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采开始,因为尼采是揭举以哲学超越宗教大旗最著的人。
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尼采的关键词是:Der Wille zur Macht。中文的翻译有“权力意志”、“强力意志”等,我个人认为,更好的译名,可以从这条路【强健,是第一要务】上去寻找,或者比较两者,会是饶有趣味。暂时,我用强健意志。
先看尼采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关键词的。
在他1886年9月2日至母亲与妹妹的信中:
尼采 wrote:
在今后的四年内,我准备起草一部四卷本的主要著作;这部著作的标题就令人敬畏,《强健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为此我需要一切,健康、孤独、良好的心情,也许还需要一个妻子。
尼采真是很可爱,说出了和我一样的心理 Mr. Green
相比之下,在1884/9/2他给朋友的信中说:
尼采 wrote:
我已经制定了一个图样,在其中勾勒了我的哲学的轮廓;今后6年我就要致力于详细落实这个图样。...苏鲁支相较而言只具有完全个人的意义:它是我的“修身读物和激励读物”-而对任何其他人来说,它都是模糊的、隐蔽的和可笑的。
然后我们来看,尼采的强健意志,是什么东西。
如果,我们只是给出一个定义,说,这就是尼采所谓的强健意志,那会是显得粗鲁的,所以,最好,让我们尝试跟踪尼采对这个概念的认知过程,而正是这个认知过程,使得我们可以用来反省,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不足,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尼采,足够代表整个西方思想历史的顶峰。
首先,我们不妨注意到尼采所习惯使用的一个思辨技巧:否定。
似乎是和玻尔不约而同,尼采显然也意识到了,对于一个深刻论断的否定,通常也是深刻的。 Mr. Green 尼采在追踪整个哲学的传统时,...莱布尼兹、康德、谢林、黑格尔、叔本华、...惯常的封喉一剑,就是否定,针对要点的否定。然后,再来看,这个否定是否具有更好的涵义。
例1,叔本华认为艺术的本质为Quietiv des Lebens,生命的入静。因为从叔本华切身的经验而言,他所体认的生命常态就是痛苦和躁动,而艺术之所以能够安抚此生命和心灵,乃是经由生命的入静之途径。
尼采否定此一看法,翻过来认为,艺术是Stimulans,一种兴奋刺激物。因为,在尼采的经验体认中,艺术所带来的敏锐性导引他体悟到了存在的生动性,而缺乏艺术刺激的生活,会令他消散于平庸感。
例2,在西方传统的对于什么是真理的理解背景下,尼采在《强健意志》里说,“真理,根据我的思想方式,它未必表示谬误的对立面,相反的,在最基本的情势下,真理仅仅表示身处各种不同谬误之间的一种立场。”
可以看到,尼采经由此否定的辩驳,看到了事务的更多些的内涵。
对于意志,尼采有同样的收获。
谢林在1809年发表的《论人的自由的本质》说“在最终和最高的意义上,除了意志之外更无其它存在了。意志就是原始存在。”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