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注释(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一个显然的物理化的描述出来的流程:感于物->心动->形于声->声相应而变而成音->遵照音而让其他发音物体包括声带和乐器都动起来,而产生最终的乐。
物,指一切可构成你的对象的东西,因此并非仅指物体。
心,指作为主体的自我。
动,相对静。
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声音。
音,呼应内心感动而发出的声音,最重要的,声音的相互应与变,就是指音乐发生心理上声音线性序列的内在逻辑,遵此逻辑,而产生音。至此,音还只是一个抽象的音阶上的物理概念,这样的音,还必须靠声带和乐器来实现,而声带和乐器的实现是什么?是人类的行为,而这个行为本身,才最终产生和构成乐。这个乐,开始赋有了人类心绪情感的涵义。所以,音和乐,是两个需要分离的概念。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然后,再反过来说。从我们的情感,到音乐的生发。
大体上,可以分出最粗略的六种感受:哀、樂、喜、怒、敬、愛。由这六种感受而生发的音乐,各有其基本的格调。
这里要紧的一句话,“六者,非性也”,就是说这六中感受,并非我们的本性,而只是我们临时或当下,与物的交互感受,而这种感受,在我们的观念里面,是必须纳入被审视和治理的范畴,而这个治理的方法,甚至是全面,由个体内心直到社会及统治。即:禮、樂、政、刑。乐,在这里四居其一。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閒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声音之道与政通,这在今天要认同,似乎有些困难,其实不然。
因为,一个社会的流行音乐,是直接反映社会心理的,只是这个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的层面,比一般所谓的社会心理,更为深在。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乐记》写作的时代,人群规模尚小,群体中个体的个性化空间尚不如现代人的可能性大,也因此,在那个时代,音乐的表征能力会更明显。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声、音、乐,在这里做了更深刻的区分:声,是动物皆能够接收的信号;音,是人类开始有的感情表达;乐,则属于人类心灵的运用,知乐,就是知道如何运用人类的此一权能。然后,由乐而抵达礼,禮樂皆得,謂之有德,最终臻至德。
因此,这里同时也给出了一个人类修行的道路。

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致味也。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以上面阐述的原则,就可以知道,世俗常常误会禮樂的本义,这里固然是针对那个时代的具体现象而言的,但“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的原则却是亘古难变的。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惑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為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惡,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

进一步,这里很清晰地阐述了从个体心理到社会心理的潜变通途。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是指人的基本状态,一个什么都没启动的状态。
惑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把一个基本的人扔到一个环境中,人与物的交互作用就开始了,因此这个动,是人性的属性。
物来了,开始认知的进程,自然就产生具体的好恶。什么是好恶?就是组成你的情绪或情感背后的东西。
然后就是最要紧的情况:好惡無節於內,再加上,知誘於外,再加上,不能反躬,就会导致,天理滅矣!
好惡無節於內,就是情绪、情感、不知道节制地喷发,或者说倾诉。常常,这种喷发,是被世人评鉴为艺术力量、或者艺术内涵的,现代或者西方的艺术观念里面,惘然没有节制的概念。
知誘於外,在现代或西方的观念里面,知,也是中性的、不需要价值评判的,只要是知,就是力量和内涵的表达。但在我们的观念里面,知,同样是一个需要反观、需要超越的范畴。
所以,最后是反躬,就是我们超越凡尘的最后的路、唯一的路。
不能走上去的后果是严重的,天理滅。
天理,这是一个如此伟大的观念,只有当你把天理所表达的气概,和西方的类似地位的观念来做比较,也许可以体会得到。
夫物之感人無窮:纵肆于物之感人,乃是由于人在生理的层面,被感动可转化为一种享受,常常,我们沉溺于感动,而忘记了领悟的职责,就是因为,我们贪于享受。例子:我们不懈地搜求(创作或收听)新鲜的音乐,重复某类的感动;我们极致化对色彩与光线的追求,甚至动用技术的手段;甚至,我们制造出毒品,强化某种感染;...
而人之好惡無節:感动、情绪、情感,常常是被无条件推崇的,甚至,是被人靡费无度地加以堆积的,因为所谓的艺术,常常就是指在那个单薄的层面上狂肆而为。
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意象上,这句话就是描绘一个无止境吞噬外物的人,因贪婪而失去对自身正当位置的省视。因此,进一步可以说,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
单纯个体的对于自我内在的无节制,这样一种态度,就必然会铸造整个社会的心理层面,并进而决定社会的更多层面,於是有悖逆詐為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惡,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试看今日之世界,如果不是强行以法律和妥协政治画下底线,如果不是以社会福利平抑社会不公和不均,岂不就是这样的结果?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基于以上的原则,如果你是一个政治上的统治者,会如何负起管理社会的责任?归纳起来,就是禮樂刑政四个方面。当然,在今天,社会的尺度变大了很多,具体的操作会变得更为复杂,但原理还是有效的。只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尊重个性,需要新的考虑。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