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认知功能环节的记忆

下面是关于记忆的一些片断想法,留待此后再给出系统阐述。
——————————————————————
如果时间可以看作是认知的一个维度,那么记忆就是一项基本的主观认知功能。
但相比于视觉与听觉,记忆是处于下游的认知处理环节的功能。

记忆与自我

1,真实自我感是基于全部过去记忆的。
病例:GR因左叶丘脑创伤突然对过去失忆,同时对正发生的事情也记忆困难,即同时患有退行性失忆症(retrograde amnesia)和前行性失忆症(anterograde amnesia),导致其作为一个名画家丧失真实自我感。1年后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局麻、意识清醒、躺在病床上时,患者突然想起25年前他的一次做手术的类似场景和感受,由此而引发其对过去单个事件的记忆的陆续恢复并重组为对自我的感知。但其前行性失忆症症状一直存在。

2,在构建自我感知的意义上,人的记忆本质上不同于机器的存储。在感知受到记忆处理的态度的决定的意义上,亦不同于机器。

3,昨日去首都博物馆看了《古印度雕像展》,是公元前几世纪到18世纪的雕像,古代主要是石质,少数近代小型的铜质和木质,主要是神话宗教主题的角色。问题是,发生在昨天的为时几个小时的观看事件,那些作为被观看对象的雕像,给今日乃至以后的我留下的记忆是如何的?显然,这个记忆内容是属于我的自我范畴的。

4,对直接感知的处理,一定或者必须有记忆的环节。这时就存在一个处理的态度的问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记忆状态:可被检索的,需要联想的,需要推理的,可被点燃的,延伸至现场情绪的,...甚至可以说,不同的记忆态度,决定了几乎完全不同的记忆类型。

5,意义的记忆与形式的记忆
象棋高手能够在5秒之内记住一个多至25子的残局,但对同样子数的随机棋局的记忆能力则与普通人无异。
通过不断测试对数字串的记忆,被试可以做到在看一遍之后记住一个80个数字的数字串,但同时对一个超过8个的字符串却无法记住。
自闭天才症患者(autistic savant)的记忆优势的对象是特定的,也即记忆优势的前提是,其对该类对象具有特定的理解方式。凡是不能按照此理解方式加工的对象,则不具有记忆优势。

6,因此出现一个互反馈的命题:已有记忆是我们下一个意识的基础,任何记忆都经过我们的意识加工。

7,一个应用:上古历史正是那个时代的承传者的记忆,那种记忆是经过了承传者意识加工的。

8,有人把编码(encoding process)作为记忆得以进行的关键环节。从编码这个词本身可以看到一种类比,而这种类比并不能导致该概念具有更清晰的内涵,使得我们毋宁说,所谓编码就是一个赋义过程,而不是类似计算机概念的形式语言翻译。

9,如果所谓的机械记忆(对记忆对象形式的记忆)其实根本还是基于编码,或者使用我的概念,赋义,那么语义或者说涵义,才是记忆的核心所在。

10,如果认为所谓编码,或者说语义,或者说记忆,是对应着一种神经层面的组构,或者所谓记忆痕迹(engram),是幼稚的联想。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什么是记忆的对象,也就是说,所谓记忆,被我们记住的是什么?显然记忆对象是多种类型的,那么问题就先从记忆对象的分类开始。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