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典世界答guo之问题

针对 http://krsna.lamost.org/engine/node/734
guo的问题不错,是:
问题一:
对光和力的古典理解,皆有几何学的方式,这意味着什么?
为何是几何学的方式而非其它?
问题二:
中学遇到“力”的概念。老师不作任何解释提出一个“力”的概念,仿佛真有“力”存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我觉得有些突兀。
牛顿是如何提出“力”这个概念的?或者说,力的概念的如何有的?我相信,在力的概念背后,隐含着一种面对世界的方式。
问题三:
为何说光的“相继运动”而不说光作“直线运动”?

略答如下:
1,几何,概略地说,反映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大的方面,因此,人类对于物理世界的认知,首先就是以几何的方式,对于力和光,这类日常世界非常显著的现象,也就是首先以几何的侧面来看待相关的现象。
更截直地说,几何,是动物对于这个世界最起码的反应。也因此,几何是人类生存于此世界最初的认知观念。

2,力,首先是一个质朴的日常观念,正因为其质朴,所以一开始是充满含混甚至逻辑冲突,最典型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力的观念,他把一切“非自然的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所谓非自然,就是人力干预的;而自然的,就是无人力干预的。因此下落的雨滴飞石都是自然运动,扔出去的石头和泼出去的水就不是自然运动。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力,直接来自人的关于发力的日常感知。这个观念要普遍应用,很快会遇到逻辑冲突,只是在神圣旨意的压力下,那些冲突被回避,一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才在一些明确的公理下澄清了力的概念。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力的概念,反映的就是直接的日常观念;在牛顿那里,力的概念反映的是因果论的世界观。

3,光的现象里面,首先可以被观察到的,是存在一个因果关系,就是任何光的现象,总有一个作为原因的光源,我点燃了蜡烛,才会有被照亮的现象。在排除掉光的即时传播图像后,这个因果关系给予人的自然结论,就是发射的观念,然后就是光的传播的观念和光速的观念,基于此,最谨慎的下一步,是得到光的相继运动的观念,然后还得再多加一些东西(直线-这是一个很强的几何约束,而不是物理约束,物理的对应约束,是光程最小原理。),才有光的直线运动。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