石头的那些具有审美属性的石料。
东亚地区的地质条件,使得史前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玉石,非常容易而普遍,因此,一旦史前人类开启了审美的眼光,就很容易发现玉石,并开始制作为器物,而被赋予某些功能。

迄今科学发掘出土的最早东亚玉器,是位于内蒙古东部敖汉旗的兴隆洼文化1,距今8200~8000年。
被认为属于兴隆洼文化的玉器分布在该地区多个地点2,迄今已累计有60余件,主要的器形有:玦、管、匕、斧、锛、凿、蝉、弯条形器等。从器形与制作工艺来看,兴隆洼的玉器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兴隆洼玉器尚不能代表最早期的玉器。

几乎同时期,还有位于辽宁阜新县的所谓查海文化。其主要器形类似于兴隆洼文化玉器。

略晚一点,是辽东地区出现玉器。

辽宁新乐文化,距今约7000年。出土玉器器形:斧、锛、凿、玉珠等。
辽宁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文化,距今7000~6000年。

同期长三角地区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6900~5000年。
浙江嘉兴马家浜文化与上海崧泽文化,距今7000~6000年。

  1. 1. 考古学中的所谓文化,是非常狭隘的时空坐标概念,一般都是以百公里为空间数量级,一个遗存器物类型的延续为时间单位,所构成的文明载体。
  2. 2. 兴隆洼、兴隆沟、林西县白音长汗、巴林右旗西本包楞、洪革力图等。

中国先秦古籍

以书的形式呈现的先秦古籍,主体是传世文本,现代考古出土之简帛抄本,除了给予强大的年代学支持之外,更提供了不见于传世系统的古籍。
下面给出一个已有先秦古籍单目。

人类早期进化历史

可能的线索:

灵长目的比较动物学

把目光延伸到灵长目这个更大的范围,显然是增加了我们对于进化所进行之观察的时间深度,可以说,那是提供给我们一个人类的动物舞台背景。
灵长类发生于紧接在新生代之前的中生代之白垩纪晚期,猿发生于渐新世,人科发生于晚中新世。

灵长目(Primates)分为两个亚目:
-原猴亚目(Prosimii)
-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
一般认为,最早期的灵长目动物就是属于原猴亚目,其中一部分进化变异很少,延续到现在,就是少数几种低等灵长类动物,另一部分后来获得大的进化,构成类人猿亚目,也就是现在的高等灵长类。

原猴亚目有几个进化要点:
-作为主角在7,000万年到4,000万年分布于欧亚非北美洲,现残存于马达加斯加等地。
-树栖性,攀援树木,灵巧大拇指/趾
-双目重叠成像,分辨颜色,听力
-社会群生活
残存三个下目:
--狐猴(Lemuriformes)
----狐猴类\Lemurs
----大狐猴类\Indris
----原狐猴类\Sifakas
--懒猴(Lorisiformes)
----懒猴类\Lorises
----婴猴\Bush babies
--跗猴(Tarsiiformes)
----跗猴\Tarsiers

大概3,500万年左右,高等灵长类开始出现,构成类人猿亚目。
类人猿亚目分为两个下目:
--阔鼻下目\Platyrrhini
----------新大陆猴类
--狭鼻下目\Catarrhini
----猴总科\Cercopithecoidea
----------旧大陆猴类
----人猿总科\Hominoidea
------长臂猿科\Hylobatidae
----------小猿类\Lesser apes
------猿科\Pongidae
----------大猿类\Great apes
------人科\Hominidae
----------人类\Men

基于古生物学

对于上述灵长目的研究谱系当中:
------人科\Hominidae
----------人类\Men
的中间细节,目前只能依据化石的直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间接研究,而其中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仍需进一步核实。
化石记录所提供的人科粗略年表:

一些大体的时间点:
400万年BP,1开始直立行走;
250万年BP,开始普遍使用石片工具;
200万年BP,身材变高,脑容量增大;
180万年BP,完全的直立人,身材接近现代人,脑容量只有现代人一半。在非洲、中国蓝田均出现。
50万年BP,头骨接近现代人,但脑容量仍然显著小于现代人。被称为智人;
40万年~13万年BP,非欧亚一些地点均出现分支。欧洲和西亚出现大量尼安德特人;东亚出现北京人;
10万年~5万年BP,在可能是已经分布于非欧亚三个大陆的一系列分支中,其中有一个或多个分支突飞猛进,成为现代人,具有基本完备的狩猎采集生产方式,而正是这种生产方式,促进了他们随着人口的增加而迅速进行的地理扩散。
如欧洲的克罗马努人:壁画,首饰,专用工具,骨器。很可能正是他们,替换了欧洲大陆广泛分布的尼安德特人。
4万~3万年。现代人成立之后,就开始了其全球性扩散:首次进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3.5万年,新几内亚东面的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的一些岛屿上,已开始出现人类遗存。
人类进入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的时间,与当地所有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时间巧合在一起。客观上,这可能导致进入该地的人群一直未能驯养本地家畜。
2万年,掌握了御寒技术的人群进入北欧和西伯利亚
1.4万年,美洲阿拉斯加出现证据可靠的人类遗存。
1.3万年前的几百年间,整个美国和墨西哥地区开始出现大量人类遗存,被称为克罗维遗址。代表器物:巨大的石制矛头。
同样巧合的是,人类进入北美洲并大量繁衍的时间,与当地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时间,一致:
沙斯塔的地懒与大峡谷地区哈林顿的石山羊,灭绝于距今1.31万年前后2百年的时段内。
当然,最近一次的冰期也是在这个时期结束,并带来气候的紊乱。

基于单一起源理论的人类扩散史的一种说法:

人类学与语言学

对于保持为狩猎与采集原始生活状态的部落的科学记载,例如对非洲Kalahari沙漠的Bushmen人与澳洲土著的观察记录。
狩猎这种行为方式,对于早期人类一些关键特征的形成,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而且其时间深度(time depth)可能需要追溯到古猿时期。

语言本身,是天然的历史记录载体:同一个事物,你我是类似的发音,那最大的可能是,你我受到同一个来源的传承。以此,我们就能够整理出语言的谱系,使得任何一个小人群的言语,都在该谱系中,找到其位置,历史的位置。

参考文献:
2

  1. 1. “距今”缩写为“BP”
  2. 2. http://pin.primate.wisc.edu/factsheets/index/taxon/latin/pr

人类早期进化历史的研究要点(2)-类人猿亚目

类人猿亚目分为阔鼻下目和狭鼻下目,这个分化只是地理隔绝的结果。
1,阔鼻下目
现分布于南美。典型为蜘蛛猴\Ateles.

蜘蛛猴特化为在树顶林梢采果觅食。相较于智人能够使用工具采摘果实,蜘蛛猴等其他树栖类人猿都是通过发展身体运动机构来获得果实采摘能力。
显然,同样是做到采摘果实,但是通过使用工具,还是通过特化运动机能,这个选择的属性究竟为何?可能,类人猿的早期进化历史,就出现过这样的关键性节点:是走单纯的运动机构特化的方向,还是走大脑复杂化的方向。

阔鼻下目在南美的分化显然不如狭鼻下目在旧大陆的分化来得丰富。最重要的是,没有出现更高级的人猿科。这也许是值得提问的。

2,狭鼻下目
大概3,500万年以前,狭鼻下目分化为两个总科分支:猴与人猿。

猴总科:
--疣猴亚科\Colobinae-被认为属于直接从最早期猴总科延续下来变异最少的猴类,现已特化为树栖食叶猴。
--猴亚科\Cercopithecinae-始于中新世,到上新世已经分类繁多,延续至今,都成功地适应于各种生态小环境,但这种适应,依然主要是依靠运动机构以及相应的感知和消化机能的特化完成的。

至此,灵长目还处于猴的境界,但如果拿类人猿亚目下的猴与原猴亚目下的猴相比较的话,一个关键的进化要点是:
类人猿亚目下的猴类对其幼体在行为上有更周全的照顾,其意义不只是在于提高幼体的存活率,更在于幼体的行为学习期的延长,意味着习得性行为内涵的增多;
猴群开始具有鲜明的母系特征;
母猴与子猴禁止乱伦;
主要的猴类仍然生活在森林之中,但有少数狒狒和猕猴类,也能够适应草原,并调整其社会行为模式,这表明了在分化出人猿总科之前,类人猿是具有走出森林的能力的。

3,人猿总科
人猿总科分为三个科,这三个科之间的差异远小于它们各自与其他所有灵长类的差异。
人猿总科:
----长臂猿科\Hylobatidae
--------长臂猿类\Gibbons
--------合趾猿类\Siamangs
----猩猩科\Pongidae
--------大猩猩\Gorilla
--------黑猩猩\Chimpanzee
--------猩猩\Orangutan\Pongo pygmaeus
----人科\Hominidae

3.1长臂猿科

根据牙齿与颅下骨骼的形态比较,人猿总科最早很可能是树栖食果类,行为上接近于四足并用的荡臂者。因此长臂猿科可能是早期人猿总科中延续树栖生活,并且进一步特化为林间生活的部分。
相较于同样生活于树枝上的原猴、蜘蛛猴以及猴总科的其他种类,长臂猿可能由于大脑的发达,其在树枝之间的臂行法(brachiation)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这种行为技巧的后果是,使其走入了一个社会模式的死胡同:
----长臂猿的运动中,75%以上为臂行法或荡臂法,25%为树上的四足或两足行走,并几乎从不下树;
----一对雄雌长臂猿及其幼猿构成一个社会群,占有大约1/4平方英里边界明确的觅食领地,雄雌体身体特征差别减弱;
也就是说,臂行运动技巧的发达反过来使得其社会行为趋于最大的保守,并对森林有最大的依赖。
人猿总科的早期分化出长臂猿来,是进化的一个歧途,即在大脑条件已经超出猴总科的前提下,长臂猿仍然走向森林的华盖层,导致其生境更加受到拘限。
这条进化线路的一个可能环节是只有化石的旧大陆的上新猿亚科(Pliopithecinae),一种尚不能臂行但荡行的四足并用食果猿。一个猜想是,在很成功的猴类的竞争压力下,走上这条路线的人猿发展了更纯熟的臂行法,从而更成其为局限于树枝之间的不归路。

3.2猩猩科
猩猩科显然没有追求臂行的技巧,即使是严格树栖的猩猩和也能在林间荡行的黑猩猩。

猩猩现代只生存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等地的热带雨林。其解决严格树栖与体重远大于蜘蛛猴的矛盾,是采用了四肢都具有手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案,因此把它和被隔离于南美的蜘蛛猴相比较是有意思的。
猩猩是如何特化出来的,其进化路线尚不明了。

大猩猩现在只生存于刚果西部平原的低地地区和东部高地地区的热带雨林中。
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运动方式都是所谓指关节拄地行走类(Knuckle-walking),只是相对而言,黑猩猩更为灵活,也擅长在林间荡行。

黑猩猩现在只生存于从塞拉利昂到坦桑利亚的热带雨林或森林边缘或开阔林地。

我们都是幸存者

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小矮人,...我们曾经的同行者,都已经灭绝了。为什么?
据说,三万年前,我们在石洞壁上绘制的壁画,可能算是一个答案:我们因为具有超出此时此地的观看的能力,而使得我们能够在11万年前严酷的冰期环境压力下,更加具有生存技巧。
也就是说,因为杰出,所以幸存。

与我们同一个属但不同的种,都无法生存下来,如果不是纯属偶然,就是意味深长的。
向后看,人,作为一个单一的种,具有思维当中特定的某种能力,出现于生命物种的系列,其意义,足以与动物与植物的分化相比拟,甚至有过之。
但,如果向前看,生命之此种新能力的出现,还只是10万年左右的历史,相比于直立人1百多万将近2百万年的历史,我们的爆出,是一个什么涵义的预兆呢?

当然,幸存,并不是可以过分拔高的伟大事迹,因为更早期的同类,灵长类的猿猴,也都还有幸存者,再往下的物种,也还有大量的幸存者。
但是,人类思维能力的爆出,是否足以让我们应对将来的灾难?也就是说,我们能否一直幸存下去呢?

答案,也许只能从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里面寻找突破,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可以在人中杰出?

显然,如果我们承认以下几点:
1,在地球的环境里面,乃至在我们目前所知的所有类地行星里面,我们人类,是具有最高级生命形态的物种。
2,生命的进化不可能到人类出现就开始停滞。
3,目前比人类低级的物种能否反而进化出比人类更为高等的物种吗?如果不可想象此点,那么:
更高等的物种,只能出自我们这群人中间。

且慢,什么叫更高等?如果这个概念的涵义是足够清晰的话,那么有什么理由,我们可以认为进化必须具有如此方向?

鉴于大脑是生命进化的一个主要解决方案所在,那么,我们确实无法想象有哪种动物有可能获得新的大脑特性,足以使其跨越人脑对它业已形成的优势,因为在大脑的物种间比较中,比较容易获得进化的线性序列,这个线性的序列里面,高级就意味着新内容的累加。这个序列表明跳级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进化自身发现了另外一种全新的思维解决方案。

那么,进化的这个方向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也许等价于一个更好回答的具体些的问题:神经系统对于动物的意义。
粗略地说,神经系统越高级,动物对环境就能够有更多的应对行为。
因此,同样是应对寒冷,候鸟只有远徙,有些动物可以冬眠,而人类则可以生火穿衣以及建住房。

当然,目前的人类已勉强超脱了单纯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的制约,但我们并未超脱地球资源环境的制约,也未超出太阳系环境的制约,等等...所以,我们正在努力发展自己更高的能力,以便渐次超越那些制约,例如,获得更长久的能源,寻求地球之外的移居地,寻找关于太阳乃至宇宙命运的答案...

但,这就是我们主要的工作吗?
鉴于我们对科学的认识,才只有几百年的历史,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自信,所有这些自以为是的工作日程安排,会是一直有效合宜的。
那么,我们可能的风险在哪里?

再问下去,开始有些超出我的能力,还是回到我们最古老的命题:
惟有杰出,才能幸存。

接下来的问题是:何谓杰出?

一个例子,就是:离开世俗和宗教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要分散到不同的领域,去揭示,人类从世俗出发,突入到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会遵循一些同样的自发性生理压力,这种生理压力反映为一些种类的意识能力,或者说,思想的能力,这类努力的探索前进,构成了人类历史唯一在传承和累积着的进化遗产。

元音的成型

人类进化历史中,元音的稳定成型,是非常关键的节点。因为,只有元音成型后,才能进一步伴随辅音的变化,而组合出足够多的语音,用于意义表达。
元音在任何一个语音系统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稳定性。正是元音,支撑起了一个语音系统的构架。

鉴于我们已经无从直接观察人类早期所经历的元音成型过程,那么现在所能采取的研究手段,也就非常有限。

比较人类语音

比较动物语音

冰块贸易与东西方的殖民差异

在二十世纪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发明电动制冰机器之前,所谓制冰,只能是针对天然冰块如何隔热保存的问题,而面对这个问题,是否掌握热力学,并不具有多大的意义,因此,2千年前汉朝人用地窖藏冰和2百年前波士顿人图德经由实验发明最佳隔热冰库,是同一技术层面的事情,但有意义的区别在于,地窖藏冰一直只是富人的爱好,而图德依靠其冰库技术,发展出了全球性的冰块贸易:在冬季把新英格兰地区大小湖泊池塘的冰块切割后,船运到世界各地卖高价。要点是,冰块的长期绝热保存技术-其实,也无非就是试验锯末棉花等等各种材质来作为绝热材料构筑冰库而已。

同一个性质的比较是,新英格兰人在美国东北地区的殖民,与同一时期甚至更早时期,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地区的活动,何以有如此重大的差异。

欧洲人在北美的殖民历史,大概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末的一次以反人类的灭绝土著为条件的殖民史。一则地球上已没有重复这个过程的可能性,再则未来可能的星际殖民,我们面对的肯定不会是人类。

历史学的宇宙学原则

这个名词有点绕口,其实只是借用了宇宙学原理:对于这个宇宙的任何一个观察者来说,其所观察到的物理规律及相关物理量,都应该是一样的。
这个原理实际上就是哥白尼日心说的精神延伸:否定人类所居之地球在宇宙之中的特殊地位。
借用到历史学当中来,就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并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中心人群,历史观察者依据这个“中心”人群的价值观所进行的历史观察,相对依据其他人群之价值观所做的历史观察,具有任何意义上的优势。例如,更客观,更理性,更真实,更有价值,等等。

这个原则,其实是直接与大部分历史学者所秉持的观念相逆反的。不管是目前最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还是或多或少流行着的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都是违反了此一原则的。

历史的比较

当比较历史的问题提出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我们迫切需要历史的元理论

比较历史的目的

拿两个人群做比较,甚至就拿一个人群的不同历史时期做比较,都是很自然的、也是有效的认知行为。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比较历史的目的,我们预期是什么呢? 当然不会就是一个谁比谁更先进之类的结论,那属于庸俗史学的简陋范畴。

比较,本身无非就是一种认知方法,,其目的是为更好地认识某对象而提供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能够用于验证历史理论的抽象范畴。

如何比较历史?

两个人群,要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上做比较,是需要多层面进行的,依据理论进行结构性比较。

最底层的,是技术层面的比较,是相对容易的。

所谓技术,无非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你就可以比较不同的方案,特别是,方案当中,问题解决者所面临的条件和技术思路。例如同样是木工,从原木到家具到最复杂的木制器具,问题是一样的,怎么加工,怎样考虑工具的制作,约束条件是什么,再来看各自的解决方案。

单纯技术的比较,也是可行的,因为一直到近代科学发展之前,世界上所有的技术,都并没有强烈依赖科学。反而是某种前科学形态的东西,倚附在多种多样的技术解决方案里面,所以,撇开科学思想,单纯比较纯技术,是合理可行的。

在这个角度上,古罗马和中国汉代,各自依据自己的技术能力,构造了庞大的经济社会体系,只能说是各具特色。因为如此庞大的社会体系,从技术支撑的角度上看,是有门槛的,显然古罗马和汉代都迈过了这个门槛。

至于物质文明的概念,则需要从技术的概念延伸出去。因为,技术所表达的,就是人的需求和欲望,若是再更多的把人及其社会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添加一些进来呢,一起来驱动技术和物质生活的构作,就可以被很多人称为物质文明了。

那么,拿什么做比较呢? 技术上,可以很方便地拿技术方案的积累历史。技术是可以积累的,也就是具有其历史的,这条线,是非常方便做比较的。也是比较容易得到很多人最喜欢得到的谁比谁更先进的结论的。

所谓的物质文明的比较呢,那就没那么简单,要复杂些。因为物质文明,不单纯是问题的解决方案,更主要的是适应人群的心理与精神需求的。所以比较的标准,就得根据物质文明的结构,来设立。

古埃及文明史

几个明确的历史事件都可以用来标记古埃及文明史的结束:
1,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随后是2百多年的托勒密王朝;
2,公元前30年罗马占领埃及,随后是4百多年的罗马帝国统治时代;
3,公元395年至公元641年,为拜占庭统治时代,或被称为科普特基督教时代;
4,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开始了直至今天的阿拉伯时代。
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古埃及文明,就是在1千年的时间里,经由这一系列的武力征服事件,被消磨殆尽的1

这个下限的年代易于确定,再往上追溯的年代学问题,则困难得多。

古埃及文明史的年代学

一般的,古代史的年代学分为两个方面:文献的年代记录,考古材料的年代记录。这两个方面总是平行的,因此需要有互证的证据,才能把两者编织起来。

古埃及的传世文献

古埃及本土的主要文献:托勒密一世和二世时代马捏托(Manetho)的《埃及史》
外部文献: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

考古材料中的文献

碑铭,纸莎草纸文本

本身属于考古材料的文献,是极其珍贵的考古与文献的互证线索,但前提是,能够建立与传世文献中,名称的对应关系。

考古材料的年代

考古材料本身的年代,分为两个序列:一个是基于地层学的相对年代;一个是基于物化分析的绝对年代。
这两个序列的结合,才可能建立考古材料的年代序列。
至于基于类型学,来试图补充地层学之相对年代序列,则需要万分的谨慎,实际上,相关论据并不充分。

【例】
埃及中部阿西尤特东南哈马米亚村、尼罗河东岸的巴达里遗址。
最底层为石灰石碎石与垃圾层,含巴达里文化的陶器碎片和燧石工具;
其上为紊乱层;
再其上为涅伽达I期;
再其上为涅伽达II期。

环境特征与文明遗存特征

古埃及文明单纯地依赖尼罗河,而尼罗河是一条非常单一的地表径流型河流,缺乏大的支流,整个流域建立在沙漠之中,导致其只能在沿河两岸生成一些绿洲和腐殖土沉积带,以及入海口的大三角洲,其横向纵深大致为1~2百公里。
这样一个地理特征,导致其缺乏木材,而只能主要使用石材。正是石材的广泛使用,使得其文明遗存,诸如建筑、墓地,均得以大量保存下来。

  1. 1. 古埃及文明亡于外部入侵,这提示我们中国人也许应该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庆幸中国的优越地理条件,显然是古埃及单纯而缺乏战略纵深的尼罗河流域所无法比拟的。

真相与意志的分界-从汪精卫聊起

真相与意志的分界这个题目,看起来似乎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引发我给出这个题目的,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也肯定是会让大多数人都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曾经不怕牺牲去刺杀清摄政王载沣的汪精卫,为何会在后来成立汉奸政权?
当然,这个事情连带好玩的是,张爱玲爱上一个汪精卫政府里面的汉奸之情事;而连带最好玩的,就是《色戒》里面,爱国学生们在香港摩拳擦掌准备暗杀汪伪汉奸易先生的时候,邝裕民激昂地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杀几个汪伪汉奸又算什么!”李安可能忘记了这么一个故事:汪精卫因剌杀清摄政王载沣而被捕,判终身监禁。汪精卫因此作绝笔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言归正传,汪精卫为何要去领头做汉奸?
汪精卫的一切汉奸行为,都来自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在当时没有可能抗战胜利,中国继续抗战下去的结局多半就是彻底亡国,至少,会是在战败前提下更严重的丧权辱国。
让我们都想象一下,在1938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已经撤退到了重庆,半个中国都已沦陷,全部出海口都已丧失,唯一的可以获得外援的云南至缅甸的公路也已被封锁。然后,假设你作为当时仅次于蒋介石的国家领导人汪精卫,还知道中国的军队、军工的更为具体的实力数据,等等等。。。然后,你来做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还有战胜外敌的机会吗?
实际上,这个判断可以说是一个纯粹客观的问题,但,又是一个需要高度历史洞察力的问题。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真相与意志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两者交融起来。面对同样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其具体的认知与意志。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些典型。
促使汪精卫的决定,有一个比较大的契机,就是1937年11月德国大使陶德曼在中日间做调解,日方给出了停战条件。对于那些条件,国民政府的国防会议常务委员会议进行了讨论,大部分人倾向于接受日方条件,蒋介石也裁定可以之为基础,进一步谈判。但由于中方忽略了日方条件里面所定的答复期限,而致使日方以中方不同意那些条件为由,启动了下一步的侵略计划。
本来,这只是一个技术性错误,汪精卫,还有其他一些人,也都强化了这个印象:这么一个技术性错误,如果大部分人都倾向于接受日方条件的话,就不应该让该错误继承下去,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或者说,不该因为这么一个技术性错误,诱发日方更为肆意的侵略。所以,汪精卫决定以那些条件为基础,单独跳出来,继续与日方周旋。正是这样一个心理,我们就可以理解,汪精卫在私下离开重庆之前,给蒋介石留下的道别信件里面,最后写道:“今后兄为其易,弟为其难。”意思就是,以后你来坚持抗战,于情于理于大众,都是直接合理的行为;我则为了防备万一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给国家预备一些稍微好一点的战败条件,去走一条更为艰难的路。
然后,我们再来看当时共产党人的认知与意志:抗战是毫无疑义的唯一路。毛泽东当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来表达其对于抗战前景的分析与判断。当然,我们现在是事后诸葛亮,不能简单的以后来的历史事实来评判当时境况里面的每个人。但是,从这整个的历史里面,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客观的现象:一个可以令很多人共同认可的关于历史发展的真相,是不存在的,因为对于历史的未来,我们的意志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角色。而汪精卫,正是没有懂得此点:他没有看到自己的意志,人民大众的意志,可以在历史的未来发展里面,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历史发展的真相,参与政治的人的意志,本身是一个明确的参与历史的角色。那么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呢?同样的命题也是成立的。对于自我,对于个人命运,客观的发展真相,与我们自己的意志,是交融的,是不存在一个确定边界的。
至此,我们的论题似乎得花开两枝,分做两个方面来讨论:
1,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2,在个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但,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是息息相通的。继续来看汪精卫的例子。
在很多的记录里面,汪精卫最初离开重庆,抵达越南,发表了自己的主张:接受日本停战条件,先和平了再说。然后,他及其随从人员,是打算去法国,对国事做壁上观的。而重庆的政府也派人送来了护照和汪一行人的旅费。但1939年3月21日,突发的一件事打断了汪的这个计划。当日午夜,一个精心准备多日的杀手,执机关枪突入汪一行人的住宅,杀死了汪的情同儿子的助手曾仲鸣,而其目的本来是汪本人。这件事马上令汪改变了计划,他决定自己站出来担当“收拾残局”的责任,遂行其和平计划。这,就是典型的个人不当意志,促成改变其对历史的意志,并产生实际的历史后果的一个典型例子。这样一个暗杀事件,若出自重庆政府,也并非不可理解,因为蒋介石本人或其手下,一贯有这个政治风格,这样一个行为,完全只是历史的技术性细节,并不足以构成重要的环节。而就是这样一个技术性细节,导致汪走出实质性的一步,把其所谓和平计划付诸行动,那就是汪自己犯下的个人错误了。
这个错误很简单:一定要严守历史规则与个人规则的分际,不能因为个人情感的偏重,影响与干扰对社会历史的评估与作为。所以,汪精卫之所以走上一个可耻的位置,就是从这每一个错误走过来的:先是错误地理解了历史里面意志的重要性,然后,又以个人的私我意志,掺入自己对历史的判断与行为,如此大错,也就不得不以被控为汉奸,作为惩罚了。

插入一个关于“理解”的问题。这里,我拿汪精卫去做理解,理解其行为的心理动机,似乎,就会给人一个印象:如此被分析后的汪精卫,相比单纯指控他为大汉奸,是不是显得过于温和,甚而同情?
不然。不妨看一下这篇典型的汉奸指控类文章,那个认识张爱玲的作家沈寂写的回忆张的文章。显然,这篇文章是鲜明的敌视汉奸的角度。实际上,汉奸这个词,就是典型的反映主观立场的标签。如果,我们经过分析了解了汪精卫的心理过程,那么我们还可以站在主观立场对他表示痛恨吗?
当然可以,因为这是两码事。客观的分析,只涉及到历史的评估;而主观的评估呢,则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无法要求大众一致地对历史有客观层面的理解。那么,就只有给予一个黑白分明的图像,能够表达历史主要原则的图像,作为大众认知和大众意志的基础。这是另一个复杂的关于理解的问题,这里先不展开了。

补充:
蒋介石日记表明,蒋在抗战期间,好几次有过自杀的念头,因为对取得抗战胜利感到绝望。

历史学者的基本素质

历史学要表达的,是对人类自身过去的认识和理解。
既然涉及到认识与理解,那么作为历史学者,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大都是现代教育体系所不能提供的,这就需要立志做历史学者的人,自觉主动地去培养自己。

这些基本的素质,总而言之可以说就是理解力,其实并非历史学独有的。
此点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的,麻烦在于,何谓理解力,衡量理解力的程度有何标准,不象数学,是面向解决问题;也不象物理,是面向实验验证;在历史学领域,这些都难以有能得到一致认可的答案。
所幸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并不需要在本体论上得到一致认可解,在方法论上则相对易于得到具有一定可接受度的答案,也就是,如何提高理解力,是可以比较易于回答的。

历史学,基于其考虑对象,相应的理解力也是可以有更具体的规划,而不至于泛泛而论一般理解力。
那么,历史学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理解力,是对于政治的理解力。
何以故?
所谓历史,其全部现象,就是关于人群的故事。而政治,正是人群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三人成群,就开始有了政治关系的呈现。而政治现象的复杂,导致了迄今为止,人类尚未有足够成熟的有条理的政治学可资学习,而只能依靠个人的悟性。

那么,如何提高对于政治的理解力呢?
在认识论的范畴里,这是有途可循的。那就是尽可能地在政治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解力,到一个够用的程度。
这里所谓的政治实践,有非常广泛的范围,从卷入一个小群体的组织活动,一直到管理一个国家,其所涉及的政治行为复杂度,是有诸多不同级别的差异的。
那么如何才算得上“够用”呢?
这就需要个人自己去做私有的综合判断。
一般的情况是,要达到够用的程度,既有的理解力越强,其所需要涉入的政治行为复杂度,就可以越小;反之亦然。
当然,例外总是存在的,不能否认,可能有人能够从未参与任何人群政治活动,也可以理解保密度最高的政治活动,但那会是极端罕见的悟性;而也会有人即使参与过最复杂的政治活动,其对历史的理解依然可能非常幼稚。
所以,只要有可能,就尽可能要求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理解力。

举一极简单的例子:
《新闻联播》每天都有无数人看,请问,那些国家高层会议,你看到的,都是开放给记者拍摄的,那么,当会议工作人员现在宣布,“请记者退场!”随后那些人的闭门会议,会是怎样一种状态,你能够进行可靠地推测与设想吗?
如果在有电视新闻报道信息的今天,你连这点都做不到,你怎么可能只是凭借一个最简单的历史记录,来推测千百年前那些当事人的决策心理呢?

