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遇到金克木先生的[《天竺旧事》电子版|http://krsna.lamost.org/engine/node/512],很早读过,顿生故友之感。
题目里面把金克木和季羡林并举,有些无奈,因为季羡林只是个庸人,金克木则可圈可点,在20世纪可入超卓不凡前几名了。
和金先生有两面之缘。十数年前,抵京后我第一个想到无论如何也要拜访一下的,就是他,因为之前看过一些《读书》杂志,他的文章是我找这本杂志来看的最重要原因。
几年前金先生逝去了,惦念他的人似乎不多。
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为什么在社会处境上金克木和季羡林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个人性格|学生势力|校园政治...诸多因素,是个大题目。
一时无法搜集金先生的文字,单纯凭过往零碎阅读的记忆,他一生的成就,有这么几条印象深刻之处:
1.对奥义书的理解,约略逊于徐梵澄,但在其他诸人之上;
2.对古印度义理戏剧的阐释;
3.梵语语法与义理的阐释;
4.晚年文字透露其对于语义问题的追究,间有卓识;
5.一生单纯求知求识,而保其真挚感性。
附带想起[钱文忠|http://krsna.lamost.org/engine/node/509]这个季羡林最光鲜的学生,令人感慨而系的问题是:[世俗及其反动]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