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凡日省录之关于爱的聊天(07年2月2日)

那你认为人是否应对如此的(心灵映照的,直指心源)爱情有所坚持呢
冬青 说:
这个怎么坚持呢?你只能做你能做的,又不能把这个时候用绳子系上用保鲜膜封起来,两个人能走下去就走,像沈从文和张兆和;走不下去的,如胡兰成张爱玲,这不是“坚持”的事。
见小曰明说:
哦,对,用坚持不准确,我是想问,人是否该有这样的爱情理想?并且坚持这种理想,哪怕终身孤独。你是觉得这种哪怕终生孤独好,还是妥协一些不坚持这样的理想好
冬青 说:
张爱玲后来不就单身了很长时间,晚年在美国才和赖雅在一起,赖雅穷困潦倒,不久就死了,张一生其实也就和胡爱过那么一次
见小曰明说:
我指的坚持,是必须的。我指的意思是说,就如同在精神修行上自己应对自己全然的信赖一样,并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沉沦而放弃自己的方向,而是终还是朝着那个方向去。那如果有幸遇着这样的一个爱人,也应该生出类似的信念。因为了解自己尚是难的,双方的了解自然是更难的,但对此要不放弃,有更多心理准备让自己从容面对问题,也还是终朝着那个方向去,而不是,放任自己离开。
冬青 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因为我对那种爱情同样有渴望和迷恋,但根底里那同样是一种外求啊,渴望有一次心灵的撞击要照见自己提升自己,好像有了这么一次连生命都会不一样似的,其实那仍然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瞬间。“心灵契合靠的是两颗心.另一颗心是不是外物吗? ”
见小曰明说:
呵呵我问你的时候,是有原因在的。我指的意思,也不是指外求那种
冬青 说:
那颗心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可能会离开。不外求的是怎样呢?是自己内心对爱情的理解,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吗?
见小曰明说:
我指的这种契合之爱,不是指的外求。而是,类似于茗剑说的,在归于自己的同时的相融。不是信赖对方,实质还是信赖最本质的爱。因为信赖最本质的爱,而信赖对方,也信赖自己呵呵
冬青 说:
恩,这种感情当然好,但我们对它也不能生执着心。可以信赖,但不要有希冀,不期待回报
见小曰明说:
我只是顺便想了解一下别人的选择会如何,我不知道如果一个人,宁愿终身孤独,也不妥协和降低标准,是不是算执着呢
冬青 说:
恩,我会这样,但也会面对现实,很多时候并非那么理想。或许我归于自己的还不够,所以妄念和幻想还是比较多一些,如果内心明白真正的爱的话,是没办法屈就的。那就是自欺欺人把
见小曰明说:
或许要看他内心为不为苦。呵呵这个问题一直算我的困惑
冬青 说:
恩,感觉苦就是没有接纳自己,没有归于自己。嘻嘻,明白,也是我的困惑吧。在我看来不算执着,其实是顺其自然,因为没发屈就,所以就坚持呗,就是说这种坚持一定是要内心不为苦的,自觉苦的话这种坚持就是束缚和封闭了吧
见小曰明说:
我就是想明白,对纯粹的爱的理想的坚持,是否是一种执着?它究竟和修行本身是否真有矛盾之处?如果这爱,是建立在首先归于自己的基础之上的相融,那这坚持,还是执着吗,和修行本身还矛盾吗
冬青 说:
那就去观照它,一直觉察它,看来如何生住异灭。没有什么矛盾的吧,像关注呼吸一样关注它。我就是这么做的,内心一直有这个执着,之前带给我很多苦,因为在求,就有求不到的苦
见小曰明说:
恩,你讲的是该如何做,我讲的意思是,这个事情是否有它的道理本身。因为我现在并没有为此苦恼啊,只是没搞明白,呵呵所以不存在该如何做的问题,呵呵一切的做都是一样的,除了观照别无他途
冬青 说:
嘻嘻,借用李宗盛的歌名《爱情有什么道理》不要问道理,关注它就行了,也许是前世的业力,也许是长相气质或者偶尔的眼神,道理很难说也并非那么重要。一切的观照觉察都是一样的啊,去觉察就行了,其他的肯定因人而异,你会这样做,他会那样做。反正这份愿力已经升起来了,他就是真切在那了,不逃避,觉察它,我就是这样想的,很简单,呵呵
见小曰明说:
呵呵是啊,不逃避,觉察它,并不妨碍去在道理上想清楚吧?