历史学所需要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解力,是理性分析能力。这点本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代基于学科的教育体制,导致对于历史学学者的培养程序当中,基本缺乏理性分析能力的针对性训练。才使得这成为问题。
那么,如何增强理性分析能力呢?
一个是逻辑的基础性训练,现在别说历史系毕业的学生,那些大学历史系教授也好,研究员也好,具有慎密逻辑能力的人,都很罕见。他们做研究,还只是局限在常识推理的层面。欲其有锋利的理性分析能力,也太困难了。
最方便的逻辑训练,其实就是数学,现代的历史学教育体制里面,是基本见不到数学的影子的。你能指望如此培养出来的历史学学生,具有何等的逻辑能力呢?
另一个,就是理性抽象能力。这个方面的状况同样糟糕。因为所谓抽象能力,迄今人类所发展出来的知识领域中,能有效训练抽象能力的,只有修行,哲学,(自然)科学。而现代史学教育中,这三者都是完全不涉入的。
所以要增强理性分析能力,方便的途径,就是在上述基础领域的学习中,训练相应的能力。

日本之大倭阙史时代

日本本土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是712年由太安万(麻)侣撰写而成的《古事记》3卷,全书用汉字依倭音写成,主要内容为古代帝王神话。在720年由舍人亲王和太安万(麻)侣等人又合撰了一部《日本书纪》30卷附加图一卷,全书基本用汉字汉文撰写,只有少数词汇用汉字拼写倭音。该书为编年体裁,从上古到持统天皇(690~712),为现存日本本土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此两部书之前,根据《日本书纪》记载,403年,去来穗别(履中)天皇开始有了设置史官的行为,而620年,丰御食炊屋姬(推古)天皇开始正式修史书,但是,所有那些可能存在过的史书,并未流传下来,也未被现存的史书所引用过。实际上,《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两部书编撰时,作者所能资引的文献就比较贫乏,其主体内容是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以及语焉不详的历史,甚至,为了充实内容,还有不少抄袭自中国史籍的故事,只是把人名地名进行简单替换而已。
在日本人对自己进行历史记载之前,已有中国的史籍对日本进行了记录,因此其历史时期并不能从日本人自己开始记载算起,这个日本人自己记载之前的日本史时期,被日本学界称为大倭阙史时代。

大倭阙史时代最重要的史籍,是《三国志》之《魏志.倭人传》1

  1. 1. 《魏志.倭人传》:
    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汉书.地理志》: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今使驿所通三十国。
    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
    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所居绝岛,方可四百余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余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籴。
    又南渡一海,千余里,名曰翰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方可三百里,多竹木丛林,有三千许家,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籴。
    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卢国。有四千余户,滨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见前人;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
    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有千余户,世有王,皆统属女王国;郡使往来,常所驻。
    东南至奴国百里,官曰兕马觚,副曰卑奴母离,有二万余户。
    东行至不弥国百里,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母离,有千余家。
    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可五万余户。
    南至邪马壹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日,陆行一月。官有伊支马,次曰弥马升,次曰弥马获支,次曰奴佳鞮,可七万余户。
    自女王国以北,其户数道里,可得略载。其余旁国远绝,不可得详。
    次有斯马国,次有已百支国,次有伊邪国,次有郡支国,次有弥奴国,次有好古都国,次有不呼国,次有姐奴国,次有对苏国,次有苏奴国,次有呼邑国,次有华奴苏奴国,次有鬼国,次有为吾国,次有鬼奴国,次有邪马国,次有躬臣国,次有巴利国,次有支惟国,次有乌奴国,次有奴国,此女王境界所尽。
    其南有狗奴国,男子为王;其官有狗古智卑狗,不属女王。
    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余里。

    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绵。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兵用矛楯、木弓;木弓短下长上,竹箭或铁镞,或骨镞。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皆徒跣。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以朱丹涂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食饮用籩豆手食,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冢。始死,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若行者吉善,共顾其生口、财物;若有疾病,遭暴害,便欲杀之,谓其持衰不谨。
    出真珠、青玉,其山有丹;其木有楠、杼、豫樟、楺枥、投橿、乌号、枫香;其竹篠簳、桃支,有姜、橘、椒、蘘荷,不知以为滋味。有弥猴、黑雉。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輙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圻占兆。
    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妇人不淫,不妒忌。不盗窃,少诤讼。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宗族。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
    收租赋,有邸阁;国国有市,交易有无,使大倭监之。自女王国以北,特置一大率,检察诸国,诸国畏惮之;常治伊都国,于国中有如刺史。王遣使诣京都、带方郡、诸韩国,及郡使倭国,皆临津搜露,传送文书赐遗之物诣女王,不得差错。
    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

    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
    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参问倭地,绝在海中洲岛之上,或绝或连,周旋可五千余里。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太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其绥抚种人,勉为孝顺。汝来使难升米、牛利涉远,道路勤劳;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引见劳赐遣还。今以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罽十张、蒨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罽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皆装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录受,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
    正始元年,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儁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并齎诏、赐金帛、锦罽、刀、镜、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谢恩诏。
    其四年,倭王复遣使大夫伊声耆、掖邪狗等八人,上献生口、倭锦、绛青、缣、绵、衣、帛、布、丹、木、短弓矢。掖邪狗等壹拜率善中郎将印绶。
    其六年,诏赐倭难升米黄幢,付郡假绶。
    其八年,太守王颀到官,倭女王卑弥呼与狗奴国男王卑弥弓呼素不和,遣倭载斯乌越等诣郡,说相攻击状。遣塞曹椽史张政等,因齎诏书、黄幢,拜假难升米为檄告喻之。
    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徇葬者奴婢百余人。更立男王,国中不服,更相诛杀,当时杀千余人。复立卑弥呼宗女壹与,年十三,为王,国中遂定。政等以檄告喻壹与,壹与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还;因诣台,献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贡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异文杂锦二十匹。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如果把现代俄罗斯地域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力量的延续历史的主体,称作俄罗斯的话,那么它的历史最大的特色,就是领土的急剧扩张现象。
由于这种扩张,并不足以让我们认定俄罗斯人一直以来对于领土有着超乎寻常的嗜好,而只能说,俄罗斯人所具有的地利,使得他们易于得到扩张,特别是向东的扩张;而这种扩张过程中所获得的实利,又进一步养成了其政治上对于领土的嗜好。

所谓的大俄罗斯民族主导了这个国家乃至苏联的历史,但是,俄罗斯民族本身,只是一个到了拿破仑时代才得到强化的概念。

近代中日关系史

抗日战争结束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才开始进入现代史。所以,所谓中日关系的近代史,就是以此为下限的这段历史。其上限,则不妨取为明治维新。

甲午战争

侵华战争

对于侵华战争的缘起,日本人自己的经典观点是:
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
明治维新使日本民族从锁国和封建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尽管还不充分,但毕竟沐浴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恩惠,使其天赋的生活能力旺盛起来,生产发展,人口增长。这些因素同民族性内在的向外发展的欲望相结合,便企图向海外,特别是向亚洲大陆寻求民族发展的出路。英国不在欧洲大陆上谋求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却专门依靠大陆上列强间的实力均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掠夺殖民地,剥削文化落后的弱小民族。与此相反,苦于土地狭窄、物质贫乏、人口增多的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和亚洲大陆保持紧密的联系,这是它为谋求生存绝对必要的。
可以说那个时代本来就是一个野兽丛林的时代,因此可以说,日本侵华无非是模仿了当时作为一个强者之所当为而已。
但,一个政治集团的外部行为,出现象在一个人身上常见的那样,各系统不协调、反应迟钝、甚至目标不稳定,都很容易理解,也因此,才有如下的观察:
李宗仁《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
日本既以侵华为国策,田中义一并认为征服中国为征服世界的阶梯。但是日本究系岛国,民族眼光短视,胸襟狭隘,政治、军事领袖皆有志大才疏之弊,徒有成吉思汗的野心,而无成吉思汗的才能和魄力。因而他们侵华的方式,是蚕食而不是鲸吞。既已作了侵略者,又没勇气承认对华战事为“侵略”,却硬说是“事变”,而且这些“事变”的制造,又是毫无计划的盲目行动。例如沈阳“事变”是土肥原、板垣等少数中下级军官搞起来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事前竟不知其事。事后关东军司令部和日本政府只有追随少壮派军人之后,为其越轨行为作辩护。此实非文明国家应有的现象,然日人行之,不以为怪。
侵华战事既已发动,而日本人又没有气魄来大举称兵。等到中国民愤达到最高潮,以致卢沟桥“事变”无法收场,大规模用兵势在不免之时,日本又不愿倾全国之师来犯。只是在华北、华东用少数兵力与中国作战,到兵力不敷时,才逐次增兵,深入作战。这种“逐次增兵法”便犯了兵家大忌。中国地广人密,日军一个师团、一个师团地开入中国,正如把酱油滴入水中,直至把一瓶酱油滴完,为水吸收于无形而后已。日本人便是这样一滴滴地,滴进了六、七十个师团在中国大陆,但是还是泥腿深陷,坐以待毙。
所有这些表现,都不足以影响一个政治集团在在外部行为的连贯性,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被某些现在日本人所称为“中国事变”的实质。

战前日本国内态势

财阀
派阀
军队(天剑党)
北一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大川周明(大行会)
作樱会

随着当时的潮流,明治的藩阀外交站在所谓富国强兵主义的立场上,运用了日本的发展政策。然而,日本的发展鉴于当时周围的状况,只能是向邻近地区即事实上唯有向东亚大陆发展。日中、日俄两次战争之后,日本终于经过朝鲜把势力伸张到满州。这又是解决日本人口问题的一个方法。
-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

西周历史

西周奠定了中华文明在随后几千年的核心特征。

文献:1

  1. 1. 中国先秦古籍

德国历史

德国的历史非常严重地受到其地理位置的制约:位于欧洲中部,缺乏天然的地理隔绝,这就使得它与俄国和法国具有完全不同的扩张环境:法国西面无忧,可以一心 寻找机会向东面扩张;俄国即使向西受阻,仍然可以很轻松地向东扩张。而德国,唯有被挤压在中间,缺乏扩张的可能空间。实际上,这种地理境遇也反过来锻造了 德国的主体性,而成就了这个国家,尽管属于欧洲最晚之列,也尽管因此故而引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两次世界大战。

这样一个地理舞台之上,德国的历史是一个被锻造的历史,一个众多民族与众多部落被锻造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历史,在时称上比英国法国落后,仅仅堪比美国。

西域

西域,在中文环境中,具有特定的历史与地理涵义。

西域商路上的丝绸

丝绸本身不仅仅是货物,同时也被长期充当货币。这个现象不仅仅是商务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背后甚至也有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

丝绸的种类

单色织物
绢:平纹素织物。1匹绢=12mX54cm。
生绢:未经精练脱胶。大生绢、白丝生绢、白生绢、黄丝生绢。
熟绢:予以脱胶。
练:未染色之熟绢。大练、小练。
彩绢、缦:染色之熟绢。麹尘绢...
絁:

朝贡制度

朝贡制度所定义的关系

清朝

1637年,清崇德二年正月,清廷与朝鲜签订丁丑条约,循明廷旧例,全面继承了朝鲜对中国的朝贡关系。
丁丑条约要件:
去明国之年号,绝明国之交往,献纳明国所与之诰命、册印,躬来朝谒。
尔以长子并再令一子为质,诸大臣有子者以子,无子者以弟为质。尔不讳,则朕立尔质子嗣位。
从此一应文移,奉大清国之正朔。
其万寿节及中宫千秋、皇太子千秋、冬至、元旦及庆吊等事,俱行贡献之礼,并遣大臣及内官奉表,其所进往来之表及朕降诏敕、或有事遣使传谕、尔与使臣相见之礼、及尔陪臣谒见并迎送、馈使之礼,毋违明国旧例。
--《清太宗实录》卷33。

民国史笔记

以下笔记主要是在阅读唐德刚的相关著作时而写的,记录可堪感慨者。唐氏据有大量晚清民国史料,也是顾维钧回忆录的主要撰稿人,故其史料堪称富有,唯独好发愤青议论。
------------------------------------------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都督通电建立民国,一致以美国政体为蓝本。显见其时西方政治知识的普及已经达到一定火候。马克思主义则是随后一些年才猝然燃烧起来的。

孙文非常敏感,在美国打工的时候听说了武昌起义,就立刻意识到机遇来了,迅速且执意回国赴宁,在袁世凯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尚未到位、黄兴黎元洪相争之际,成为最恰当的民国第一任总统。

然孙文面临的是,只能基于旧有的权力分布来组织新的权力机构,必然是妥协到底--一直到电请袁世凯出任总统。因为旧实力分布图中的最高点,正是袁世凯。孙文上任后才45天,袁世凯就做到位了:逼迫傅仪母子下诏退位,一举夺得首功,孙文也因之让位予袁。

袁世凯跪在傅仪母子前面,在连蒙带恐吓劝其退位的同时,与太后相对而泣,真是好戏子!

一省九督。。。清军与革命军的博弈对峙结束后,就开始了军阀混战的时代,构成了中国20世纪前半的主轴。

插一句,唐德刚真是个不谙事的老愤青,还纷纷然把一些不要紧的中文词组夹注上英文,简直莫名其妙。

从现实政治力量的角度,当时举国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袁世凯应该做民国总统,这就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事情。

继续,一个同样有意思的事情是民主共和国的第一届国会。
袁世凯于民国元年8月27日颁布《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该法几乎照搬美国体制,不可谓不完备。该法一出,不久全国大小政党政团达到6百多个,考虑到当时4亿人口中百分之80为文盲,只知道辫子剪了来了革命,这个态势真是,只好说是一个崭新局面,就从那吵吵嚷嚷摇身一变的800议员开始。

国民党第一任党魁是谁?
不是孙文,是宋教仁。
宋教仁真是大人才,其时也就30左右,一手制定了民主共和国的从临时约法到各种组织法,一手把同盟会改造为国民党,基本上,他才是袁世凯当时最值得注意的对手。相比之下,孙文,则主要热衷于做思想家、哲学家、启蒙者、宣传者。在袁世凯看来,远不是够量级的对手。

1912年8月25日,应袁世凯之邀,孙中山抵京,随后居留一月。
这一个月内,孙袁密谈13次,几乎是隔日一会,每次自下午4点谈到晚10点、12点甚至凌晨2点。一般都是纯两人密谈,或者仅梁士诒在座。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孙,主要是凭借书生意气,对政治经济等等并无实作经验,于真实的治国基本是外行新手;袁,则是在复杂真实的权力环境中爬摸滚打出来的幸存者和杰出者。
想一想袁曾经多么娴熟地在傅仪母子面前痛哭流涕,就可以了解袁在面对侃侃而谈治国方略倾心而出的孙,会是何心态。

因此,一个老狐狸要修理一个稚鸟,太容易了。

孙幼稚之一例:试图引入日本势力来抵抗俄国对外蒙的觊觎。
之二例:因宋教仁被刺,孙力主战,但无兵无卒,竟然再一次想引入日军来打袁,真是昏到顶了,若真成事,现在评价孙,就是民族罪人了。

一个问题,放眼当时全国,可以做一个令我们后人满意的民主共和国总统的人,是谁呢?
很遗憾,我觉得没有。
所以,历史的偶然,没太大的意义,欠下的债总得要还。
这同一个道理可以用到现在。

=============
历史的简单化很多时候是必要的。
你可以想象对一个不大通世事的人说清楚历史的复杂真相吗?
就好像,你可以要求袁世凯当面对孙说这个吗?你那个一提计划就上10万20万英里的铁路是想法是幼稚的不具有可行性的。
历史简化得对比度更大一点,就是便于大家面对历史能够有说辞。

当然,这是一个互补的需求,我们唯有更了解真相,才能学会增进自己的智慧,张口说话之前该有的智慧。

孙文在二次革命失败之后,痛定思痛,一举把美式憧憬,改为中华革命党之绝对独裁制度。

为什么说当时的孙文是极其的幼稚呢?就是在孙文风风光光做临时总统,后来又怒不可遏地闹二次革命的同时,日本在和俄国私下把满洲划分为南满与北满,视为囊中之物;又进一步和俄国把内蒙划为东蒙与西蒙,只等下刀。如此豺狼,孙文竟然想到引入中华腹地,帮他向袁世凯复仇。最可耻的是,孙竟然向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偎重信发出密函,声称如果日本帮他出兵,一旦成功灭袁,就把满洲和内蒙的全部利益许给日本!
(孙文致大偎重信密函日期为1914年5月11日,致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的密函日期为1915.3.14。此两密函在二战后才在日本老档案中被发现,然后相关人员一直以为尊者讳的态度予以沉默。)

吾国之近现代史真的是一部泣血之史!
遥想当年为政者,每每接到列强送达的强盗条约,以刀枪逼迫签字,如何面对与应付,真是何等之难事!
联想到自己,每次遇到一点不平之事与不平之约,都愤然不已,真是弱啊!

泣血完了之后,就得想,吾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一种稳定的形式不得不终结之后,吾国下一步该走向何种稳定的形式?显然,答案迄今尚不清楚。

回到我原始的论题:社会的基本状况制约了其中的种种作为,教育是整个社会进步最主要的根基。但教什么呢?所以不得不进一步追究到精神的根基:人类的精神,藉由社会的作用,如何走向?也就是,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需要什么?
以个人而言,每一个人深缚其中的,是生存,然后更好的生存。
而,个人之所以自愿组织为社会,目的就是要令此社会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每个人的此目的。

这个解答的开头总是好写的,但越往下,分歧就开始出现,问题本身也开始变得困难。

现代国家该如何组织,其实正是袁世凯所面临的最致命的问题,对于袁这样一个古典权力环境下锻造出来的古典人物来说,基本是回答不了的,这就导致其前后失据,甚至最终闹下恢复帝制的尴尬剧目。

假设,我们在思维的试验里面,用一个更有担待也更具有中国传统智慧的人,例如曾国藩一类的人,来替换袁世凯,那么故事的结局是否会更好一些呢?

如果说偶然并非历史的要紧事务,那么人才则是历史非常要紧的事务。一件事要成功,这件事本身得吸引足够的人才来参与。

比方说太平天国,这个颠覆清王朝的任务,如果是由另一些更有才具的人来从事,历史当然会有不同。实际上,太平天国最重要的结果反倒是延缓了旧王朝的覆灭,因为它激起了一代经世人才的崛起。

数学

数学的目的,在于为问题提供抽象计算两个方面的解决方案,而抽象与计算又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关联的。

数学史

数学的历史,就是人类计算与抽象交互作用的历史.

早期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多项式方程的求解

抽象所导致的历史质变
抽象代数的成型,正是基于抽象概念构建演绎系统的结果

古希腊数学

几何化

古希腊四大学科:
反射光学
静力学
浮体力学
天文学
都是采用几何化方式予以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1】
地月与地球太阳距离比
地球半径
【例2】
阿基米德采用切薄片的方式来解决关于面积、体积、重心相关几何问题。

牛顿的微积分

牛顿所学习的微积分主要来自J.Wallis的《Arithmetica Infinitorum》(无穷算术)和笛卡尔的《几何学》。
而他的微积分研究主要是源于力学研究的需求,其力学研究则最初是受到I.Barrow所讲授的运动学课程的激发。

莫斯科学派

苏联几乎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欧美,持续了将近1个世纪,其中最大的底气之一,是他的基础科学之强盛,并进而决定了他具有独立研究先进技术的能力. 所以考察这样一个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极端穷困的国家,何以能够发展出强盛的基础科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很好的一个样本,是莫斯科数学学派的发展历史.

在彼得大帝一世(1672~1739)之前,俄罗斯是基础科学方面,几乎比中国好不到哪里去.彼得一世有远见,着眼于科学在俄罗斯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例如建立了彼得堡科学院,并陆续为科学院聘任了一些当时的科学大家,例如欧拉\哥德巴赫\伯努利等等.当然,这些人也就是在俄国有吃有喝住一段时间而已,但肯定给俄罗斯科学教育界带来了影响,尽管是很缓慢的影响.

约1百年之后,俄国本土出现了一个罗巴切夫斯基,他发现的非欧几何,成为俄罗斯本土出现的第一个排得上号的数学成就.然后这种酝酿的状态再持续了1 百年左右,一直到19世纪晚期,出现了以车比雪夫为中心的彼得堡数学学派,包括马尔可夫\李亚普诺夫\伯恩斯坦\克雷洛夫\维诺格拉多夫等.主要围绕解析数论\概率论和数学分析,应该说,还是处于经典分析的范畴,相比同时代的法德科学中心,还处于比较弱的状态.

进入20世纪之后,叶果洛夫在莫斯科大学开办数学讨论班作为种子,莫斯科数学学派开始崛起,并成为促使数学从经典数学转入现代数学的一支重要力量.

叶果洛夫和姆罗德舍夫斯基一起开的讨论班,最初以由经典分析衍生出来的微分几何为主题,而几何问题的分析学应用,促使人们需要进一步澄清实分析的基本概念, 所以当时开始了实分析的初步研究,叶果洛夫本人积极参与了这个动向,并及时引入了莫斯科讨论班,该班的学生鲁金,因此而成为实分析的大师,而恰好,鲁金也是一个具有非凡教学与引导才能的人,并由此而令莫斯科学派成型.

鲁金的主要学生:门索夫\辛钦\亚历山大洛夫\乌里松\苏世林\柯尔莫哥洛夫\诺维科夫\刘斯铁尔尼克\等,都是从扎实而雄厚的实分析核心出发,各自为函数论做出了成就,更进一步延伸,奠定并发展了现代数学的一系列新领域.

其中最卓著的有:
1,从实分析开始向下向基础挖,做出一个更宽厚的基础,就是拓扑学。乌里松的点集拓扑学,亚历山大洛夫的代数拓扑学,其弟子庞特里亚金是最重要的拓扑学家之一,而柯尔莫哥洛夫也参与其中;
2,辛钦运用实分析工具开始了概率论的深入理解之路,随后柯尔莫哥洛夫则整个地在测度论基础上重建了概率论,使得概率论成为现代数学的一部分.进一步马尔可夫加入他们,为随机过程理论奠定了基础.
3, 基于实分析和拓扑学的既有成就,莫斯科学派为泛函分析贡献了重要基础.首先是刘斯铁尔尼克和史尼莱利曼从拓扑学角度解决变分学问题的讨论班,然后是柯尔莫哥洛夫对泛函空间的基础性研究,和函数逼近论的基础研究,最后,由柯尔莫哥洛夫的学生盖尔芳特为泛函分析贡献了最重要的构架性成就,并通过这些工作,使得泛函分析与代数学和拓扑学的综合运用达到新的境界.
4,分析学当然要用到常微分方程上面来,分析学的现代化也就当然地导致了常微分方程理论的进步.斯捷潘诺夫\彼得罗夫斯基\庞特里亚金等,都为常微分方程这个古老的领域,取得了现代化的成就.
5,更进一步,经过现代化的分析学还得要用到更复杂的数学物理方程包括偏微分方程上去,特别是物理学与技术科学产生的需求,也需要现代分析学对此作出贡献.彼得罗夫斯基\刘斯铁尔尼克\吉洪诺夫\索伯列夫等,都参与了这一事业,特别是索伯列夫为广义函数理论奠定了基础.
6,复分析的开拓者戈鲁别夫和普列瓦洛夫,都是叶果洛夫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实分析底子,后来鲁金\辛钦\门索夫都参与进来过,后来出现的拉普伦捷夫\盖尔冯德\凯尔迪什\马库舍维奇等,都是重要的复分析家.
7,数论当然严重地依赖分析的工具,辛钦就没有放过数论,并组织了相应的讨论班.史尼莱利曼和盖尔冯德都因此而做了很好的数论工作,特别是哥德巴赫问题.
上述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扩张了现代分析学的领域,也可以说,追根溯源,都是源于鲁金教给他们的实分析,实在是最好的基础.
当然,也有人做代数,例如库洛什.
了不起的是,以柯尔莫哥洛夫为驱动中心,莫斯科学派还把数学的触角延伸到了数学基础\数学哲学\数理逻辑\数学史\控制论\生物数学\计算理论\应用数学...等等,做了一大批创新的事情.

所以说,基础研究,一定要持续,只要持续,1百年,2百年,自然会有崛起的东西出来,成群的崛起.我相信,中国也会有的,只要我们持续地做讨论班,呵呵.
当然,从内部而言,就是我们得首先占据自己最扎实的领地.莫斯科学派是实分析.这是遵循了自然的发展规律的.
然后,得有核心人物先站起来.
我们各自努力吧.

数学的基础

数学是否需要一个基础?这个问题在19世纪变得尖锐和热烈起来。
Felix Klein在1893年8、9月间,非常感性地描述了当时的三类数学家,他们对于数学的基础抱有相当不同的态度和观念。

Among mathematicians in general, three main categories may be distinguished; and perhaps the names logicians, formalists, and intuitionists may serve to characterize them, (1) The word logician is here used, of course,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mathematical logic of Boole, Peirce, etc. ; it is on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at the main strength of the men belonging to this class lies in their logical and critical power, in their ability to give strict definitions, and to derive rigid deductions therefrom. The great and wholesome influence exerted in Germany by Weierstrass in this direction is well known. (2) The formalists among the mathematicians excel mainly in the skilful formal treatment of a given question, in devising for it an "algorithm." Gordan, or let us say Cayley and Sylvester, must be ranged in this group. (3) To the intuitionists, finally, belong those who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geometrical intuition (Anschauung), not in pure geometry only, but in all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What Benjamin Peirce has called " geometrizing a mathematical question" seems to express the same idea. Lord Kelvin and von Staudt may be mentioned as types of this category. 1

  1. 1. Felix Klein,Lectures on Mathematics

计算

计算,或者狭义一点也叫运算。是基于抽象而遂行的一种高级认知方式。

数学的计算传统

整个数学的历史,是计算与抽象相互作用的历史。因此,数学的计算传统,和数学的抽象传统,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原始计算

广泛存在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早期计算,包括:
整数与分数的算术运算;
简单代数方程(含一元二次方程);
各种面积体积的计算;

基本运算法则的抽象,伴随着基本运算经验的积累而出现。

这个时期,计算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酝酿出了古希腊的演绎抽象成就。

古代计算

中国:
多元一次方程组-遍乘直除法
割圆术
三次方程正根-开带从立方
内插公式-招差术
一次同余组-大衍求一术
高次方程组数值解-正负开方术

印度

阿拉伯

近代计算

无穷小算法最终导致了微积分的成型。
解析几何运用计算来解决几何问题。

近代计算成就的累积导致了近代数学抽象演绎基础的奠定。
分析学的基础

柯西极限论
维尔斯特拉斯算术化
康托尔集合论

代数学的基础

1842~1845年剑桥分析学会皮考克《代数通论》
1846年刘维尔发表伽罗华群论工作。

非欧几何与希尔伯特公理化运动

现代计算

计算的机械化

计算机械化的最大成就,就是计算机系统的理论与产品实现。

智能的计算实现

可以通过计算实现的智能,是一个特定的范畴,而不是一般而言的智能。

物理

目录

Geiger计数器(盖革计数器)

一个表达随机属性的现象,有别于每日确定的太阳升起。

伽利略的加速运动研究

我只不过假设了我要研究的那种运动的定义及其性质,然后加以证实。
我想要探讨的是物体从静止开始,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这样一种运动的本质。
我证明这样一个物体经过的空间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我从假定入手对如此定义的运动进行论证,因此即使结果可能与重物下落的自然运动的情况不符,对我也无关紧要。但是我很幸运,因为重物运动及其性质,一项项都与我所证明的性质相符。
--1639年1月,伽利略

伽利略对落体的研究,分为几个步骤:

斜面实验

伽利略于1638年出版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描述了如下一个实验:
取长约12脕尺( 1脕尺=45.7cm)、宽约半脕尺、厚约三指的木板,在边缘刻上一条一指多宽的槽,槽非常平直,经过打磨,在直槽上贴羊皮纸,尽可能使之平滑, 然后让一个非常圆的、硬的光滑黄铜球沿槽滚下,我们将木板的一头抬高一、二脕尺,使之略成倾斜,在让铜球滚下,用下述方法记录铜球滚下时间。我们不只一次 重复这个实验,使二次观测的时间相差不超过脉搏的十分之一。在完成这一步骤并确证其可靠性之后,就让铜球滚下全程的1/4,并测出下降时间,我们发现它正 好是滚下全程所需时间的一半。接着我们对其他距离进行实验,用滚下全程所需的时间和滚下一半距离、三分之二距离、四分之三距离或任何部分距离所用时间进行 比较。这样的实验重复了整整一百次,我们往往发现,经过的空间距离恒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例这对于各种斜度都成立。

为了测量时间,我们把一只盛水的大容器置于高处,在容器底部焊上一根口径很细的管子,用小杯子收集每次球滚下来时由细管流出的水,不管是全程还是 全程的一部份,都可以收集到。然后用极精密的天平称水的重量;这些水重之差和比值就给出时间之差和比值。精密度如此之高,以致于重复许多遍,结果都没有明显的差别。

单摆研究

自由落体

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

伽利略所制造的最精密的望远镜,“与单独用肉眼来看相比近了30多倍”。
月面的观测:月面地表的崎岖,“比起地球表面的崎岖来说,无论是量值还是范围上都要超过。”
恒星观测:对恒星的观测,完全不同于行星。观测行星,是显著地放大,并且是边缘清晰的圆球状,“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而恒星,只是更清晰地看到恒星的光芒,而对更清晰地看到恒星本身的“真实圆盘”没有任何帮助;“一个5等或6等恒星通过望远镜看起来似乎只有1等星那么亮。”暗于6等的恒星,还可以至少看到6个星等的恒星,“对于其中最大的星,看起来比“直接用肉眼看见的2等星还要大还要亮”,使得可见恒星数量急剧增大,以猎户星座和金牛座为例,“在1~2度范围内就有500颗以上的新看见的星”。
银河系观测:可以明确无疑地看到,“银河系只不过是大量数不胜数的恒星聚集在一起而已。不管把望远镜对着它的哪一部分,马上看到存在着一大片恒星。”
木星卫星的发现:发现4颗位于黄道平面、围绕木星旋转的卫星,测定了它们的周期和轨道。由此,可以说明哥白尼的太阳系体系的一般性。


伽利略手绘月面图

信息

信息分为两个层次:物理信息与符号信息。

物理信息,就是物理作用本身,只是我们对该等物理作用,以信息的度量方式,加以计量时,称之为物理信息。

符号信息,则是当物理信息被额外地转换为可以导致行为输出的另一种形式的物理信息时,该等物理信息呈现给该主体的,就是符号信息。

物理作用的信息计量法,最基础的,就是热力学统计方法。因此,在统计力学里面,对于物理作用的信息计量做了明确的算法定义。

状态

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统计、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费米-狄拉克统计

力学

力学观念的演变

墨子
力者,重之谓。
力者,形之所以奋也。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牛顿

感应线圈

        德国高级技师鲁姆科夫 (H.D.Ruhmkorff,1803~1877)在变压器发明史上是一个贡献较大的人。他生于德国,后到巴黎定居,并自设精密机械制造工场。

        鲁姆科夫并不是理论家,而是一个依靠积累经验、善于学习他人经验的能工巧匠。1842年,在Masson和Brequet 的指导下,他开始对卡兰变压器进行研究。1850年制成第一只感应线圈(Inductorium)。1851年,他申请了第一个感应火花线圈(变压器)的专利,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鲁姆科夫线圈的欧洲物理实验室抢手货。

       如下图所示,铁心用软铁丝制成,原边线圈包绕在铁心上,副边线圈则包绕在原边线圈上。原边线圈由蓄电池供电,并通过一个磁化铁心机构反复开、合水银开关,使原边线圈中通以脉动直流电反复改变方向。副边线圈中则感应一个交变电流。

       与以前的感应线圈相比,鲁姆科夫感应线圈有较大 的改进:

        1,副边线圈的绝缘更加可靠,线圈用涂漆铜线绕成,线圈层间用纸或漆稠绝缘,副边线圈与原边线圈则用一只玻璃管隔开;

        2,鲁姆科夫采用 E.English和C.Bright的发明,将副边线圈分成几段,各段间彼此分开,然后串在一起。这样可使电位差最大的点(出线端S—S)之间的距离最远。

        3,后来,鲁姆科夫进一步对该线圈进行了改进,如将以前采用的水银开关改为酒精开关,不但可消除开关火花,而且可防止氧化;此外,他还在原边线圈接入电容器以提高感应电压。

       



鲁姆科尔夫感应线圈示意图




鲁姆科尔夫感应线圈(1850年)





鲁姆科尔夫感应线圈复原图

牛顿做的光学实验与牛顿对光的古典理解

为什么自然总是不完美?或者说,为什么自然总是要泄露一些东西来告诉我们:我们的理解是不完整的.
在理解光的历史过程中,这样一个局势迄今都是一直存在的.其实,人类理解任何事物的历史,都是这样一个局势.
最深切地体会这样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局势,极具价值.
______________
《光学》同样是采用欧几里得的风格:
8个定义,用来命名几何光学现象当中的可描述要素:
光线,可折射性,可反射性,入射\反射\折射角,角的正弦,根据折射性定义的简单光,简单光的单色性。
8条公理,用来归纳基本观测现象:
入射\反射\折射角在同一个平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过程的可逆性
折射角与光媒质疏密的定义
折射定律
物体光点成像3公理

这些定义和公理,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已经完成。

在力学的世界里面,如果不考虑时间,则同样是几何的范畴,在光学现象里面,时间的引入程度可以很低:
首先是光线的概念里面:只考虑到相继的运动,其对应的实验经验,就是引入一个光源,可以在沿着光线的任何位置挡住光线在后续空间位置的延伸。
然后就是已知光的这种相继运动,具有一定的速度,就是牛顿在定义2里面提到的,对木星的卫星蚀现象的观测。
至此,就是全部的对于光的动力学知识。当然,要解释随后讨论的光学现象,不得不对光,这个实在的对象的物理实质做更多的揣测。

接下来,就是通过实验说明的所谓定理。

ref: [费曼的一个演讲:今日回答牛顿的问题-光,是粒子。|http://www.vega.org.uk/video/programme/45]

盖斯勒泵

尽管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抽真空的专门器具,但是直到德国波恩的一个吹玻璃的工人师傅盖斯勒(Geissler),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盖斯勒泵的真空泵之后,才使得真空玻璃管的真空度达到0.1毫米汞柱。这种泵的核心原理和日常的水银温度计类似,巧妙地利用了水银在玻璃管里能够形成很好的真空的特性,反复稀释和抽走容器里面的空气。看得出,这是一个典型的能工巧匠的设计成果。

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

阿伏加德罗常数标示着,按照原子世界观,宏观到微观的距离。
这个距离如何才能跨越过去呢?

