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凡胎看天空

人的理性能力一方面是受限于经验,一方面又是自有其发展逻辑的。
宇宙学的发展历史:
#天文观测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天文现象的诠释是从各个传统的思想延伸而来的。
#经典力学阶段:牛顿革命性地让人类的实验理性进入了天空。
#光谱分析等基于新物理的观测阶段:由于物理学的足够发展而最终使得天文学进入成熟科学的阶段,并最终导致宇宙学的成立。
这里我试图讨论第一个问题:在天文观测阶段,对于主要属于肉眼观测到的现象,如何诠释。这个诠释过程是在牛顿之前古典天文学的主要内容。
对于任何一个人群而言,天文学都是属于最早得到发生的知识系统之一,也因此对于天文观测现象的诠释,在每个人群都是具有最悠久历史的,一个长久的历史演变积淀的结果,就是当不同人群的诠释相遇时,会导致非常有趣的对话。
例如非常成规模的中西对话就发生在康熙年间。
康熙己巳年梅文鼏编著了〈中西经星同异考〉,自序发凡如下:
|>

梅文鼏 wrote:
厯以齊七政也,然非先定恒星,即七政無從可齊。故曰,七政如乗傳,恒星其地誌也;七政如行棊,恒星其楸局也。曰恒者,謂其終古不易也。曰經者,謂其不同緯,星南北行也。經亦有恒之義焉,是編專以中西兩家所傳之星,數星名,考其多寡同異,故曰經星。
星宫之書自黄帝始,重黎羲和之後,志天文者紛糅不一。漢張衡云,中外之宫,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爲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數葢萬一千五百二十。至三國時,太史令陳卓始列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圖,總二百八十三宫,一千四百八十四星。自唐以來,厯家以儀象考測,而宋兩朝志始能言某星去極若干度,入某宿若干度,爲說較詳,此中國之學也。
西儒星學,逺有端緒。據厯書所譯,周赧王丙寅古地末一測,漢永和戊寅多禄某一測,明嘉靖乙酉尼谷老一測,萬厯乙酉第谷一測,崇禎戊辰湯若望一測。國朝康熈壬子,南懐仁著儀象志,又依東行歳差,改定黄經及赤經緯。今依南公志表,稽其大小,分爲六等。一等大星一十有六,二等星六十有八,三等星二百有八,四等星五百一十有二,五等星三百四十有二,六等星七百三十有二。總計一千八百七十八星,其微小星則不能以數計焉。此泰西之學也。
夾漈鄭氏通志〈天文畧〉言,漢晉諸志所載諸星名數,灾祥叢雜難舉,惟隋丹元子作步天歌句中有圖,言下見象,或豐或約,無餘無失。今依宋史及文獻通考,於各垣各宿備採以誌之,曰古歌。
回回厯立成,所載有黄道經緯者,止二百七十八星。其繪圖者,止十七座九十四星。亦無赤道經緯。西厯所測恒星黄赤二道,經緯度分,各各備具。其歌相傳爲利瑪竇所譔,謂之經天該,與古歌不同,而其星體大小位置,以及無名微星,亦瞭若指掌,大致與恒星表相爲發明。故亦附著古歌之後,而别之曰西歌。
古云,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者,據伊洛一方而言也。其實中土所見,北極髙度自二十四度起,至四十二度止。則此兩極出入度内諸星,即皆中土所見之星。是編諸星,凡離南極二十三度以上者,仍録各宿下,以資仰觀。葢滇粤諸方,在所必睹,豈可泥前言而盡廢乎。至南極諸星,雖中土所不見,據泰西氏,皆其遊厯所經目睹詳測,著有圖象,今並録之,但其歌偶闕,因稍據圖表以補之云。
恒星在天,終古不變,原亦無名,自觀象者欲藉形以識星,因取其與物相似者,或一星,或數十星,分别立名,聯綴成象,而中西之同異斯出焉。西域星象,原與中國迥别。今恒星表所載及經天該,猶是中國星名,但位座有無数目多寡稍異耳。是編各星下分註兩行,右中左西。其中西名数並同者,更不贅列,其数雖不同,而星名不異者,即分註曰西幾星。其表内有稱某星,南某星,北某星,内外東西等字者,俱以附近相從,原非本星正数,則亦附註曰西外増幾星。其古無而西有者,曰古無。其西無而古有者,曰西無。其西圖雖有而西表則無者,曰西表無。
古厯皆言,堯時冬至日在虚,漢唐在斗,今在箕。此黄道星有歳差之騐也。西厯則謂,黄道不動而七政恒星悉東行,則普天經星皆依歳差遷改。此各星入宿,古今不同之故。然步天歌原為初學仰觀而設,故附近三垣各宿之星,連類而及,入宿淺深,無暇詳求,而亦非其所急也。〈經天該〉作於利氏初入之時,大致亦以三垣二十八宿為序,畧同步天,然於入宿之經度有加詳矣,而以歳差東行間與今表亦有出入。今於古歌之原入某宿,而今實不同者,於各星下註明原屬某宿以便稽考。
合而觀之,中與西異,中與中亦自有異。西與中異,西與西亦自有異。或詳於志,或列於表,或載於圖,或著於歌。著撰之人不一,占測之時各殊,天度既有歳差,步筭且多新智。執古以疑今,已為膠柱;尊西而廢古,亦昩源流。今以兩說並存,標其同異,庶令仰觀者有所依據,則専家之業以參互,而愈明於學厯者,不無小補云爾。
康熈己巳夏五月,宣城後學梅文鼏謹識。
|>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