冬青 说:
你是在说对纯粹的爱的理想的坚持是从何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
见小曰明说:
呵呵,我好象也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还是问,这坚持是否是执着?当然如果我这坚持,指的是归于自我的前提的,
见小曰明说:
晕,YIJUN你怎么看啊
冬青 说:
为什么这么在意是不是执着呢?
见小曰明说:
行了,我不讨论这个了,呵呵没意义,呵呵因为我的这个迷惑由来已久,算一直没弄明白的事
冬青 说:
呵呵,或许你自己慢慢的就解了,不解也没关系。蔡康永说了:有困惑才有意思。我喜欢有意思的东西,虽然很多时候未必有意义。
见小曰明说:
恩,我提出问题来,不是单纯针对我的,而且,我也并不一定是要现在有答案,关键是,它是否是一个值得面对的问题,只要有这个问题在,也就行了,有一天肯定也会有答案的
冬青 说:
的确有一些问题是伪问题,我还没有能力说这个是不是
见小曰明说:
呵呵是啊,我也正是不知道呢
冬青 说:
嗯,那就先放着,也许忽然就能看清真伪了
yijun 说:
1,"对纯粹的爱的理想的坚持,是否是一种执着?" 这个句式也可以这么用: "对修行的理想的坚持,是否是一种执着?"
2,"那就去观照它,一直觉察它,看来如何生住异灭" 观照,是生存所必备的基础
3,"对纯粹的爱的理想的坚持是从何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该问该看
见小曰明说:
是,"对修行的理想的坚持,是否是一种执着?"呵呵这个问题其实是一样的,我也想知道
yijun 说:
执着是什么?执著是绝对的恶吗?执著,只是我们态度上的一种不妥当,但"执著"本身不具备辩解能力,本身不能告诉我们所执著的东西是否正确是否正见
冬青 说:
为什么要执着于它是不是一种执着呢?这询问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不放松
见小曰明说:
这个询问是不是一种执着我觉得不重要,或者应该说,事情的重要性是有它的主次之分的。
yijun 说:
执著,之所以是一种不对的态度,是针对我们思维的蒙昧与行为的盲目而言的。更关键的,是针对我们的低级欲望而言的。执著,这个单独的词汇本身,不足以告诉我们,我们所执著的对象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说,同样是执著,我们没法区分我们执著的是高等的需求,还是低级的欲望.也许一种精确的语言,需要另外一个词汇,比方说专执。我们用执著,来针对低级的欲望,用专执,来针对高等的需求,那样,我们就可以一概而言,执著,总是不应该的,而专执,是必须的。但问题就在于,谁能够告诉你,什么是不该执著的,什么是应该专执的
见小曰明说:
是的啊,为什么专执是必须的呢
冬青 说:
我不这么看,或者我还没看明白
yijun 说:
所以,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你需要观照,需要看到任何事物的本质。需要有分辨能力
见小曰明说:
恩,为什么必须有专执呢,意义在哪里
yijun 说:
那你可以问同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为什么要专执于求道?他9年一个师傅,连换了好几个师傅,好好的王子不做,去苦行,这份执著,又是何为?

见小曰明说:
对观照的必须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恩。。。。。
冬青 说:
专执和执着都是不放松,内心有紧缩,我觉得没必要以对象的低级高级来划分,一样的观照就行了
yijun 说:
专执不是不放松,而是坚强和明见。而观照是一切的基础。但只有基础还不够,你总会,也总得往上升起。
见小曰明说:
呵呵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呵呵我同意YIJUN说的,执着和专执不同。是的,重要的是,如何分清什么是不该执着的,什么是该专执的。而人往往的困惑,是在于没有这种分清的能力
冬青 说:
不同在哪里呢?