电化当量法
油滴法
布朗运动法
X射线衍射法
黑体辐射法
光散射法

高能物理之历史

从某一个角度上看到话,会发现我们人类身处这个宇宙的一个极端:
这个宇宙里面能量非常小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命自身具有极大的意义。所有的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大脑,都只能在极小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存活;而正是这极小的能量变化,在物质组成从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以至于细胞和生命体系的序列中,构造出整个宇宙最复杂的物质体系。
然后,当我们从自身存在所处的这个物理处境,一路采用越来越大的能量,往更大的能量变化的地域看过去,就看到了失去外层电子的离子,看到了原子核,看到了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同时,也看到了太阳系、黑洞、伽玛爆、银河系、本星系团、本超星系团、...一直到我们现在的物理学所能想象的能标极大处-普朗克能标,大概是10的19次方千兆电子伏特。

所以,从能量的意义上,人类自身的构造,其实处于宇宙的一个极端:能量变化极微而极精。
那么高能物理,就是人类使用或依靠越来越大的能量,撕裂出的宇宙景观。

这个系列,就是试图叙述迄今我们这个撕裂过程中的那些重要的事情。

1,X射线的实质
伦琴发现X射线时,距离麦克斯韦完整论述电磁场理论已经20多年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前沿物理学家,不仅是实验物理学家,并不是完全掌握了电磁场理论。
例如,伦琴、伟大的统计物理学家玻耳兹曼、FitzGerald、Lodge等人,都倾向于认为X射线是作为光的传播介质的以太的纵波。
伟大的洛仑兹也含糊不清,只有汤姆逊等少数人正确理解为作为横波的光。

x射线的发现纯属偶然,因为伦琴及其助手,只是在研究当时很流行的阴极射线,当然是受到赫兹及其学生勒纳的工作的吸引。当时他们所使用的鲁姆科夫感应线圈和西托夫真空管,只要一开机,就都已经在产生X射线。只是不幸的是,勒纳甚至也用上了荧光物质和发现了照相底片被曝光,但他却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而使用了厚厚的铅材包裹真空管,而幸运的伦琴只是简单地用黑纸板!

2,贝克勒尔并非偶然的狗屎运
据贝克勒尔在1903年的回忆,他在伦琴于1896年1月1日公开其发现X射线的论文20天后,法国科学院针对此发现而召开的会议上,深受激励,他运用其实验家的思维方式,与会议的报告者彭加勒有大致如下的一段对话:

贝:伦琴的射线是从哪里发射出来的?
彭:真空管壁上的最亮的荧光点,应该就是X射线发射出来的源头。
贝:X射线是否来自荧光物质的照射激发?是不是其他荧光物质,只要被照射,就可以发出X射线呢?

贝的这个推测估计是和彭想到一起了,10天后彭写了篇文章,提出:是不是不管什么荧光,只要强度够高,就会产生X射线?
也有可能想到这点的,并不只是贝克勒尔一个人。很快,就有了很多人去找各种能够发荧光的物质做实验,试图发现X射线,甚至有人收集萤火虫。。。

贝克勒尔想到当然就动手!托祖上之福,他在采用某些磷光物质失败之后,马上选择了铀盐,因为从他祖父开始,就研究荧光现象,而他父亲恰好研究过铀盐,他自己在15年前就因此而制作了很好的铀盐片(磷酸铀铣钾)。
贝克勒尔的运气还不仅仅是这些。
他的第一次实验是仿照伦琴的思路,用太阳代替阴极射线,暴晒铀盐和被黑纸包裹的底片,结果不甚稀奇,底片被曝光了。
第二次实验,很不凑巧,巴黎连续阴了好些天,没有了太阳的暴晒,贝克勒尔可能是心不在焉,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是不可考了,他仍然拿出底片冲洗,很震惊的发现,没有太阳也一样!
于是,开启20世纪的原子核放射性就这样被发现了,看似纯属偶然,但,也是必然。
因为一切工具和材料,都已经是现成的了。

所以,尽管X射线和放射性,完全是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为了研究甲,而突然发现乙,这样的戏剧性情节,在现代物理学史上,并非孤例!倒是很常见呵呵!
所以,尽管LHC马上要开机,大家都等着找到希格斯子,但内心也对发现点什么别的从未预计到的什么,也是有所期待的。
这其实是一种谦逊的美德。

3,居里夫人是真正伟大的物理学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要说她是女性,然后假惺惺地说一个女性如何如何...忘记她的性别,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她确实是伟大的。因为,她敏锐地盯住了放射性现象。
要知道,即使贝克勒尔的发现轰动一时,但也远远不及X射线的发现所带来的后续研究热潮。因此,没多久,就没有多少人再关注铀的放射性现象了,包括贝克勒尔本人,他也干别的(塞曼效应)去了。
但这时,居里却对她丈夫说,“研究这种现象对我好像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决定做这个...为了超越贝克勒尔的工作,我必须采用定量的方法。”
她一定是感觉到了放射性现象里面隐藏了远超出时人想象的秘密。

4,居里夫人的惊人洞察力
不追风还只是居里夫人的第一个超越众人的表现,她的伟大随后就接踵而至。
既然是要定量研究,居里夫人很自然地选择了电学研究路径,即在一个电磁学研究环境中来研究放射性,因为当时已经能够做到非常精确地测量各种电磁学量,而贝克勒尔式的用照相底片做曝光实验,没法定量。
于是她模仿了当时汤姆逊(J.J.Thomson)用来研究X射线的一个实验设计:用一个8cm直径的平板电容,在其板上抹上一层具有放射性的铀盐,由于猜想放射性会类似X射线那样,导致电容漏电,就可以通过测量漏电率来把放射性的强度给定量下来。
放射性确实能够使得电容漏电,所以这个实验很顺利。居里夫人用的平板电容,其两块平板间距3cm,之间加上的电压为100伏,再弄一台静电计,就可以很好地做这个实验了。
通过不断地在平板上抹不同的物质,很快,居里夫人就得到了明确的结论:
(1)除了各种铀盐,钍的氧化物也具有放射性,因此,“放射性”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明确起来,即,不是铀的某种特性,而是一种广泛的很多物质都具有的自然现象:发射出同一种射线。
(2)放射性来源于物质的自然发射,该物质含量越多,放射性强度就越大。尽管居里夫人还不能肯定这是一种正比关系,(因为放射性强度还会受到抹到板上的放射性物质厚度的干扰),但她立刻地、毫不犹豫地,仅仅在9个月的时间里就得到一个结论:放射性是来自单个原子的特性。这是一个物理学历史上无比伟大的直观结论!
(3)甚至在她的第一篇关于放射性的论文里,她就指出:放射性是一种发现新物质的方法。尽管得到这个结论的直接来源,是因为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具有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金属铀本身,导致她不得不怀疑是另一种新的物质,或者更加直接地说,是一种新的元素,具有比铀更强的放射性。但这个思路里面隐含的概念就是她在9 个月后明确宣布出来的结论(2),放射性是一种单个原子层面的现象。

要明白这个直观何以伟大,只要知道当时几乎所有前沿的物理学家,都以为贝克勒尔所发现的铀盐放射性,大概和X射线一样,又一种光线而已!
例如,几乎一直正确的S.P.Thompson,毋庸置疑地伟大的彭加勒,等等。。。

5,为卢瑟福热场
要理解居里夫人的超群之处,就得明白当时的知识状况。
在卢瑟福上场之前,大家还都不知道原子到底是什么,只知道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只是一种抽象的物质基元,就像积木块,呃,这是2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已经提出来的,科学革命迄至当时,只是进一步发展了元素的概念,然后基于元素、原子的观念,发展了化学。
化学嘛,就是瓶瓶罐罐,运用物质量(摩尔数)的概念,精确测量反应物比例,拿煤油灯酒精灯就可以烧出来的科学,呵呵,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说,化学所涉及到的能量大小,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能量大小,今天我们知道,就是仅仅足够打碎分子的能量。
也就是出于这样一个知识基础,居里夫人提出放射性来自单个原子的属性,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猜测!因为那时候,对于单个原子的属性,可以想象的,还只有质量、离子电荷(化学价),再来一个在电磁场里面可以测量到的质荷比,这些量,都不涉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的概念,而只是把原子当成忽略其内部结构的小球即可。几乎同时,电子的概念,尚处于若明若暗之中。
放射性,当时也不明确到底是某种光,还是其他什么奇怪玩意,如果要理解为单个原子的属性,则显然只有基于原子的结构理论,才能加以理解。
接下来,就该以卢瑟福为主角了。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死于因长期辐射和劳累导致的贫血症,时年66岁。

6.基本粒子就在我家里

卢瑟福是该上场了,但,在我讲述他眼花缭乱地玩弄阿尔法射线以探测原子内部结构之前,得花开又一枝,讲讲就住在我家里的基本粒子。

何谓基本粒子?就是我们不知道其内部结构的粒子。
一个乒乓球,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内部结构,只知道外面看起来,是带色的,不是很重。。。那你也可以称呼它是基本粒子。
可惜的是,你还看到什么别的东西,是由乒乓球垒起来的吗?
没有?没有那就没意思了。
除了乒乓球,我们每个人的每天,都与至少两种基本粒子直接生活在一起,光子和电子。
你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看到了新的一天,那就是光子射进你的眼睛,打到你的眼球视网膜上了...
然后你抓过手机,看到一条新短信,那就是光子射到你的手机,带动你的手机肚子里面的电子流动,连锁反应直到你看到短信显示在屏幕...
但是,你会说,我哪里看到了什么基本粒子,什么光子电子啊。。。
是的,你没“看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角色,都是我们直接看不到的,除非我们使用更高的能量,更精巧的技术,才能逼迫它们单独地闪亮现身于无比繁杂的存在之舞台,更主要的是,现身于你眼前!

先不说光子。
尽管光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几乎每个地方,但人类自从学会使用火来烧烤牛排以来,就没有人敢于拿手指放到油灯上燃烧,那一点光,足以猝然终止你的手指上的一切生命活动,使得一切成为碳,成为灰!因此我们一出生就默认了,光,以及发光的物体,都涉及到“高能”的过程,这个所谓的高能,当然就是指相对我们自身生理活动的能量水平,例如你再发高热发高烧,都发不出火与可见光来。。。萤火虫?先不管。
确实,要迫使光线在我们眼前的表现像单个粒子,观念上,是一直到随后几十年里才逐渐被迫接受的观念;实验上呢,更是一直到20世纪后半世纪,人类发明激光之后,才能在实验室真正实现的实验。
历史上,最先被迫以粒子形式现身的,是电子。

7.关于电子的连续剧

照理说,电子要被我们认识到,应该是容易得多了,因为我们人体运行的基本机制,就是电子的流动。不对!是电荷的流动。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并不是必须要掌握电子的概念,也并不是非得要看到作为一种基本粒子的电子的存在,而只需要看到作为一种现象的电荷的存在,就足够轻松地理解主导我们日常现象的电磁现象了。所以,尽管从17、18世纪,人类就开始了具有科学意义上的对于电磁现象的研究,但一直到19世纪末年,汤姆逊总算是赶在20世纪来临之前夜,告诉大家,存在电子这么一种基本粒子。
为什么?因为能量。
人们最早获得单独电子束所使用的工具,是真空阴极射线管,而一根长30厘米,直径2.5厘米的玻璃管,内部真空度为0.01厘米汞柱气压,两端放入电极,要使得它放电产生单束电子流发射出来,至少得加上1千伏的电压!
1千伏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似乎不算什么,窗外的高压电线动则几万几十万伏,家里的很快就要成旧式的电视里头,附着在显像管后头的高压包也能产生将近2万伏的高压,(呵呵,这个高压包提供的高压正是用来给电子加能量的!)但是对于19世纪的人们,可是一门高精尖技术。

真空阴极射线管要好用,也就是说,要能够放电发出辉光,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得有给管子抽真空的技术,另一个就是给电极加高压的技术。
尽管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抽真空的专门器具,但是直到德国波恩的一个吹玻璃的工人师傅盖斯勒(Geissler),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盖斯勒泵的真空泵之后,才使得真空玻璃管的真空度达到0.1毫米汞柱。这种泵的核心原理和日常的水银温度计类似,巧妙地利用了水银在玻璃管里能够形成很好的真空的特性,反复稀释和抽走容器里面的空气。看得出,这是一个典型的能工巧匠的设计成果。

Heinrich Geißler,Heinrich Geissler,Geissler pump,盖斯勒,盖斯勒泵

要给电极加上1千伏的电压,正好,德国的高级技师鲁姆科夫发明了这样一种能够输出1千伏的变压器:

相比盖斯勒,鲁姆科夫应该算更高级些的技师,呵呵,如果按照技术复杂度来衡量的话。
鲁姆科夫变压器技术上的特点这里就不赘述了,其详细介绍见这里:H.D.Ruhmkorff,感应线圈,鲁姆科夫线圈
技术工人与发明家在科学史中所起的作用,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这里就先不叉开谈了。

鲁姆科夫变压器对于整个二十世纪都是意义非凡的,因为赫兹用它验证了电磁波;伦琴用它发现了X射线;马可尼用它发明了无线电报;汤姆逊用它发现了电子,等等等等,这种变压器,是当时世界上所有做电磁实验的物理实验室的必备关键设备,只有用它获得的高压,才能使得我们在20世纪进入电力世纪以及信息世纪。
当然,现在学电磁学的人可能会对它不屑一顾,因为它就是一个依靠反向开关来产生脉动直流,从而感应出高压交流的小变压器而已。
只能这么说,没有麦克斯韦,再堆积一百个鲁姆科夫也没用;有了麦克斯韦,20世纪就是命中注定的了。尽管赫兹、伦琴、马可尼并没有完全掌握麦克斯韦理论,但,有一个理论在前面指出会有什么,就不是一堆技师在黑暗中摸索所可比的了。

好了,器材准备好了,电子在哪里?
实际上,对于电磁学来说,电子并不是一个必需的概念,有了电荷的概念就足够了。因此,电子的概念,不是来自电磁学理论,而只能是来自实验的发现。
法拉第就是这么看的。
他所发现的电解定律,应该说,是电子留给人类的第一个华丽背影,但是,你也可以认为那是离子的大头照。
所以,法拉第在总结他的电解研究时说,“尽管我们不知道原子到底是什么,我们不一定要顽固使用小粒子之类的观念,那只是我们的想象。...有大量的事实表明,电力现象与物质的原子概念紧密关联,原子的许多惊人特性源于电力,例如化学亲和力就是一种电力。...我必须承认,我在说到原子这个词汇时,是非常小心的,因为尽管可以轻松地说这个原子那个原子,但,实际上要对原子的概念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解,非常之困难,当你所谈论的物质是化合物时,尤其困难。”
(Faraday,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in electricity, #852,#869)
你看,法拉第对于原子的概念都还是非常犹豫和审慎的,因为他是一个彻底的实验家,他只对实验里面获得证实的概念才有十足的把握。

8.插播广告!

连续剧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疲劳,所以插播一个激情广告。
拿一张白纸,你可以随意地涂画你所认为的世界是啥之想法。但是,要获得承认,你必须逮着你所描绘的疑犯,不然局里不会给你发工资。
假设,从此刻2008年9月11日下午3点28分开始,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停止探索世界到底是个啥的问题,停止一切关于世界本原的实验和一切相关理论活动,高能啊宇宙啊物理研究机构都即刻解散。然后,我们依然可以活下去,估计可以活很长时间。。。
所以,原则上我们只有两个选择:或者什么也不干,或者通过思考来逮着疑犯。欧洲粒子实验室主任当初拟定LHC的规划时,就是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或者赋闲,或者造个大大的LHC,逮住希格斯粒子或者别的什么。

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选择后者呢?
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我们可以画地为牢,使得我们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可以把握的世界范围里面,但,那个牢其实只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它既不能保障我们面对未知世界的安全,也不能保障我们面对自我的幸福感。宇宙是宽广的,我们没法把自己的止步之处,虚妄地看作是世界之边缘。
所以,本质上不存在玻尔所谓的经典世界,世界是唯一而无需被隔断的,能否走出自己所画的牢房,只在于我们是否忍受鸵鸟姿态。

得插一句。
迄今为止,这个系列里面我所使用的概念都是不精确的,因为科学的发展从来不是必须基于完全精确的概念,总是一边走一边弄得清楚点。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19~20世纪之交的时候,连原子的概念都是不清楚的,因为没人知道原子是否还有内部结构。
那么关于电子,汤姆逊知道些什么呢?考虑到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等待LHC告诉我们电子的质量是怎么来的,所以,别指望汤姆逊所理解的电子与你的理解一样。
在我们动手抓电子之前,最好是先听一句惠勒唠叨了无数次的口头禅,“No elementary phenomenon is a phenomenon until it is a registered(observed)phenomenon。”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太多,我试着勉强翻译一下:基本事件只有被你抓住,才可以说是一个现象。
这句话如果用粗糙的形式说出来,没有人会注意,因为太一般了,简直就是常识嘛!其实不然。

如果,我们同时观看到自己所处的日常世界,与构成这个日常世界的可能性微观世界,囧,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势呢?大家自己想象好了...
在这样一个局势下,可以期望,我们的日常世界可以作为一个背景板,而在这个背景板上,有可能捕捉到来来往往的重重身影,它们正是来自微尺度世界粒子的行动剧舞台,被投射到我们的感知背景板之上。
在20世纪之前的化学和电磁学里面,就有很多的这类身影。

9.厨房魅影
在18~19世纪的化学家的典型实验记录里面,充斥了如下这类记录和成果:
1克氢和8克氧,做成9克水;
1克氢和35.5克氯气,做成36.5克氯化氢;
...
很像是一本记满配料表的菜谱,确实,那个时代的化学家要给自己盖一个实验室,很简单,就和增加一个厨房一样简单,有火,有瓶瓶罐罐,有勺有刀叉...就齐活了。但,正是在这样的厨房里面,化学家们第一个捕捉到了来自微观世界的角色的身影。

宇宙

宇宙,既是一个物理对象,也是一个关于自我的省视。

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一直存在两个方面:
-作为物理对象的宇宙,它的物理内容,也包括了两个方面:我们的行为所及之范围内的物理内容;我们的行为所及之范围之外,但是,我们可以获得其信息的物理内容。
-我们形成宇宙之概念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宇宙中之人的概念的过程。

第一个方面,可以称之为宇宙物理学;
第二个方面,可以称之为

宇宙物理学

宇宙物理学的两个区域:
-对于我们的行为所及之范围外的区域,我们只能被动地获取信息。

对于可能获取的信息,按其载体分类,有电磁波、物质粒子,和引力。
对于这三种信息载体,我们分别需要多种探测器,用于与这些信息载体发生相互作用,然后,我们才可以从这些相互作用当中,提取信息。

因此,本质上,对于这个区域的全部理解,源自我们对于自己行为所及范围之内的物理理解。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深刻体会,并时刻警醒,同样作为物理对象,我们行为的对象,或者说可以纳入实验的对象,与这个宇宙,及其各种支撑内容,仍然是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差异的。

两个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本身属于我们的行为,或者说,实验的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天文探测器

引力理论

宇宙演化

元素史

元素,是这个宇宙的关键层次:
1,只有元素才能表达多样性;
2,只有元素才能构筑复杂性结构。

元素的历史,不能仅仅局限于元素的起源,还要包括元素在其能量区间的构造作为,以及预测其在宇宙未来演化进程中的命运。这样才是元素的完整历史。

现象

元素史终归是我们构想的结果,而构想的出发点,是我们所能够观测到的现象。
最主要的现象是:各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相对丰度。

迄今我们所能进行观测的对象1

  • 地球、月球、陨石;
  • 太阳系中其他可获得样品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
  • 宇宙线粒子;
  • 太阳与其他恒星;
  • 气态星云
  • 星际介质。


    元素在上述对象中的丰度2:

    尽管对每一种具体对象的元素丰度测量,相互都或多或少有差异,但是仍然具有以下共同点:

  • 原子质量数A在100以下,元素丰度近似随A增大而按指数下降;100以上则下降平缓。这是大范围性质,细节上则出现一些例外特征如下;
  • D,Li,Be,B处出现丰度低谷,Be为极小;
  • Z在23~28之间时出现丰度高峰,Fe为极大;
  • Z在21以下时,A为4的倍数的元素相对邻近元素显著为多;
  • 偶数A的元素比奇数A的元素相对显著为多。
    这些特征,应该都是元素史的直接后果。

    理论

    最基本的认识:较重元素总是由较轻元素籍由核聚变而生产出来的。
    那么在这个视角下,恒星无非只是有质量物质因发生聚变而生产新物质所搭建的场所而已。

    1. 1. 前三者是通过直接测量,后三者是通过光谱间接测量。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元素是可见的。
    2. 2. 引自N.N.Greenwood,A.Earnshaw,《chemistry of elements》

  • 天文学

    作为自然观的天文学
    天文现象如此醒目,以至于构成人类自然观最早的内容之一。
    又由于天文学的早期成熟程度,使得其更多地为服务于自然观的角色。
    因此,这里面存在两个绝然不同的问题:

    * 观测
    * 解释

    一直到今天,哪怕是最精密的观测结果及其呈现理论,都可以被人为解释,因为人类面向宇宙,总是存在经验制约。

    被观测与计算的天文学

    地球、月球、太阳的测量

    行星运动测量、天体力学与日心说

    天体分光学与天体光谱

    银河与河外星系

    天体物理学

    天体视位置的解释

    太阳物理

    恒星物理

    天体起源与演化

    天文探测器

    所谓探测器,也可以称之为作用器。因为,我们总是需要籍由一些相互作用过程,作为人类行为空间的一个组分,从而将对象纳入我们的知识。

    光电作用
    使用特定的材料与材料组构,与光子产生相互作用,然后籍由测量相互作用的效果,而获得来自天体的光子的信息,是最大宗的天文探测方法。

    眼睛

    人类所掌握的作用器,最原始的,当然就是我们的眼睛

    眼睛的作用对象,被称为可见光,属于电磁波的特定频段。而我们所谓的视觉感知,完全取决于眼睛以及相关神经处理系统的生理机构,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为什么是如此的,就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进化问题。

    电磁波

    粒子

    引力

    天文望远镜以及天文成像

    实际上,我们常常是无法做到直接籍由天文探测器来获得天文信息,而是要先使用天文成像设备来限制角接收区,也就是确定视野,并提高信息通量,然后再把相关天文信息传输给探测器。
    最基本的天文成像设备,就是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首先必须是一种方向定位工具,实际上,任何天文成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一定精度下的定向。

    宇宙信息的演化

    既然我们已经考虑宇宙的时空,能量以及物质的演化,为什么不考虑宇宙信息的演化呢?
    首先的问题是,站在宇宙演化的角度,如何明确信息这个对象?
    从现象上看,可名为信息的形态大概是最为多样的。一个可行的标准,大概是可分辨性.
    然后,既然我们考虑的是演化问题,也就是考虑把时间作为信息变化的一个主要变量。
    例如新生儿的孕育出生以及生长过程,如何站在信息的角度来看1?又如何站在宇宙时的框架里面看呢?

    1. 1. 发育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作为构成现阶段人类对于宇宙史之基本认识的关键事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有必要分做两个方面来看待:

  • 作为现象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最新数据主要来自WMAP;1
  • 作为解释的理论。
    把这两者予以严谨地区分,总是有好处的。因此,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

    现代测量,主要来自太空探测器2

    WMAP(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3

    1. 1. 一个相关的科普介绍。
    2. 2. NASA的CMB测量数据库。
    3. 3. WMAP主页

  • 地球

    地质
    地理
    气候
    环境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日地空间

    主要元素循环背景下的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骨架,在现象上是大气-海洋-土地岩石-生物等诸多要素的耦合状态,在分析的观念上,可以说是主要元素的循环。
    元素循环图像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既有的对于生命聚散的感慨,今天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于这个聚散的事情做完整而定量的描述。

    贵州溶岩石山地区

    贵州概况

    贵州国土面积17.6167万km2,其中岩溶石山区面积12.96万km2,约占74%。

    土地利用一级类型面积依次为:林地42.84%;耕地27.84%;未利用土地15.32%;牧草地9.6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37%;水域0.47%;交通用地0.47%;园地0.42%。

    20世纪末,全省石漠化面积达到32476.73km2,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5249.58km2,中度石漠化面积11895.53km2,轻度石漠化面积15331.22km2

    目前人口3869.66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4.7%。



    雨量+植被+地质,决定了熔岩石山地貌。


    1. 石灰岩中的CaCO3、MgCO3等可溶成分占了岩石化学组分的绝大多数,非可溶成分在岩石中含量很少;同时,碳酸盐岩岩石风化成土的能力和速率极低,在山区地形条件影响下导致了岩溶石山区土层瘠薄、肥力低下,且土层多集中在地势低洼的岩溶谷地、洼地中,呈现出石山多裸露的景象。
    2. 雨量源自恒定的大气流场;
    3. 植被源自气温、土壤以及降水条件,导致水中CO含量0.5~18.0mg/L;
    4. 地质地貌:贵州岩溶石山地区碳酸盐岩出露地层齐全、分布广泛,除玉屏—镇远以南和凯里—三都以东的黔东南区分布元古宇浅变质岩类外,古生界和中生界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省内绝大部分地区。该地区为四川盆地、湖南丘陵、桂中盆地向云贵高原的抬升地区,地区流域势能差将近3千米。



    雨量

    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充沛,省内80%以上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而且年际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较小,一般在10%~15%之间,是全国降水量变化最稳定的地区之一。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图1-2);降水量的另一特点是年内分配不均匀,6~9月为雨季,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47%,12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最少,仅占5%。

    以苗岭为分水岭,该地区分属长江流域(65.7%)和珠江流域(34.3%)。

    全地区河流年径流量总量为1035亿m3,其中长江流域区占65.5%,珠江流域区占35.5%。



    植被

    自东向西:由湿性常绿林过渡到偏干性常绿林,局部干性草地;

    自东南向西北,由南亚热带的河谷季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南部局部干性稀树草地。

    南部荔波县茂兰地区喀斯特原始森林约2万公顷,具有垂直结构单一而水平结构复杂、具有小生境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复杂性,为全球同纬度地区仅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



    地质地貌



    全区河流落差大都在1000~2000m之间:









    参考:1

    1. 1. 《贵州溶岩石山生态地质环境研究》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5。

    生命

    作为一种宇宙现象的生命,是我们探寻意义(涵义)的基础。
    观看生命最核心的两个关系:

    • 种类与个体的关系:种类群体构成个体生存的基础;个体的个性构成对种类的超越,唯此,种类才获得历史的可延续性。
    • 现状与历史的关系:现状与历史,也就是生态进化,几乎就是同义语,因为,两者,不可分离。

    目录:

    人体生理学

    人类的生命体制,是其生态域与生命实现的历史作用产物。这就构成了我们观看生命的一种特定的设计角度,不同于一般的解剖角度、物化角度、生物学角度等等。

    人体生理学目录:

    引力场作为人的生理环境因素

    2个方面:
    1.生物力学
    2.定向感知
    常见姿态下全身的应力状态是基本背景--分为肌肉骨骼和内部器官两方面;也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
    所谓放松,首先是肌肉-神经应激状态的调整,进而由姿态调整而改变应力状态。然后是意念层面的,最深入的则是内脏层面的调节。
    定向感知是形意功夫非常关键的因素,而形意功夫则是动功的一个核心手段。

    眼睛与视觉

    在生命所生存的环境里,电磁作用是最主要的作用,也是最主要的信息,因此,对环境当中电磁信息的感知与处理,是生命极端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动物,而动物感知环境电磁信息最发达的工具,就是眼睛以及相关视觉系统。

    眼睛远远不是感知电磁信息堪称完善的工具,但却是响应了动物之行为需求的感知工具。因此,眼睛成为动物最重要的环境信息感知工具,甚至,对于人来说,视觉深刻地影响了其关于世界的图景和理解。

    作用与信息

    电磁作用,对于任何涉入作用的客体,都首先是作用,那么,何以对于眼睛,这样一种光量子效应器具,会转化为信息的呢?

