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志的生灭

心志的生灭,不管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一般我们所能够遇到的最艰难困苦的问题,正是,心志,生不起来。
一般最令我们激动奋发的事情,就是,心志勃然而生。
然而,心志,常常都是,生,而后,灭;每一次生,都需要足够的等待,甚至,陷入等不到的绝望。

所以,我们承认,心志,是我们修行最困难的课程之一。
所以,我们需要集中智慧,来看清楚,何以心志有生灭。

先看灭。
最常见的灭的场景,就是日常生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常生活简直就是一个无边的泥沼,千千万万生灵千千万万的心志勃发后,咕嘟冒个泡,攸然寂灭。

中国古老的舜帝传给禹帝的一个遗教: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就是要他每时每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为何?就是因为圣人深知,应对日常,唯有如此,才能不堕入心志生灭无常之困苦。

日常何以如此?
假设心志可以比喻为一头强悍的大象,那么这头大象,其实很容易被一只蚂蚁突然吃掉。而所谓日常,就是一堆蚂蚁。
那一只只蚂蚁,就是我们日常里面密密麻麻堆积的小念头,及其背后的享受,也被人称为“习惯”。

每一只蚂蚁,单独拿出来观赏,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自然的,无害的,合宜的。
因为,几乎每一只蚂蚁,都是我们过往生命里面,沉积下来的合理而有用的反应。
这些小念头,常常是以联想的形式,勾连在一起,一旦起个头,就绵绵不绝,席卷而来,瞬间肢解吞噬掉,最庞大的大象。
联想,是人类的基本功能:端起一个茶杯喝茶,你会联想到这个杯子该洗洗了,然后联想到某次洗杯子遇到的某某,...不出10秒钟,你就已经从喝茶解渴处,飘飞到了10万里以外了。
人类放弃自己的联想功能,是不可想象的,必然会导致人的行为能力的极大受损。
但是,人类面临的问题是,在生理体制上,承受着西西弗斯的惩罚:我们总是更习惯于生存于过去的习惯中,对于新生的高等能力,则难以构成新的习惯。
过去的习惯,就是过去生命成长过程中,成型的一些有用机制,例如情绪、好恶、性情、兴趣、...
新生的高等能力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心志,新的志向,新的气象,新的领悟,...常常是更高等的精神能力,不然,怎么会被称为人的进步呢?人们修行的指标,不就是要获得这些吗?

人类精神进步的逻辑进程,是一旦新生高等的权能,必须以此权能,驾驭相对其低下的权能,否则,该新生之物,又有何生长的意义呢?
我们生理体制上所承受的西西弗斯的惩罚,就是,我们的日常,当然是过去积累着的权能在起作用,新生的高等权能,要全面驾驭这一地鸡毛,是“新生”之外,更艰苦的一项工作。

如何驾驭?是另一桩深密的智慧事业,此处不谈,先讨论完心志的生灭相状。

表面看,这里有一矛盾:新生的心志,勃发盎然,必然是给人带来美好感受,必然是人所乐享的,何以常常悄然消失?反倒是日常庸凡,是你沉湎最多的场景。
无 它,我们普遍的生理-精神体制,就是一盘沙子。每一粒沙子,就是我们的一个个小小动机与行为。沙子与沙子之间,并没有太强的协同。我们偶尔冒出的心志、领 悟、气象...,就是这盘沙子中,偶尔会出现的金粒。问题就出在,即使这里那里偶尔冒出几颗金粒,并没有太大地影响其他地方的沙粒,仍其为沙粒,仍其为沙 粒的秉性。所以,刚才你可能还奋发要如何如何,现在这会儿你觉得饿了,要弄点好吃的,于是开始盘算吃什么好...这一模式,正是反映了,这一盘沙子,缺乏 整体性。而所谓“时间使人沉沦”,无非就是悲叹于这沙海的浩瀚。

这一实景,看清楚了,答案也就不难得到了: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心志的生发,仅仅是一个开头,更重要的事业,是如何以此心志,倾注到整个沙海,使其,使我,成为一个整体。

心志的灭,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受到打击,遭遇挫折。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你的心志,不纯净。

最常见的心志污秽,是成就心。等而下之者,是功心、名心、利心、...就不用谈了。
这里只说成就心。

成就心何以是污秽呢?寻求成就,有何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单纯的逻辑错误。

何谓成就?任何人都能回答此问题,那就是给出一个描述:于我而言,如此如此,即是成就。
所以,成就,只是一个 被人描述 的 结果,而且,还是你未获得的结果。如果你描述的是你已有的,那是更为庸凡不堪的心理现象,此处不论。
那么,一项未来被人描述结果,怎么能够实现为你此刻心志实况呢?