yijun 说:
所以我们思考问题,不能习惯于套一个正确的句式,常常句式是正确的,涵义却偷偷无关了。归根结底,也就是观照没到透亮
见小曰明说:
恩,明白了
yijun 说:
人生第一,是"看到",人生最后,还是"看到"
冬青 说:
归根到底还是要更精微的观照,除此以外,别无它法
见小曰明说:
就如那句话,世界上的真理并不多,但什么是真理,而不是套着真理外衣的伪理,分清这个才重要。所以我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两个,什么是生命的终极意义,什么是爱情的终极意义。我的思考是否就是它们的终极意义,还是只是被蒙蔽的自我认为的终极意义

yijun 说:
观照,是肉搏战,不是一个思考可以了。常常,真见识,就藏在最浅显的事实里头.例如,所谓爱,无非就是一个人对不是自己的另外一个人,可以如何。这个"可以如何",当然,首先就依赖于"一个人对自己,又可以如何"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无法切真地从心灵精神上来关切,可以指望这个人对一个非他/她自己的人能够如何?
所以,所谓爱,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在走出自己时,能够切实站稳的第一步。"一个人走出自己"是一个具有极大意义的事情,这个意义非得放到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这个层面上看不可。先科普一下...人类最早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是早期的人属动物中的杰出者,学会了超出此时此地感受的观看,就是这一步,我们作为那些杰出者的后代,才成为我们今天的人
冬青 说:
哈,我以为是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之类的
见小曰明说:
哈哈
yijun 说:
具体可以参考这个: http://1kosmos.blogspot.com/  最近写的
见小曰明说:
早期的人属动物中的杰出者,学会了超出此时此地感受的观看,表现就是如此啊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呵呵
yijun 说:
"一个人走出自己"从进化的意义上,算是人类走出的第二步,具体而言,是2000多年前,各种文化,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些先知,告诉我们后代,要走上这个方向,例如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黄老庄孔,欧洲的耶稣,中东的...
几乎都是同一个时期出现的人,当然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但大体方向,都是号召人走上精神之路。所以所谓修行,或者说精神之旅,是人类无法替换的上升之途。"一个人走出自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力量的第二步展现。这个力量能够把人这个物种带到什么样的境界,我无能力说,只能说这个时期至少得花掉以10万年来计算的过程。我们都是要死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安息于我们这个物种的未来必然前途上,就是做到本份了。所谓爱,还只是"一个人走出自己"的第一步,接下来,人需要用它这份力量来观看更多的人。
见小曰明说:
你那第一步第二步把我搞混了。你是说人的第一步是走上精神的上升之途,第二步是指走出自己是吗
yijun 说:
人类进化的第一步,是学会到观看,学会到超出此时此地的感觉.第二步是走出自己,走上精神之途.所谓爱,我觉得是其中走出自己的第一步
见小曰明说:
呵呵明白了
皂角 说:
那么说爱她才是第三步是不,第一步站稳了,第二步走出自己,第三步给予付出
yijun 说:
不是这个意思,其实也谈不上第几,只是一个人要走出自己,爱,是一个最深切的步骤。其实,所谓死亡的难题,跟这个也有关。死亡,无非就是我自己的生命没了,而不是自己之外的别人的生命也跟着没了。走出自己,我们都没有做到,但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的精神可以走出自己,深切入另外一个非他/她自己的人的心灵,甚至深切入整个人类的心灵,那他/她的生命即使结束了,又意味着什么呢?是,释迦牟尼也未必完全做到走出自己,但过去没有人做到,未来不会永远没有人做到,人类,出生和死亡一直在进行着,如此延绵下去,总是在进步的。我们的生命在此时此地,我们其实是不简单的自我,我们每个人其实如果自觉自知的话,都应该了解到自己继承了过去1百万年来人类不懈努力的结果.所以说,我们都是幸存者,所以我们应该成为杰出者.
见小曰明说:
阿毛喝粥还没喝完啊
yijun 说:
什么事情?
