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理性?

何谓理性?大概这样几个要素:
1,抽象能力。
只要是能够基于原始感知,而抽出概念,就叫抽象能力,例如,不必掰手指头就会数“1,2,3,。。。”,也叫抽象能力,并不是非得要做高深玄妙的东西,才叫抽象。
但是,上面的论述,也说明了抽象能力是可以分等级的,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越来越抽象了”,不同的抽象行为,是可能处于不同的抽象层级的。
如果一个人不掰手指头就不会数“1,2,3,。。。”,你可以想象他具有理性能力吗?所以,理性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具有抽象能力。
那么,既然抽象能力本身还是分层级的,理性能力是否跟抽象能力一样,相应地也分层级呢?
当然了。一个人不必掰手指头就会数“1,2,3,。。。”,那么他的理性能力肯定比不掰手指头就不会数的人要强,相应的,既然还存在更高层级的抽象能力,那么,他的理性能力,就有可能比具有更高抽象能力的人,要弱一点。
所以,我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抽象能力是理性的一个基本要素,抽象可以分层级,相应的,理性能力,也是分层级的。
这样一来,对理性的分析任务,一部分就得落到对抽象的分析上面来。

抽象的一大要素,是对事件的照映。放在科学的语境中,就是对实验事件的充分洞察;放在历史的语境里,就是对历史事件的充分同情之理解;放在修行的语境里,就是对实在的充分证悟。
事件,event,可以看作是实在世界的基本单位。
例如,一粒石子在那里。就是一个事件。一粒石子从脚边飞到树底下。也是一个事件。这两个事件可以是同一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其之所以成立为一个事件,端只在于作为主体的我,是如何观看的:成立,就有了意义;不成立,因为没有意义。
但是,最重要的是,是否有意义,只与我是否幸运有关,而与是否实在无关。因为,所谓有意义,只是表明,自我接触到了实在。一方面,这是一个高度私我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可实现的判断。因为,这个意义,必须通过实现,予以自证。
而所谓对事件的映照,就是这个意义的呈现。

我们大概都有这个经验:简单的事务,我们比较容易领会其意义;复杂微妙的事务,我们比较难以领会其意义。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的抽象能力,总是在制约着我们。
至于抽象能力的改善问题,是另一个论题,此处不论。

2,逻辑能力。
逻辑,本质上就是实在世界对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的锻造:你只能去接受实在世界的锻造,成型;而不是你去锻造实在世界,让世界按照你的臆想,成型。
这个锻造的过程,绝不是一步到位的。这是很显然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有的经验:我们的逻辑能力,是需要逐步发展的。
所以,逻辑,作为我们的思维型式,不是被锤一下,就完工,也不是被锤1万下,就可以完工。实际上,和我们的抽象能力一样,是一座永远没法完工的工事。

有人会反对,我们学好了形式逻辑,并且严格按照形式逻辑来思考问题,甚至,我们学好了数理逻辑,并且严格按照数理逻辑来思考问题,不就是完工的工事了吗?
我要说,如果你真做到那样了,你无非就是把自己,一个人,给贬抑为一台计算机了。
逻辑,一般的定义,是可计算的逻辑;我这里所说的逻辑,还包括原则上,尚不可计算化的逻辑。因此,在我的定义里面,逻辑,类似于抽象,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是对应着人类正在、未来不断演进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范畴。
因此,在我这里,逻辑与抽象的差别,只是在于,逻辑相对于抽象,是元语言范畴上的,是型式化的;而抽象,则是具体进行的内容的思维。

所以,不止是抽象是分层级的,逻辑,也是分层级的。

总结起来,理性,就是抽象与逻辑的协同作用了。
只是,既然抽象和逻辑都是分层级的,那么,我们一般的所谓理性,其实可以很泛。例如,只要讲究一下分类,讲究一下因果律,讲究一下对全称量词的谨慎使用,讲究一下名实是否相符,...大体,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理性的态度了。

举个手边的例子吧。
也谈科学中的政治正确,我写这篇文章,起因于格致上的一位作者的文章,他情绪上反感科学中的“政治正确”,因此而有些感慨,但此文引起了很多争议,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很敏感,其中举的例子,都是科学界非常敏感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反对那些问题的政治正确,在理性方面是有纰漏的。
例如关于黑人是否智商有差异的问题。他的论证,尽管只是简单一想,就充满了理性的纰漏:要比较两个人种的智能,先得告诉我怎么比较法。在没有这个比较法出现之前,就不要谈论假定的比较结果。这是基本的逻辑理性。
发现DNA螺旋结构的沃森也有类似言论,但他应该知道,那只是他的情绪性言论,而不是理性表述。

当然,这些还只是基本的理性,或者说,初级的理性。
既然抽象和逻辑,都可以更高的层级,我们有必要期待自己,更高的理性。
然后,那最高的理性,必然要走入寂静之境,走入精神的修行之道。这就是我在理性何以是困难的里面所表达的。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