如果你没看懂我上面的诘问,请盯住其中的黑体词汇,多想一想。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一个类似于2个梨子不等于3个舌头的逻辑问题。
“成就”的两个重点:
未来的结果,不是此刻的实现,而是虚构置着的对象;
被人描述的,不能成立为你主观自我的对象--若果实现,我就是它,我称之为成就?

而心志的要点呢?则是对自我实况的驾驭:你振奋起来了,就是因为你被你的心志驾驭着,在改变整个身心状态。
心志,无法有半点虚置:你沮丧地躺着,高喊一万遍的“起来、起来、起来...”,是心志吗?

成就心,心志,一个虚,一个实,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如果说,以成就心替代心志,首先只是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其后,尚有更严重的后果,是毒害其精神权能,最终,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必堕入成就的彻底空虚。

再说生。

心志,本质上,其实就是自我最高等的部分,对相对其低下部分的驾驭。这一驾驭的权能,就表现为我们平常所谓的心志,或信心,或气象,或意志,...还有其他一些称呼,不胜枚举,都是同一个意思,只是使用它们时,有不同的倾向。

既然是驾驭的权能,何以有生?
这是一个值得奇怪的问题,因为,问:为何一辆汽车会新生一个驾驶室呢?就很奇怪。汽车出厂时,就应该有驾驶室的。
遗憾的是,人类出厂时,并不具备稳定而精良的驾驶室,那需要他在漫漫人生路上,自行装备。没办法,我们的进化目前只到这个地步。
所以,才有“心志之生”这一场景。

生,是相对于灭的。
灭的典型场景,是日常生活,那么它也必然是,生的典型场景。
感谢文化的积累,使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里面,并不缺乏大量的提示:英雄的故事、伟大的事业、智慧的成就、完美的形象,幸福的生活,...骑着仙鹤上扬州做州府老爷,不也是很常见的提示吗?
所有这些,都提示人们,有必要在除了呼吸、心跳、进食...之外,还想点什么,做点什么,...
于是,人们的种种力量和功能,都得调动起来,运行起来,才能具有有效性。
心志之生,就是在如此嘈杂的背景下,出现的。
而心志如此之生,也就注定了,其灭。

何以故?
佛家讲究因缘,任何心念,都要追溯其因缘,才好看清楚。
如果,我今天看了一场电影,深为感动,因而奋起立志,要如此如此。这就叫因缘,这一因缘决定了,此一心志,是新生的,但本质不是属于自我的。
实际上也是,所有人应该都有如此的经验,就是任何此类攀附向慕因缘的心志,都是注定会灭的,差别只是在于,有人屡灭屡生,有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懒得再生了。

所以,日常生活中新生的心志,都只是一些汽车厂推销员送给你的试用品驾驶室,用不了多久就会要坏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慢慢寻找到一个更正当的态度,来解决自己的心志问题。

对于送上门的试用品,倒也不必扭捏拒绝,把自己换到一个旁观的角度,观看自己试用的效果与机制,同时,启用自己的智慧,自制。
这是一个可以说得如此轻巧的策略,难点在于,学会有能力旁观自己,学会有能力自制自己的高等权能。这,都是修行的必修课。

还有一种生的场景。
就是深自思维,纳定心神,唯此必行。作为一个深思熟虑、多番反省之结果的,生。
这就是一般所谓的自制的大体情状。

进入此一开始自觉的阶段的人,还可以分为3个阶段:
需要外部的触动;
不需要外部的触动,但需要内在的触动;
内在的触动也不需要,一转念就可掉头而行。

一般人需要有足够的困苦积累,步步修行,才能走完这三个阶段。
但是,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因为,即使因此因缘而生的心志,仍然可以随意走失。

何以故?
这是由心志的本质所决定的。
所以心志的真相,其实是生生不息的,是无生无灭的。有生的心志,必然有灭。
只不过,足够的修行,能够使得人,最终建立其自己牢固的最高权能,足以真实地驾驭自己的完整身心。
如此,心志,才是于起身转头间,应声而有的。

言有未尽,义有未尽,尽无可尽。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