见小曰明说:
你不是还没说完吗
yijun 说:
忘了说到哪里了
见小曰明说:
yijun 说:
我们的生命在此时此地,我们其实是不简单的自我,我们每个人其实如果自觉自知的话,都应该了解到自己继承了过去1百万年来人类不懈努力的结果.所以说,我们都是幸存者,所以我们应该成为杰出者.
yijun 说:
呵呵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感觉阿,观念和感受还是有差别的,感受,在此刻去感受,而不是一个观念放在那里,然后生存才会感觉到重量
冬青 说:
不是应该而是自觉自为
yijun 说:
嗯,落实到自己,就是自觉自为。其实可以做点比较,就是我前面说的人之所以为人,走出的关键第一步是超脱出此时此地.狗的任何需求和感受和行为都是属于此时此地的,狗不会想自己整个狗的一生的问题,只有人会有关于人生的问题,这种观看的一个体现,就是三万年前的古人,之所以要在岩洞的壁上画岩画的动机,他能够作为一个旁观者观看了,才知道画。
冬青 说:
可是我们不是要活在当下么?
yijun 说:
对,活在当下,和只是感知到此可此地,是两码事。恰恰相反,活在当下,是要求你对生活的感知,尽你的全力,去笼罩整个生活,过去与未来,身边与远方,就是把生活的全部收纳到你此刻此身上来;仅仅感知此刻此地,就是像狗一样,只知道饿了就去拱垃圾..例如狗就不会拒绝嗟来之食,人之所以会拒绝嗟来之食,是因为他对嗟来之食的态度是基于他对整个事情的理解,所以学会观看,绝对是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第一个关键步骤,人都有观看的能力,但各自用功或禀赋不同。只是都继承了我们祖先把自己从动物群里面拔出来的能力,但大都只是守成无作为的
冬青 说:
我们每个人努力的修为都会成为全人类进步的一小步把,吓吓,这样想想还蛮有责任感的
yijun 说:
...全人类,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所谓全人类,就是一群和你一样的人,此刻都活在此时,而已。首先,不是对别人,不是你对这个人群的其他人的责任,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所谓自己生活在此世的意义何在。超出此时此地,其实也就是超出一个更为狭小的自我,那个动物般的自我,只有基本的感知与需求与动机。人之所以优胜于动物,恰恰是走出那个,放开那个过于近身的感知能力,也就是除了了解此刻的需求,也了解未来自己的需求。这样一种观看视野在时间空间和深度上的扩展,就是人的进步方向。回头和动物比,主要是要看清楚自己一路走来的方向。人确实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也就没什么好说的,我们没法逸出,说自己还可以回避什么,或选择其它什么。至于种种分歧和误见,都只是无关紧要的人类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而已.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到每个人自己在每个时刻的自由选择上,在这个意义上,生和死,在每个时刻都是在进行着的,根本就是人生常态,死不足惜,生不足喜。所谓一个人精神的入精入微,就是能够累积每个时刻的生,步入一个种群意义上的永生境界。
见小曰明说:
这意思是说,只有精神入精入微,才能对自己当下每秒的生存有所感受,这就是累积每个时刻的生。是吗
yijun 说:
只有精神入精入微,才能有能力自主选择自己此刻的生还是死。选择生,则立刻生机沛然,选择死,则继续昏暗。
见小曰明说:
想问你,你说的“人类进化的第一步,是学会到观看,学会到超出此时此地的感觉.第二步是走出自己,走上精神之途.所谓爱,我觉得是其中走出自己的第一步”这段话,何谓“爱,我觉得是其中走出自己的第一步”?如何叫走出自己?我的意思是,还想继续弄清楚爱在你那里的意义
yijun 说:
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所谓修行,就是先看到自己。这是修行的入门第一步。真正了解自己,是一个漫长而有其必然规律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依靠我们的先天禀赋,看到一点,然后这清晰看到的一点反过来可以带给我们勇气和养份,令我们的识见更强...如此反复,累积而得进步。
冬青 说:
一个艰难需要耐性,需要自己给自己滋养的过程
yijun 说:
当然,这些都可以只是发生在自我内部,因此,如果这些总是只发生在自我内部的话,我们很可能会选择独处修行。这就是所谓的小乘,自了身。但自了身,未必是真了。因为如果这个修行的事情,终生只是发生在一个自己的内部,其识见之明度,是可疑的
见小曰明说:
我有点激动,我突然隐隐觉得理解你日常的无情苛厉,那并不是不慈悲,而是因为建立在自我实际去到的深度上的纯粹。就是说,比如我似乎比你慈悲容易悲悯人,但实际上,我的纯度远不如你,你只是看似落后于我,但你其实比我更好的做到了那两个字,沉实。我的所谓慈悲,是踩空的,很容易有伪的成分的。恩你继续说你的。
yijun 说:
道理很简单,我们绝大多数人相互都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不排除有极其少数天生禀赋极强的人,可以一个人完全不与任何其他人来往而走到极远。但绝大多数人,都需求同伴,需求相互能见的人。所以从道理上,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是一般人识见的必须。但这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这些都还只是从外面来看这个走出自我的进程。更大的必要性,是从每个人内部来看这个走出自己的意义所在。
冬青 说:
怎样从内部看呢?