    眼睛的边界

    假设,我们现有的眼睛,是一种被称为进化工程的设计结果,那我们不妨从此角度来分析该设计的素材、目标与效能。

    发育

    完整的发育,应该是指整个生命周期,因此,除了从生殖细胞到成熟个体的进程,成熟个体的生殖生理以及老化、死亡,都应该属于发育的范畴,否则,单纯只考虑前一段,会有相当多的问题,缺乏完整答案。

    发育最原始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站在元素的层面考虑,无论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凝聚体,都缺乏内秉的换代机制,以及复制自身结构的机制。何以生命体,这样一个新涵义的化合物凝聚体,能够籍由发育进程,来进行换代,并籍由复制而维系其脆弱而复杂的结构?1
    换代的一个直观理由,是生命体这种高度复杂机构,只具有有限的寿命,或者说,一种高度复杂的生命机构,不得不采取用特定时间发育历程的方式,来获得有限时段内的某种稳定性,和采取世代更新方式的持续性。但,这并非一个精确的叙述。

    作为解决方案的发育

    发育,首先是一个解决方案。籍由这个方案,复杂生命个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特定内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如果存在一个指标来衡量生命机构的复杂构造涵义,那么,发育无非就是一个此涵义的实现或表示过程。
    这样一个发育方案的要点:

    • 信息的多层级表示过程;
    • 程序性与适应性的平衡设计;
    • 有边界的开放性。

    信息表示

    机体的任何部分,在发育过程中,几乎都不存在适应的问题2,而只是一个按照既定物种信息与父母个性信息,进行表示的过程。

    这个表示的一个基础机制,是发育中基因的受控表达。
    尽管基因编码似乎最符合我们关于信息的直观概念,但是,基因编码显然不是发育程序的充分条件,而其他的必要条件,至少还包括空间的拓扑性质3、化学信号传播机制的构建、细胞通信机制等等。

    程序与适应

    程序与适应的平衡,体现在细胞的潜能与命运之平衡,体现在细胞命运图谱的确定性与概率因素之平衡上。而每个物种,都在进化中形成自己特定的平衡策略。

    1. 1. 考虑严格由959个体细胞构成的秀丽隐杆线虫,它总是进行自我繁殖,发育出新一代成体,它的这一内秉机制,对于其他非生命体结构,是难以想象的。
    2. 2. 母婴之间的免疫学习,也许是例外之一。
    3. 3. 植物细胞的刚性细胞壁,显然是导致动物与植物发育进程根本不同的一个空间拓扑方面的强约束条件;胞质决定子的各向异性分布,在发育早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老化

    正常的死亡,并非生命体制的突然崩溃,而是老化进程的自然结果。
    老化,是一个全身所有组织器官都被囊括其中的普遍的演化进程,其中,以神经系统的老化,具有最为严重的损害;但,又以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为最强。所以,即使是同龄人,个体差异也可以非常之大。

    老化现象

    老化是一个全面的宏观现象,必然在各个层面各个部位都有其表现,在研究的初期,是记录全面的老化现象,然后,再试图寻找其中重要的地方。

    全脑萎缩与脑室扩张

    灰质、白质体积

    各脑区体积

    生命系统所使用的元素

    正常使用到的元素,一般认为就是十八种。其中最基础的是六种:氢氧碳,氮硫磷;少数的十二种,其中非金属两种,氯碘;金属十种,钠钾钙镁锰,铁钴铜锌钼。
    还有一些元素,并没有被生命系统正常使用,但是特定情况下进入生命系统,有可能对生命系统没有任何影响,也有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甚至是毒性。

    神经科学

    所谓神经科学,只是一个权宜的称呼。
    我们使用这个称呼,表达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境状:
    在长期察觉到人的诸多现象,有可能被解释为这个生理体的某些机制之后,称呼该机制为神经系统。

    一般的认识是,神经科学,以神经系统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神经系统的工作图景。
    但,动物的神经系统有别于其他器官系统,其功能是针对动物个体以及群体之整体:整体的动作与行为,以及为实现前瞻行为而遂行的意识功能。
    这个差别使得我们对神经系统的研究,亦变得与对其他生理系统的研究相比,非常不同。

    首先,我们除了视之为一种生理系统,来追踪其工作的线索;还得同时从厘清其相关现象着手。而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统一到同一个对象,我们的研究才具有面向真实的意义。

    然后,神经系统无论是在个体,还是在种群,都同时具有进化与生态的核心涵义。这个焦点在人这里,尤其关键。

    所以,在我这里,神经科学只是一个特定的称呼,其内涵则在下面列明。

    神经科学的构架

    人的诸多现象,分属于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照某种进化的方向,在下面分列出主要范畴,以及属于该主要范畴的附属概念:
    1,核心部分:

    2,身心交互部分:

    此外,个体自我还具有几种统合机制:

    所谓核心部分,是指人类精神的主体功能;而身心交互部分,则属于精神周围的范畴。

    以上,皆属人的诸多现象。
    为了将这诸多现象,落实为物理的机构,人们逐渐构造了一些假想的模式,这样一些生理机构的假象模式包括:
    --内与外;
    --刺激-反射;
    --神经元、大脑皮层、;
    --网络、信息处理系统、
    --
    迄今,所有这些模式机构,都还无法做到完整阐释上述人的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这些模式中获得证实的事件,都是属于这些现象的物理内容,我们所需要的,无非是寻获更多的物理内容,以试图构建出更有说服力的模式机构;同时,评定每一项物理内容对于上述人的现象的意义。

    最后,也是整个神经科学的核心落脚地,是进化与生态背景下的神经系统,其在进化与生态中的意义:
    --神经系统的进化
    --生态环境中的神经系统

    感知

    从生命体与外界的信息交互中,特化出感知,对每个物种而言,都首先是一个生态进化事件。
    感知的特化,最核心的环节,是感知信息与个体行为的耦合,正是在这个耦合里面,发展出更为高等的认知。

    认知

    认知是动物个体在外部信息感知与行为发生耦合的高级形态。
    在认知阶段,概念开始出现。

    作为认知功能环节的记忆

    下面是关于记忆的一些片断想法,留待此后再给出系统阐述。
    ——————————————————————
    如果时间可以看作是认知的一个维度,那么记忆就是一项基本的主观认知功能。
    但相比于视觉与听觉,记忆是处于下游的认知处理环节的功能。

    记忆与自我

    1,真实自我感是基于全部过去记忆的。
    病例:GR因左叶丘脑创伤突然对过去失忆,同时对正发生的事情也记忆困难,即同时患有退行性失忆症(retrograde amnesia)和前行性失忆症(anterograde amnesia),导致其作为一个名画家丧失真实自我感。1年后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局麻、意识清醒、躺在病床上时,患者突然想起25年前他的一次做手术的类似场景和感受,由此而引发其对过去单个事件的记忆的陆续恢复并重组为对自我的感知。但其前行性失忆症症状一直存在。

    2,在构建自我感知的意义上,人的记忆本质上不同于机器的存储。在感知受到记忆处理的态度的决定的意义上,亦不同于机器。

    3,昨日去首都博物馆看了《古印度雕像展》,是公元前几世纪到18世纪的雕像,古代主要是石质,少数近代小型的铜质和木质,主要是神话宗教主题的角色。问题是,发生在昨天的为时几个小时的观看事件,那些作为被观看对象的雕像,给今日乃至以后的我留下的记忆是如何的?显然,这个记忆内容是属于我的自我范畴的。

    4,对直接感知的处理,一定或者必须有记忆的环节。这时就存在一个处理的态度的问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记忆状态:可被检索的,需要联想的,需要推理的,可被点燃的,延伸至现场情绪的,...甚至可以说,不同的记忆态度,决定了几乎完全不同的记忆类型。

    5,意义的记忆与形式的记忆
    象棋高手能够在5秒之内记住一个多至25子的残局,但对同样子数的随机棋局的记忆能力则与普通人无异。
    通过不断测试对数字串的记忆,被试可以做到在看一遍之后记住一个80个数字的数字串,但同时对一个超过8个的字符串却无法记住。
    自闭天才症患者(autistic savant)的记忆优势的对象是特定的,也即记忆优势的前提是,其对该类对象具有特定的理解方式。凡是不能按照此理解方式加工的对象,则不具有记忆优势。

    6,因此出现一个互反馈的命题:已有记忆是我们下一个意识的基础,任何记忆都经过我们的意识加工。

    7,一个应用:上古历史正是那个时代的承传者的记忆,那种记忆是经过了承传者意识加工的。

    8,有人把编码(encoding process)作为记忆得以进行的关键环节。从编码这个词本身可以看到一种类比,而这种类比并不能导致该概念具有更清晰的内涵,使得我们毋宁说,所谓编码就是一个赋义过程,而不是类似计算机概念的形式语言翻译。

    9,如果所谓的机械记忆(对记忆对象形式的记忆)其实根本还是基于编码,或者使用我的概念,赋义,那么语义或者说涵义,才是记忆的核心所在。

    10,如果认为所谓编码,或者说语义,或者说记忆,是对应着一种神经层面的组构,或者所谓记忆痕迹(engram),是幼稚的联想。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什么是记忆的对象,也就是说,所谓记忆,被我们记住的是什么?显然记忆对象是多种类型的,那么问题就先从记忆对象的分类开始。

    思维

    如果说高等灵长类动物以及具备初级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则迄今仅仅人类拥有。
    此一断言,与其说是判断,毋宁说是定义:
    按照这个定义,思维是人类基于认知而发展出来的更为高级的认知形态。

    情感

    情感是情绪的一种高等形态。
    这个断言表达的实际上是情感与情绪之间的关联方式。
    按照这种关联方式,关于情绪与情感的诸多现象,就非常容易得到理解了。

    事件相关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本质上只是旁观,因此,试图进行源定位是错误的方向。
    那么,我们可以期待事件相关电位能够表达什么信息呢?
    首先,事件相关电位所表达的信息,与机能信息具有本质的不同。

    事件设计与分析

    事件的设计,基于事件的分析,是事件相关电位最基础的工作。

    因误解而过度期望的数学逻辑(mathematical logic)

    它只琢磨我们表达清楚了的东西。
    因此,数学逻辑很适合用来教会机器以模拟人的行为,而很难用来指望它主导人本身的抽象行为。
    但,恰好在何谓清楚的意义指证上,思考数学基础的数学逻辑,试图扮演意义终结者的角色。

    意识

    实现了的意识,在最原始的形态,只是一种{感知}的统合,用以提供给个体作为行为的决策。
    如果,我们有必要把意识限定在人类所具有的赋有鲜明特性的意识现象上,那么,我们不妨把广泛存在于动物(人类除外)体的朦胧意识,另外称为前意识。

    意识的功能,就是把物理性信息转换为对信息的理解,也可以称之为理解性信息。然后,进一步,是把信息的理解表征为符号,声音符号、体态符号、以至于手写符号。
    因此,这里有一个阶段性的演进过程。
    实际上,上述两个大的阶段,还可以更为细致地分划为更多的步骤,并从进化的种群比较中获得证据。
    把物理性信息转换为对信息的理解,同样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最初,可以是特定物理信息的特定加工,以适应个体的行为空间
    但当种群的生态域扩张,使得行为空间进一步获得感知空间的延伸,意识就开始具有愈来愈鲜明的形态。

    意识就是大脑之所为吗?

    当然是。
    但这句话似乎还是有问题的。

    国家地理05年3月的封面:

    By James Shreeve Photographs by Cary Wolinsky

    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人能够把自我意识的活动定位到大脑,应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领悟。
    但从意识现象出现在这个物质世界里面的意义来看,意识的荣耀不只是属于大脑这个最新创造物。

    也许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
    意识到是大脑在作思维,而不是手指或心脏,这就预示着人终将确定大脑每一个可观察对象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核团,回路...>>>>神经元,受体,递质,基因,...
    然后呢?
    人有两种问问题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假设大脑的物化过程都是可视的了,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说,这个语言可述的意识活动原来是这么一番物化的过程。
    然后还是会有人问,为什么?
    当然,也会有人斥责诸如为什么之类的问题,不是恰当的问题,是基于一种错误态度的伪问题。
    这里可能得需要分辩一下目的论一个事件的涵义,这两者的不同。

    这两者本质上都起源于动物生存的一个需求:选择。
    动物被迫要求具有选择的能力,因为从获得运动能力开始,可选择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可选择是一个如此基本的范畴,小到蚂蚁对路径的选择,大到成年人对恋人的选择,都是动物生活当中的基本元素。

    谢谢yolanda提供材料。

    抽象

    抽象,作为人的基本{精神权能},是人类的根本力量之所在。

    真正的抽象,不同于一般日常概念里面含混不清的抽象。
    真正的抽象,必然导致饥渴,对于具体的饥渴,这甚至可以算是我所定义的抽象的一个良好的判别原则。
    何谓对于具体的饥渴?就是真正的抽象,其实是在具体中进行的,是一个扑向大地的凌虚气度,是恒常保持着对于具体事物的饥渴的抽象,这就是抽象与具体之间恒存的张力。
    缺乏这种张力,或者这种张力并不清晰的抽象,往往就是我们平常所谓抽象的特点,因此,就不是我所谓的抽象,不是可以作为人类智识甚至精神进步之基础认知行为的抽象。

    抽象的出发点不同,会导致非常不同风格的图景,以至于会令人在这不同风格之图景之间,产生冲突的表象。其实,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而常常的情形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都是合理的。例如,古希腊与古中国的自然观,就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图景,惟其它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抽象的出发点,只是一个日常用语式说法,精密一点而言,就是抽象所赖以进行的原料或对象。

    人类的抽象能力,几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而迄今我们已经表现出的成就,只是很少的一点,未来我们将作如是观。

    数学的抽象史

    古希腊人大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花了300多年,以BC.300年左右欧几里德完成《原本》为标记,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数学概念抽象进程。
    这个抽象进程,是以充分地学习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地区的计算知识为基础的。
    这个基础一方面提供了抽象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抽象的限制性,因此,这第一次的抽象进程,很快停滞下来,进入公元后,可以说是完全被中断了,直到1千6百年后的科学革命,这个抽象的范例,才重新为人所承续。

    数学抽象的一种重要程序,就是演绎

    神经系统的进化

    动物的出现,似乎可以理解为生态位的扩张,然后,承载特化功能的神经系统,也就成为动物要履行此生态位之功能的必要环节。

    行为

    自从有了动物,就有了行为这个范畴。
    那么,如何描述动物与植物的这种差异,从而刻画行为的实质呢?

    这个刻画的关键,是信息的范畴。
    可以说,动物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行为,是因为动物具有把物理信息抽象为符号信息的功能,而植物只能停留在对物理信息的作用上。

    运动系统与感知系统

    运动系统是行为在进化涵义上的第一个前提,与之相生的,则必然是感知系统,因为运动要有别于扩散,就必须有感知的配合。

    行为研究的机器人途径

    如同研究神经系统,可以采取计算机途径一样,对于行为,我们可以采取机器人的途径:通过对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来考虑行为的可实现方案。其目的可能最终在于,揭示人的开放特性。
    这里的机器人,并非只是狭隘地指进行空间运动的机器,而是指任何能够对外部信息进行反应的机器,例如飞机自动驾驶仪,化工控制系统,等等,尽管并不一定只是输出空间运动指令,但都属于这里的机器人范畴。

    动机

    从语用的角度,我们任何有意识状态下的行为,都得预先出现动机,作为该行为的意识驱动。

    自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行为需要有意识加以驱动,以及行为的有意识与无意识之状态分别。参见1

    1. 1. 行为

    行为空间

    行为,是动物个体基于自身各项生理功能,最重要的是,包括神经系统,进行统合而表示出来的高级功能。
    动物的行为空间是指一个集合,该集合的元素为行为单元。任何一个动物所有可能的行为,都是由一些行为单元组成的。
    所有这些行为单元,都是个体所具备的以神经系统为中枢的行为机构的一个表示,该行为机构主要的构成要素分类列举如下:

    1,核心部分:

    2,身心交互部分:

    运动系统

    现代意义里的运动系统,最早是在古希腊得到指认,并在随后的西方科学范畴当中,得到进一步实验研究的。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psuchē1的讨论中,提出了为肌肉收缩寻找原因的问题,他看到的答案是最易观察到的血管。
    沿着这个思路,Galen发现了神经,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进行了区分,并把理性灵魂作为功能追溯至头部(enkephalon),但,仍然大体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范畴,来阐述神经的机制。

    关于运动系统的综合理解,参见:运动系统的智慧

    1. 1. psuchē的抽象过程:最早,该词源于对活人与死人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停止呼吸,所以用psuchē指呼吸,用来表示生命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采用该词,抽象为“生命之本原,具有器官的自然物的第一现实(entelechiai)”。见De Anima 412a 20.

    神经元

    细胞概念所给出的最重要的提示是,生命的组构,是由一些原则来主导的。
    神经系统最主要的细胞类型,被模式化为神经元。

    神经元的模式化结构要点

    突触
    离子通道
    膜蛋白
    神经元的电生理属性
    神经元-肌肉细胞的相互作用模式

    细胞学

    细胞,与其说是生命体的结构单位,不如说是生命在某一尺度层面的组织形式。

    1840年,Jacob Schleiden和Theodor Schwann基本建立了细胞的概念,但其普遍性,是在50多年后的Cajal,应用银染法展示大脑组织同样以细胞作为组织单位之后,才确立的。

    其实,从系统学的层次效率原理的角度来看,细胞这一组织形式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无法绕过这个形式。

    所谓层次效率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一块表是由100个零件组成,那么从零件组装为表可以有两个策略:1,每次取100个零件,直接组装为一块表;2,假设可以把表划分为由10个部件组成,而每个部件由10个零件组成,那么,可以每次取10个部件,先组装为一个部件,等把所有零件都组成为部件之后,再取10个部件组装为一块表。
    考虑到组装过程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连接,以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所涉及到的信息过程,经过适当的计算和判定,可以表明,第二种策略比第一种策略,更有效。

    生命过程的效率,可以按照多个侧面来进行考察:
    1,作为一个生化工厂;
    2,作为一个运动机器;
    3,作为一个信息处理机;
    4,作为一个自我复制机。
    不管从哪个侧面来考察,在效率的驱动下,细胞都是必然出现的一个层次。只不过,细胞的物理进化成型,仍然是一个未知的过程,效率驱动,只是一个可能的线索。

    细胞组构的物理机制
    1,扩散;
    2,液态自组织结构;
    3,

    细胞所组织的生化工厂

    进化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1

    1.进化,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

    说进化是一个现象,是为了避免任何受先验观念干扰的嫌疑,例如,进化的方向、目的等等,都不是一开始就需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让我们首先单纯观看诸多的现象。

    1.1.化石记录

    化石的地层记录是一个被看到的现象,被第一个用来解释为进化现象。

    地质时间表
       宙 代  时期  世  年代(百万年)  生命进化事件
               4600 地球形成
       哈迪恩         最古老的岩石
               
    3600
    3500
    生命起源(细菌)
    原核生物化石
     前寒武纪  太古代       2500  
       元古代      

    543

    最早的多细胞生物
    最早的有壳生物
           寒武纪   495  
           奥陶纪   439   
           志留纪   408.5  最早的有颌鱼 
    最早的陆生植物
           泥盆纪   353.7  最早的昆虫
    最早的两栖类
    最早的爬行类 
           石炭纪   290  最早似哺乳类的爬行类 
           二叠纪   251   
           三叠纪   228

    206 

    最早的恐龙
    最早的哺乳动物 
           侏罗纪   180
    160
     
    最早的鸟类 
           白垩纪   144
    98.9
    65 
    最早的胎盘类哺乳动物
    恐龙灭绝 
           第三纪   55.6
    33.5
    23.8
    5.2
    1.8
    最早的马
    最早的鲸
    最早的猿
    最早的人属 
           第四纪      

    1.2.现存物种间关联

    第二个现象是现存物种之间的关联
    种种关联给出的最佳提示,就是一个进化的故事。
    物种之间的关联在各个层面都存在。

    首先被观察到的,是物种间个体层面的,从形态、行为到器官解剖的关联。这种关联导致远在进化论出现之前,就建立了物种间的谱系关联。而这种谱系关联,尽管只是单纯比较的结果,但仍然向人提示它的历史背景。
    从 一个单纯比较多谱系图表,到历史背景的构想,这一个步骤一般是隐含着进行的,但,正是在这个步骤里面,进化论者与某一类反进化论者,有本质的分歧。实际 上,单纯的谱系表,并不必然表达历史背景,因为还缺乏关键的证据,以证明存在那个被称为进化的历史进程。而对于那个历史背景到底是什么,早期还有很直观的拉马克进化解释,但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基于对存在一个历史背景的设定,做比较的核心概念是同源性状
    鉴于人类无法籍由可预见的进化历史的时间尺度,来直接观看到同源性状的实际演进过程,我们只有先从事合理估计,然后进一步寻求有力证据。正如Mayr所言,“同源无法证实,只能是推导出。”

    早期支持同源性状概念的三个有力证据:

    • 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 某些动物发育过程中某些特定结构的重演现象
    • 成体的痕迹结构。

    1.3.动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

    空间的分布可以被合理解释为一个时间历程,按照这个思路,动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可以成为进化历史的强有力证据。

    1.4.进化在分子层次的表现

    与同源性状对应的,是同源基因

    2.进化机制的构建

    明确了进化的现象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构建进化的机制。

    1. 1. T.Dobzhansky,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Volume 35, 1973.

    人类的进化

    根据对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DNA序列的比较,一般认为人群从与黑猩猩共同的祖先物种种群中稳定分离出来的事件,发生在距今600万~800万年前。
    在随后的600万年时间里,那个物种种群可能是首先一分为二1:一部分成为人科种系,一部分成为黑猩猩种系,而黑猩猩种系后来又分化出一支倭黑猩猩。

    对于已经灭绝的物种,只能通过化石记录来获得了解。正是化石记录告诉我们,人科种系在约600万年里的演化,同样出现了一些分支,但唯独最终演化为目前之人类的这一支存活了下来,其他均已灭绝。

    不过,上述图景只是一个理论的假设,相对最强的证据也只是来自分子生物学2。最直接的化石记录证据方面还存在大量空白:

    • 600万年前人科与黑猩猩共同祖先物种的化石记录迄今未发现;
    • 黑猩猩那个分支更早的化石记录也未发现。

    迄今所发现的人科种系这一系的化石记录,远未构成连续的序列,大体上只是给出了一个迁移的图景:200万年以前的人科物种化石从未在非洲之外的地区发现,合理的解释是,人科物种在200万年之前,只局限于非洲大陆,距今200万年之后,才从非洲扩散到其他地区。

    面对这样一个大体的图景,我们最关切的是,人类唯一有别于其他类人猿种群的部分-大脑,或者说高级神经系统的演化局面,是怎样一个进程。3

    化石研究的问题

    人科物种化石个体一般都非常残破,例如,部分下颚骨,头顶颅骨,部分肢骨,在这种情势下,一般的思路,倾向于镶嵌式进化,就是形态分块式演化。然后以这种形态的分块来作为比较的单位,与现有的人类标准形态做比较。比较的一般方式,是定义距离指数。
    问题是,

    • 这种对形态进行分块的依据并不强;
    • 镶嵌式进化也是缺乏发育生物学依据的设定;
    • 距离指数能否反映进化机制?

    分子生物学的线索

    比较生物学的途径

    1. 1. 在更早一些时候,从这个物种种群分化出了一支,成为现在的大猩猩。
    2. 2. Recent de novo origin of human protein-coding genes
    3. 3. 现代人在训练小黑猩猩时,不能不困惑于一个事实:行为表象上几乎接近人类婴幼儿的黑猩猩,为什么不能通过人类竭尽全力的教育训练,而进一步得到智力的提高呢?那一层看不见的绝对禁止了黑猩猩向前迈进的障碍物是什么?

    物种

    物种,迄今仍然是生命现象中的一个神秘景观。
    按照一般的定义,所谓物种,是指能够发生配育关系的一个等价类类群,所谓不同的物种,当然就是指存在生殖隔离的类群,也就是不能发生配育关系的个体,分属不同物种。
    这是一种所谓生物学物种概念(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依靠配育关系来予以定义,因此对于无性生殖物种,这种定义就不可行了。
    显然,这个定义在进化的意义上,是一种比较高等的具有特定辨识指向的定义,而非普适的定义。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更加本质更加普适的定义,用于表征生命进化的多样性趋向呢?

    生态域

    人类的生态位,已经无法足够地表达人类在这个世界当中所具有的位置,而如果要一般性地考虑任何物种在这个世界当中所具有的生态意义,就必须扩展生态位的概念,那就是生态域。

    生态域最核心的要素,是{信息}。

    生态系统

    生态与进化,是生命的两大核心概念。
    生态与进化的关系,通俗地说,没有进化,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进化。更确切地说,生态,是进化的横向剖面。
    所谓生态系统,就是对这个剖面的一个结构化描述。而常规的定义:一个指定空间范围之内,所有生物群落以及相关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存在相互关系的系统。则仅是一个枚举方式的描述。

    生态系统的流通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这三个要素,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针对同一对象的三个不同观察角度而已。
    若分别从这三个角度来观看,则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最常见的扩张进程,都会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
    因此,要得到对于生态系统最恰当的理解,我们不得不同时从这个三个角度,来观看它。

    物质与能量,因为有完备的计量概念,比较容易籍由测量与分析,进行其生态分析,但,信息却一直缺乏好的计量概念,导致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一直被远远低估。

    群体

    具有潜在的交配可能性的个体集合,就可以定义为群体。

    显然,这样一个群体是属于一个物种,并且一般而言,受到一定的地理制约,尽管理论上,受到严重地理隔绝的个体之间,也存在潜在的交配可能性,因此,我们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把全球的同一个物种定义为一个群体,但实际上,交配的极小概率,使得我们可以相对缩小群体的尺寸。

    群体是进化的基本对象,甚至,我们可以把进化定义为群体的循时重构。

    当然,这个群体的定义,使得我们暂时只能考虑有性生殖的物种,而对于无性生殖的物种,群体的概念同样是可以通过血缘关系而适当定义的。

    群体中的个体

    如果一个群体,是由完全一样的个体组成,那么这样一个群体不具有任何进化的意义。
    反过来,一个群体要具有进化的意义,一个必要前提是其个体都是唯一的,都具有足够的个性。
    这个必要条件还需要精确叙述,以足以描述群体的重构进程。

    群体的方向

    群体的方向,一直被称为终因论,并遭到缺乏证据的诟病。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采取更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群体的方向,至少是存在这么一个表象的;然后,我们应该引入生态域的概念,以反映人类所面临的新局势。

    计算进化

    所谓计算进化,就是通过模型演算来模拟真实进化过程,从而给出关于真实进化历史的理论评估。

    医学

    主要内容参见:高等医学

    如果是从现代生理的角度,医学的宗旨,是系统的有限调节。
    如果是从精神的角度,医学则是以物质的手段,把人体调整到平常状态。

    医学的目的
    医学的目的,第一就是揭示病理,第二就是探求治疗方法。

    医学的第一原则就是,人体是不完善的。第一问题就是,人体的哪些不完善导致其不能良好应对环境不良因素或不良变化?当然,这里的“不完善”、“良好”、“不良”都是相对词汇。
    实际上,应该还有一个第零原则,就是,人体是不可能完善的,而环境不良因素总是存在的。

    中医历史

    0.序说

    原始医学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的,由原始医学开始,而发展出各自的民族医学,在每一个民族的历史当中,都是一个有内容的章节。中医可以被放置在这样一个框架里面进行考察,从而有助于找到中医的文化特性。

    医学的认知源头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生命的看法,一个是医学治疗的经验。在这两个方面定下基调后,医学就开始了它的演化历程。

    1.先秦两汉

    在先秦时代的典籍里面,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了解,人们对于生命的种种看法,特别是,知识前沿人物对于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从属于一个文化的核心内容。
    考虑到生命本身具有无比的复杂性,和深秘的存在意义,如何看待生命,不要说对于先民,对于今天的我们,一直就是一个极端困难的问题,实际上,本身作为生命体的人类,面对生命,如何进行认知,可选的途径也是相当有限的。

    然后,我们把目光的焦点,对准先秦时代的医学家们。
    那些医学家们的名字是什么,绝大多数都没有记录下来,但是,他们的著述有一部分保留下来了,那就是目前可以明确认定为完成于先秦时代,最迟不迟于两汉时代的医学经典,以及现代考古发现所获得的先秦两汉医学著述。

    《黄帝内经》

    《黄 帝内经》是谁写的?或者问,是什么时候写的?一部分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一些医学家陆续写成,后来被汇编到一起,并被伪托为黄帝时代的作品;一部分人 认为正如内经经文自己所表明的,是由黄帝时期的大人物著述,持这个观点的,往往本身就是大医家,对内经本身有很深的理解和研究,例如明代大医学家马莳,他 是唐朝王冰之下,整理注释内经功劳最大的人。他就旗帜鲜明地认为,内经的经文并没有说谎,就是黄帝与六位臣子: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平 常进行医学讨论而整理出来的,也就是《史记》本紀里面所謂咨於岐伯而作《內經》之内经。
    馬蒔的观点是:
    《素 問》者,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咨於岐伯而作《內經》者是也。此書出於岐伯者多,故本紀不及諸臣耳。帝 以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盪之於外,喜怒攻之於內,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窮下際,察五氣,立五運,洞性命,紀陰陽,咨於岐伯而作《素 問》八十一篇,而復有《靈樞》八十一篇。書中止以天師夫子尊岐伯,而鬼臾區諸臣不與焉。至雷公則自名曰小子細子,黃帝亦有訓之之語,意者所造未及諸臣,而 年亦最少歟。且其曰公,曰伯,曰師,似皆以爵稱之。即如寶命全形論有曰天子,曰君王,移精變氣論、五常政大論、《靈樞》官能篇皆稱曰聖王,著至教論、疏五 過論有封君侯王,《靈樞》根結篇有王公大人等稱,則其為爵無疑也。至於鬼臾區、少俞、伯高,皆諸臣名耳,後世謂出於韓諸公子之手,或謂秦儒所作,是皆泥於 爵號文字,而未繹全書者。今詳考六節臟象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篇,則論天道曆法 萬象,人身經絡脈體,人事治法,辭古理微,非子書中有能偶及雷同者,真唯天神至聖始能作也。愚意上天以仁愛斯民為心,而伐命惟病,治病惟書,然元默無言, 故挺生神聖以代之言,蚤出此書,以救萬古民命耳。況六書制自伏羲,醫藥始於神農,自伏羲以至黃帝千有餘年,其文字制作明甚,外紀本紀俱載黃帝紀官奉禮,明 曆作樂,制為袞冕舟車,畫野分州,經上設井,播百穀,制城郭,凡爵號文字,時已咸備;歷金天高陽高辛諸氏,又經三百四十餘年,始迄陶唐,則諸凡制作,人知 唐虞為盛,而不知肇自羲黃,其所由來者漸也。

    藏象

    经络

    经 络理论以及针灸疗法在先秦已经非常成熟,其在当时中医大家手中,甚至是最重要的疗法。站在今天的角度,有一个很费解难解的问题,就是这个理论如此成熟,但 又与我们今天的科学距离遥远,那么经络理论是如何演化出来的呢?采用简单的说法,就是先秦医学家们言之凿凿的经络,他们是如何发现,并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 生理学概念,而我们又为何迄今不能认证到这个概念的呢?

    北宋道士张紫阳谈到了这个问题,在他写的《八脉经》里面:
    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蹻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蹻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
    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蹻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脉、冲脉。此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
    而 阴蹻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酆都鬼户,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 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闭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 体轻健,容衰返状,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进一步针对紫阳此说而指出:
    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蹻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经络至少是有一个经验基础的,只不过这个经验,不属于我们常人的经验范畴,而是属于修行者的超常经验范畴。

    2.三国两晋南北朝

    3.隋唐五代

    4.宋

    5.金元

    6.明

    7.清

    8.面临现代化压力的中医

    心理

    全部的心理,均指向自我,但心理的现象,并非只是出现于自我的场景,而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完备解释。
    当我们寻求动物外部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就朝心理看过去了。
    人类的心理,入手的地方,正是动物的行为,和作为动物行为的人类行为。
    然后,才可以看清人类自行发展的新的行为内容,以及相关的心理内容。
    然后,进一步溢出于心理之上的,被称为思想。

    心理是什么?

    心理,何以成为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对象呢?

    看到海水漫上来,我们说那是因为潮汐;
    看到一个人走过来,我们说那是因为他愤怒。
    这就是区别:我们都默认了人的行为的原因,是一种称为心理的东西。
    那么人可以没有行为吗?一个物理对象静止,我们有可能忽略其静止的原因,但对于人,只有死人、以及类似死人的人,没有行为。活着的人,每个时刻都是处在行为之中,每个时刻我们都没法忽略其所处之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心理,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必要环节。

    然后,我们开始来合理地理解人类的行为,种种行为,以便逐步来了解心理这个对象。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动作与行为。
    动作,是依靠我们的运动机能来完成的,因此,动作对应的,只是我们的运动机能。
    但,运动机能从进化的最开始,就不是自足的,而是服务于我们的生存的。

    下面我们要开始触摸到“心理”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行为的作用域。

    最早的多细胞动物(多孔动物门)能够在水中漂游,是因为那个生态位的存在,从而导致一个恰当的物种占据那个生态位。因此,它的运动机能,或者说,它的漂游行为,是由那个生态位决定的。
    什么叫生态位?就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态环境中,例如多孔动物门的海绵,作为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它的食物环境是预先存在的,就说明了可以成立一种动物,通过漂浮捕食而生存下来,自然选择之下,就塑造出来了该门物种。其特化的运动模式也就成为了该生态位的产物。
    那么,我们可以说,海绵的行为模式(几乎等于其运动模式)的作用域,就是其生态位:以其捕食与分布为主要内容。
    海绵还没有特化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出现,因此我们说其行为模式几乎就等于其运动模式,这也是由其生态位层次甚低有关,也就是它的捕食运动极端原始,并不需要多么特化的运动来完成捕食。

    还是把进化的镜头拉到最近吧。
    事件1:甲于8月8日晚在蓝低酒吧和乙一起喝酒聊天3小时。
    事件2:甲于8月9日晚在蓝低酒吧和丙一起喝酒聊天3小时。
    假设你是一个蓝低酒吧的伺应生,那么你能够从行为的意义上区分上述2个你所看到的事件吗?一般是不能的。
    那么对于甲而言呢?假设乙是甲的一个客户,丙是甲的一个情人,一般我们就可以说,上述2事件是绝然不同的。
    我们再不妨现在就观察一下自己:自己接下来的1小时要做的事情可能是什么?
    1,想找本书看;
    2,想躺一会儿;
    3,想出去散步;
    4,要约见一个朋友;
    5,要约见一个生意伙伴;
    6,要带子女买点什么;
    7,要做午饭;
    8,...
    每一件事情,都有与其配套的行为,而那里面的每一个行为,都由一个相应的心理背景,或者说,行为的作用域,来支配

    我们先停一会儿,规范一下用语。
    【辨析】事件与行为
    事件是一个属于外部描述的概念,即,当我们描述一个对象时,必须概括出一个个的事件,作为我们描述的对象单位,事件之间可以有联系,但每个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事件可能有重复,比如售货员某天卖出4瓶洗发水,每一个卖出事件大体是雷同的。
    行为,则是组成事件的单位,但行为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主体的角度来叙述的,因此,完全不同的事件中可能存在极度相同的行为,例如上述甲的两个事件中,喝红酒的行为,是基本一致的。

    我的结论是,人类面临着一个完全超迈于动物的生存局势,就是,必须首先越来越精粹地动用自己的从心理能力层面发育而出的精神能力,才能不懈地改善自己的行为的意义。
    想必,这也是对知行问题所能够给出的终极答案。

    我们的动作,有可能出现无意识的情况,但是,我们的行为,每一个行为,都是由意识或者心理主宰着的,与我们是否知道其心理的状态无关。这一个稳固的机制,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发生实质性的区别的地方:由于我们拥有一个约略有边界的意识与心理区域,该区域进而延展为一个可能是无边界的精神之地域,在那广阔的区域内可能的存在形式,塑造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境况。
    这种人类面临的崭新局势,很像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海绵动物之所以出现的局势:存在那么一个生态环境,许可进而塑造了海绵这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同样的,一个意识、心理、精神的空间,许可进而塑造着我们人类,延及于其行为。

    估计肯定会有人反感我这种先有结论再来论证的做法。
    其实这正是我要揭示的关于心理的一个要紧的地方。

    假设我现在面对物理,面对一个自然的对象,我绝对不会先下一个结论,然后再来寻求论证,那是可笑的行径。
    但是,现在我面对的,是人类的心理,一个由自我来履行的历史。

    自我

    这是一个甚至早于“自然”的先验概念。
    人类基于这个概念,而完成基本的、以至于全部的行为。
    之所以称之为先验概念,乃是因为“自我”意识具有明确的生理背景,可以说,当动物和植物分化出来,就在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因为,动物随时面临选择,这种选择给个体带来风险,也带来更好的生存机遇。随着个体行为空间的增大,"自我"观念成为一个必然的个体诸功能统合方案。

    自我,是人类演进的承载者,也是个体成长的承载者,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也因此,有必要围绕“自我”概念,来考察这个世界之诸种现象。
    自我的心理功能

    自我是个体心理的动力学中枢,其当下状态,决定了整个个体行为之属性。
    自我的成长与诸要素之成形

    自我的成长是有迹可寻的,从吸毒患者的自我高度涣散,到专业工作者的自我高度行动力;从低等情命驱动的自我,到高等精神驱动的自我;从社会化行为驱动的自我,到内在精神驱动的自我。自我的成长,是一个具有多维度指标的历程。
    欲望

    安全感

    目的

    意志

    情感

    神圣/庄严

    自我的演进

    其他语境之中的自我

    自我与我执之辩

    平等观(等持)

    平庸

    平庸,就是缺乏清晰的世界观。
    什么叫清晰的世界观?在我这里没有任何玄乎的内涵,而是很简单:

    一个人所可能面临的所有事物,组成其世界;
    如果对所有这些事物,都有清晰的判定,最重要的是,都有对其价值的判定,从而任意拿两样东西出来,在任何情境里,都能比较其相对价值,这就叫具有清晰的世界观。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怎么思考,总能够坚定地进行选择。
    缺乏这样一个清晰世界观的人,就叫平庸。
    这个定义其实是中性的,因为不涉及具体的价值观内容。这就意味着,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盗,总能够决断而行,那在这个定义下,也不是平庸的。而实际上,按照世俗的看法,也是不平庸的。

    世人之所以抱怨自己头脑混乱,无非就是因为自己难以做决定。处于这个境地的人们,其实是蛮可怜的,但是,慈悲,并不能帮助到他/她们。因为,唯一的救赎主,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要进步。
    对于甘于平庸的人,历史是无语的。

    所以说,建立完整的价值观,是人生的第一步成长。
    至于第二步成长,则是致力于该价值观系统的内在圆满和和谐。
    简单说来,就是当你对几乎所有事物都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之后,再来考虑这些价值观之间,是否相容,是否和谐,是否圆满。

    还有第三步,则是该价值观系统,是否具有最高的智慧。这个阶段,则整个人类,只有极少数人达到,并在致力于其中。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处于第一阶段,所以,那些所谓的立志书、心理书、...才有如此大的市场;而日常生活中的无数类同的悲喜剧之所以发生,也正是由这一个状况所决定的。
    少数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的人处于第二阶段,所以,那些宗教、哲学、思想、艺术、处世哲学类行业,才得以成为需求。
    极其少数的人,可以被看作是专致的修行者,处于第三阶段。只有进入这个阶段的人,才面临绝对判断的问题,也就是不再只是满足于形式上的自洽,而是更进一步在内容上,对所有事物的价值观内容本身,进行绝对判定。

    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大麻烦。
    第一阶段的大麻烦,是要求人们成为生活的明智者;
    第二阶段的大麻烦,是要求人们成为学问的大成就者1
    第三阶段的大麻烦,是要求人成为修行的大成就者。
    每个阶段的目的地,对于处在该阶段的人们而言,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甚至艰苦卓绝的努力的。

    1. 1.

