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作为基本技能的哲学
当“宇宙”与“精神”这两个对象,开始被严肃地纳入科学的研究对象范畴,那么传统的所谓哲学,就必须开始成为现代任何领域的严肃研究者的基本技能。
但是,传统的哲学,要进入技能的范畴,就必须籍由对过去传统哲学的精简和超越,才能好用。
所谓精简,就是得厘清“宇宙”与“精神”这两个对象下面,其他相关范畴的理路;所谓超越,就是得认识到过去哲学对于这两个对象的力所不逮之处。
最重要的是,既然是作为技能,那就必须得在实际工作中发展,而不能指望依靠传统的思辨途径。
我相信,这必将是哲学在21世纪的唯一有效形态,因此,我称之为新哲学。
【例】
1,观察或描述,如何面对不得不包括自身的局势?
这早已不是单纯抽象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考虑宇宙的视界或者是显微镜下的介观量子效应时,不得不在计算中予以考虑的问题,是一个散发着钢铁与泥土气息的问题。
2,经典数理逻辑里面致命的自我指称,是如何在人类意识当中实现的?
哲学作为基本技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 数理逻辑;
- 人类行为与心理分析;
- 自然认知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
- 面向精神的哲学。
如果我们要建立新哲学,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开始着手。
传统哲学
按照一类古典学人的看法,哲学被认为是古希腊的创造物,也因此,依循古希腊既有之观念与思维的后世思想,也被认为属于哲学;相形之下,不属于该语境的观念或思想,则很难被纳入哲学之范畴。
但,这只是由于一个简单的思维障碍所导致的错误。
明代禅师紫柏:
呜呼!五欲之重,莫重于睡。故睡重者,虽西施唼其唇,春雷奋乎地,不知声色为何物。夫声之与色,此众人之常习也,及乎睡而声色当其前,有眼不见,有耳不闻。由是观之,则睡酒之醉人,较其余醉,其庇大矣!故曰,昏魔不斩,散魔不召而集。
盖 昏之与散,必根乎念,念必根乎感,知念根感,念本无我,我既无我,则受感者谁?知属观,无受属止。观足以铸昏,止足以汰散。昏铸则明,散汰则静。明与静, 固有之性德也,以性变而为情,昏散生焉。若然者,明非固有,昏则无源;静非固有,散亦无地。众人不知,以昏散明静为两物,所以情之复性,卒不易也。
上述紫柏的话,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方语境,所谈论到的,人类之认知而已。甚者,则是讨论如何改善个体的认知。这样的主题,正是古希腊哲学的经典主题。
实际上,所谓哲学,从认知的角度看,并不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因为只要是从日常思维出发,遵循抽象的法则,作为超越日常心理的一个认知作为,就进入了传统的所谓哲学的范畴。
从现象上而言,哲学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一个部分;从大多数人的实际心理而言,哲学也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一个部分;反过来说,哲学不属于东方的思想传统,或者说,哲学,是一种特定的思维。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研究理念行为的科学,就是被他分为三个部分的哲学:
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
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
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
如果这样明确哲学的概念之后,我们从黑格尔、康德、维特根斯坦、...那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哲学是如何走到其边界的,或者说,哲学是如何黔驴技穷的。
但,仍然,从心思的功能的角度来看,哲学依然是代表一段路程,在两个地区之间架桥,特别的,它在西方历史上充当了超越宗教的角色,并仍将如此。因此为着某种圆满,这段路程还是走过去的为好,为此,我们需要如前所述的新哲学。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