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注释(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一个显然的物理化的描述出来的流程:感于物->心动->形于声->声相应而变而成音->遵照音而让其他发音物体包括声带和乐器都动起来,而产生最终的乐。
物,指一切可构成你的对象的东西,因此并非仅指物体。
心,指作为主体的自我。
动,相对静。
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声音。

强健,是第一要务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这几乎可以说是我们宇宙观的第一原理。
但,换一个言语环境,就很难成立了,因为,你可以问:什么是健的标准?有什么理由我们一定要健?健又有什么好处?...总之,“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并非一句自明的话。
而对于我们,就完全不同了,因为,这个“健”,并非一个有待阐明的范畴,而是一个可以进入先验范畴的自在感知,对于这个感知,你可以体认到,健,就是这个宇宙,乃至自我的本源。
于是,几乎所有的歧义都聚集到了对于健的感知差异上。

思想的边界外是什么?

在此话题之前,必须是:思想可穷的普遍范畴。待补。

思想的边界外,正是思想的源泉,就是体证。

换一种说法,就是后续要讨论的问题,哲学,是近代科学之前西方世界最高的思想成就所在,然后就是科学,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哲学品味的实践,或者说贯彻。那么哲学之后,再进一步,是什么呢?
答案出现在东方,是道行。
这其中的问题很多,都需要仔细来讨论。

为什么你需要内心安宁?

内心安宁,其实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不具有明确的精神涵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容易我们就可以发现,同样内心安宁的人,可以是非常不同境地的人,因为内心安宁,只是一个局部的现象:没有人可以声称具有了内心安宁的属性。
所以,内心安宁,毋宁说是每个人的私人入口,而不是公共入口。

既然不是公共入口,何以我们的精神宗师们,总是从要求人们内心安宁入手呢?正因为不是一个确定的公共入口,所以这个要求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你无法统一要求各地的人们都赶到某个特定的入口之后,才能入道,那样对绝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何谓气象?

气象,首先是一个把控.
此刻,你对自己身形,意气,精神,同时也对你手边,脚边,身边任意事物的把控,经由灵动的意象与凝练的神气,而把控住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实在,无漏的实在.

艺术,如果换到一个她的增上的真实力量的角度来看的话,此时是很基本的东西,或者说,在一个气象里面,艺术升华为增上的真实力量.
换一个说法,所谓灵动的意象与凝练的神气,就是艺术实现于人的本体.一切美好与力量,百纳其中.

世俗之所谓艺术,则仅只是一个初级的生理的于茫昧中开始学习的东西.

如何入道之第三步

第三步
非想,非非想,都不是长久宜居之地,但又是必经之地。说穿了,猎取非想/非非想的境地,只是一个体能的练习,用于增进自己向上翻身的力量。
如此,偷懒的说法,本来可以是说,下一步,非非非想。确实佛经有这么说的,本意是要你继续下一个向上翻身,但这么描述有弊端,即文字快过思维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多一次翻身练习,就等于是向上了一层。不然。

对非想、非非想的动作有了些经验之后,等于是你开始可以潜伏得下来了,于是第三步为 狙击。
对于潜伏中的狙击手而言,最重要的是绝对静默中的全局而细微地观看。对于走入第三步的你,亦如此。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