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表达力量

从四川回来,至今,还是不清晰的感觉。
影像,是干嘛的?
是用于观看的。
观看所能够得到的是什么?
是冲刺,一些感觉,一些认知的冲刺,越深越好,越广越好。
如何形成冲刺的力量?
这就是我的问题。

首先,我自己必须感受到力量,然后才是如何形成表达力量的问题。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失败的例子,来说明即使你感受到了力量,如果其他环节不到位,还是很徒然地会交待给观众一个缺乏力量的影像序列。

常见,和动人,一般是矛盾的,因为我们的常态,就是缺乏动人,所以麻木,所以轻忽,所以平庸。
那么,如何在常见的街道上,令你骤然止步,猝然动容呢?

当我行走在绵阳、都江堰、绵竹、汉旺、擂鼓、北川、青川的大街上,残墙断壁,满目苍痍,但,透过我的镜头,一切都已陷入麻木。
我如何找到,这惨绝人寰之悲剧后面的力量呢?

这是一场针对所有人的灾难,无论贤愚不肖,都经历到了同样的惊恐与生死轮盘赌,正是面对这一个“同样”,才迫使我不得不要去寻找,也才使得真正的力量,遗失在了几乎所有人的视野之外。

是的,这场灾难真正的主角,迄今一直是躲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的。
正因为它潜藏了起来,所以全部的受难者都只得采取接受无常的策略,否则,我还能怎么样呢?
想象一下,北川县某个废墟底下,一个被发现的60多岁的女性幸存者,她拒绝告知自己的位置,并对救援者说,让我死吧,我不想活了。

这一切,正是因为它躲起来了,使得人类无从理解灾难。

影像呈现于前,那就是我们最质朴的领悟环境。
所以,影像的力量,就在于展现机缘,领悟的机缘。
而影像的表达力量呢,就是能强化这个机缘的技术了。

迄今,所有的感官艺术,基于视觉听觉的艺术,都是在两个层面上的,或者说,都是以两个倾向为目的的,一个是以感觉为目的,一个是以领悟为目的。

感觉和领悟并非可以绝然做分际的,而只是比较明显的取向差异吧。一个是要达到感官冲击的效果,一个是要达到顿然领悟到效果。
突然联想到世间有所谓艺术鉴赏一词,以及以此为名目的课程书籍等等。最搞的就是音乐鉴赏了,让不少人一遍遍地根据鉴赏指南来听音乐,以印证指南指出的名目。经过指导获得的领悟,赫赫。

断断续续还在做,是几个在灾区拍摄的片子,现在回头看,在灾区的时候还是不够用功和用心,应该拍更多的素材的,现在只能勉强去做。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