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宇宙,巨细无遗,其本义为何?
为易。
这个“易”,就是《易经》的“易”,那个同时蕴含多个涵义的“易”。
变易
先说它的第一个义,变。
变,改变,对现状的否定与变易。这里所谓的否定,不是指排中律里面的那个否定,排中律的否定是初等逻辑里面的否定。这里所谓的否定,就是指对此刻状况的改变,自觉的改变,而不是被动的流变。注意,这里自觉与被动之差别,是最为核心的涵义。
人生常常被分做两端:自我与世界,内部与外部。
感知、意念、认知、思维、意识、观念、思想、意志、理论、概念、意象...凡此一切,皆被纳入自我,凡此一切,其唯一意义,就在于改变自我的效用。若如此,我们把凡此一切,归纳总成为,修行。
因此,凡此一切,若不能落在实处,即是虚妄。而落在实处,即是变易自我气质,直至生命本体。
这是一个彻底解决了一切价值观疑难的答案,真善美的终极答案,也含于其中。
知识、操作、观察、测量、行为、实验、技术、建造、生产、科学、组织...凡此一切,皆被纳入世界,凡此一切,其唯一意义,就在于改变世界的效用。若如此,我们把凡此一切,归纳总成为,作为。
而作为之实现者,自我也。因此,凡此一切,若不能遵行自我修行之道,即是妄作。而遵行自我修行之道,即是不动则为默存,一动则必发乎内在根源。
这是一个彻底解决了人类行为困惑的答案,真善美的终极答案,亦含于其中。
上面的断言,可以有很多重要推论,大体例举一些。
1,科学的目的不是追求真理,而是获得效用。科学的唯一判别条件,就是效用,而不是什么可证伪可重复之类的。
真理,本就是一个虚假的词汇。实在,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那么,已有了实在,我们还需要额外的真理吗?纯属多余。
有人说,真理是对实在的叙述。问题是,谁来叙述?如何叙述?
谁来叙述?只有人,这个世界只有人,才能进行叙述和作为听众。而人的本义,就是变易自己,而成就新的实现,其如何能够叙述出一个彻底已知的实在呢?
如何叙述?才足以称为是整个实在的完整对应物?进行描述,还是揭示因果?逻辑上,这都是根本没有止境的推求过程。
效用,就是我们整理出自己的所谓科学的唯一理由,无论是在知识的层面,还是在思维的层面,创造出一个所谓科学的领域,以便推进我们进一步的效用。
这就为什么我要说中医这一类古典思维与实践的成就,同样属于科学的范畴;而人对于自我的修行与自我的知识,也自然属于科学的范畴,只要我们尊重效用。
2,修行何以于人是必须的,只要是人。
我在《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的诸种作用》一文中,尝试讨论人之所谓自我的本义,把人之所谓自我的种种内容物,纳入效用的评价,并从效用本身,阐述真善美价值观的自然属性,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人为选择与规范。
要而言之,人之所谓自我的种种内容,唯有被纳入修行的范畴,才是人应该的意义,否则,其人必然是后退堕入机械宇宙,从而全然废弃了其本来具有的意义。
3,价值观的问题。
何谓价值观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的问题。
选择,是我们几乎在任一场景中,都必须面临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一个价值观问题。
我们所赖以进行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有多种典型的答案:
(1)-某个利益;
(2)-某个目标;
(3)-通行的选择;
(4)-自然之道。
表面看起来,这里面(4)是最理想的,因为那样就解决了价值观选择的学理问题。但也有很多人不认同这点,因为他们认为,选择就是选择,自然也好,宇宙也好,是中性的,不可能给人规定答案。
确实,往往宣称遵循自然之道或上帝法则的人,都是智识偏狭的人。在宗教人士当中,这种类型的人大量存在。
但是,即使是不预设任何立场,纯粹站在客观的立场,我还是可以得到一个断言:如果一个人声称在任何一个场景中,都能够找到其价值判断的自然根据,并予以理性阐述,那么,他/她必需籍由个人体证,根之于实在体现,而得到其结论。而如果只是一个信念,或者观念,或者思想,或者逻辑,那都是不可靠的。
所以你看,尽管我在前面已经声称,易,作为整个宇宙的本义,已经足以回答价值观的问题,但是,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解说,因为,终极的答案,需要经由结合每个人自己的体验,来逐步得到验证和认知。
而我所能做的,仅止于如此宣称而已。
简易
易的第二个义,简易。
当我们谈论“简易”和“复杂”时,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不是指事物的本性,而只是在谈论我们自己的能力:事物本身无所谓简易与复杂,只是当我们的能力足以使得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图像,就称呼对象为简易;而当我们的能力不足以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像时,则不得不称呼对象为复杂。
这是一个令人尴尬,但却是事关重大的事实。
例如,乘法和加法,是我们能力范畴当中,非常简单的动作;然后由乘法与加法,组织出一个线性空间,同样是非常简单透彻的对象;然后,我们尝试用线性空间作为基本工具来逼近尽可能多的真实世界对象。
最后,凡是能足够被线性空间逼近的对象,我们称之为简单的;凡是不能良好逼近的,我们不得不称之为复杂的。
类似的,我们还用各种群来作为工具,描述物理对象,并从中获得简单与复杂的感受。
实际上,这都只是与我们的认知有关,而与真实世界本身无关。
那么真实世界本身又如何呢?对于任何一个真实对象,既然无所谓简单与复杂,那么,它就是简单的,为易。
无所谓简单与复杂,是因为这只是自己的相对局限;它就是简单的,是因为世界具有可知的本性。
一个事物只要是可知的,那就是可以予人以清晰图景的,那就是简单的,为易。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整个世界,为易。
不易
易的第三个义,不易。
不易,就是告诉你,这个世界具有确定的本质,而不至于永远令你无从捉摸。
这是我们必须设定的最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我们这些人就变得毫无意义。
新评论
13 years 1 day ago
13 years 1 day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