yijun 说:
就是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就是前面说的,假设有那么一个天生禀赋极强的人,可以一个人完全不与任何其他人来往而走到极远的人,当他走在自我的识见之途,达到一定程度,他会发现什么,那种感觉,其实通过一些书里面可以揣摩得到,例如老庄,例如某些佛经。他会发现,用庄子的话叫做,吾丧我,也就是所谓大乘的入口。
冬青 说:
恩,吾丧我,放下我执
见小曰明说:
明白了,还是会走到大乘去,否则自了身不会是真了,是吗
yijun 说:
所以,走下去,自了,是一个贴错了牌的中间站;走下去,所谓爱,是必经的一站。我想,对于一个人而言,爱,是否得其人,可能真是不算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达到了爱的那一站,然后,再继续走。
见小曰明说:
如何才算达到爱的那一站?
冬青 说:
就是说不管是你爱的是怎样的人,怎样的爱,本质都是一样的修炼?
yijun 说:
吾丧我之后,我倒是觉得才有资格谈爱。
冬青 说:
之前的更多是情?
yijun 说:
否则说出来的爱,都只是自己都心虚的不可知深浅的情
冬青 说:
怎样才能从情到爱呢?还是要丧我。陷在情里面的全是我执。
见小曰明说:
如何才算真正达到爱的那一站?
yijun 说:
所以走到爱的那一站,不容易。
冬青 说:
这中间的一步该如何切实的走呢
yijun 说:
我想走到那一站的一个至少的前提,是做到了两个人都至少是吾丧我了吧。当然,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人做到了。
见小曰明说:
必须是两个人都达到吗?是一个人达到了还是两个人都达到了,有什么意义上的区别呢?
yijun 说:
这个问题很像是释迦牟尼临终时遇到的问题。弟子问他一生的感慨,我们可以去体会,他一生孜孜求道然后喋喋不休,所为者何?按照佛经的词汇,佛意欲超度众生.但他做到没有?他在世时,没做到,他离世至今,也还没做到,但是否因为他迄今没做到,就可以说他失败了呢.他的回答是,他一生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这个回答是最适当的。因为一切已经发生了的,就放在那里了,与即将离世的自己无关。
冬青 说:
可这个和我们的疑问关于爱,一个人两个人的直接关系在哪里呢,我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见小曰明说:
我理解是这样的,是因为爱只是爱,我只是我,你只是你,因此,是否达到了爱,只有两个人都达到,爱才真正在那里了。否则,即使我自己一个人达到了,那还是我。是这样吗
yijun 说:
所以,爱也是如此,自己做了什么,都已经放在那里了,结果是否导致两个人在爱的境界上一致,在我们离世的时候,已经与那个追求爱的自己无关了
见小曰明说:
这个和我理解的意思是一个吗?
yijun 说:
对,爱在本性上,就不是属于一个人的东西,但又是由每个人自己去由内而外地完成的。
见小曰明说:
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有没有达到爱,其实又并不重要了。因为每个人说到底不还是走自己的路吗?
冬青 说:
爱只是一小站,还是要往前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吗?
yijun 说:
就好像进步,本性上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你作为人性上代表一个种群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有没有达到爱,其实又并不重要了" 这话是不对的。
见小曰明说:
因为按你这么说,爱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最好的见证丧吾我,
yijun 说:
你是什么?不完全属于你的事情,于你就不重要了,这是什么逻辑?你这个逻辑就是典型的没做到吾丧我的情况下的逻辑
见小曰明说:
是,我刚才自己也看到了。那应如何呢?
yijun 说:
千万记住,丧吾我,不是作为我的目的,因为那时的我,在哪里?