      敢于直面自己的平庸,是需要一种客观的勇气的,而认识到自身的平庸,需要在时间中慢慢的展开。失败的人生是,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平庸,整个人,在慢慢的坠落,最终发现,自己已然在生活中残废。人,一旦沉浸在自己一厢情愿的白日梦里,是非常危险的,往往,幸运的是会被自己的敏感所拯救。并不是生活对人的无情,而是人对自身的无情。
      感悟,或者思想,在静静的深夜,如音乐,或流水一般,盛开在虚空,舒缓的浸润你,灵魂忽然变得很轻,也很开阔,仿佛来自虚空的销魂之感,弥漫在周边的黑夜里。此时,我才感觉得到是时间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时间。
      记得yijun以前有过生活是如此的浊重之感,如今我感知到的不仅如此,而且是支离破碎,所有的胸怀和气度,都被日用货色所粉碎。

      你所描述的这种平庸,大体属于我所谓的第二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最辛苦的问题,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这个时候,似乎,绝大部分自己能够感受到的选择,都可以给出明晰的答案,但是,实际的境遇,会揭露出,自己的很多观念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最严重的,是意识层面的观念,与行为层面的主宰者,矛盾着。这种矛盾,直接产生了所谓的知行难以合一的尴尬。
      所以,我前面所谓的“学问的大成就者”,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学问者,而是一切观念一致相容了的,包括意识与自我行为之间,也已一致相容了的。当然,这所谓的“一切观念”,也还是有保留的,因为,在基本的观念上,是有可能悖逆绝对判断的。那种情况下所成就的,可被称为终极的恶者。也因此,才有我所谓的第三阶段的存在。

    众生可怜

    傅山有句话,意思大概是,庸人有毛病,只配庸医;圣人有毛病,才需配圣医。诚哉!为至理也!
    傅山这句话里面所谓的毛病,既指生理上的问题,更是指心理精神上的问题。普通人心理精神上出现问题,只配用《读者》《知音》之类的名言励志读物来疗伤,完全用不上圣人书圣人意的。这话颇为激进,但,深得道法自然之窍妙。

    所以说,众生可怜,呜呼哀哉!

    欲望的定义不良

    或者说,我们所使用的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良定义的词汇。
    因为所谓欲望,涵括了本质非常不同的一些对象,乃至于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一些观念时,必然是错的。

    当然,要在日常语言当中对某个词汇进行良定义,或者说至少不妨碍观念的明确表达,本来就是比较少见的情形,因为正是这种不良定义,源自人类心灵本身的暗昧。

    要分析日常所谓欲望的内涵,方便的途径还是从生理层面出发,以生理动力的结构作为参照物。最起始的,是基于脑干等原始脑乃至旧脑的基本功能,例如渴,饥饿,性反射等感觉,都是正当而必要的生理功能。

    脊椎动物脑的进化(Courtesy of Prof. Gerald Schneider.)

    而日常所谓欲望,很少是单纯的止于原始脑和旧脑的构造物,或多或少地总是包含了新脑的部分,这样就使得我们要贯彻生理的分析变得困难起来,因为新脑行为的生理面貌还基本处于人类认知的黑幕之中。

    但,我们不妨采取权宜的办法,来获得对于欲望的一个相对明确的分析。

    从个体的经验以及文字的交流和传播性上,可以认为一个具体而完整的欲望过程,总是具有一个界限明确的生理图像与之对应,尽管这个图像是我们目前无法揭示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为欲望的案例,其实都是具有其确定内容和位置的,那么显然,对于任何一个欲望过程的观念判断,正是针对其新脑反应的部分,也正是属于其新脑反应的部分,而这,恰好就是我们为什么使用欲望这个统一的词汇总是出错的缘故,因为欲望这个单一的词汇,并不能表达其中的新脑反应内容,也就无从为观念判断提供素材。

    精神、生命与药物的关系

    如果把人的生命体彻底看作是一个物理体制,那么维持这个物理体制最佳状态的,无疑就是它本身处于健康高效状态,这么一个健康高效状态的维持,以我们的经验,可以料想,有一个必需前提,就是精神很强健,足以驾驭其情绪、心理、生活习惯、甚至对事物的认知等等在日常都总能保持好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精神的强健,就是天下最好的药物,依靠自有能力的药物。
    次之,如果这个物理体制的这里那里的某些地方出了点问题,导致其达不到最佳状态,不管是哪里出问题,例如心理、情绪、认知、身体...假设,我们都有相应的药物,可以有纠偏的药效,这大概就是药物学家终极的梦想了,现在是假设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籍由相应药物,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药物所实现的效果,和依靠自主精神所实现的效果,相比而言,哪种更受到我们的偏好?
    我相信,选两者的各有其人。很简单,我今天心情不好,有人乐意通过自我调节,通过精神修养的功夫来调节,而恢复好心情;有人肯定更乐意吃一粒小蓝片,吃下去,就心情灿烂如春日了,何苦自己来琢磨?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药物,能够超出寻常地增强某项功能,比如,记忆力,不能否认,某些生理机制单纯的功能,是有可能籍由药物,获得特别的增强,最简单的,例如欣快感,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被称为毒品的药物,就确实能够极大增强这种感觉。这里的问题是,我们是籍由自身的功能训练而增强,还是籍由药物来增强,哪种更受到我们的偏好?
    我相信,选两者的同样各有其人。

    鉴于我们今天的药物使用经验,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药物学水平,尚处于治疗简单的生理体制上的偏差的阶段,尚未达到调整更复杂的生理体制的阶段,我们一般是乐于接受药物的治疗的。因为,不管是关节炎,还是癫痫,我们尚无法籍由自我的既有能力,进行修复和改善,只能籍由药物,直接在生理的层面介入,那么不管是小分子的带甲基乙基加哌啶加苯环的什么盐还是无数种复杂分子混合物的天然草药煎汤,它们直接搞定了生理体制的偏差,不就OK了吗。
    所以,我们很有可能,也会如此认为:既然我们的心理、情绪、认知等等偏差,可以直接在生理体制层面,运用某种复杂分子物质,直接介入予以纠偏,不是也很美好吗?
    先不考虑这种愿景的实现可能性有多大,假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那么到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

    我相信,必然会出现多元化选择:有的人乐于使用药物,有的人乐于依靠自我精神,有的人都很重视都不放弃...问题是,不同的选择,其实是对应着不同的精神机会的,端视不同的人的精神价值选择而定。
    结果就是,人类所获得的选择越多,人类发生分化的可能性,和导致分化的差异性积累,也必将越来越大。

    发展(development)

    发展与发育,在某些阶段某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集,为了清晰起见,不妨约定,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只是止于发育,而人类,则在发育的前提下,会有进一步可名为发展的系列事件。
    这个约定是人为的,前提是,假定人与其他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那就不妨把这个区别的界限放在发育与发展的分界上。
    但问题是,这个所谓的本质区别,并不是一件非常清晰的事情,所以,考察这个交集部分,反到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

    例如,对人脸的注视,更精确地说,与观察者眼睛的对视,似乎是新生儿一出生就拥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说,这应该属于发育的既定成果,但,显然这一成果是任何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

    心理学该怎么做?

    手头有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史分册,里面把迄今的心理学流派分为19个。
    一个学科有19个流派,如果它试图自称为科学的话,有点不正常。其实,与其说这是19个流派,不如说是19个子领域,各有其聚焦点而已。当然,还不能说这19个点及其邻域已经足够覆盖整个所谓心理学的版图,但为了讨论心理学该怎么做,倒是不妨从点评这19个点着手。

    1.associationistic psychology(联想主义心理学)
    联想是什么?这首先是一个唯象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经验。但这个经验并不足以构成人类心理的骨架,不管后来该学派的人如何试图把尽量多的心理范畴往联想的概念上靠,因为联想并不是一个内涵界定足够清晰的概念。
    从唯象的角度出发抽提概念,是心理学的一个固有途径,因此什么样的标准才叫内涵界定清晰本身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一个联想的图景上,Herbert Spencer引入进化的观念,是19世纪进化世界观的一大拓展,当然,进化于心理的机制并不一定依赖联想这个范畴,甚至,进化的观念能够揭露早期联想主义者对心理学进行机械力学化或化学化的企图是幼稚的。
    那么,他们所揭露的联想,剔除过度延伸的成分,其在人类心理活动里面是个什么位置呢?在我看来,联想只是记忆的一个环节,而记忆,是一个内涵界定更容易清晰的概念,比方说,就是重现。
    如果把联想限制在记忆的构造中,那么超出记忆范畴的内涵,则不能放到联想的范畴中去,那么在记忆或联想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超出记忆范畴的事情呢?
    最显著的是概念的生成,其他还有情绪的驱动,意志的选择,等等。

    2.act psychology(意动心理学)
    相比于联想,act(意动)是另一个抽象层面的范畴。甚至可以说,联想本身正是一种act。这个范畴的意义在于,把心理的内容和心理活动本身(意动)区隔开。
    由于宗教的经验当中,内省的经验很丰富,所以意动心理学的宗教渊源就是很自然的了,但实际上,如果按照现代流行的把心理看作一个动物器官的机能的视角,与意动对应的可以说是机能,与内容对应的则是信息。因此,意动心理学的结果是指向形式机能的。

    Würzburg school

    structural psychology(构造心理学)
    分析是没有错的,综合也是没有错的.所以构造和完形只是不同的视角.而他们的冲突发生在双方均不成熟的层面.

    functional psychology(机能心理学)

    connectionistic psychology(联结主义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完形心理学)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行为主义心理学)

    topological psychology(拓扑心理学)

    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

    dynamic psychology(动力心理学)

    geneva school(日内瓦学派)

    pavlov's theory

    socio-cultural-historical school

    neo-behaviorism(新行为主义)

    hormic psychology(策动心理学)

    neo-psychoanalysis(新精神分析)

    cognitive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人本主义心理学)

    情绪

    概述

    情绪首先是一种生理状态。
    这意味着每一个特定的情绪状态,都具有鲜明的生理特征,因此,是可以采用一系列生理指标,予以明确描述。
    然后,这种生理层面的状态,能够直接作用于心理、精神状态,而无论这种作用是否被主体察觉或描述。

    与常识相反,情绪并不总是需要被激发,毋宁说,情绪是常人持续进行中的状态变化,是心理底层恒常存在的一个生理-心理界面层。一个情绪状态,固然可以由外部事件所激发或转化,也可以在缺乏外部激发的情况下,遵循内部规律而演化。
    所以,我这里所定义的情绪,并非仅仅指日常概念里面被非常鲜明地感知到的情绪,诸如愤怒、忧伤、抑郁、兴奋等等,而是更为广泛地指,受到生理内环境制约而演化的心理、精神状态。

    对情绪的范畴进行如此的扩张,那么,怎么解释日常所谓的“平静”?
    实际上,一般所谓的平静,本身在生理内环境制约的意义上,是足以定义为一种情绪的,只不过,其语用的作用并不大,所以各种语言当中,都很少单独命名它。

    那么,这样一个关于情绪的定义的关键,就在于,何谓“受到生理内环境制约”?
    若使用唯象的语汇,情绪实际上就属于心理习性之一种。
    若使用分析的观念,则情绪实际上是进化的产物,属于人类对于外部行为环境的调节性反应。而这种调节得以遂行,则必然采用强生理流程,以此而产生后续的心理、精神效应。所以,这个定义的关键,就是强调心理、精神诸等后续反应的被动性。

    当情绪被主体感知,甚至诉诸行为之后,可以进一步强化其相应生理机制,从而强化情绪机制的效用。

    进化框架下的情绪

    人类神经系统功能的进化,大体的模式就是有目的地新增高级控制回路。
    这里所谓的高级,内涵包括综合性与抽象性两方面。
    在这样一个进化框架下,情绪机制可能在无脊椎动物阶段就已经出现。
    早期的情绪机制,是单纯的行为反馈机制:对行为反应是强化、弱化、还是维持稳态,以至于更加精微的调节,都是可以通过采用情绪机制来遂行的。

    随着心理功能的增强,特别是随着精神功能的发展,情绪机制本身不得不受到更高级的调控,实际上,所谓修行的实质,可以被表述为对情绪机制的全面超越。而修行的一个阶段性成就,就是构建出一个新的身心调控机制,基本替代既有的情绪机制。

    日常心理

    日常心理,一方面是我们日常行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构成精神权能的自我厌弃的基础。

    自杀何以可能?

    后面是有关一个自杀事件的文字报道。
    那篇留言应该是她写的,一份致命的文字。

    首先摘出其中的关键词:

    “真正快乐的时刻 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 习惯 性格 命运 希望 苦难 环境 孤独感 生命的价值 幸福的时刻 盼望离开被彻底孤立的环境 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

    隐然其中是存在具体境遇上的诱发因素,但我更关心的是,一种更为根本的心理状态,何以是致命的,而在这种状态下,换一个境遇,仍然会诱发类似的事件。

    从最粗俗的意义上看,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选择自杀,是极度违背人对于死亡之恐惧的常理的。这意味着存在一种未名的心灵力量,是还很少进入一般的知识灯光之下的。那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力量呢?

    我试图追踪,甚至体验一个决定自杀者的临界心灵,一个也许称得上苦难的过程。

    首先,那种未名的心灵力量,仍然是基于恐惧.
    自杀者临界的关键词大概是“持续”,也就是当下的状态是不可承受其持续的,作为一个行为解决方法,即自杀,一个并不是过分复杂,可以个体自我完成的,或者说过分简单的行为解决方案。
    那么反过来,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平常人在日常当中,是具有足够的条件而可以持续其当下的呢?

    一般的描述,可以是“情绪失控”,不过也存在非常冷静的案例,因此我们最好还是从构成常人得以持续当下的要件开始考虑我们的问题:自杀何以可能。

    [node:303]

    虚荣心

    虚荣心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本质的定义;一种是狭义的、表面的定义。在日常语言中我们所使用的“虚荣心”,正是后一种定义。
    下面先给出本质的定义,然后说明日常语言中所谓的虚荣心,其实质为何;最后说明,何以前者是本质的,后者是表面的。

    虚荣心这个范畴,本身是一个主观范畴,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境下,都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判别某件事是否表现了虚荣心。因此,虚荣心的本质定义,也是一个主观的定义:凡是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就是虚荣心。这个定义里面,所谓“错误的”,就是完全由每一个使用该词汇的人,自己来定义的、属于主观的范畴。
    这样一来,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就可以指称大量的事件,属于虚荣心的表现:
    例如,站在我的立场上,一个宁愿把时间花在追求财富而不是花在精神修养上的人,是虚荣心作怪,因为,他认为财富是比精神充实更迫切的需求,拥有财富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尊严感、权力感。这是错误的价值观;
    一个宁愿把时间花在衣食住行的品质提高上,而不是花在获得知识上的人,是虚荣心作怪,因为,他认为个人肉体上感官上的享受,比精神上获得知识的享受,更乐于得到。而这种享受,比头脑充实更能带来他人的尊重,和自己的心理满足。这也是错误的价值观。
    ...
    凡是错误的价值观,都导致虚荣心;凡是虚荣心,都源于错误的价值观;凡是出自正确的价值观,都不是虚荣心,而常常被称为上进心之类的。所以,本质上,虚荣心就等于错误的价值观。
    反之,若是一个出门前总得花半小时时间化妆的中学女生,她或者她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她或者她的父母,就不会认为她的这种行为是虚荣心。因为,她或她父母的价值观里,这不是错误的价值观。

    日常所谓的虚荣心,所指非常狭隘,主要是指非理性地追逐自己的价值观。
    在这个定义里面,主观的部分已经不在于价值观这个部分了,因为不管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价值观,只要是非理性地追逐,都会表现为虚荣心;这样,主观的部分就在于,是否“非理性”上。但是,理性,是可以进行相对客观化评判的,因为,随着理性的普及,能够获得相当大人群的一致认同。
    例如:一个人认为穿着很重要,一方面能够提高自我感觉,另一方面,在别人眼里也能够表达良好的社会角色。然后,他会在衣着品牌方面非常考究。这种情境下,所谓理性行为,是根据自己的财产水准,来制定相应的衣着水准;而非理性行为,则是超出此一理性标准。这时,几乎人人都能够评判其为“虚荣心”。
    再例如:一个人认为思想深刻很重要,不管出于何等理由,他都觉得很重要。然后他的言谈举止种种表达,都会考虑某种深度,而避免轻浮。在这种情境下,所谓的理性行为,是诚实;而非理性行为,则是不诚实,俗称为“装”。这时,同样也可以被评判为“虚荣心”。
    所谓“非理性”,还用来涵盖指称一种非健康的人格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自我,不能清晰区分自我与外界的相对涵义。这样一种人格状态的人,严重依赖外界对自己的认定或看法,来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认定或看法;或者,外界能够严重影响自我状态。一般说来,“虚荣心”主要就是针对此种情境。

    语言

    语言是我们完成认知的必要环节。
    我们通过语言来完成思维,特别是社会的思维。

    中文字典

    宗旨
    指向一个意识功能图谱,以汉语为例。所以最终将由此字典,呈现一个人类认知演进历史景象:从最原始的观念及其语用,演化为目前的日常语用世界。

    写法
    按照传统的字典形式,对每一个单字给出分析,以单字系词汇。

    人,仁,元

    从这三个字的字源关联,可知中国人对于人在这个宇宙中的地位,有着深入骨髓的观念。

    舛部

    舛 chuǎn
    最初是单纯的几何构型的描述,“对卧也。《说文》”,由此构型而衍生出描述性的“乱”意。
    朝臣舛午,膠戾乖刺。注:言志意不和,各相违背也。《汉书.楚元王传》
    躁静异尚,翔沉舛情。《抱朴子.任命卷》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庄子.天下篇》
    诡类舛错。左思《吴都赋》
    遵塗每多舛,顾省能无忡?王融《静行诗》

    此一“乱”意,延伸到了该部的两个主要的字:舜,舞。

    舜 shùn
    《说文》,草也。草自然有乱的成分,特别是繁茂状。五帝之一虞舜,名曰重华,正是取此繁茂之意。

    舞 wǔ
    《说文》,舞,乐也。

    中文语义学

    中国的语言学,最早是从语义学开始的。

    《论语.颜渊》
    季康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孟子.滕文公上》
    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籍也。"

    文明的累積,使得語義需要額外的闡釋,而不是像最初始的那樣,通過語境來獲得自明。

    语言的个体发育与史前文明

    可以先做两种假设:
    1.现代我们可观察的语言个体发育过程,与史前文明时期是一样的;
    2.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的假设,都会对我们同时理解这两个方面的迷雾有好处。
    如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婴幼儿早期的认知,学习,与语言发育过程当中,理解到唯独缺乏积累的史前文明创造者们的处境。
    如果是不一样的,那么可以追究差异之所在,从而有可能获得人类基于文明的生理体的进化迹象。

    艺术

    何谓艺术?

    艺术是一种试探行为。
    尽管艺术这个词汇被使用的场景相当广泛,但排除掉滥用的一些场合,试探,是所谓艺术行为的共同属性;反过来,人类的一切试探行为,都或多或少具有艺术的属性。

    所谓试探,是一种行为特征,表示主体在对自己行为的结果缺乏完全确定性了解的情况下,所付诸的行为。这是一种很多动物都具有的行为能力。
    那么,人类何以赋予试探以艺术的属性呢?又何以基于试探,而发展出诸多的艺术形式呢?

    试探,是动物行为能力的最高形式。籍由试探,动物才能扩张自己的生态域,才能根本上获得生存优势。人类作为迄今最高等的动物,当然要把试探发展到其最高权能-精神的层面。

    试探,首先是受到欲望的启动,这一启动,被称为动机。人类每一种欲望之下,都发展有相应的行为:
    -运动。
    对空间与地理环境的把握、对视觉图景的把握,这些都是运动行为的核心要素,如果要试探着更切近的掌握呢?人类发展了图画的能力,试图加以保留、固化、模拟、练习、抽象空间中的一切视觉要素。当我们只是看到什么,那我们仅仅是观察者;当我们画下了什么,我们就成为了创造者,一切可能之运动的主宰者。因此,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岩画,留下了器物造型,留下了图纹,留下了地图和星图,...一直到今天,所谓的美术和书法。
    -听觉。
    相对于视觉,听觉具有更为单纯的功能,但天籁之音色与音调的多样化,也足以启示我们的祖先,去试探各种可能性,从而人为地创造出人籁,以表达天籁所不足以成为自主工具的部分,因此,当我们只是静聆天籁,那我们仅仅是天地之间的兔狗之辈;而当我们能够创造人籁了,我们就成为了表达者,加入了天籁的合唱。这就是音乐的起源。
    -认知。
    认知是行为能力获得发展之后,统合诸种知觉与意识能力而形成的高级功能,因此,诸如运动、听觉以及其他感知,都被统合进去。认知的试探,早期完全属于艺术的范畴,后来,随着认知知识的积累,逐渐发展出所谓科学的分枝,但是,科学的创造性前端,仍然保持着艺术的本质属性。
    -情境。
    情境的构想或想像,本来也属于高级行为的一个环节,但也随着行为试探的演进,而分枝出来,成为人类单独成型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具有强烈的试探本性,因为,我们之所以构拟情境,就是为了在没法实际履行的前提下,进行试验和模拟,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与思想。情境的构想,早期是口头说唱文学的形式,那些远古的创世纪故事,祖先流衍的故事,都是基于零碎的集体记忆,而经过情境加工的。后来,就发展出来了我们熟悉的文学戏剧、影视。

    艺术的演进生态

    艺术作为一种试探,本性上是自由的。但,这仅仅是艺术本性的一个局部角度,而如果全局观察的话,就能够看到,艺术的演进,构成一个特定意义的生态背景,使得其具有被确定显现出来的方向性。

    真善美是艺术的内秉方向

    文学

    通过语言而实现构想。
    文学只有两个要素,就是:人类与语言。运用语言来表达人类状态,就是文学。
    因为语言是人类的普遍技能,所以文学是传播观念与情感,最具有渗透性的工具。

    文学的分类

    人,除了肉体有一个发育的进程,精神也有一个发育的进程,正是在这个进程之下,人所具有的写作动机与写作能力,都有相应的演进进程。

    人最早的写作高峰,就是幼儿言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典型阶段:热衷于喃喃自语,大概2岁到4岁,人与人有个性差异。这个阶段的幼儿,喜欢一个人说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听不懂的,但是,其所使用的音素,都是环境所使用语言的音素。这种自语,一方面是言语的练习,另一方面,是对行为、意念、欲望、想象等等基础性精神机制进行表达的蒙昧冲动。当然,这个时期的“作品”,并未进入一般所谓文学或写作的范畴。

    第二个高峰,是故事与作文,大概处于儿童与少年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籍由文字的学习,学会了使用文字来表达故事,进行叙述,抒发情绪情感。这就满足了对故事或者白日梦或者情绪情感进行表达的欲望。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故事,少年热衷于文学阅读与写作,青年热衷于抒情,都是其表征。然后,这个时期的作品,不管是由儿童或少年自己创作的,还是由成年作者籍由返回或停滞于此一时期心理而创作的,已经可以进入文学或写作的序列,诸如童话,故事会,三言两拍,武侠,琼瑶三毛,抒情诗词,山歌,。。。绝大部分一般所谓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第三个高峰,是基于精神自醒而以文字为工具、为材料、为对象,来表达这种精神自醒。如果按照人类的目前状况来衡量,进入这个阶段的作品,才真正算得上是成年人的作品。一般常见的,基本上被文学史严肃称道的经典文学作品,大体上都可以进入这个范畴。。。其中演进程度最高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这几个人应该部分进入了我下面所谓第四个高峰。

    第四个高峰,是基于精神自觉,而以文字为工具、为材料、为对象,来表达这种精神自觉。自醒和自觉的差别在于:
    自醒,是有了疑问,有了疑情,而去多方寻求答案;
    自觉,是有了答案和方向,能够镇定地应对一切可能的疑情,并给出答案和方向。
    处于这个阶段的写作,相比此前的,在数量上就少多了。

    何以文学常常不具备精神建设性?

    因为所谓文学一般并不具备审视自我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常见的文学,是把真实表达奉为终极价值观的,而很少具备更进一步做自我审视的动力与能力,这就决定了文学常常不具备精神建设性,因为所谓精神建设性,正是从价值观的自审开始的。

    何谓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想过,甚至终生都要想。

    陆游就是这样一个诗人。

    在陆游30多快40岁的时候,喜欢文学的宋孝宗即位,某天,闲谈中这位新皇帝问周必大,当今诗人,谁可比李白?周必大一点不犹豫地回答,“惟有陆游。”

    周必大这么推崇陆游,倒不是因为他与陆游私交好,而是当时大家所公认的。早在18岁时,陆游得遇恩师曾几,而曾几呢,是当时江西诗派唯一健在的诗人。曾几对于陆游多年的影响,使得他有了第一次诗学开悟:

    忆在茶山听说诗
    亲从夜半得玄机
    常忧老死无人付
    不料穷荒见此奇
    律令合时方贴妥
    功夫深处却平夷
    人间可恨知多少
    不及同君叩老师
    --《诗稿》卷二《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赵近尝示诗》

    而曾几呢,也亲口赞叹陆游,“君之诗,渊源殆自吕紫微,恨不一识面。”吕紫微,即吕本中,为江西诗派中,曾几最推崇的同辈诗人。

    那么,陆游从曾几那里夜半所得之玄机,是啥呢?从陆游的一则记录里面,或可见一斑:

    曾几有次跟陆游谈起,江西派大诗人徐俯,修改王安石的诗句“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为“细落李花那可数,偶行芳草步因迟”。刚开始,曾几还不是太懂,后来久了,才明白,徐俯是“专师渊明者也,渊明之诗皆适然寓意而不留于物,如‘悠然见南山’,东坡所以知其决非‘望’南山也。今云,‘细数落花,缓寻芳草’。留意甚矣,故易之。”曾几还进一步举王安石的例子,“荆公多用渊明语而意异,如‘柴门虽设要常关’,‘云尚无心能出岫’,‘要’字”、‘能’字,皆非渊明本意也。”
    --《老学庵笔记》卷四

    由文字,而得心思的揣摩与同情,究竟,是学习文字的调遣,还是接受心思的熏习呢?“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恍惚之间,在修辞用典音律形式的忙碌中,陆游从此,算是入门了。

    然后,到48岁的时候,陆游的人生,无论从那个方面,都达到高潮: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下,风云际会,眼看着就能够立下恢复中原故土的伟大功名、一生的心愿;甚至,有一人单矛奋臂刺死一头秦岭华南虎的壮举;其对诗学的领悟,也遽然而升:

    我昔学诗未有得
    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
    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
    酣宴军中夜连日
    ...
    诗家三昧忽现前
    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
    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
    广陵散绝还堪惜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全般地,把自己此前之诗学,否定了。
    因此,在他66岁自选诗稿时,把自己42岁之前的18000多首诗(!),删到只剩下94首。

    这一番反掌,用“力孱气馁”概括了自己的全部过去,确然,只要还在文字的调遣中染了意,就说明了自心自性的虚弱;用“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表达了自己崭新的体悟,宣示着,心的自由。

    然后,80岁,到了该总结一生的时候,陆游说,诗,言志。

    古之说诗曰,言志。夫得志而形于言,如皋陶、周公、召公、吉甫,固所谓志也。若遭变遇谗,流离困悴,自道其不得志,是亦志也。然感激悲伤,忧时闵己,托情寓物,使人读之,至于太息流涕,固难矣。至于安时处顺,超然事外,不矜不挫,不诬不怼,发为文辞,冲澹简远,读之者遗声利,冥得丧,如见东郭顺子,悠然意消,岂不又难哉?
    --《曾裘父诗集序》

    更直白的总结,是他给儿子留下的:

    我初学诗日
    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
    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
    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
    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
    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
    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
    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示子遹》

    诗,不是诗,而是心。所以说,“工夫在诗外”。
    这就是陆游对于“何谓诗”的回答。

    经历了一生的诗词练习,最后,陆游走上了圣道:

    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门一字铭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圣门三字铭也。
    其简且尽如此,学者苟能充之,虽入圣域不难矣。

    我们需要居于一个诗人的心里,才能理解陆游这一生在诗学上的这几番进境。

    最初作诗,有别于寻常文字,我们需要考虑形式,诸如结构与音律;需要考虑外境与内心感受,是何心思,如何表达;需要考虑文字的历史,引入典故,也就是引入历史里曾发生的情感;...这就是陆游学习作诗的阶段,江西诗派,把这些讲究,推到了一个极致。

    王安石写下“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徐俯把它改成“细落李花那可数,偶行芳草步因迟”,这里推敲的,绝不仅仅是几个文字,而是心思的“如何”与“应该如何”。
    这其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落花、芳草,展布于眼前,我是要坐久而细数呢,还是叹一句“那可数”;是缓寻芳草呢,还是偶行而迟?

