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俱乐部的一次聊天,主事者孙涛要我写下我所说的,本来只是信口随兴而言,不值一记,但他们的惯例是要记录,只有勉为其难,想到多少算多少吧。
按照我的记忆新鲜度来写。
1,刚开始是一些泛谈,我要Jake具体谈一个他最熟悉的来自真实物理世界的研究对象,他介绍了他所了解的生态系统复杂性问题:能量流的问题。
对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似乎是已经有一些有趣的结论,是关系到一个生态系统有意义的特征指标的。例如流动速度,效率最大化,等等。(以后最好是找个有黑板的地方,便于条理化介绍,所以我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记忆,关于那些指标。)
我
的问题是,假设指定一个物种内容明确的人造生态系统,不管是能量流还是其他什么,都是完全明确的了,然后向这个系统增加一个新物种,会对这个系统的指标带
来什么变化?因为我的意趣是,真实的进化,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进行的,新物种的出现,肯定是带有显著的生态意义的,那么这个生态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地
方?作为新物种产生的诱导因素?作为整个系统的某些指标的自然演化?特别的,是一个占据新的生态位的新物种,总觉得是一种必然性在里头,一定有些来自生态
系统本身的约束条件,塑造出我们可见的生态系统。
Jake的回答是,一个生态系统确实是有向外扩张,增加新物种的倾向,(这个倾向是由哪些结论、如何表现的呢?)...
有机会得进一步深入考虑这个问题。
2,就东西方哲学与科学的主题,季燕江提出了很好的问题:
不
管什么样的哲学思想,甚至包括带有东方色彩的冥想内省式流派,在西方都出现过,或者说,各种思想元素,包括科学,都在西方历史进程中竞争下来,结果就是现
代西方的主流与它相应的话语权系统。相对而言,东方缺乏一些元素,例如基督教那样的宗教,科学,哲学,这些都或者完全缺乏,或者非常弱。所以站在今天的立
场,东方只能是先把自己所缺乏的元素尽量全面地吸收过来,哪怕是翻译,然后再把西方角度看东方传统的内容也都拿过来学习,因为西方的主流视角,已经审核了
人类几乎全部的精神遗产以及物质遗产,我们作为很多元素的缺乏者,只能先全盘拿来,然后,才有机会建立自己的东西。
季的诘问非常具有挑战性。确实,在表述的层面上,西方的那个主流学术话语圈,已经竭尽所能地审核了几乎全部东方的产物,这样我们作为东方人,一开始就面临这个压力:如何审核西方主流学术的成就呢?
我当即的回答是,这种交谈应该是对称的。西方现有主流意识已经做到了全面审核东方,那么我们同样需要以东方的立场,或者换一个更精确的说话,不把自己局限在地理因素的说法,就是以精神体证的立场,来审核人类的全部精神意识产物。
然后,我提到了自己的一个小计划,就是以一个现代主义的角度,也就是人类既有现代成就的角度,来重新阐述我们的精神传统,从道、儒,到佛。
鉴于季的一个认识:所谓哲学,无所谓进步,因为西方传统的哲学已经占据了全部的地盘,而相对的是,科学是具有不得不扩张的属性。
我
的解说是:所谓哲学,是人类思维权能的一个极限领域,这个思维的权能是存在一个边界的。当然,如果你完全只是使用思维的权能,你所能够感受到的边界,就是
所有哲学思想不得不触礁的地方:它的基本概念,正是那些基本概念的深入程度,决定了其整个哲学大厦的规模构架。你会知道,走到一个地方,你只有止步。这就
是哲学的实况。
但是,一旦你学会具有超越思维的更多的权能,你将更清晰感受到哲学的边界,或者说,语言与思维的边界,这时,你就进入了东方传统的证悟之境域。
所
以,我的结论是,纯然自限于思维,要穷尽所有的可能思维领域,并不是很难,这就是所谓哲学的困境,所谓哲学至今已经难于进步的原因,尽管,已经出现很多的
问题,是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出现的,同样是过去的哲学所从未遭遇过的。当然,你尽可以称之为科学问题,因为它已经大体有了物理对象作为问题的依托。
那么,我可以做到,基于一个超越思维的境地,来自由审核全部的哲学与科学。
3,Jake提到有人从复杂系统的角度,从事虚拟社会的模型构建研究,我提出一个问题:
历
史的实质,就是一些人的自行组织,以便于适应其生活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以这个视角,来构建历史的模拟:从1万个人的规模,逐步发展到10万,百万,千
万,...唯一的变量就是系统的数量规模,但在一些规则下,这个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东亚大陆上的中国这个社会,是具有与众不同的
稳定性的。(季燕江反驳说,中国按照朝代来算,并非具有特别的稳定性。我回答,不能按照朝代来衡量,因为朝代并不具有结构意义,应该去看更有结构性意义的
指标,例如,中国的行政区划,从村、镇、县、等等,一直往上,这个行政区划,不管什么朝代,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个就能够说明中国这个社会模式的稳定
性。)很常见的一个解释就是,中国社会的农业属性。那么,如果,我们以建模的方式,以复杂性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个历史进程的话,我认为,是可以找到很多有
意义的系统指标,是以往的所有历史学家,所无法抓住的。
4,还有一些小玩意,回忆...哎,下次孙涛准备个mp3,或者手机都可以,录音再整理,不就完事么~~~~
5,给孙涛出了个题目:细胞里面所谓蛋白质的功能,是如何通过实验的逻辑来界定的。
因为我的意趣所在是,这个是要从大分子层面再往上走一步,必然是一个功能的理论生物学的关键之所在。我们必须清楚了解蛋白质功能,或者一般大分子功能的判定准则,才能揣摩功能如何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生命的系统的直观概念。然后,才有可能考虑理论进入的方式。
补充个照片:
从左至右:我,季燕江,jake,孙涛。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