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之基,步伐为要。
练习步伐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份。理论部分参见运动系统的智慧。
练习的方法
1,第一节课。
平常走路,若行水中。小腿骨头迎面要有恒常感受到阻力的意思,而脚背若于空中平滑穿行。
小腿这段重点抓好后,向下,是脚踝和脚,向上是膝部、大腿、胯部,都随应小腿而动。当然,这个随应是需要一定积累之后才能做到的。
如此,积累久而久之,可进入第二节课。
第二节课:迈方步。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京剧,当锣鼓东东枪枪的时候,大花脸在舞台上怎么走的?那就是迈方步:伸出一腿,伸出时脚尖上挑,缓缓略带前蹬之意,蹬出后悬空稍加停顿,然后重心前移,悬空的脚落地,等身体全重落于该脚,后脚起来,像刚才那么蹬出。
要点,是悬空之脚要尽量有所停顿,就是全身有一个凝冻的时候,这时候初学者常常身体会摇晃,单脚发虚,那就需要你去尽力体会沉气静心的感觉,才能把这个方步走稳了。
然后,就是行走的节奏,一缓一移,昂首阔步,旖然而行。
第三节课:听风步。
迈方步是筑基只用的,其结果会是你可以走得越来越慢,越来越稳。但这还只是皮相,接下来,得进入内修的阶段。
内修的第一步,是听风。
所谓听风,是指腰胯以下,直到脚尖,每个可以意支配的地方,都处于松与随的状态,然后你的意念,就是滑过空中:
提胯-滑过空中...
摆大腿,滑过空中...
送膝,滑过空中...
...
你的每个部分,都在静听,风息。
这时,你怎么一个姿势走,并不重要了。
形意在步伐练习中的重要性,要怎么强调都不过份。
当然,我并不是说,形意在上肢练习中就不那么重要,只不过相对而言,一般人对于上肢的练习,多少都还知道一双手臂可以怎么个动法,至少,你可以用双臂做广播体操是不是:)
但,对于双腿,除了柔韧性锻炼和行走跑步踢腿,还能怎么动呢?这正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
整个问题的答案,都在“意、气、神”里面。
双腿,由于平常都承担了支持身体与行走的任务,所以一般人根本无暇顾及双腿的自我感知,对于双腿双脚的自觉意念,更缺乏意识,要使得双腿双脚松弛下来会很困难。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步伐练习中形意的第一重要性。
在传统的做法里面,下一步,该是练桩功了,但传统的做法都是面向技击的,我们现在意义不是很大。所以替代的做法是:
任意地形的地面上,以半曲膝关节成半马步形为主,随意行走,或急或缓,腰部挺直,肩部舒松,两眼前视。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