    生活,每一刻的生活里,都只有一个自己;设想着多个可能性的心思的实验,只能在离开生活本身时,进行。那么,我们的诗歌,究竟是用来表达自己唯一的生活,还是用于进行心思的实验呢?
    这是一个暧昧的问题,绝大多数的诗人们,对此问题,都持有暧昧的态度。学习阶段的陆游,正是如此。

    一直到48岁,精神足够成熟而有力了,陆游才豁然醒悟,诗,并没有自己几十年来想学习的“藻绘”那样复杂,诗,仅仅只是我的一个工具,“天机云锦用在我”,我的内心,才是主人;而好的诗,不是籍由好的作诗技术,不是籍由辛苦“推敲”的心思实验,“剪裁妙处非刀尺”,而仅仅只是,一个精神强健者的自然言语。48岁处于其人生巅峰的陆游,籍由其强健的精神,领悟到了这一层“宏大”的境界。

    但,如果体魄与境遇开始恶化呢?缺乏力量支撑的诗人,难道就无从作诗了吗?
    从48岁到80岁,“若遭变遇谗,流离困悴,自道其不得志”,难道就只能写出“感激悲伤,忧时闵己,托情寓物,使人读之,至于太息流涕”的诗吗?不,陆游有了更高的标准,“安时处顺,超然事外,不矜不挫,不诬不怼,发为文辞,冲澹简远,读之者遗声利,冥得丧,如见东郭顺子,悠然意消。”诗,言志。心志的昂扬与高远,是不受境遇和肉体所制约的,只要此心志不灭,诗,就在这里。
    所以,陆游告诉儿子,“工夫在诗外”,在心志上。

    因此,诗学,最终,原来是心学,而不是“律令”“藻绘”;陶渊明之所以是陶渊明,不是因为他在“‘悠然见南山”里,用了“见”字,而不是用“望”字,而是因为陶渊明的心,“不留于物”。
    那么,诗学的至为高深,乃在于心学之至为高深;而心学高深之途,乃前往“圣域”;而圣域之门径,简而言之,“思无邪”三字而已。
    这不正是《诗经》之根本所在吗?

    文学的选择

    文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选择,一系列的选择。
    第一个问题,谁?任何一个具体的作品,作者首先要问自己的,谁是主人公?
    这个世界是非常多样化的,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选择,这个选择就说明了作者的价值判断:谁是他乐于叙述的对象。
    要做出这个选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例如,自己一直很熟悉的人与事;自己恰巧很熟悉的人与事;自己认为重要而主动去熟悉的人与事;自己认为重要而完全虚拟的人与事;...这种种理由在任何一个具体场景里,都显得非常自然,但,问题是,你是否认为这是第一个值得认真考量的问题,以及,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在选择好主人公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是,做什么?这(些)个主人公在何种范畴里的行为是值得叙述的?

    。。

    在中国的传统里,文以载道,最鲜明地给出了答案。

    文学青年与虚拟个性化行为空间

    昨晚和一个文学青年朋友聊天,他曾经热衷于写现代诗,现在的理想也是在将来能够放下手头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专心于文学。

    一个突然的联想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也算是小资的一个文化特征,就是对事物的评价,在追求个性化的口号下,实际上是走向强烈的同质化,很致命的同质化。

    例如,现代小资文化里面,现代体育是一个很强势的元素。何以现代体育获得如此强势的追逐?

    因为体育提供了极大的虚拟个性化空间。我这里所谓的虚拟个性化,就是指这种实际上同质化,但表面上能够提供个性化表象的行为空间

    什么意思?

    就是花样繁多的体育项目,可以用来彰显人们的个性,以相互区别。有人宣称激动于11秒和10秒的差别;有人宣称热爱网球;有人宣称热爱足球;有人宣称热爱...,总之,假设体育只能提供一个花样,那就没法成为个性标记了,也就在网络常见的个人爱好栏目里面,找不到体育爱好这个项目了。

    同样的,文学也不幸沦为体育一样的虚拟行为空间了。

    有人激动于飞人0.001秒的进步,有人激动于金足一场进了3个球,对体育的几乎无限个性化指标,掩盖了体育本质上的唯一指标:生理能力的指标,速度或者力量。

    因为没有人愿意对着枯燥的生理能力的指标而疯狂!

    同样,有人激动于这个诗,有人激动于那个文,对文学完全是个性化的欣赏感动指标,掩盖了文学本质上的唯一指标:作者的精神境界或状态。

    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人作为一个类的精神境界的实在性,甚至要否认其实在性,因为那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甚至指责,认为存在一致的精神境界,那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

    所以说,现代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满足个性主义需求的虚拟个性化行为空间的极大丰富,而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小资本质上的精神虚弱。

    为什么虚弱?

    因为精神的任务,因为有闲暇,而不得已提到小资面前。而刚刚从大众里面分化出来的小资,刚刚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小资,面对这个任务,显然是缺乏准备和素质的。因为,这个素质,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人群中的这个不算小的新组分而言。

    《礼记.乐记》注释(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一个显然的物理化的描述出来的流程:感于物->心动->形于声->声相应而变而成音->遵照音而让其他发音物体包括声带和乐器都动起来,而产生最终的乐。
    物,指一切可构成你的对象的东西,因此并非仅指物体。
    心,指作为主体的自我。
    动,相对静。
    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声音。
    音,呼应内心感动而发出的声音,最重要的,声音的相互应与变,就是指音乐发生心理上声音线性序列的内在逻辑,遵此逻辑,而产生音。至此,音还只是一个抽象的音阶上的物理概念,这样的音,还必须靠声带和乐器来实现,而声带和乐器的实现是什么?是人类的行为,而这个行为本身,才最终产生和构成乐。这个乐,开始赋有了人类心绪情感的涵义。所以,音和乐,是两个需要分离的概念。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然后,再反过来说。从我们的情感,到音乐的生发。
    大体上,可以分出最粗略的六种感受:哀、樂、喜、怒、敬、愛。由这六种感受而生发的音乐,各有其基本的格调。
    这里要紧的一句话,“六者,非性也”,就是说这六中感受,并非我们的本性,而只是我们临时或当下,与物的交互感受,而这种感受,在我们的观念里面,是必须纳入被审视和治理的范畴,而这个治理的方法,甚至是全面,由个体内心直到社会及统治。即:禮、樂、政、刑。乐,在这里四居其一。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閒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声音之道与政通,这在今天要认同,似乎有些困难,其实不然。
    因为,一个社会的流行音乐,是直接反映社会心理的,只是这个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的层面,比一般所谓的社会心理,更为深在。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乐记》写作的时代,人群规模尚小,群体中个体的个性化空间尚不如现代人的可能性大,也因此,在那个时代,音乐的表征能力会更明显。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声、音、乐,在这里做了更深刻的区分:声,是动物皆能够接收的信号;音,是人类开始有的感情表达;乐,则属于人类心灵的运用,知乐,就是知道如何运用人类的此一权能。然后,由乐而抵达礼,禮樂皆得,謂之有德,最终臻至德。
    因此,这里同时也给出了一个人类修行的道路。

    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致味也。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以上面阐述的原则,就可以知道,世俗常常误会禮樂的本义,这里固然是针对那个时代的具体现象而言的,但“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的原则却是亘古难变的。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惑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為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惡,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

    进一步,这里很清晰地阐述了从个体心理到社会心理的潜变通途。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是指人的基本状态,一个什么都没启动的状态。
    惑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把一个基本的人扔到一个环境中,人与物的交互作用就开始了,因此这个动,是人性的属性。
    物来了,开始认知的进程,自然就产生具体的好恶。什么是好恶?就是组成你的情绪或情感背后的东西。
    然后就是最要紧的情况:好惡無節於內,再加上,知誘於外,再加上,不能反躬,就会导致,天理滅矣!
    好惡無節於內,就是情绪、情感、不知道节制地喷发,或者说倾诉。常常,这种喷发,是被世人评鉴为艺术力量、或者艺术内涵的,现代或者西方的艺术观念里面,惘然没有节制的概念。
    知誘於外,在现代或西方的观念里面,知,也是中性的、不需要价值评判的,只要是知,就是力量和内涵的表达。但在我们的观念里面,知,同样是一个需要反观、需要超越的范畴。
    所以,最后是反躬,就是我们超越凡尘的最后的路、唯一的路。
    不能走上去的后果是严重的,天理滅。
    天理,这是一个如此伟大的观念,只有当你把天理所表达的气概,和西方的类似地位的观念来做比较,也许可以体会得到。
    夫物之感人無窮:纵肆于物之感人,乃是由于人在生理的层面,被感动可转化为一种享受,常常,我们沉溺于感动,而忘记了领悟的职责,就是因为,我们贪于享受。例子:我们不懈地搜求(创作或收听)新鲜的音乐,重复某类的感动;我们极致化对色彩与光线的追求,甚至动用技术的手段;甚至,我们制造出毒品,强化某种感染;...
    而人之好惡無節:感动、情绪、情感,常常是被无条件推崇的,甚至,是被人靡费无度地加以堆积的,因为所谓的艺术,常常就是指在那个单薄的层面上狂肆而为。
    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意象上,这句话就是描绘一个无止境吞噬外物的人,因贪婪而失去对自身正当位置的省视。因此,进一步可以说,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
    单纯个体的对于自我内在的无节制,这样一种态度,就必然会铸造整个社会的心理层面,并进而决定社会的更多层面,於是有悖逆詐為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惡,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试看今日之世界,如果不是强行以法律和妥协政治画下底线,如果不是以社会福利平抑社会不公和不均,岂不就是这样的结果?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基于以上的原则,如果你是一个政治上的统治者,会如何负起管理社会的责任?归纳起来,就是禮樂刑政四个方面。当然,在今天,社会的尺度变大了很多,具体的操作会变得更为复杂,但原理还是有效的。只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尊重个性,需要新的考虑。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

    一种以诗为中心的生活

    《石遗室诗话》是陈衍先生的一个拉杂记录,叙述其日常所见之诗与作诗之人。
    那是1个世纪左右之前的场景了,而且也是一个延绵了几千年的以诗为中心的场景在闭幕之前的短暂一刻。
    在书中,陈衍闲定地记录着他这天见到了某位某位诗人,记下了某些个诗作,听说过什么诗作,以及写诗的人的一点事迹。娓娓道来,才发现那个场景里面,几乎人人都是生活在诗的里面,或者读到诗,或者写下诗。不需要印制到A4纸上,不需要帖到BBS里面,也不需要电话相告,似乎就是口耳相传,笔墨记录。

    诗,是那个时代,那个场景里面,人的一个语言方式。

    现在的时代呢?处于类似地位的是流行文化。

    一百年前,我们目之所接,耳之所闻,是竹阴,绿潭,玉笙,残笛;
    一百年后,是霓虹灯,绿化带,流行歌,电视剧。

    诗,用文字来表达美感的一种语言技术,还会成为人的需求吗?
    答案也许得回到那个以诗为中心的生活里面去找。
    那些人何以需要诗?才能回答,这些人何以又可以不需要诗?

    我们需要知道世界的未来模样。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un Mar 02, 2008 10:46 pm
    今天在仔细看一幅南唐时的佚名景物画时,突然知道了,为什么中国画不在意透视?
    那 幅画以一个巨大的水力磨坊作为主体,磨坊建设在一条河边,河边就是城门,往来商贾繁忙,河上有不少运粮船,酒肆、亭楼、...一派很热闹的样子。因为画面 表现那个水力磨坊的结构非常清晰,几乎可以画出整个水力磨坊的机械结构图出来,所以我特意观察了画里建筑等物体的透视关系问题。显然,不是很准确。但,如 果要做到非常准确,几乎可以断定,这幅画就没法表现现在这个样子所能够表现出来的那种感觉!
    例如河的靠近观众的这边,是一条有些段落被山形遮蔽的道路,路上有些运粮的兄弟,如果要完全遵照透视关系以及实体比例关系,他们就没法画得现在这般被特意强调,而对岸的磨坊,也没法在遵照透视关系的同时,表达出非常有气势的内部结构出来。
    因此,中国画之所以不在意透视,是因为绘画的目的不是要再现你的眼睛所能够看到的画面,而是正好相反,要表达你的眼睛所没法看到的画面!
    实际上,中国古代画家并非不具备透视作画的能力,在同一幅画里面,远处的一个高层楼里,一群人正在宴席,因为他们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对他们的描绘就挺符合透视结构的。

    由 yijun 在 Sun Mar 02, 2008 10:57 pm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画不在意写实?
    说实话,在观看中国古画时,只要是真的感受到了那些画,这个问题就显得很可笑:为什么要写实?若要写实,我们不是已经有了眼睛么?还要画一个和我们眼睛看到的一摸一样的东西干嘛?绘画的目的,不正是像中国画那样给予你纯属主观所认为需要抽取出来的视觉元素吗?
    西方的绘画,首先的前提是要象,然后才是运用色彩、光线、造型等,来凸显某些东西。而中国画,无非就是根本不设那个前提,直接思考要给予你什么,然后才是考虑采用什么方式来给出那些东西!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pandaear 在 Tue Mar 04, 2008 12:39 am
    還有是捲軸畫的觀賞形式,當觀者將畫遂一的拉開細看時,觀者與畫之間加上了時間性,因此整幅畫的各個景物並非落在同一視點上,從觀賞過程來看,中國畫排除了一個消失點的寫實法。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Wuzhideren 在 Sat Mar 08, 2008 3:15 pm
    在 纯粹的绘画艺术上我觉得并没有一个所谓唯一的通往顶峰的路径,写实与不写实根本不成立为绘画艺术中的一个必然任务。之所以我们现在的绘画艺术史把写实看的 比较重要,其关键在于绘画这一艺术一直以来不论东方西方,都多少要借助于绘画的技巧技能,在工艺美术的范畴里,写实曾经并且现在仍然是具有着很现实很功利 的目的的。并且由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所形成的那套藉由写实的训练而进入绘画的艺术殿堂的方法是被证明了非常有效且行之简易的方法之一,在西方文化作为强势 文化的现代世界里,这种强调写实的观念自然深入人心。而中国绘画的特殊其实看下历史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不重视写实,我以为这不单单是中国人是否具备写实能 力的问题,写实能力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不存在具备或者不具备的说法,你去追求自然得到,你不去追求自然没有。而我的理解,中国人在很早的时代就解开了被形 式世界的表象所束缚的羁绊,从而达到了精神与心灵世界的自由驰骋,而此时,在绘画上中国人显然还来不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写实的方式方法的绘画体系与写实 的训练方法。因此中国人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路子,借由水墨气韵与宣纸的有些随机的效果来成就画面的格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对此问题的 看法有些不一样,我不认为中国人欠缺写实能力是一个缺点,恰恰在绘画方面,我倒是觉得这是中国人天生的胜于西方人之处。大概因为我有一个观点,我从来不觉 得西方绘画的水平比中国绘画高,实际上在绘画上,我们尽可以在吃上几百年老本,西方人也未必赶的上,当然,这个说法是个玩笑了。总之,在绘画艺术的最高成 就上,我认为中国人远远超越西方人。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at Mar 08, 2008 3:21 pm
    嗯,我赞同。
    我针对的是一般美术史,或美术考古界的主流观念,常常一对比同时代的中国古雕塑和古希腊的雕塑,或者同时代的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就一副那德性,很令人不齿。
    你说的技法训练问题,确实是很重要,因为现代人,特别是热衷于让小孩子学画中国画的人,一般都是很可怜,就是单纯会那点,画金鱼啊,画梅花啊,那点小技巧,画得熟了,就自称是会画中国画了,呵呵,应该说,就是古时候一街头画扇面的画匠吧。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Wuzhideren 在 Sat Mar 08, 2008 3:33 pm
    没办法啊,谁让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全面衰落了,大概就是有孩子想学,都没老师会教了。我就是在西式的绘画方法下训练出来的,期间一直都很想学国画的,可惜一没时间精力,二没老师,所以我至今对国画也只做到了会看不会画的程度。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at Mar 08, 2008 3:33 pm
    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其实更令人太息~~
    就是常常看到古画里面,有演奏音乐的人,不管是一个逸者,一个文人,还是歌姬,一个问题就冒出来,他/她们的音乐,是怎样的啊?
    现在所谓的中国传统音乐?绝对不是,那都是些民间小调,加上现代改编,弄成四不象的东西。
    古 琴曲呢?我寻遍了各种现在录制出来的古琴曲,就那么几个曲目。据说,古琴有各种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流传下来的曲子,另外现在也还存在一些古琴曲谱的传世 印刷物,是一种专用的记谱法,就是笑傲江湖里面提到过的,让令狐冲蒙受偷窃剑谱之嫌的那种曲谱,现在破解的方法也有,不过转写过来的曲谱,是否完全忠实 呢?当然不可能。

    所以,基本散失了的,是中国的古典音乐。现在只能说是,还保存下来了一点点线索而已。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un Mar 09, 2008 12:31 pm
    一种给人带来真实感的画境,哪怕是宗教图景,谁都没见过的,也要画得栩栩如生,就在你眼前。。。
    这 让我联想到梁楷,南宋那个很禅的人,前些天见到他画的一副连幅折页画真迹,一个禅宗小故事一幅小画,30cm多点见方,画的对面是相应的故事叙述文字,画 里面当然都是些高僧仙佛之类,画的最后有一个后代画家写的跋,忘记是谁了,大概是明朝的,他说的一个意思是,一般认为,画大家都见过的平常人,难点,画谁 也没见过的传说中的仙佛一流人物,容易些。其实不然,他说,越是传说中的人物,大家对其风骨气质都有最高的期待,那样的人物越难画出,使得观者一睹即叹, 是其人也!梁楷就有这个境界。
    所以如果把梁楷拿到西方,让他画圣人,肯定是另一种画法,问题是,那么画出来的圣人,会给西方的观者类似的感觉吗?呵呵~~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un Mar 09, 2008 12:42 pm
    嗯,电影以及它现在的技术追求,正是“一种给人带来真实感的画境”的心理需求的延续。
    这 几天正在BT上下载BBC制作的高清纪录片《Planet Earth》,真是美轮美奂。。。从所未有的高清画质感受,更重要的是,大都是采用一些从来没有过的角度和技术来拍摄这个地球上最有气势的画面:航天飞 机,高空气球,飞机,潜水员,潜水艇,微距,...从各类地理景观到各类生物景观,如此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真是从未有过的视觉盛宴,呵呵,找不到好词来形 容了。只好借点广告语汇。。。
    每集45分钟的片子,BT上有2G和4G的版本,一共11集,我下载的是2G的,没法传到哪里共享,也没法做网络视频,高清的,有兴趣的大家自己下载吧。。这是一个网址:
    http://www.mininova.org/search/?search=Planet.Earth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un Mar 09, 2008 12:45 pm
    查到了,上面说的梁楷画,就是上海博物馆藏的《八高僧故事图》。笔法如此宁静安定,正是禅意盎然。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文静 在 Sat Apr 05, 2008 12:38 pm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都是一种无形的意境吧。读到两句诗挺喜欢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立万象于胸怀”,这么说来,行万里路所看到的自然山水,只是画家的素材库,谁会在意象不象呢。

    我最喜欢的艺术类别是中国水墨画和书法,呵呵,都是没有颜色的。意足,即美。

    Re: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Lee 在 Wed Apr 09, 2008 1:21 am
    “ 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蹵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比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 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 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钱锺书的这段话代表了本人对中国 画甚至中国文化的看法。就绘画而言,人类绘画无疑早于写字,原本有传达信息的实用功能,这就必然有将事物画得逼真的内在要求。但我们的国画却来了一个跨越 式的发展,这的确是早熟而不是领先。我们的文化也未尝不是如此,华夏(汉族)文化可说在汉朝就已见顶了,中国文化(民族融合后)到唐朝已是登峰造极,此后 行情一路下跌。所以,避免抱残守缺罢,我们需要脱胎换骨,尽管我清楚其难度有如走兽变成飞禽。

    为什么中国的音乐比较少?

    最近听了不少音乐,我对音乐的态度是完全开放的,只要能够打动自己,就算好音乐。
    一个有点可悲的感觉,相比西方积累下来的那么多的音乐,得到继承,得到演奏,得到录制发表,能够找到的中国的音乐,就太可怜了点,一张碟又一张碟,总是那么点曲目,好不容易看到点新鲜的曲目,一听之下,不是伪作,就是恶俗之作,从音乐本身的恶俗,到演奏本身的恶俗,到整个唱片产品定位与包装的恶俗,大量的曲目都是现代人恶俗的伪造,只是假冒古曲而已。

    哎,中国真的需要产生自己的音乐创作者。

    偶尔也想,去掌握某种简单的传统乐器。
    但,真正好的音乐来自一个境界,自己尚需努力。

    有一个现象,就是一些人认为中国古典的诗很差,不感人。那什么是好诗呢?有人说海子的诗就是最好的诗,而海子本人,似乎也对中国古典诗很蔑视的样子。
    海子很早就听人提到或颂扬,但一直没去看他的诗,现在想到这么一个奇怪的现在,因此特意去找海子的诗看看,例如这个:

    《四姐妹》

    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空气中的一棵麦子
    高举到我的头顶
    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岗
    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
    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
    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 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滚过春天的雷,你是从哪里来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来
    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

    四姐妹抱着这一棵
    一棵空气中的麦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天的粮食与灰烬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 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老实说,我不觉得这是好诗。
    问题来了,何以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这个隔绝和对立是怎么产生的呢?

    现代汉语,或者说翻译用汉语,确实对绝大多数中国人于汉语的美感,起到了一个深度摧毁的作用。
    所谓现代诗,我看来,就是这种被摧残后的汉语加上现代人的焦虑心灵的结果。

    作为行为的戏曲

    在现象上,戏曲更多地使用了行为,而不是语言;或者说在语言方面,更顺从非特意的口语。
    因此,元代,对应着西方的中世纪,传递给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平移:设若我此刻在彼时,坐在戏台下,周围只是器物,建筑,衣物的不同,人,与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因此世俗社会,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在中国,单纯从元代戏曲,就可以知道,至少近千年来,在心理层面,在一些大的范畴上,世俗社会并无变化。

    相比有意思的是,诗歌,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如果我们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文学形式的话,可以对文学的本质有更多的了解。
    复原一个诗歌事件的话,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诗是如何写出来的?
    写出来后如何记录?
    写出来后如何传播?
    这几个情节澄清后,再比较戏曲,就可以得到有意思的对比。

    戏曲很明显,很少有作者以诗歌的方式,就是说对文字的类似诗歌的高要求,来写戏。相反,戏曲的角色,主要是世俗社会的主角,因此戏曲这种行为的目的,和诗歌是绝然不同的。

    那么戏曲这种行为,究竟体现了社会的什么功用方面呢?答案很平庸,就是娱乐。
    诗歌呢,就主要不是娱乐了。

    ——————————————————————————————————
    1

    1. 1. 难得去一次万圣书园,拎回一套12卷的半价《全元戏曲》。快天亮了,翻了翻。

    社会

    社会作为人的外部生存环境,更是人类历史演化的主体场景。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材料的来源看,分为:
    社会调查
    文献研究

    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就是现场。
    文献研究,是广义的文献,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任何影像资料,只要不是你的现场,他人的记录,都是文献。

    伦理

    伦理是一个社会概念,或者毋宁说,是一个群体概念。
    从个体到迄今最大的人群组织-国家,其在社会,或者说群体当中的任何行为,都需要有理由加以支撑,这些理由的总体,就构成伦理。
    注意,我强调了一个定语,群体当中的,也就是说,涉及伦理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

    伦理的观念,有一个从个人伦理到社会伦理的演进历史。
    个人伦理具有原始的动物群体的起源,而人类社会伦理,则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特别是,籍由宗教,而强化了其形态。

    伦理与宗教

    宗教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伦理问题提供终极答案。

    德与道

    也谈谈《狗镇》

    Las von Trier的《狗镇》,在我的标准里面,应该是排第一的电影了。

    先说容易说的形式。

    电影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是直接展现人与人的关系。情节,对白,表演,画面,音乐,服装,场景,...都是为此服务的。特里尔,好家伙,直接奔这个本质,直接就给你这个本质,这个本质之外的其他,以至于画面,音乐,场景,...一概极简,乃至于只给你一个平面舞台,房子,家具,街道,公园,田野,甚至宠物狗,都被简化为舞台地面的白线。
    这不就是话剧吗?不然,他的布景比很多话剧还简单,更重要的是,他用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实现了话剧无法实现的虚拟空间构造:
    你作为话剧观众,只能在一个固定的距离上,看一个固定的舞台空间,而特里尔用他自己身上亲自背着的摄影机,跟随着演员的表达,跟随着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而时刻在运动着。尽管只是在一个空旷的舞台上,但他成功地做到了,影片开始不到1分钟,你就自然地进入了,那个20世纪初的美国小镇。
    有人说特里尔这是一种电影形式的创新,我倒觉得毋宁说是,在直奔电影本质的同时,对形式的有意无视。
    回头来看,诸多的那些追求电影形式的所谓大师们,特别是一大堆追逐那些大师们的大小导演们,斤斤计较于画面,光,色,景,服装,装置,。。。是不是显得很低能?

    再说内容。

    贯穿在特里尔的几乎全部电影里面的,是对人性的抽象探讨,只不过是采用最具象的形式-电影里的事件模拟试验:设置一个环境,放进去几个人物,然后看,这几个人物基于各自的人性,会发生何等相互作用,从而推进事件的发展演化。
    当然,很多的电影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大师与小师的区别在于:这个事件的演化是否合乎人性的真实?事件中人物的设置是否具有足够的力度,足以在其所经历之事件的演化中,籍以揭示人性的深度?
    特里尔在《狗镇》里面,正是设置了多个均极有力度的人物。

    第一女主角,是一个社会既有秩序的叛逆者,但对人性的理解,一开始还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只是在经历了影片中的整个事件演化之后,才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男主角,是一个内心的观察者,但是其价值观所具有的自我欺骗性,使得其私欲最终战胜了其浅表的道德,而堕入罪恶的深渊。
    其余多个男女配角,都可以说得上是芸芸众生中的各种典型人物,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极端环境下,都无一例外地滑向罪恶的深渊。
    估计很多观众都会质疑,何以特里尔要把人性表达得如此黑暗?也会有李银河类型的观众自问自答,都是贫穷惹的祸,因为贫穷,所以滋生罪恶。
    只能说,李银河之流,智识水准不达标,不应该被带入《狗镇》放影院。

    贫穷,在特里尔手里,只是一个道具,正如特里尔在他的《Breaking the Waves》里所使运用的宗教道具、在《Idioterne》里所运用的精神病道具一样,是用于构筑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类型的极端环境,而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普通人扔进一个极端环境,然后看普通人们会如何面对考验:会有《黑暗中的舞者》与《Breaking the Waves》中的女主角那样的悲剧英雄;更多的,是一群群被剥光衣服的赤裸小人们。
    特里尔就是如此不倦地从事于同一件事:告诉人类,你们的心灵状态,远非完美,轻易就可滑向罪恶!
    因此,特里尔和尼采是同一路的人,籍由揭示人性的缺陷,而呼吁人类急求进步。

    利益

    利益是基于生态域的一个指标。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实质上就是批判现实主义,对现代化社会的批判,并由批判进入绝对的相对主义。
    由于这种批判的动机,有部分源于自身在现代社会的失落,因此夹带了强烈的个人情绪,导致这种批判是不清晰的,整个的批判的集合也不构成组织性。
    所以,后现代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理论倾向,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情绪。

    国家

    和民族一样,国家同样是一个涌现的结果,但是,国家具有更加明确的行为,也因此,具有明确的判别标准。

    城市化

    农业不可避免要工业化,因此,人类生活方式的普遍城市化,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城市化,目前的主流阶段,还是各种供应的集中化:电力(能源)、通讯(信息)、物流(街道系统)这三大要素的集中供应,保障了在最低成本下,最多数人口生活品质的提高。
    当然,这里面应该也可以做定量分析,多大的城市规模,才是经济效果最好的,过大了,会受到上述三大要素供应能力的限制,过小了,会迅速提高供应成本。
    按照上述基本原理及标准,农村是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获得同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成本会比城市高得多。
    当然,还有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就是通过提高成本的条件下,同时拥有品质与生活空间。在目前,这只是少数富有人群所能够实现的(郊区别墅)。

    因此,目前阶段,两个大头,一是在生活空间受到成本的约束下,以提高大量人口生活品质为目的的城市化;一是同样在预算约束下,提高分散分布的农村人口的生活品质,注定了,这个群体的平均品质必然是要低于城市的。
    前一个问题,就是城市规划问题了,后一个问题,现在时髦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这个东西。
    这两个都是大问题。

    娱乐是什么?

