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导引必须被提升至日常体姿的境界,高等精神,亦必须直接就在生存里勃发。
所谓生存,指我们的基本状态,众生无差别的基本状态,人人所享有的基本生命机会。在这个基本状态里,我们无需引入任何的价值观,众生诸态皆为合理的;然后,正是在这样一个状态里,我们必须学习到,高等精神最直接的勃发,而不仰赖与等待任何境界,这是唯一的价值观。
但,此一作为,必须历经诸境界,而后可为,例如,其中的一个要点是,解决了杂念的问题。
因为,所谓高等精神之勃发,即境界之本成也,是我们这个生存所唯一蕴含的价值观1。
生存的常态,一般是用习性来构筑与支撑的。
这具有极大的合理性,因为重构习性,需要额外的精神开销,大多数场景下,这将导致行为效率的下降。这个因素,一般被归属于“惰性”。
所以基于生存的常态,不依赖境界的准备,而试图直接发生高等精神,在惰性支持的习性的绝对阻遏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现在的重建。
这个重建,并非凭空设计,而是存在一个先天的(作为进化的反顾)蓝图,我们的问题只是,把这个蓝图找出来,并实施它,遵循它。
那么,这份蓝图在哪里?
在我们的传统文明当中,这样的蓝图的尝试,有过很多。例如,道家的文献一贯擅长描述这种蓝图2。
新评论
13 years 6 days ago
13 years 6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