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内与外

与深浅类似,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当中,内与外,这一对几何范畴,也被用来描述精神对象。

内与外,在生成的进程次序上,最初始的形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一:自我与外部。

进一步,则是在中国的传统武学当中,内与外的范畴,其有严谨的基于体证的涵义,见下面的示意图,蓝色的区域,为内,黄色斜线区域,为外。所谓内家与外家之区别,正是在于其训练主体,是这里的内在区域,还是外部区域。

图二:内家与外家。

等持

等持,是修為至為關鍵之一部分。
等持,不是淺顯若等持自我與他人,究其實質,乃等持一切。
等持,亦不是若字面之等價觀之,其實,是以降心為始。

但,等持一切,问题正在于,这个一切,可以包括哪些?
生死,荣辱,贵贱,...这些都没问题,肯定包括。但这些都是大词,都是我们平常难得想到的。那么这些难得想到、遇到的东西,就难以填充等持作为修为之关键的胃口。
其实,还有更为细微的事务,需要我们等持。
例如,身体的细微感受,情绪的细微感受,状态的细微感受,...任何日常的细节,都有关于我是否驻于等持。

瑜伽师地论之继续论

瑜伽师地论,就是讨论修行者的十七种境界:

一、五識身相應地;
二、意地;
三、有尋有伺地;
四、無尋唯伺地;
五、無尋無伺地;
六、三摩呬多地;
七、非三摩呬多地;
八、有心地;
九、無心地;
十、聞所成地;
十一、思所成地;
十二、修所成地;
十三、聲聞地;
十四、獨覺地;
十五、菩薩地;
十六、有餘依地;
十七、無餘依地。

为什么要分做十七个等级的境地呢?当然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据说是弥勒菩萨所说的,谨慎地说,也可以说是对先圣某一种修行路径的总结。

日常意念的转化

决定一个人的实境的中心位置的要素,是其日常意念。而日常意念,正是一般人之现在的最主要的充塞内容物。
所以,日常意念的转化,是修行者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在起始的阶段,一般人所采取的自然的策略,是通过正当的工作,来排挤日常意识。这正当的工作当中,包含了意志、规划、专注、以及其他诸等高等{精神权能},因此,我们期望能够籍由这正当的工作,来提升自己的实境。

心斋.4

现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范畴,为了便于接引,下面回到具体情景中,来说明。

现在,假设你是在娱乐,或者与艺术有关,那么,你的这个“现在”,就蕴含着一个重大的内在困惑:哪样东西是实在的呢?我现在的愉悦感,还是我内心的感动,还是意志的变化,还是自我气质的改进,还是我整个人生的改变?最大的困惑就是,以上选项,越是往后,越是不靠谱。那么充斥我的“现在”的这些内容,基本令人看不到稳固下来的意义!

心斋.3

神气,是一种极其神秘的,这个生命体制的权能。
对每一个人而言,必然是,唯有籍由修行,才能使得神气,由极其难以捉摸,发展为任意的弘大。
难以捉摸,我相信是所有初始修行者的苦恼感受。这个难以捉摸,不等于是绝对与你绝缘,不是,多少你可能有点机会,能够体验到身心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不是来自药物、食物、饮品、际遇、成功、感官、...任何外在的凭借,都只是宣告神气的死亡。
这种力量,纯粹来自自我内在的生命动机。
唯独这样的机缘,才给予你捉摸的机会。也因此,她是难以捉摸的,因为,对于修行的初学者,这样的机缘,太少。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