    娱乐是世俗社会的一个核心事务。
    在黑猩猩的社群里面存在明显的娱乐行为,更低等些的动物社群里面也似乎存在娱乐行为,发展到人类,一个显然的趋势是,娱乐占据生活愈来愈大的份量。
    这已经成为一个直接的事实:假设你拥有足够多的财富,或者说,只要你从劳动中多解放出来一分,你就会把这一分用于娱乐,也就是说你会首先想到选择尽量多的娱乐作为生活内容。
    这说明的是一个社会形势,背后,则是个体面对自由所作出的选择。

    自由,是一个更接近人性的概念,粗浅地说,就是完全发乎你的内心意愿而行为的程度。这里自由的程度存在一个表面的悖论,即你愈是不依赖于行为的实现,你愈是获得内在的自由;而根据前面的定义,似乎我们得用行为的实现程度来衡量自由的程度,其实不然。

    正是在这个悖论里面,世俗社会的人们用娱乐来回答自由的选择:通过行为来满足内部欲望。

    显然,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内部欲望是完全个体化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对于自己的娱乐有可能是差别很大的:享受大众文化产品,从事娱乐行为,从事艺术行为,享受生理快感,思想,学术,社会活动,...这些都有可能以娱乐化的方式来实现。
    因此,娱乐,并非直接描述内容的所谓一阶词汇,而是高阶词汇,是有可能直接对应于神经心理活动的词汇。

    然后,我们来看,所谓低俗的娱乐,与高雅的娱乐,是否具有真实的差异。
    唯一的差异标度,只是在于自由的程度上。也就是说,低俗和高雅,并非良好的标尺,如果某高雅娱乐底下的自由程度,尚不及某低俗娱乐底下的自由程度,则此处的高雅与低俗之修饰词全然没有真实意义。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未加说明的命题:“你愈是不依赖于行为的实现,你愈是获得内在的自由。”
    按照这个标准,享受大众娱乐产品是自由程度最低的,因为不让你看,不让你听,不让你玩,你会不高兴的;思想或学术,则强烈依赖你是否受到目标制约,即如果需要通过你的目标成就来评定思想或学术的实现程度,则并非具有想象中的自由程度,即使你以充分的娱乐态度来从事它们。

    资本主义和娱乐结婚

    很久以来就有一种说法,甚或已经是一主流的观念,所谓资本主义精神,是迄今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驱动。
    在做旧石器考古时,发现一串装饰用小石珠,会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符号,表达该遗址的主人们的文明水准。
    娱乐,我相信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天性,因为我的侄女1岁半了,迄今为止我的观察是,她一直以来就以一种娱乐或者说游戏的观点看待这个于她而言日新的世界。
    所以一个我认为基本稳妥的结论是,娱乐和资本主义,两者的本质相同点,都是投合了人类的某一方面的天性,或者说欲望。

    资本主义这顶帽子底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里不去揭他,从微观来看,要实现一个产品在自由市场的销售最大量,是这种社会运转的基本动力单元;而实现销售的市场前提,是能够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满足已经明确的需求,或者是经由刺激新的需求。
    所以这个社会的运转,最后还是落脚在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上。

    一切面向需求的社会,显然比一切面向既有阶级秩序的社会,要进很大一步。

    固然,法国大革命肇始的解放运动,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步,但客观上,那种解放的主要结果是释放出需求。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娱乐被发现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商品。

    娱乐作为商品,本身并不是多么伟大的创意,而只是非常古老而普通的交易行为。
    但当人们运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商品技巧于娱乐的时候,就进入了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新历史阶段:世俗化的时代。

    媒体

    中国,20世纪初的报纸杂志与21世纪初的互联网之比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报业概况

    1815年,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马六甲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gine);
    1850年,上海《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
    1870年,王韬在香港开始中文报业;
    1872年,上海《申报》;
    1893年,上海《新闻报》;
    1890年后,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傅兰雅(John Fryer)、李佳白(Gilbert Reid)在北京。
    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
    1897年,作为报纸附刊的《消闲报》,首次引入文学副刊;随后李宝嘉(伯元)《游戏报》;由此开始出现大量文学副刊与小报;
    1903年,梁启超《新小说》;
    1904年,狄楚青《时报》,章炳麟在上海《苏报》、《国民日日报》;
    《太平洋报》

    内容与读者分布

    鸳鸯蝴蝶-礼拜六派,占据了上海三份主要报纸《申报》《新闻报》《时报》的文学副刊

    小资、知识分子、中产阶级、资产阶级

    在发生历史的角度,小资、知识分子、中产阶级、资产阶级,这四个范畴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有必要从发生历史的视角,来同时进行辨析。
    在实际的语用环境当中,这四个词汇是各有侧重的:
    中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基本上是从经济角度来予以定义的,大体上,可以根据财产、收入、职业状况等等指标,来给出相对明确的定义。
    知识分子,除了可以在经济层面给出部分内涵定义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一种社会文化方面的约束。
    小资,尽管最早的词源,是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但是目前的语用环境下,已经演化为主要依靠社会文化方面的内涵,来进行定义的了。

    根据发生的次序,讨论如次:

    资产阶级与中产阶级

    资产阶级最早是和工人阶级成对出现的。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工业生产,使得获取足够剩余价值成为可能,而此前的主要是手工业的工业形态,还不足以产生一个社会阶级意义下的群体。
    简单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阵营划分,只持续了一定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积累,介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所谓中产阶级逐渐成形,这个阶级在文化上具有追慕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特征,从而极大地扩张与充实了资产阶级之文化形态的基础承载人群。正是从这样一个文化的覆盖上,产生了今天所谓小资的概念。

    知识分子

    最直接的定义就是:在一个社会当中,具备相对其他人群具有更多知识,并且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知识的传承与创造职能的人群。
    所以知识分子的定义本来是可以完全排除经济内涵的,知识的掌握,并不是以某个经济基础作为必要条件的。但是从社会现象的角度,一定的经济基础显然是有利于成为知识分子的。但随着知识传承与创造的社会职业化,知识分子越来越多的是根据职业角色来预以约定的。所以知识分子的概念基本上可以脱离经济范畴的约束,例如,一个知识分子,可能属于资产阶级,也可能属于中产阶级,也可能属于社会低收入阶层,当然,也可以属于小资。

    小资的产生

    小资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颇有意义的环节。
    小资作为一个人类新阶层的出现,主要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人类群体重构事件。在这个重构事件中,知识分子起到了发生激励源的作用,也正是因为知识分子的效用,主要发生在一个社会的文化层面。

    因此,小资的涵义要阐释得更清楚,最好是和知识分子的概念一起来看待,因为小资与知识分子,是相续且相交的两个群体:

    • 知识分子从文化的方面培养了小资的出现
    • 小资构成知识分子更广泛的产生基础

    这种相互关系,得放在历史的标尺上来看:知识分子是一个更为悠久的概念,当享有知识的平民或者是贵族的数量扩大到一定程度,这个社会就出现了作为一个群体总称的“知识分子”,这个小群体的出现,正是整个人群发生群体重构的一个标记,标识着一个特定重构的开始。
    而小资,则是这个重构的一个结果,尽管是一个迄今尚未很明确的范畴,但作为小资的政治经济背景的中产阶级,则已经非常清晰明确了,实际上,小资的社会学涵义已经日渐彰显。
    这个重构的进程,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上班工作制的出现。正是上班工作制度的出现,才为大量的产生有足够闲暇的劳动者提供了基础条件。

    小资的心理层位

    “小资”之能成立的必要条件:
    有超出温饱的经济条件;
    基于超出温饱的条件,而发展了人群的一种新的心理层位。

    小资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给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层位的标记。这个心理层位出现很久了,但还从未被人观察过。而实际上,这个新的心理层位,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是具有关键阐释意义的。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也算是小资的一个文化特征,就是对事物的评价,在追求个性化的口号下,实际上是走向强烈的同质化,很致命的同质化。
    例如,现代小资文化里面,现代体育是一个很强势的元素。何以现代体育获得如此强势的追逐?
    因为体育提供了极大的虚拟个性化空间。我这里所谓的虚拟个性化,就是指这种实际上同质化,但表面上能够提供个性化表象的行为空间。
    什么意思?
    就 是花样繁多的体育项目,可以用来彰显人们的个性,以相互区别。有人宣称激动于11秒和10秒的差别;有人宣称热爱网球;有人宣称热爱足球;有人宣称热 爱...,总之,假设体育只能提供一个花样,那就没法成为个性标记了,也就在网络常见的个人爱好栏目里面,找不到体育爱好这个项目了。
    同样的,文学也不幸沦为体育一样的虚拟行为空间了。
    有人激动于飞人0.001秒的进步,有人激动于金足一场进了3个球,对体育的几乎无限个性化指标,掩盖了体育本质上的唯一指标:生理能力的指标,速度或者力量。
    因为没有人愿意对着枯燥的生理能力的指标而疯狂!
    同样,有人激动于这个诗,有人激动于那个文,对文学完全是个性化的欣赏感动指标,掩盖了文学本质上的唯一指标:作者的精神境界或状态。
    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人作为一个类的精神境界的实在性,甚至要否认其实在性,因为那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甚至指责,认为存在一致的精神境界,那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
    所以说,现代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满足个性主义需求的虚拟个性化行为空间的极大丰富,而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小资本质上的精神虚弱。
    为什么虚弱?
    因为精神的任务,因为有闲暇,而不得已提到小资面前。而刚刚从大众里面分化出来的小资,刚刚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小资,面对这个任务,显然是缺乏准备和素质的。因为,这个素质,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人群中的这个不算小的新组分而言。

    参见:文学青年与虚拟个性化行为空间

    应用于社会心理的热力学

    凡是一个群体,针对其宏观性质,似乎总是可以引入热力学的方法,获得一些宏观描述.
    社会心理,表面上是一个群体概念,实际上,是具有个体心理的细节作为基本机制的.
    而我们如果试图了解个体的日常心理,特别是,如果我们试图了解我们自己,社会心理的角度,是一个必须的角度.
    一个群体当中个体心理的相互投射,可以类比为具有近完全弹性碰撞的动量传播粒子系统.
    --------
    一个比较好的习题,是一场街头斗殴的群体心理过程.
    --------
    引入热力学方法的目的,能够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尝试建立可以确定取值的系统状态变量.
    例如,指定一个特定事件,在一个人群里面,皆可以定义其温度.大体上其直观的对应概念,就是热门程度,流行程度之类.当然所谓特定事件,还可以是更为观念化的对象,例如,对于婚姻的态度,一个个体的婚姻观念,具有完全的对婚姻的理性推断思维的人,是可以排除的例子,其它的人,都是依据周围朋友\文字\或认识的人所体现的观念或现象,来决定自己的取舍的,这种观念的传播,就导致群体针对该观念,具有一个平衡分布态,从而具有相关温度.这个概念有用的地方,是不同文化传统群体的接触时,所出现的问题.

    教育

    教育,是历史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的重要环节。

    多样化的深入,保障了整个文化生态的健康,而这个文化生态的要诀,是有洞察力的方向感。

    表面看起来,多样化,或者说宽容、包容,与方向感,是矛盾的:既然多样化,为什么要预设方向?其实,这个方向,究竟是预设,还是先验内在,在于是否有洞察力,在于作为主体的人,是否有能力看到这个内在的方向。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历史或文化的发展,是有方向的。在我看来,这是肯定的。

    这里先不讨论这个前提,而是摆放好这个前提,以便继续我的观点。

    那么,我们需要给下一代准备的事务呢,在我看来,就是彰显这个有方向感的生态,就如一片森林,带着孩子们进入,固然,有大量的东西都需要教给他们;固然,既要带着他们领略美好,也要带着他们经受苦难;更要籍由共享的经验,使得他们领悟到方向。

    所以,对于幼儿教育,我的观点是,父母应该深刻体认到,教育,本质上是自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若是习惯性地把教育理解为单向的,是错误的。

    落实到具体场景里面来,例如,给孩子讲故事,你在选择故事时,有怎样的考虑呢?你是否充分理解了自己讲某个故事,与孩子共享的是一种怎样的经验呢?再例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做怎样的游戏,你又是如何考虑的呢?游戏过程中,与孩子共享的又是怎样的一种经验呢?任何针对孩子的所谓教育,实质上,都是一种共享,在这种共享中,你期望孩子得到成长,那么,你是否充分意识到,在这种共享中,你自己是否也需要得到成长呢?

    我相信,这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可惜,人们普遍地认识不到此点,从而失去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成就的机会。

    所谓儿童的世界结构,并非是儿童给出的描述,那种描述,成年人可以认为其为幼稚,是在心智不成熟情况下给出的片段;其实不然,儿童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本身表征了人类心智发育的内在结构,也就是所谓儿童的世界结构。

    这个世界大体的组成是:
    1,身体感知。诸如吃,喝,运动,睡眠,抚摸,。。。
    2,感官感知。诸如色彩,图案,音乐,。。。
    3,行为学习。诸如游戏,与儿童和大人的交往,。。。
    4,符号与抽象。诸如言语,文字,图画,影像,数学,客体认知,讨论问题,。。。
    5,故事与情境。诸如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故事性游戏,动画,影视作品,戏剧,。。。1
    6,精神范畴。诸如自我意象,欲望自控,情绪反省,情感控制,性格认知,伦理,道德,价值观,审美,精神品味,。。。

    然后,按照这个结构来组织物件,丰盛并不是原则,专注才是原则。

    家长们常见的错误,是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物件,以为越丰盛越好。其实,丰盛,只不过是成年人多样化世界的后果,并不是成年人深刻的成果。例如,发明了钢琴,再发明小提琴,并非是一个深刻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让孩子在精神权能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令其面对多样化的世界,未必是有益的。
    儿童的成长,基本的原则,是专注。
    也就是说,可以不妨把儿童的心智成长,简化为一个指标,就是专注的能力,在每一个层面上,训练专注的能力,是心智成长的核心所在。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过早地让孩子面临多样化,反倒是有害的。

    儿童初始的缺乏专注,正是提示,专注是一项需要籍由发育而逐步煅成的能力。
    当儿童的所有感官和行为刺激领域都放开,在初始阶段,一般都是显得缺乏专注力的,不过,我们面临的儿童发育命题,是感受力与专注力的提升,即怎样创造适当的情景,使得儿童在乐趣中,获得感受力与专注力的提升。这个命题,实际上就属于我所谓的教育的本质,儿童与家长的共同成长。这不仅仅是一个平常所谓教学相长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老师),同样也得反省自己的感受力与专注力,如何触发,如何稳定,鉴于人类目前心理学的贫乏,没法指望存在某个操作手册,按图索骥即可做到这点,因此这种反省只能依靠自己的领悟和把握,才能籍由自我的内观,而有助益于理解眼前的儿童:我们不得不由自我,而得到对眼前儿童的理解。这是注定了的情景,别无他途。
    然后,籍由这种理解,我们才能把握好“怎样创造适当的情景,使得儿童在乐趣中,获得感受力与专注力的提升”这个命题。

    1. 1. 故事与情境,是行为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对行为进行总装的练习与模拟,是人类获得抽象精神范畴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天生都是文学家。

    文化

    在与文明相对而言时,我们可以说,文化是观念层面的人类生存形态。 但这还不是好的定义,因为好的定义必须能够具有判别性:针对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可以明确判别其是否属于文化。
    文化,就是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构成的。
    例如,张三选择某个样式的服装,认为合体好看;为自己选择一个婚姻对象,认为是合适的;给兄弟建议一个生意或人际决策,认为是有利的;...所有这些具体的事务,都构成文化的内容。
    文明呢,如果采用类似的定义风格的话,那就是由人群的一系列建设构成的。

    那么,我们似乎就可以说,文化属于文明一个方面的内涵,因为一个人群,除了要建设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在建设自己的心思环境。

    同样地,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几乎可以做到非常精确地定义文化之间“距离”,不同的两个文化,可能其距离非常小,也可能非常大。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文化,根本的目的仍然是,要比较文化。

    那么,我们比较文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显然,不是为了分出优劣,那曾经是一个时期的浅薄文化学者的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籍由文化的视角,一个人群可以反思并策划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本质上,这是一个历史学命题。

    中国的栗特人

    文化,作为历史的策略,如何调整和适应历史的主题。

    《魏书.西域传》:
    栗特国,在葱岭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温那沙。居于大泽,在康居西北,去代一万六千里。先是,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至[高宗初,遣使朝贡,其]王忽倪已三世矣。其国商人先多诣凉土贩货,及克姑臧,悉见虏。(高宗初)栗特王遣使请赎之,昭听矣。自后每使朝献。

    栗特人种与栗特语
    栗特语是一种成熟的有文字实物留存的语言,也正是因为那些宝贵的文字实物的出土,使得我们得以聚焦到栗特人:那些生来使用该种语言的人们。

    在栗特人大张旗鼓地走上中国历史舞台之前,操栗特语的人主要分布在中亚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珊河流域,也就是主要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部分在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
    撒马尔干地区

    栗特商人与汉族商人的合作
    《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訊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

    中国的栗特考古与文献资料
    中國的粟特人墓葬
    一、史君墓
    1.史君墓石槨
    2.史君銘文出土情況
    3.石槨門旁守護神
    4.石槨南側祭司與火壇圖

    二、安伽墓
    1.安伽墓誌(579,長安)
    2.墓門門額祭司與火壇圖
    3.石屏正面會盟圖
    4.石屏正面狩獵圖
    5.石屏右屏飲食樂舞圖
    6.石屏正面訪問突厥圖
    7.石屏右側出行圖

    三、虞弘墓
    1.虞弘墓誌(592,太原)
    2.虞弘墓主人宴飲圖
    3.騎駝狩獵圖(1)
    4.騎駝狩獵圖(2)
    5.騎象狩獵圖
    6.底座祆教聖火壇與祭司
    7.槨座東壁浮雕

    四、固原粟特人墓地
    1.史射勿墓誌(610,固原)
    2.史索巖墓誌(658,固原)
    3.安娘墓誌(664,固原)
    4.史訶耽墓誌(670,固原)
    5.史鐵棒墓誌(670,固原)
    6.金覆面(678,固原)
    7.波斯銀幣(609,固原)
    8. 東羅馬金幣(664,固原)

    石刻碑誌上的粟特人
    1.鄧太尉祠碑(367,蒲城)
    2.惠鬱造像記 (585,定州)
    3.翟突娑墓誌(615,洛陽)
    4.安延及妻劉氏合葬誌(653,洛陽)
    5.安靜墓誌(657,洛陽)
    6.安度墓誌(659,洛陽)
    7.安師墓誌(663,洛陽)
    8.康達墓誌(669,洛陽)
    9.康元敬墓誌(673,洛陽)
    10.康君妻曹氏墓誌(677,洛陽)
    11.康續墓誌(679,洛陽)
    12.羅甑生墓誌(679,洛陽)
    13.康杴及妻曹氏合葬誌(681,洛陽)
    14.康留買墓誌 (682,洛陽)
    15.康磨伽墓誌 (682,洛陽)
    16.龍門石窟南市香行社社人等造像記(689,洛陽龍門)
    17.康智及妻支氏合葬誌(694,洛陽)
    18.武周康居士寫經功德記(武周,西州)
    19.安思泰造浮圖銘、康法藏祖墳記(703,洛陽龍門)
    20.安令節墓誌(705,長安)
    21.康悊墓誌(705,安陽)
    22.安菩墓誌(709,洛陽)
    23.安思節墓誌(716,洛陽)
    24.康固墓誌(721,洛陽)
    25.曹明照墓誌(723,長安)
    26.安孝臣墓誌(734,洛陽)
    27.九姓回鶻可汗碑(漠北)
    28.康庭蘭墓誌(740,洛陽)
    29.大唐博陵郡北嶽恒山封安天王之銘(748,北嶽)
    30.康君妻翟氏墓誌(749,洛陽)
    31.憫忠寺寶塔頌(757,范陽)
    32.石崇俊墓誌(797,長安)
    33.石默啜墓誌(816,易縣)
    34.石忠政墓誌(825,長安)
    35.米甯女九娘墓誌(846,揚州)
    36.契苾氏妻何氏墓誌(846,丹州)
    37.安珍墓誌(850,河陰)
    38.康贊羑墓誌(926,洛陽)
    39.安崇禮及妻高氏合葬誌(971,洛陽)

    古籍文獻與敦煌文書裏的粟特人
    1.《朝野僉載》抄本
    2.《安祿山事迹》抄本
    3.《酉陽雜俎》黃丕烈校本
    4.摩尼教經
    5.《貞觀姓氏錄》
    6.《佛爲心王菩薩說投陀經》卷上
    7.寅年(822)氾英振承造佛堂契及辛丑年(821)二月龍興寺等寺戶請貸麥牒及處分
    8.辛酉年(901?)團頭米平水等領物憑
    9.《金光明最勝王經》康恒安寫經題記
    10.《靈圖寺藏經錄》及《處分吳和尚經論錄》
    11.寺戶名簿
    12.沙州千渠納白刺人名簿
    13.田籍
    14.粟入破曆
    15.社司轉帖
    16.《後晉天福四年(939)具注曆》
    17.辛酉年(961)四月廿四日安醜定妻亡轉帖
    18.《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五
    19.《沙州伊州地志》
    20.粟特神祇白畫
    21.歸義軍衙內布紙破曆

    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就是我们何以必然地从动物长大为人,其中的关键当然就是我们的精神能力。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从小长到大,一方面是一个动物性到人性的过程,另一方面,当大多数人停留在某个阶段之后,我们该如何回答进一步发展人自身的精神品质的问题,就是从平凡的人成长为不平凡的人,成长为人类当中的杰出者,成长为反映人类整体进步的先行者。
    就是说人的意义,只是放在一个从动物进化到人的整体背景下看才看得清楚,因为很简单,过去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是有了我们这样的人,但是不能说人就固定是这样子了。
    显然人一直在进步。
    只是这种进步永远只会是发生在极其少数的个体身上,由那些少数人带领整个人类的进步,几十万年来,人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我们对于古典的理解,对于古典所要求的精神修为的内容的理解,正是需要放在这么一种意义上去理解。
    这个里面的中心命题,就是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精神的修行来前进,而这个前进实质上,就实现了引领人类的前进,因为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这样的个体,实际上是自觉地成为了人类的前沿代表,面对这个宇宙的人的代表。
    所谓人类的进步,如果不是首先在某些个体身上单个单个地实现,那就是一句空话,因为那意味着天下熙熙攘攘都是一样的庸人,哪里来的人类本质的进步呢?
    其实这个观念自古就是文化的核心观念。
    就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崇尚个人追求自己的精神进步,那实际上正是形成了一种导致整个人类进步的鼓励机制,象中国孔子所言,古之学者为己
    人类进步最核心的,是积累智慧,而不是积累财富。惟独智慧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指标,才是精神进化的唯一指标 ,当然,这是站在宏观的外在的角度来审视精神修行的意义。古典的智慧里面,包含更多的内容,是哪怕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应该能够深刻体悟到修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何谓中国文化?

    文化,原本是一个学究而繁琐的词汇,但,现在成为了一个紧迫而热门的问题词汇,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站在异域文化的环境里,来反问,何谓中国文化?

    这一反问,几乎是发生在无限多样的情景之中的:只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点差异,都可能构成某人提问的缘由。诸如排队插队、路面垃圾、社区交往、商店购物、公司政治、亲友来往、开车走路、音乐影视、子女教育...吃喝玩乐,点点滴滴,都能发现中西异与同,都可以被人提问,被人贴签,此是西方文化,彼为中国文化,然后,或赞或弹,最后,引申到文化之优劣大论。

    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普通人没有谁非得先要弄明白什么叫文化,然后才来讨论中外文化之优劣;而是最省事的思维方式:把一切差异,都扔到一个谁也说不清楚的篮子里,说,这都是文化差异。给一切奇异都找到了答案,然后你只需要把一切推到文化身上,罪,是因为文化;福,是因为文化。岂不是很完美的成人答卷?

    确然,所谓文化,就是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构成的。事无巨细,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呈现差异的现象,都未尝不可视之为文化现象。就好象黄种人和白种人,只有那些诸如肤色、毛发、瞳色等生理上的差异,才能用来称为人种上的特征,而不能说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也属于人种特征。
    问题在于,文化不是一本集邮册的封面名称,而是一个人群的意识、心理、观念与精神的庞大生命体,具有深奥的内部结构,而对此结构,尽管人们千百年来都还不是很了解,但至少不至于视之为一本集邮册。

    任何一个人群,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生存。那么其具体的生存形态,就决定了其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例如:一群人
    1,有一块地,种粮食为生;
    2,居于一个山谷,粮食不够吃,还得上山打猎采菇放牧等等作为补充;
    3,居于某商道,靠往来贩运货物得利;
    4,建设了一些工厂,靠生产工业品出售给市场获利;
    5,开了一些软件公司,向市场销售软件;
    6,做了餐饮一条街,靠招徕食客为生;
    ...
    可以想象,这些不同的人群,必然具有非常不同的生存形态,相应的,其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也因此而不同。
    这是一个横向的谱系,还存在一个纵向的谱系,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群都有它的历史传承,同样非常深刻地影响其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
    这样一个简单的观察,足以提示我们,生存形态是文化机体中非常基本的一个因素,是我们在观看某个文化时,不得不首先看到的部分。

    米德人类学研究的缺陷

    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以23岁时在南太平洋岛屿萨摩亚所从事的为期几个月的人类学田野研究,并随后出版调查报告《Coming of Age in Samoa》而成名。(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她是以一个特定的目的来到萨摩亚的,就是考察一个与自身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始部落环境下,青少年,特别是年轻女孩的青春期历程:她们是如何经历这个阶段,从少年进入成年世界的?
    米德之所以关注此问题,是有背景的。那就是进入20世纪的美国,因为经济的迅猛发展,多种文化的汇集,青少年成长问题变得非常多样化,甚至无序,从而开启了20世纪中后期的性解放历史。

    在 报告的导论部分,米德综述了人类行为研究的困境,这种困境,其实正是来源于20世纪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困境:自然科学的成功,激发了一切试图理解对象的研 究者,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因果链,数量化,等等。而机械的照搬,无疑在社会科学对象上是行不通的。
    米德所认可的一个解决此困境的方法,就是人类学方法。
    所谓人类学方法,无非就是进入一个现场,记录,统计,外加设计一些问询表格,让足够数量的人填写。
    在谈到何以要选择萨摩亚作为调查对象时,米德的理由,或者说预期,偏差颇大,这种偏差必然影响到其田野调查的质量。
    她 的理由是,相对欧美社会的自身过分熟悉以至于无法深入观看,以及相对于东方社会的历史深厚,无法短时间真正进入,萨摩亚,作为相对原始的社会形态,一个是 简单:简单到即使完全不了解其语言,也可以进行足够深入的观察;再者是与欧美社会的距离远,反差大,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远距离地观察。
    这两个出发点,都是有错误,而这种错误,正好处处制约了她的现场洞察力。
    首 先,萨摩亚那样的社会,由于人口规模的局限,使得其文明发展受到制约,从而一直停留在所谓“原始”的阶段。但,这不意味着这个社会缺乏历史的纵深度,以及 由此纵深度所带来的微妙社会文化结构。而此一社会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必然会时时在他们的言语和社会行为的各个细节里面显露。然而,米德很自得地认为,自己 完全不必很好地了解其语言,也完全不必去考察除了青年女性之青春期成长之外的其他社会活动与社会行为。
    至于萨摩亚与观察者自身文化背景的反差,是否越大越好呢?米德低估了文化距离所带来的理解沟壑。尽管她自以为很好地和女孩子们打成一片,但是,她怎么来判定自己被对待的行为,到底是客人还是自己人呢?

    +++++++++++++++++++++
    2010/7/2补充:

    很不幸,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Derek Freeman的《Margaret Mead and Samoa: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an Anthropological Myth》(玛格丽特.米德和萨摩亚),发现一年前因读米德的那本成名作,而写下的判语,得到证实。
    弗里曼是一位新西兰人类学家,他断断续续花了40多年的时间,通过回访与调查来考察米德的萨摩亚研究,总的结论就是,米德完全错了,而且惊人地错了,她的那本被博厄斯学派引为支撑、被誉为人类学经典的成名作,是一本潦草之作。
    米德的那本书主要源自她在萨摩亚5个月的实地研究,相比之下,弗里曼从1940~1943在萨摩亚研究了4年,后来在1965~1967又回到萨摩亚生活了2年,最后,带着他此书的草稿,于1981年回到萨摩亚进行核查。

    米德的核心论点,是萨摩亚青少年性生活自由,相比欧美青年,没有那么多的心理情绪问题。
    而她这个核心论点,基本上来自某天她和两位被她称为密友的萨摩亚女青年的散步聊天。1987年11月13日,弗里曼在美属萨摩亚政府的萨摩亚事务秘书加勒阿伊(他恰好是那两位萨摩亚女青年之一的儿子)的帮助下,找到了尚在人世的其中另一位女青年,时年已是80多的老太太,她有如下的澄清证言:

    加勒阿伊:“她是不是问你们晚上干什么?你们是否对此开玩笑?”
    法阿阿:“是,她问,你们去哪里?我们回答说,我们夜晚出去。和谁?她问道。然后,你的妈妈佛佛阿和我互相掐着对方说,我们和男孩子一起过夜。对,和男孩。她一定信以为真了,但我们只是在开玩笑,萨摩亚女孩是不得了的撒谎精。但米德接受了我们捏造的故事,把它当成了真事。”
    加勒阿伊:“她后来还问过你们无数次,你们两个是否都一直对米德说这些假话?”
    法阿阿:“是,我们对她不停地撒谎,再撒谎。”

    那场关键的谈话发生在1926年3月13日,米德与法、佛两人一起散步,散步时米德在问话中完成了所谓的田野调查。
    第二天,米德就迫不及待地写信告知博厄斯,她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结论,并预计1月后离开萨摩亚,以便留下5周的时间,前往法国度一个假。
    米德于4月16日离开萨摩亚。

    因为法阿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后来又在教堂手按圣经,进一步发誓,声称自己的上述证言是真实的。

    弗里曼通过大量的调查,进一步还原了米德当年之所以得到那些研究结论的背景:
    米德本来最感兴趣的是到萨摩亚做民族志方面的东西,但其导师博厄斯要求她做这个“到底是生物因素还是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萨摩亚青年的生活方式”的课题,她答应的同时,又瞒着导师,答应了另一家研究机构,在萨摩亚同时也做民族志方面的研究工作。
    这样,当她来到萨摩亚时,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在收集民族志方面的东西,等到剩下的时间很少了,她才急匆匆找萨摩亚女青年聊天,结果一聊就轻易被人开玩笑,她还自以为得到了大发现,足以向导师交差的大发现。

    不幸的是,这个“发现”,受到博厄斯的极大重视,因为这个“田野事实”,雄辩地支持了博厄斯一贯所主张的,文化的影响,大于生物属性的影响的人类学观点。成书后立刻轰动了西方人类学界,成为一代经典。米德也因此,终身都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这本书。

    即使考虑到米德一方的辩护,例如:二战导致萨摩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质疑证言提供者法阿阿,是因为和同时作为当地酋长与政府萨摩亚事务秘书的加勒阿伊,认为当年法阿阿和自己母亲与米德的谈话,导致外界一致认为萨摩亚是一个淫乱之地,因此可能存在某种合谋,而做出了对米德不利的证言。
    但,凡此种种,都不足以支持米德的那本成名作,是一个合格的研究。

    一般地看,近代西方兴起的社会人文诸种所谓科学,往往自诩方法论的科学,其实,其方法论正是其最大的软肋,也是其从业者最大的软肋,这个软肋,不是依靠覆盖“科学”的红旗,就可以遮盖修补好的。

    龟兹文化

    龟兹的疆域大致范围,在今新疆库车、阿克苏、拜城、新和、沙雅、轮台以及库尔勒部分地区。
    龟兹在古文献中,有多种音译:丘兹、丘慈、鸠兹、归兹、屈兹、屈茨、屈支、拘夷、苦先、苦叉、曲先等。
    梵文为Kuca,藏文为Kutsahiyui。

    龟兹最重要的文化遗迹,就是佛教石窟。
    玄奘在看到印度最早开凿的阿旃陀石窟之后,写到:
    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遗。
    -《大唐西域记》
    因此,建造石窟,最初是作为一种信众行为,而不是作为理论设计。这样一种信众风俗的流传,具有与理论设置之流传完全不同的涵义与形式。

    文明

    一般定义为物质层面的人类生存形态。
    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还有另外一个计量标准-财富。但,财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明的计量标准。

    比照文化的定义,文明完全可以定义为:
    文明,由人群的一系列建设构成的。

    民族

    民族的形成

    民族,是一个典型的涌现(emerge)过程的结果。
    对于这样一个涌现类型的概念,所谓单一民族,是很难成立的。而鉴于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具体的历史,要给出一个民族的判别标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强化单一民族型国家概念的意图

    道德

    道德,是人群的一些约定,这种约定最初的起源,可以在温血脊椎动物群落里面相当明确地观察到。但是,人类的道德约定,具有判别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对于温血脊椎动物群落中所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约定,只能视作某种原型。
    约定,是任何社会交互行为的基本模式:两个陌生的原始人相遇,只要他们决定有协作,就必须产生约定,使协作得以进行。
    那么道德,就是随着约定模式的复杂化,而呈现出来的观念体系。

    既然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约定,那么,只要有约定,就会有违反约定的情形,这时,违反约定者,必然会要质疑约定的合理性,由此而延伸,就是对于道德观念的缘起与基础的思考与说明的历史。

    道德学说

    个体道德

    政治道德

    社会道德

    经济

    经济是人群为着自己的持续生存而构建的工作协作方案,社会群体通过合作与交换进行财富生产与消费的活动,被称为经济。

    生产
    服务
    消费
    交换

    技术

    技术,是人在其环境当中的延伸,表达其行为与欲望。

    技术所刻画的文明特征

    技术本质上是服从人的欲望之驱动而发展的,因此一个文明的技术发展的状况,是可以用来揭示该文明颇为深刻的心理倾向的。
    但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其发展受到科学制约;反过来,技术的需求又可以构成科学发展的一个心理驱动力量。

    下面的史料是关于清初的连发机枪的发明。
    坚船利炮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是,热兵器技术何以在火器的发明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以至于在19世纪构成这个文明一个极大转折的关键因素?

