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尔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主要就是我在大巴推荐过的那本<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他为德国一个哲学全书写的.
维特根斯坦的书大家都知道,我建议以他后期的为主,他前期的思想还比较幼稚.
做这个比较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让我们窥探到所谓哲学的边界在哪里,进一步,有助于我们理解佛学以及东方思想对西方这一系哲学的超越.
这个研究,可以算一个起步的环节,使得我们足以从根子上堪破西方哲学。
有人说,这还不够吧,弗雷格的算术基础那一系,哥德尔的逻辑学,一直到现代关于计算关于数理逻辑关于形式语言的进展,怎么看?
那好,我们可以把那个方向单列出来,做专门的研究,供有兴趣者走进去。
不过,那个方向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的,大部分人都只需要知道,对于人类精神的运算性部分,现代科学是以什么方式加以考虑的,以及大体的结论,就足够了。
在目前这条路上,熟悉了外尔和维特根斯坦诸人所考虑的基础认知性问题之后,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来看东方传统,例如佛学里面的唯识论,因明,瑜伽师地论,道家修证经验等等,对于人类认知问题的研究。
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做几篇学术文章,所以两相比较而得出什么结论,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籍由这一进程,获得自我识的进境。
写到这里,我感觉得整理一个全面的东西,叙述修行的多种可能路径,因为,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修行者,都需要学习,比方说外尔的著作的。
维特根斯坦和外尔,我们可以一条条来做讨论,然后,我们看禅宗,是如何考虑同样的问题的,例如:
“我知道我是一个人”
--关于确定性,第7页第4条。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