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修行者的心理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本来我一直想针对大巴曾经的一位乘客做点讨论,她似乎目前在尼泊尔一家寺院出家为尼,但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得需要收集足够多的材料,才好下手。
这个是一个相关的资料,是一个极端事例,触动了我的这个想法: http://ref.ikosmos.name/2009/01/blog-post_7810.html

另外,还有几位大巴上的朋友,似乎也在修行的路途上,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虽说与上面的极端事例完全不同,但也都值得深加考察。

实际上,相比普通人,修行者往往更容易发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修行的路径.2

科学的起源,有两个必要条件:
1,拿掉与人有关的东西,或者说不考虑有人参与其中的事件。当然,这是一个设定,在科学进入20世纪的时候,这个设定有了些变化,但在起源阶段,这个设定是很明确而必要的。
2,必须呈现行为的持续有效性,就是这个理解必须是持续有效的,这个持续有效性与一般所谓的可证伪性,有所异同。

这两个必要条件,也是作为科学研究者,所主要学习而获得的思维素质:1,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2,通过实验或计算验证的能力。

精神修行者如何应对生命之老化

着意于精神修行者,有多种因缘。
有的一开始就是求长生,从这个门进来的人,走不远,也求不到,除非在后续道路中,逐渐调整上正路。
有的是为消除人生痛苦,从这个门进来的人,是最多数的,其后续可能性也比较多样化。
有的是因各种因缘而意识到精神可能性之后,好奇而至,这种后续可能性也多样化,中等相关于其意识到精神可能性的因缘,例如,学术的因缘,个人体悟的因缘,际遇的因缘,等等。
有的是。。。
还有多种因缘,不一一举出了。

圆满之途

圆满之途,佛家与道家分别给出了一半的答案,两者相加,就成就了至为圆满之途。
佛家着力处,是弃;道家着力处,是取。弃至极,而后有取至极,因此,我谓之圆满之途。

佛学之基本大义集中在四点上:苦、集、灭、道。

一般来说,在前三点上,还是有不少人依照佛家修证之途,做到了一定程度之领悟,但是在最后的“道”上,弱下来了。
为什么?因为前面一直都是一个“弃”字诀,弃的惯性大了,一般人要再上层楼而领会弃之极所显像的取,很困难。
所以此时,救弊者,天下至为刚健之道家也。

道家的传统修证初阶,正好是与佛家相反。

气象尔何物?

气象尔何物
遂令我屡迁

借用一下谢道韫女士的句子,我想说,气象,是统御的落脚地。

行气象的要诀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那么关键就是,我是否有得可做的?

气象,与其说是我做的,更好的词汇,是我抓的。

例如,一脚迈出,毫米毫秒的步进中,几可听见虚空如冰在碎裂。

只要你抓得出气象,你就在统御。

但,最要命的问题是,抓不出气象怎么办?
只有唯一的办法:
固然天资是一个要素,但无论什么情形,天资都会起自己的作用,所以干脆不要管它,更无可倚仗。
那么,剩下的,就是严格保证数量的锻炼。

理性何以是困难的?

这是一很大宗的问题。尝试梳理如下:
1,理性,在人类的基本认知里面,有一个开头,这个开头是必须的,否则,作为动物的人类,必然在自然中无法生存和适应。这个阶段的理性,是以人的基本日常心理作为环境和基础的。
例子:我们的生存和进一步的功利追求,都必须依靠理性来完成。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