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第一地:五識身相應地。
何谓“五識身”?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就是我们的五种感官形式,前面四种大体与现代概念相等,身识,则包括了触觉与本体感觉,例如空间位置感、加速度感等等。总之,立下这五种识的名义,就是为了归纳出我们对实在世界的全部直接感知形式,至于如何把这五种识与现代生理学的范畴对应起来,并不重要。
何谓“五識身相應地”?就是:
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1
这个地,是我们所有人最基本的出发地点,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终身所处的境地。由什么组成呢?由这五种感官的五个方面组成。
每种感官的每个方面,分别述说如下: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眼睛的自性是什么?就是看东西。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顯色者。謂青黃赤白。[6]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麁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7]依轉動差別。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
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又彼諸法同一[8]所緣。[9]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
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
- 1.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新评论
13 years 1 day ago
13 years 1 day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