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隔阂源自哪里

Jaspers在他的Ways to Wisdom的附录里面简短地提到了西方哲学传统里面对于东方思想的一般看法:进入西方的翻译和解说不足以令人认为东西方的思想是一种平行的状态,能够激励西方思想进程的仍然是西方传统里面的观念。

那让我们来看Jaspers叙述的西方观念的一些形态,以具体的作者为载体:

    Plato(B428~B384)-他觉知到当时最深广的可思想的世界,并能够做最清晰的交流,我们从他那里可学到的不是凝固的知识,而是如何进行哲学的思想;
    Aristotle(B384~B322)-我们从他那里学到几乎所有哲学的范畴,他规范了哲学所使用的言语;
    Plotinus(203~270)-独创了真正的形而上学,神秘主义的宁静在思辨中得以交流;
    St.Augustine(354~430)-内在沉思的有条不紊的叙述;
    Abelard(1079~1142)-内省的力量,逻辑上的可能性,对立的质问;
    ....
如果我们站在东方的传统上来看呢?所有这些形态,如果单纯从形式层次而言,都是有东方的对应物的,隔阂无非就是语言。

Comments

东方语言在艺术批评中有独特的价值

在沈语冰的《中国书法风格史》里我曾经看到关于汉语在艺术批评方面的一些观点,说是东方语言在描述艺术风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当然,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很少有人能继承这种价值了!

或许和内经没有走解剖路线一样,中国文化很早就从自己的文字和语言里面放弃了一些东西?(象形文字的变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说到这里,又要谈到古代汉语的言文分离问题了--从东西文化结合来看,白话文是不是一种机遇呢?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