见小曰明说:
明白了
冬青 说:
关键还是要时时刻刻的修为呀
见小曰明说:
在达到爱的小站之后,丧吾我之后,接下来走路的那个我,是整个人类层面上的行进,是这意思吗
yijun 说:
你不觉得释迦牟尼在2000年后还被人学习他的思想,不正是因为他代表人类行走在前面吗?"整个人类"不是一个多大的词,其实是当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后,逐渐融入个人小小自我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自我所融入的一种感觉。前提是,你通过修行,真切触摸到其他所有人的心灵内幕。爱,也如此,也是通过修行,你能够真切触摸到另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的心灵深底。
冬青 说:
所以那才是真正的爱,也不是被自我蒙蔽的情。
见小曰明说:
个人小小自我?没懂,是指各个小小自我吗
yijun 说:
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一开始都只是一个自我而已。
见小曰明说:
但是要照这么说,相较而言,爱也不是非得达到不可的事情,也不是非得在异性之间产生的事情,是吗
yijun 说:
不是,精神行进,无法跳过这一站,爱不是岐于精神修途之它途,而是一路的
见小曰明说:
是啊,但也可以是爱同性啊,我指的爱同性的意思是,这种爱,并不一定是非得有性爱的。
yijun 说:
性,难道是我们生命之外的物事吗
见小曰明说:
我同意爱不是岐于精神修途之它途,而是一路的。我只是说,当然最好和最正当的,当然是异性之爱,但其实未必是有性的爱
yijun 说:
其实问题是,性是什么。放到生命进化背景上,性是生命很根本的事情,没有性,基本的种群生存也不会有.所以在动物,性是生殖需要。生命的进化,是累积的,而不是捡了西瓜丢芝麻。到了人,生殖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更多地增加了新的物事。生命的进化,导致性这样一种机制,来确保生殖和种群延续。到了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这一机制.这同样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显然对于现代人来说,面临的这个选择变得很凝重,因为首先人有可能不经过性而进行生殖,例如人工受孕借腹怀胎之类的。再者有很多人发现吸毒比性更值得追求。所以,在人类的自由选择范围,性,变成一个不存在权威答案,因而人人跟随自我感觉来选择的问题。所以,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其实是完全依赖于这个人对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性的敏感性的。有的人觉得和小便差不多,有的人觉得和吃大餐差不多,有的人觉得和自慰差不多,有的人觉得是情感,有的人觉得是心灵...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在这个敏感性上
见小曰明说:
恩,但如果是一个修行人,把性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来看的话,对性也应该是和对生命本身的庄重和敏感一样的,是吗
yijun 说:
对于修行的人,任何生命本地的力量,都是要善用为心灵的力量的。就好像呼吸心跳,像虚云那样的程度,是可以做到寿尽而自灭的,呼吸心跳,是和性同一样的基本生命力量。
见小曰明说:
谁谁谁老死不是寿尽而自灭呼吸心跳啊?
yijun 说:
你错了,我的意思是,有的人的去世,是主动的
见小曰明说:
比如自杀,比如暴饮暴食等变相自杀。是吗,都是和自杀一样对生命的摧残。就是说,如果一个不懂得好的爱护自己的人,等于主动选择死
yijun 说:
你怎么还没明白,我说的主动,是指精神的力量所致
见小曰明说:
恩恩恩,我是又想到一个自己的问题了所以想开了,但你的意思我的确没太明白。
yijun 说:
不是,你没懂我的意思,我是指修行人所指的灭寂,是指临死那一刻,终止生命,是缘于被动的关机,还是缘于自己心念的动作。
见小曰明说:
哦。。。。所以那叫圆寂啊?他自己想死就死了?哈哈哈哈,那他为什么想死啊,活着不挺好嘛。
yijun 说:
是的。但不是想死。是对自己生命很敏感,这架机器走不动了,就知道时候到了,然后主动安然地关机,顺天命而已.而不像一般人,内心充满留恋,不想死,不想死,然后被迫关机。
见小曰明说:
明白了,感动。。。。对自我的感触得到何等精微的程度啊。包括吃个东西进去了,身体有什么反应和变化,平时有什么反应和变化,时时精微的感受到。才会知道,什么时候是大限已至。
yijun 说:
对于狗来说,吃到好吃的,就只是连声说好吃好吃;对于人来说,吃到什么会感受到那个东西对身体的作用
见小曰明说:
恩,还真是,吃青菜就感觉清爽,肉会有浊气,虽然好吃。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