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的诸种作用

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凡此诸种,皆限于脑内。那么,凡此诸种,与实在事物,有何作用?
体证此一问题,是修行的一大关键,一大境界,非十年以上孜孜以求的修为,不足以求证。
下面,从平凡日常入手,逐步讨论之。

与大脑内的东西相对应的,是人的行为。
于是,顺理成章的答案就是,凡此诸种,(为简便计,以后统称为意识),的作用,就是导致行为的产生和改变。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外面与表面的看法,何以故?

假设我认可了某一意识,例如:

1,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2,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梁漱溟

这个人,应该说,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因此,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他是如何体现其时代的。

梁漱溟的禀赋,大体说来,是中等,或者说,是比中等多一点点。这一点点,并不多,但足以使其有自立的姿态和力量。

于是,这样一个具有基本自立姿态的传统知识分子,能够非常深切地表征其所处的时代。因为,他不具有时代的超越性。

下面,我主要根据其88岁时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艾恺博士的谈话记录,来分析这种时代属性。

一个场景

这是一个典型的东西思想的交谈场景,发生在梁漱溟88岁的时候。

两种疾病

有两种疾病是绝对无药可治的:老病和死病。
也有人因此缘故而尝试精神之路,无它路可选,唯有以命搏之。
这就是王阳明所谓“颠簸精神”者也。

然而,真正的答案,来自此题之外。

佛家讲,生老病死,人生四大老师。
这四大老师当中,头尾两个,生和死,相对而言,较易激发我们的警醒与沉思;中间两个,老和病,则常常不能做好老师。
例如,感慨生死者,常见深思状;叹息老和病的人,则一般都是漂浮状。
是啊,生死,是强烈的黑白,老病,则并不显眼。老么,无非就是过生日时点点感慨;病么,睡个觉,吃点药,过去了,也就忘记了。

心志的生灭

心志的生灭,不管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一般我们所能够遇到的最艰难困苦的问题,正是,心志,生不起来。
一般最令我们激动奋发的事情,就是,心志勃然而生。
然而,心志,常常都是,生,而后,灭;每一次生,都需要足够的等待,甚至,陷入等不到的绝望。

所以,我们承认,心志,是我们修行最困难的课程之一。
所以,我们需要集中智慧,来看清楚,何以心志有生灭。

先看灭。
最常见的灭的场景,就是日常生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常生活简直就是一个无边的泥沼,千千万万生灵千千万万的心志勃发后,咕嘟冒个泡,攸然寂灭。

【研究评论】视觉对比敏感度的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一直都是非常显著的实验事实,从大脑受损的代偿性,成熟的康复训练,到正常神经功能的增强,都充分提示我们,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即围绕着训练目标,而改变既有的神经组构,使得新的组构适应目标的需求。
这一能力使得我们对神经系统的全部潜力充满期待,尽管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可塑性的边界在哪里,一般,我们是设定存在某种边界的,但是,即使存在那样一个边界,那边界又何尝不是与训练条件相关的呢?
可以说,修行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在这里,只不过,按照现代神经科学的术语,称为神经可塑性;在修行的传统里面,称为改变气质。

可怕的文学青年,把感想当思想

可怕的文学青年,把感想当思想。
年轻人感想丰富,是好事;学会节约使用文字,也是好事。但,若像海子那样,就不是好事;若像广大文青那样,也不是好事。
人,总得长大,是不?

这几天网络流行纪念海子,因此而感慨;大巴居然还会有文青来凑热闹,也因此而感概。

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合理的现象,就是“文学”常常成为垃圾桶。
这个垃圾桶最主要的内容物,是自恋,是泄欲,是气性,是意淫,是妄想,...

为什么说它合理呢?
因为上述种种作为,最方便的工具,就是文字嘛~文字的东西,最方便的包装,就是文学嘛~~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