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基本问题,何谓经济好?
我的朴素理解,就是先看一个简单封闭人群:
1,如果这个人群每个人都有工作,工作的成果又都被别人所享用,也就是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浪费保持在一定额度下;
2,这个人群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技术能够有条理地进入经济系统,从而有效改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以上两点,是核心构架,也是我看待经济现象的出发点。
上述两个出发点,可以说是构建了一个经济体系坐标,横坐标就是第一条,一个稳定、有效、浪费小的生产-消费系统,竖坐标就是第二条,籍由技术(包括生产技术与服务技术等各种软硬范畴的技术)而获得纵向生长的可能性。根据这个坐标,就可以给其他所有经济相关问题和概念予以定位。
比方说“什么是财富?财富来自于什么?”。
在这个坐标系里面,财富,就是在上述坐标空间里面,具有流动性的价值,而所谓价值,就是上述坐标空间里面所发生的交换所赋予被交换物的抽象量。所谓流动性,就是在该坐标空间,既可以横着走,也可以竖着走,反正得具备通过交换而转移的属性。横着走,就是单纯的生产-消费系统里面的交换,竖着走,就是技术投入导致的价值产生。
财富来自上述的流动。当然,财富有两种,正财富和负财富,正财富就是挣了,负财富就是亏了。但两者,都产生于上述流动。
上面我定义的经济系统的坐标空间,其中的任何一点,是什么呢?
是这个人群里面任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先不考虑作为人群必然有的分布现象,那么就不妨抽象出一个典型人,作为一个均值,他的生活方式。
假设这个典型人,就是吃大米,蔬菜加10分之一的肉食,住砖瓦平房,不享受自来水,有简易土路,所拥有的生产工具,就是手工农具,有几本书看,除了邮寄信件,没有其他通讯方式。那么,具有这个典型人的经济系统,就是中国农业社会时期的典型状况。
对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可以抽象出类似的典型人,以其生活方式,作为其空间的点。
国富民富,仍然还只是属于我上述生产-消费系统里面的一个指标,实际上,这是一个依赖于时代技术水准的指标。
例如,假设一个国家每人每年都有1吨大米,100丈棉布,10平米瓦房等等,相比另一个国家,每人每年500斤大米,5套新衣,10平米楼房,1台电脑。那么比较这两个国家的两个人,谁更富有?
办法很简单,就是归结到货币,看这两个人所拥有的实物,折算为货币,分别是多少。
马上问题就来了,一台电脑应该换算为多少斤大米呢?
所以说,财富与技术有关,所以,我把技术发展单独算一个坐标。
新评论
13 years 1 day ago
13 years 1 day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