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见的修行教程里,说话都是需要加以避免的。无论东西文明,也无论何种宗教还是何种学派,沉默,总是被高度推荐的行为选择。
但是,这只是一个权宜的选择,尽管很少有哪位成就者指出,当你超越那个必须权宜的阶段,下一步可以如何?
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
说话之所以总被视为有害,是因为说话和组织文字一样,是一个完整思维循环的最终环节。所谓力尽而竭,不管说话的具体内容为何,简单还是复杂,浅薄还是深刻,一个思维的冲刺,及至言语或语言,就是抵达了终点,若需要更进一步,则又需重新起跑。
所以,每一句言语出口,必留下一个空白,在那个空白,我们的智慧处于虚脱的尴尬间隙;若是不间断长时段地言语,则必然是虚脱的长时段延续。尽管,很多人声称,表达有助于思维的成型,但,这种成型,正是以抵达终点之后的虚脱,为代价的。
新评论
13 years 6 days ago
13 years 6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