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用作精神的饲料

知识,在一般的场景里,就是用于行为的实现:
地理知识,用于我们开疆拓土;
生理知识,用于我们维护与利用生命体;
物理知识,用于我们把握物质世界;
数学知识,用于我们精准解决问题;
...
那么,所谓知识,其意义是否也就仅仅在此呢?
不然。
人类发现知识,在进化的程序上,首先确实仅仅是用于行为的实现,但随着精神的进化,知识本身被用于精神的成长,这一最新的用途,使得知识的精神本质得以展现1

  1. 1. 一直着意于要写这个题目,十五年前尝试过,参见知识之用为心之质料或养料,但其时尚不成熟,现在重新来过。

历史学者的基本素质

历史学要表达的,是对人类自身过去的认识和理解。
既然涉及到认识与理解,那么作为历史学者,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大都是现代教育体系所不能提供的,这就需要立志做历史学者的人,自觉主动地去培养自己。

这些基本的素质,总而言之可以说就是理解力,其实并非历史学独有的。
此点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的,麻烦在于,何谓理解力,衡量理解力的程度有何标准,不象数学,是面向解决问题;也不象物理,是面向实验验证;在历史学领域,这些都难以有能得到一致认可的答案。

一般而言,有两种坐,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坐,一种是用来辅助修行的坐。
之所以把具有修行功用的坐,与日常中的坐,区分开来,是因为,具有修行功用的坐,是规定了一些特别的行为要求,诸如体姿,诸如调息,诸如专注,而这些要求,是有助于修行的。
不过,对于修行达到一定之程度的人,这两种坐的差别,是完全可以消弭的。因为你可以不需要那些辅助性的行为要求了,而同样使得任何日常的坐,都具有修行的功用。

所以,我们全部的坐,都是可以、而且应该转化为静坐的,最深邃的静坐。因为最高级的静坐形式,并非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而是可以独立于任何所谓的事情的。

行走,于人本来是具有天然的法度的。
只不过,这个法度对于我们,业已凝固成一个习性
要消除这个习性,使得行走成为导引的一部分,特别是以其天然的法度,成为自在的导引,则必须经由武学的训练1

以此,行走可成为导引天地阴阳运行之枢纽。

  1. 1. 参见:步门运动系统的智慧

睡眠

越是高等复杂的动物,越是善于使用睡眠作为灵活的自我生命机能修复机制。
而人类,则是唯一能够把睡眠,提升为自我修行机制的动物。

但问题是,人类的睡眠,籍由消减自主意识,而增强基础意识的自动修复功能,也就必然导致高等精神基本无缘进入睡眠阶段。
而人类基础意识具有很大的缺陷,即抗干扰能力很弱,这就使得很多人的睡眠并不能完全起到自动修复的作用,也就是平常所谓的睡眠质量不高,或者很低。

所以,最初步的改进方法,就是籍由高等精神,来增强基础意识的抗干扰能力。更高级的改进,则是高等精神进入基础意识功能。

视,视觉,眼睛,观看,诸如此等词汇,皆指作为我们的一个感知器官的生理功能。
这是一个业已进化成熟的功能,所以,我们的做法,是单纯地使用,完全只是被使用。
至多,也只是因为近视眼作为一种疾病的出现,我们才会对眼睛施行一些外部的恢复性照顾,例如主动地闭目休息,眼保健操,眼药水之类的。
但,这仍然只是对待眼睛为自我的一个供使用之工具。

对于自我的重建者而言,眼睛,或视觉,具有全然不同的意义。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