    当然,单独这样一个发明即使是受到那个社会的重视,也不足以改变兵器技术的发展局面。只有在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下,才会出现普遍的技术发明,例如除了机械,还需要有冶金,火药化学,力学等等的配套技术发明以及知识的发现,才可能真正实现兵器技术的现代意义上的发展。

    《閱微草堂筆記》第十九卷灤陽續錄一 wrote:
      戴遂堂先生,諱亨,姚安公癸已同年也。罷齊河令歸,嘗館余家。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與西洋人爭勝,在欽天監與南懷仁忤--懷仁西洋人,官欽天監正,遂徙鐵嶺,故先生為鐵嶺人。

    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擬獻於軍營,夜夢一人訶責曰: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布人間,汝子孫無噍類矣。乃懼而不獻。說此事時,顧其姪秉瑛--乾隆乙丑進士,官甘肅高台知縣,曰:今尚在汝家乎?可取來一觀。其姪曰:在戶部學習時,五弟之子竊以質錢,已莫可究詰矣。其為實已亡失,或愛惜不出,蓋不可知。然此器亦奇矣。誠謀英勇公因言,征烏什時,文成公與毅勇公明公,犄角為營,距寇壘約裡許,每相往來,輒有鉛丸落馬前後,幸不為所中耳。度鳥銃之力,不過三十餘步,必不相及,疑溝中有伏,搜之無見。皆莫明其故,破敵之後,執俘訊之,乃知其國寶器有二銃,力皆可及一里外,搜索得之,試驗不虛。與毅勇公各分其一,毅勇公征緬甸歿於陣,銃不知所在。文成公所得今尚藏于家,究不知何術製作也。
    《閱微草堂筆記》第十九卷灤陽續錄一

    这里最有意思的大概就是夜夢一人訶責,这样的情节,大概在西方的工业社会发展期,是很难出现的。可以说,这样一个梦,非常深刻地说明了这个文明的心理特征。

    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 wrote:
    戴梓,字文开,浙江钱塘人。少有机悟,自制火器,能击百步外。康熙初,耿精忠叛,犯浙江,康亲王杰书南征,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下江山有功,授道员劄付。师还,圣祖召见,知其能文,试春日早朝诗,称旨,授翰林院侍讲。偕高士奇入直南书房,寻改直养心殿。梓通天文算法,预纂修律吕正义,与南怀仁及诸西洋人论不合,咸忌之。陈弘勋者,张献忠养子,投诚得官,向梓索诈,互殴构讼。忌者中以蜚语,褫职,徙关东。后赦还家,留於铁岭,遂隶籍。
    所造连珠铳,形如琵琶,火药铅丸,皆贮於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凡二十八发乃重贮。法与西洋机关枪合,当时未通用,器藏於家,乾隆中犹存。西洋人贡蟠肠鸟枪,梓奉命仿造,以十枪赉其使臣。又奉命造子母砲,母送子出坠而碎裂,如西洋炸砲,圣祖率诸臣亲临视之,锡名为“威远将军”,镌制者职名於砲后。亲征噶尔丹,用以破敌。

    航海术

    航海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再发现。

    考虑到人类在物种上的单一起源,其在地球的广泛分布,必然伴随着人类的首次地理大发现。但是,人类迁徙进程中所获得的地理发现,并没有在知识的层面予以积累、整理和传播,因此人类不得不在16~18世纪再次进行地理大发现,并由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既有基础,使得航海技术能够有效积累和传播开来。而航海术,特别是海洋地理与气候知识,严重依赖积累与传播。

    地理定位

    帆船时代的动力:海流与季风

    罗盘的局限性

    William Dampier(1651-1715)

    James Cook (1728-1779)

    人的生活方式的演进

    农业不可避免要工业化,因此,人类生活方式的普遍城市化,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城市化,目前的主流阶段,还是各种供应的集中化:电力(能源)、通讯(信息)、物流(街道系统)这三大要素的集中供应,保障了在最低成本下,最多数人口生活品质的提高。
    当然,这里面应该也可以做定量分析,多大的城市规模,才是经济效果最好的,过大了,会受到上述三大要素供应能力的限制,过小了,会迅速提高供应成本。
    按照上述基本原理及标准,农村是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获得同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成本会比城市高得多。
    当然,还有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就是通过提高成本的条件下,同时拥有品质与生活空间。在目前,这只是少数富有人群所能够实现的(郊区别墅)。

    因此,目前阶段,两个大头,一是在生活空间受到成本的约束下,以提高大量人口生活品质为目的的城市化;一是同样在预算约束下,提高分散分布的农村人口的生活品质,注定了,这个群体的平均品质必然是要低于城市的。
    前一个问题,就是城市规划问题了,后一个问题,现在时髦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这个东西。
    这两个都是大问题。

    知识的定价权

    知识,如果籍由技术,而具有了消费价值,那么如何定价呢?
    新产品的定价,已经不是单纯的市场机制,而产生了定价权的问题。
    现代IT数字产业与医药产业深谙此道。

    富士康问题的本质,不是属于细节局部的劳资关系问题,而是资本力量主导下对知识的定价权的问题:美国人希望尽量高地给知识定价,以便单纯依靠高技术产业,来养活全部美国人,包括占大多数的没有知识生产能力的好吃懒做的大胖子们,能够让美国国内达到和谐富足。。。
    而暂时缺乏知识生产能力的中国工人的利益诉求是,知识别太贵,使得我们的劳动太廉价。

    经济学构架

    回到基本问题,何谓经济好?
    我的朴素理解,就是先看一个简单封闭人群:
    1,如果这个人群每个人都有工作,工作的成果又都被别人所享用,也就是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浪费保持在一定额度下;
    2,这个人群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技术能够有条理地进入经济系统,从而有效改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以上两点,是核心构架,也是我看待经济现象的出发点。

    上述两个出发点,可以说是构建了一个经济体系坐标,横坐标就是第一条,一个稳定、有效、浪费小的生产-消费系统,竖坐标就是第二条,籍由技术(包括生产技术与服务技术等各种软硬范畴的技术)而获得纵向生长的可能性。根据这个坐标,就可以给其他所有经济相关问题和概念予以定位。

    比方说“什么是财富?财富来自于什么?”。
    在这个坐标系里面,财富,就是在上述坐标空间里面,具有流动性的价值,而所谓价值,就是上述坐标空间里面所发生的交换所赋予被交换物的抽象量。所谓流动性,就是在该坐标空间,既可以横着走,也可以竖着走,反正得具备通过交换而转移的属性。横着走,就是单纯的生产-消费系统里面的交换,竖着走,就是技术投入导致的价值产生。
    财富来自上述的流动。当然,财富有两种,正财富和负财富,正财富就是挣了,负财富就是亏了。但两者,都产生于上述流动。

    上面我定义的经济系统的坐标空间,其中的任何一点,是什么呢?
    是这个人群里面任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先不考虑作为人群必然有的分布现象,那么就不妨抽象出一个典型人,作为一个均值,他的生活方式。
    假设这个典型人,就是吃大米,蔬菜加10分之一的肉食,住砖瓦平房,不享受自来水,有简易土路,所拥有的生产工具,就是手工农具,有几本书看,除了邮寄信件,没有其他通讯方式。那么,具有这个典型人的经济系统,就是中国农业社会时期的典型状况。
    对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可以抽象出类似的典型人,以其生活方式,作为其空间的点。

    国富民富,仍然还只是属于我上述生产-消费系统里面的一个指标,实际上,这是一个依赖于时代技术水准的指标。
    例如,假设一个国家每人每年都有1吨大米,100丈棉布,10平米瓦房等等,相比另一个国家,每人每年500斤大米,5套新衣,10平米楼房,1台电脑。那么比较这两个国家的两个人,谁更富有?
    办法很简单,就是归结到货币,看这两个人所拥有的实物,折算为货币,分别是多少。
    马上问题就来了,一台电脑应该换算为多少斤大米呢?
    所以说,财富与技术有关,所以,我把技术发展单独算一个坐标。

    财富

    财富这个概念的第一要素,是享用。第二个要素,是可货币化。
    享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实质享用,一种是虚拟享用。

    享用与需求密切相关。

    低价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制造加工与消费的系统里面,低价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理解中国目前阶段发展走向的一个关键。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系统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就是价格优势,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一个产品相关的经济体获得迅速扩张的策略,基本上都是靠价格策略。
    可以这样来考虑:
    设定一个小康之家的消费结构,或者说一个小康之家所需要消费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构成该家庭之__人造世界__;然后该家庭的有效人力正是属于该人造世界之制造系统的人力成员,然后我们考虑由所有这样的家庭组成的一个相对完备封闭系统。
    如果在这个系统里面,市场的竞争策略都是使用低价策略,低价的实现可以是多种方法,该系统环境如何驱动实现方法的选择以及因此而导致系统素质的变化,是另一个问题,这里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作为一种宏观结构性策略而非微观营销策略的低价策略决定了系统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政治

    在人群中分配权力的事件的集合,称为政治。

    公民社会的门槛

    民主的一个基础支撑概念,是所谓公民社会。
    而公民社会的公设是:个体是可理性的,社会是可一致理性的。
    但理性这个概念本身,是内禀统计属性的,正如人群或者社会,更是内禀了统计属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如何确定一个公民社会的有效门槛呢?

    何谓理性的内禀统计属性呢?
    例如目下在欧洲各国正在进行的欧洲宪法全民公决。欧洲统一进程到底有何利弊,这就是一个比较艰深的学理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期待社会在该问题具有一致的理性呢?
    法国和荷兰的实际投票过程就告诉了我们,仍然还是选举的旧戏码。
    人需要在社会当中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极端复杂而远甚于欧洲统一。例如[Porn sites to get their own Internet domain],我们可以预计,由此很快会让人面临网络性工作的社会规范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对于公民社会的门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由所有的社会性问题构成一个大数系统,使得理性本身内禀了统计属性。

    这双重的统计属性,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怀疑,是否存在一个明确而足够完备的公民社会的门槛,不论是在未来什么时候。

    如果总是无法确定一个判定条件,那么只能说公民社会永远不会出现,而以此,公民社会本质上是一个虚拟而不可实现的概念。
    [如何处理小人-社会心理与人格成长的交集]

    制度

    人群建立制度的原则:
    第一原则:不可能建立某个制度是不可能被滥用的。
    第二原则:制度的约定是在操作层面加以叙述的。
    第三原则:制度一定具有至少一个意图。

    第二、三原则导致制度必然是从行为的生态域延伸向涉及群体历史的更广之生态域。第一原则决定了制度只能是社会历史结构当中的衍生物,而无法成为具有主动性的角色。
    制度所涉及的三方力量,制定者,执行者,遵行者,都有可能在一定情景下减弱可滥用性,或者利用可滥用性。这就使得制度所具有的可滥用性,常常扮演了多重角色。而一旦这种可滥用性所提供的边界,对某一方呈现为难以忍受的制约,就导致制度破坏者这个角色的产生。

    所谓制度,可以认为是法律的延伸,即书面化表述落实到操作层面后,就构成制度。

    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

    我尝试以一个个断言的方式,来阐述政治学基本理论。

    1,一个群体中,总是存在少数的精英,和相对的大多数的群众,在知识与认知的意义上。
    反过来,也就是说,不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知识和认知的意义上,一个群体的全体成员,都处于差不多的程度。总会有个别人的认知,相对其他的大多数,要更加深刻、合理、清晰。当然,我们这个论断,不涉及到,如何选择判别方法,以及谁拥有判别权力的问题。也就是说,这里,只断言存在性,而不给出,如何分辨出精英的程序。即,不是一个构造性的断言。
    这个断言,基本上就是政治学的第一公理。

    2,人类的行为,或者是被理解为符合某一个逻辑,或者是被预先规划为某一个逻辑。这里所谓的逻辑,指的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一个思路,一个想法,以及背后的观念与思想。
    之所以有两种情况,是因为,人类的某些行为,并非受到清晰的思维的规划,而只是受到直觉的驱动,而这个直觉,在事后,或者是由行为人本身,或者是由观察者,都必然可以得到归纳和抽象。
    这个断言,可谓政治学第二公理。

    3,国家利益是清晰存在的。
    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可以落实到一个地域范围内的一个人群上去;国家利益,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但,也可以落实到那个人群的利益上去。问题是,如何让这个人群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这个程序,基本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选举啊,通过选举与监督程序,可以产生一个获得授权的组织,由他们来表达这个国家的利益。
    这其实是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解决方案。
    何以此言?
    因为,本质上,要清晰阐述一个国家的利益,是依赖于知识与认知的。根据政治学第二公理,国家,作为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的行为的集合,如何理解其中的逻辑,这本身是一个知识与认知的过程。再根据第一公理,对于这么一个知识与认知的过程,只有相应的精英,能够获得最佳的阐述。因此,基于第一公理,可知,国家利益是清晰存在的,存在于精英的阐述之中。

    4,回到第一公理所涉及的精英概念的构造性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选择或判定精英。
    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程序,可以用于选择或判定真正的、由第一公理所定义的精英;只能做到设计一个方案,选择或判定出假定的精英。这两者并非一致的。
    这大概是政治学的第三公理。
    所谓假定的精英,就是由每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所限定和制约,而选拔出来的精英。这个精英的概念,不同于第一公理当中所指出的那个人群中必然存在的精英。
    当然,人类政治制度的进步,有赖于,把最主要的指标,设定为追求这两者所指的精英,具有越来越大的一致性。
    这样的实例的多样性非常大。例如: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这个方案所选择和判定出来的精英,是适应该机制的精英,并非实际存在的对这个人群最有利的精英,尽管,落实到具体的人,这两个范畴可能有交叉的部分。
    现代西方的选举制度,亦如斯。

    5,一个人群的数量越小,一直到一个家庭和个体,其利益越容易获得表达、界定和接受,反之,数量越大的人群,其利益越难于获得表达、界定和接受。
    这是政治学第一、二公理的推论。
    因为,所谓一个群体的利益,正是属于人类行为背后的观念与理解。什么是对自己有利有益的,完全属于认知的结果。这个群体越小,越易于取得一致认知,因为该群体的精英,越易于被该群体选拔出来,也就越易于形成一致意见。
    注意,本断言和第三条断言,是相容的。本断言之所谓"难于",只是指构造性上的困难,而不损害其存在性。用通俗的话语,就是,一个国家的利益是什么,有赖于这个国家首先选拔出精英,然后由这些精英来予以阐述。这么一个过程,会是充满了困难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个国家的利益,总是客观存在的。

    6,分饼公理。这个公理很简单,就是一块饼,分给两个人,给甲多一些,乙就要少一些,反之亦然。

    7,个人利益或小群体利益,必然有与其所属大群体或国家的利益相冲突的部分。
    这是断言5、6的推论。

    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如何让政府表达国家利益。
    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规范性问题,但这个规范是必然的,因为,如果一个政府偏离国家立场过远,必然是不能稳定成立的。
    解释下两个相关概念。
    政府,好说明,就是权力机构。这里先不考虑立法与政府职能机构的区分,而只是抽象指称公众权力,也就是公众所承认的对于自身的制约权力。
    国家立场与国家利益,是一个抽象概念,本质上,就是一种集团利益,只不过,这里的集团就是限定在国家这个大范围上。因此,国家利益,就是按照长远历史框架来评估的国家整体利益。
    国家利益的判定本身,很多时候是非常困难而专业的,因此说它是一个抽象概念,尽管困难,但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让政府表达国家利益,或者换一个说法,就是,在表达国家利益这个目标要求下,实际政府运行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

    这构成一个问题,很好理解,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无数的利益:每一个个人的利益,每一个小群体的利益,每一个集团的利益。同时上,物理上已经约束死了,各种不同利益之间,总是,必然存在各种冲突的。
    最后,当现代国家的概念出现后,又有了一个“国家利益”的概念。

    现代中国发展的症结,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只有鲜明地提出这个问题,才能不至于陷入诸如“民主or专制”之类的二元思维陷阱,才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思路,解决 让封建政治残余彻底退出的问题,解决政治适应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公众素质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才能奠定国家真正长治久安的基础。

    权力一直是中心问题

    人类文明史,迄今都是有一个中心问题:权力怎么产生?

    首先,权力是人群的必需要素,因为没有权力的产生,任何动物个体都只能停滞于个体的基本生存境况,而无从组织群体协作,在生存基础上,也就无从发展更多的东西。
    因此,即使对于动物种群,都会出现权力范畴,即一些个体拥有管制其他个体行为的权力。

    当人群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权力的组织变得更为复杂,也就越加需要为权力的稳定提供合理的观念支撑。

    从权力组织的角度来考察历史,可以说是理解历史的一个枢纽。

    下面是一些例子:
    1,一个群体为何需要首领?首领如何产生?
    2,夏、商、周,这类范畴的大群体是如何发展出来的?三皇五帝,这类范畴的大群体首领,为何是有需求的?是如何产生的?
    3,帝王,皇帝,构成这个权力角色的基础的观念支撑,即所谓天地的观念,从内涵角度看,能够解释为何唯独中国文明能够稳定延续几千年,而直接现代国家出现的历史阶段,也能够解释这个框架为何能够具备统治如此幅员的国土和人口,当然,也能够解释朝代的更替和统一分裂的过程。
    4,对于微观的现象也是理解的根本所在。

    正义

    正义的语用

    首先,正义这个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被用来说明一个行为的正当性,从而谋求众人的认同,使得某一社会行为得以遂行。
    因此,正义,可以定义为,一个力求众人某特定价值观发生趋同效应的作为。
    这个作为得以有效实现,历史上有多种途径。
    依靠政治力量;
    依靠教育;
    依靠制度程序;
    依靠宗教;
    依靠社会舆论;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社会作为,个体是如何应对的呢?
    显然,正义的概念,于个体同样是有用的,因为这个概念,属于个体价值观里面最基本的范畴之一:一旦我们面临一个涉及到群体的行为选择,就进入了正义的范畴。

    与正义卷涉最多的概念是利益,我们必须从利益出发,来考虑正义对于个体的语用过程。

    正义的判定基础

    民主

    所谓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对于一群人,存在其最高利益,并且,能够有人把这个最高利益展现出来,然后,能够有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
    然后,所有的政治体制,首先得拿这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能否保证选择出能够展现并实现这个最高利益的人,然后赋予其权力。
    所谓民主原则,也就是多数原则,体现的是多数人认同的利益。问题是,多数人认同的利益,和最高利益,是两码事,并不自动相等。

    人群中的事情,其实是分很多层次的,不同的层次,必须用不同的办法来处理问题。这个局面很象人体,人体里面出了什么问题,得根据这个问题所处的层次,有的是细胞里面的问题,有的是组织里面的问题,有的是器官里面的问题,有的是心理问题,...来选择恰当的办法,而不是一律使用一把手术刀,就可以全部解决的。
    人群中的政治,也如此。
    民主的办法,在很多层面,都是最好的办法,例如,一个小区,要决定某个公共设施的使用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投票,少数服从多数;一个国家,要决定是继续组建国家足球队还是解散,也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如果大多数人不想看自己国家的足球了,也就没必要花那个纳税人的钱了。。。比如美国,就靠市场机制进行了这么一场表决。。。

    但,这个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在某些层面上,是不适用的。
    比方说,在抗日战争初期,如果我们设想,那个时候,具有非常发达的全民投票机制,能够即时获得投票结果。(在不久的未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这将成为技术现实与政治现实。)然后,那个时候某人(汪精卫?)发起一次全民投票,选择到底是投降还是抗战。。。说实话,这个结果非常难测,因为,选择投降的人,不是没有可能多于选择抗战的。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例如二战时期的法国?泰国?)所谓民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被组织出来的。这,才是民主概念的核心所在。而资本主义捍卫民主,是因为资本家深信民意总是可以用金钱加以组织。

    民主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是单纯法制无法解决的,因此是必须约束其使用范围的。
    1,民主对自私的纵容。
    民主的中心内涵,就是尊重个体,而个体的自私,籍由法制途径,实际上是不受群体利益制约的。原因有二:一,在民主体制下,法律本身必须经由民主程序制定和执行;二,法律永远只能阐述程序,而不能替代判断。因此,个体自私完全可以合法地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2,民主被合法滥用的程度不小于专制被滥用的程度。
    民主体制本身给滥用提供了基础,甚至,目前通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建立在民主体制的滥用基础之上的。
    3,民主是不折不扣的乌托邦概念。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群体利益的有效实现,而民主体制为该目标所给出的方案,所隐含的前提是,个体的道德与智慧的完善。这导致民主思想只是又一个共产主义类型的乌托邦概念。

    一个国家,最好是实行某种混搭的政治机制,针对具体的某类事情,规定具体的解决办法,每一种办法,都进行了目标优化,这样一种混搭机制,不必说是二选一的民主制度或者专制制度,而是一种目标取向的制度。
    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是超越目前人类政治幼稚状态的唯一途径。

    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

    之所以一直没能解决好少数民族问题,是因为当代中国缺乏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相反,还不自觉地受到资本主义各种反动理论的侵蚀,从而处处被动。
    我这里所谓反动,是指逆历史之方向的反向运动。

    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应该是如何的呢?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之必然性的。
    那么,民族,这个人类社会的重要角色,其历史发展之必然性,是如何的呢?

    民族之历史发展,就是两个要点:
    一,文化多样性,籍由不同文化相互间更多的交流和补充,而进一步发展;
    二,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血缘隔绝,彻底清除各种民族意识与宗教意识当中,对于异族自由通婚的阻碍的反动思想与行为。

    这两个要点,分别指向民族的两个层面,文化层面,和血缘层面。这两个层面,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必须同步发展。

    在文化层面:

    一方面,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必须坚决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只要还存在,那就蕴含着它对于环境与历史的内在适应性,就有值得未来学习利用的优秀文化基因,所以我们必须像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唯此,才能为人类的未来,保留足够多的选项与学习素材。
    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应该促进其相互的学习与交流,否则,单纯的保留,毫无意义。唯有相互学习交流,才能促进共同的文化的发展,才是人类最优选择的出路。

    在血缘层面:
    以阻止异族自由通婚为实际目的之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必须彻底予以扼杀,因为不管是明面里还是暗面里,以任何名义来遂行血缘的隔绝和纯洁性,而试图保持某种所谓的虚拟的"民族性",是绝对的历史倒行逆施,是违反基本人权的反动思想与行为;是早已受到历史唾弃的万恶之源。

    把握了这两个要点,我们就能分辨出于国际政治目的,而对我们的民族政策进行恶意侵蚀的种种错误观念。

    【例1】
    民族有保护自己文化纯洁性的权利,所以必须阻止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由迁移和混居。
    一种文化的纯洁性,正是该种文化的致命毒药;而文化的活力,来自文化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混淆这两者,从而使得阻止自由迁移和混居获得某种合法性,纯属移花接木之伎俩。

    【例2】
    尊重民族的传统宗教信仰,所以不许干涉民众的信教自由。
    宗教从属于文化,是文化之一项内容。如果,一项宗教里面,包含了遏制文化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内容,那么,该宗教就会产生遏制其所属文化之发展之效果。
    所以,要遵循更大范围的利益,文化的利益,就必须对其中的宗教进行相应的改造,消除其中的遏制性因素。因此,宗教必须是可改造的,而不能任其成为文化发展的反动力量。

    【例3】
    民族有自主自治自决的权力。
    所谓民族自主自治自决,历史上是作为反人道的殖民主义的对立产物出现的。在非殖民主义的框架下,不存在民族自主自治自决的合理性,而应该遵循相应历史框架的合理组织。
    例如,在中国这个历史框架下,少数民族一直在政治上是自愿归属于一个比自身更大的群体的,这就是中华民族。也就是说,是认同这个群体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的。在这种框架下,就不存在民族自主自治自决的合理性。因此,不用说民族独立,哪怕是某种形式的自治,都是对于中华民族这个大群体内部平等性利益的侵犯。

    Political reform

    所谓政治改革,就是调整权力分配构架。
    这种改革必然是被迫的。

    历史上政治改革之案例分析

    【例1】
    一九八六年,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成立。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D认为,是提高执政效率。
    Z认为,是民主政治。

    第二个问题:现有状况如何评估?
    一般说法是,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
    Z否认。

    第三个问题:如何达到目标?
    D:党政分开。意在提高效率。
    Z:党政分开。意指分散党的权力。

    分析:
    答案二元化,是理论贫乏的结果。
    实践的落后,是由于理论的落后。

    【例2】

    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被削弱的历史方案
    1,暴力;
    2,妥协;

    Party Politics

    作为近现代政治运作模式。

    政治史

    对于必然充满歧见和个性利益的一个群体,
    1,我们或者设计一个最优解,然后说服每一个子群体,为了遵循这个最优解,而做出牺牲和配合。历史上的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思路大体就属于这类;
    2,我们先不设计,而是先观察,评估每个子群体所可能做出的让步,然后根据这个可能性空间的约束,再来设计一个相对优化解,然后这个解的实施,就是相对顺利可行的。这往往是历史选择过程所最后呈现出来的最理想的现象。
    3,我们完全不设计,而是令各个子群体,自由地根据各自势力,来博弈发展。这可以被称为历史的无政府主义,往往是历史的现实状态解。
    实际的历史发展,是上述三种势力的此起彼伏混合物。

    美国政治史

    美国的政治历史,是一个基本完备可考的现代国家形成史,是一个基本面向现实需求,而不用顾忌传统遗产的现实政治形成史。

    清教徒在欧洲受迫害的背景

    参见:Walter Scott,《Old Mortality》,1816年。

    新大陆作为清教徒追求信仰、土地和工作全新可能性之地,成为政治试验场。

    1786年底,谢司农民起义促进了对于全国中央政府的需求。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各州委派74名代表,实际到达代表55名,实际与会代表40名。
    代表身份:大商人,种植园主、银行家、律师、历任州长、国会议员代表。他们所希望建立的中央政府,必然是这些人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平衡结果--三大妥协:
    大洲与小州的国会代表权;
    北方和南方就税收和代表权中奴隶的计算问题;
    北方和南方就对外贸易的调控以及征税问题。

    保护产权是政府的主要目标;
    选举权(自由权)与财产挂钩;
    作为平衡结果的两院制(bicameralism)。

    古代蒙古草原社会的政治

    之所以称为蒙古草原,是为了给在广袤的东西北亚草原地区所发生的政治历史,约定一个本文试图讨论的大概时间范围。

    准噶尔

    准噶尔(Junggar)
    一个部族的历史,特别是这样一个从未以国家形态呈现过的部族的历史,是何等的内容,何等的意义呢?
    首先,当然是它的人民。
    但,绝大多数的人民,在历史场景中是无言的,我们只有经由各种遗存来揣摩他们的面目。
    例如:
    遗址,遗物,记载,...背后,都是它的人民。

    然后,才是他们的行为。
    历史记载传统里,最优先获得记载的行为,是政治行为,这是具有其合理性的,因为一个人群的政治行为,是该人群最大框架层面的行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汇流形成的人群,整个亚洲北部,从东到西,广阔的平缓地带,不存在天然的地理隔绝要素,使得该地区成为良好的游牧、狩猎、农牧环境。
    准噶尔原本只是西蒙古,也就是厄鲁特蒙古下属的一个部的名称,17世纪4~50年代因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进取,而崛起为整个西蒙古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族群,也因此,准噶尔部成为17世纪中叶后厄鲁特蒙古的主角。
    厄鲁特汇入蒙古这个名称之下后,在蒙语中的称呼,为Oyirad,意为“林木中百姓”,中文记载中多种译写法:
    蒙元-斡亦刺惕、斡亦刺、外刺、外刺歹;
    明-瓦刺;
    清-卫拉特、厄鲁特、额鲁特。
    这个称呼的蒙语含义提示了厄鲁特人在被接纳入蒙古人的群落认同时,并非处于游牧形态,而是狩猎为主、渔牧业为辅的林地生活形态。确实,可知的最早期,厄鲁特人居住在贝加尔湖巴儿谷真地区[1]。1201年后,才开始向西迁移。
    草原居民由地理环境所赋予的流动与交融属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一个血缘相对隔绝的族群,在其族群史上,不与其他族群发生分合的关系。从蒙元时期的斡亦刺到清朝的准噶尔,期间就实际上发生了众多的族群分合事件。

    References1

    1. 1. 《史集》卷1,第1册。

    法律

    法律的原理

    法律之所以能够成立,其默认的前提是:
    1,假定人群中存在一些足够明智的人;
    2,这些明智者被赋予一个权力:为有歧见的社会行为提供解决方案;
    3,国家机器为这些方案的执行提供保障。

    法律的原则

    契约原则
    滥用原则

    法律的制定

    信仰和法律

    信仰是政治的重要元素。
    这个元素,其真实性在于感召人,而不在于书面化。
    信仰和法律,是互为表里的东西。
    在法律运作不成熟的环境里,信仰是默认的主导者。
    在法律运作成熟的环境里,信仰退回到和法律互为表里的位置。

    摩奴法典里的印度

    1.作为一个世俗的规范,它首先需要提供哪些解释?
    它所解释了的,就是时人所能够念及的:
    一切事物具象之下宇宙的起源--这个起源作为世界的构成过程,必须能够说明感觉世界的既有成分。
    而古印度最宝贵的也是最有特色的,正是她的感觉世界。她没有客观世界。
    2.“解释”作为规范(法典)的逻辑出发点
    当然这里面是一个相互往复的过程,既有的秩序和约定到法典--法典的形而上到世俗行为。
    因此我们关注的是形而上与世俗的关联,以及背后的动力,正是那个动力驾驭着古代印度社会的流变。

    进一步,可以考虑摩奴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比较。

    敦煌文物的国际法地位

    1,所有权
    王道士并非所有者,与王道士的交易是非法的。
    2,Aurel Stein的行为
    在运装敦煌写卷时指使蒋师爷、伊布拉音伯克、提拉拜“三个人干了两个半夜,借着陡直堤岸阴影的掩护,将所有物件安全运抵我的储藏室,整个过程没有被任何人发现,甚至我自己的随从们也毫无知觉”(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第二卷第22章第三节)。
    3,Aurel Stein并非与文物所有国的研究者分享文献与咨询,也没有在劫掠文献时做考古学意义上的真实记录。
    4,其他劫掠者类同。

    中国有必要按照国际法,索回全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物。

    死刑

    围绕死刑之存废的各种观点,常常都是不得要领的。
    建立任何制度,无论是法律的形式,还是规则与设施,第一原则就是:
    任何制度都是可能被滥用的,或者说,不存在一个不可能被滥用的制度。
    这个原则我们一定要牢记,因为,无论从制度设置的智慧还是从从历史的形成经历来看,唯有基于该原则,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进步。
    死刑制度,亦然。
    死刑存废到底应该做何选择,其实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意识来作为选择前提的。
    例如,在保留死刑的国家,没有选择废除死刑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治疗受害者亲属的心理创伤。那么单方面地废除死刑,必然冒犯对受害者亲属不公的原则。所以,如果试图废除死刑,一个必要的预先工作,就是主动改变依靠惩罚来获得心理治疗的社会基础意识。只有这个基础改变了,废除死刑才是水到渠成的。

    宽恕比惩罚更有力量--奇怪的死刑

    如果说战争还是一种政治的延续,死刑则是出于人类的一种奇怪心理。
    常见的死刑辩护者的理由,就是由威慑从而达到遏制的目的。
    但这个理由从任何方面看都是站不住脚的:
    从犯罪心理的角度而言,能够期望死刑具有威慑力的案例只占有非常少的比重,因为对于死亡的恐惧的一个特点是,非切近不足以产生。实际上严重刑事犯罪人员中比重最大的两类,一是亡命侥幸之徒,二是情境过失者。
    由威慑而遏制,迄今只是对于国家主体而言是有效的,因为国家机制最大程度地要求它做出理性决策,但如果把这个逻辑针对个体呢?其错误比经济学上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为祸尤甚!
    从受害方而言,死刑并不能导致任何补偿,在《黑暗中的舞者》当中,死刑制度对于受害方的心理补偿作用被尖锐地揭示其虚伪。

    我们必须回到一个古老的命题:宽恕比惩罚更为有力量,尤其在今天,我们这个国家不仅需要维持秩序,更需要重建精神。
    和谐,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如果我们要把这个概念落实于社会,最根本的,是为人性的向上提供一个相宜的制度环境,因为,制度在本质上,是可以用来体现精神原则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通过社会这种方式来获取人类整体的精神成就?]]

    迄今的人类历史,于此还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

    [[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尝试的社会化的宗教]]

    滥用问题

    政治学、法学、经济学里面,只要是涉及人类社会的学问里面,滥用问题都是极端重要的问题。
    任何制度规范规则设置,都不得不考虑到有人会滥用。可以说,滥用问题,是所有这些学问最头痛的问题。
    例如:
    1,马克思当初设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滥用问题,才导致整个理论具有致命缺陷。一个平等性第一的制度,总会有人试图滥用,而如何监管滥用,却没有有效的设计。
    2, 互联网是一个研究滥用问题的极好场所。互联网的理想主义者,当然是希望善用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处理极低成本优势,来开展各种便利服务。但,滥用现象导致大 量服务都不尽如人意。例子太多了呵呵。垃圾邮件使得我们都不敢在网页上公布邮址,垃圾帖子使得我们注册不得不设置麻烦人的诸多环节,免费空间服务使得大量 的垃圾信息网站淹没了具有有效信息的网站,而垃圾网站也使得搜索引擎反而被利用为误导人的工具,。。。可以所谷歌这类网站最值钱的地方就是善于打击滥用 者,同时反过来为自己的盈利服务。
    3,立法者费脑力最多的恐怕也是对滥用情形考虑周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