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理性?大概这样几个要素:
1,抽象能力。
只要是能够基于原始感知,而抽出概念,就叫抽象能力,例如,不必掰手指头就会数“1,2,3,。。。”,也叫抽象能力,并不是非得要做高深玄妙的东西,才叫抽象。
但是,上面的论述,也说明了抽象能力是可以分等级的,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越来越抽象了”,不同的抽象行为,是可能处于不同的抽象层级的。
如果一个人不掰手指头就不会数“1,2,3,。。。”,你可以想象他具有理性能力吗?所以,理性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具有抽象能力。
何谓理性?大概这样几个要素:
1,抽象能力。
只要是能够基于原始感知,而抽出概念,就叫抽象能力,例如,不必掰手指头就会数“1,2,3,。。。”,也叫抽象能力,并不是非得要做高深玄妙的东西,才叫抽象。
但是,上面的论述,也说明了抽象能力是可以分等级的,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越来越抽象了”,不同的抽象行为,是可能处于不同的抽象层级的。
如果一个人不掰手指头就不会数“1,2,3,。。。”,你可以想象他具有理性能力吗?所以,理性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具有抽象能力。
身与心,身体与心灵,生命与精神,不管用什么词汇,这两者的关系,一直是古往今来最热议的问题之一。
最经典的一个议论场景,是佛道之间的相互评论:佛家说道家整天炼丹修气,心里却晦暗如故,道家说佛家整天心壳子里打滚,身疲心必弱。
最现代的一个议论场景,是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论题,心身医学因之而得以成立。
其实,关键的问题是,身与心的关联,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大家所争论的对象,是处于不同层次与不同等级的,不认识清楚这个等级制,是无法看清楚身心之真实关系的。
身心关系是分层级的。
第一个层级,就是现代身心医学所研究的那些现象,例如,
这是两个话题,但是有关联的。
字面上,平常心,已经是很平常的词汇了,都知道意思,但深入体会与切实践行,总是不够的。“我已经很平常心了的啊”,这种话语,莫说为妙。
一个症象,是从平常心平常到散漫上去了,那就不是平常心,而实质上麻痹心,麻痹掉自己的敏感,从而耐受于散漫。
所以,所谓平常心,需要一个关键的判别标记,就是是否保持敏锐。
之所以说“敏锐”是很好的判别标记,是因为敏锐不涉及任何意图。“我要怎样怎样”不能保障你的敏锐,“我不要怎样怎样”也不能保障你的敏锐,敏锐,是一个单纯的生理状态,直接源于精神整体的状态。
科学的起源,有两个必要条件:
1,拿掉与人有关的东西,或者说不考虑有人参与其中的事件。当然,这是一个设定,在科学进入20世纪的时候,这个设定有了些变化,但在起源阶段,这个设定是很明确而必要的。
2,必须呈现行为的持续有效性,就是这个理解必须是持续有效的,这个持续有效性与一般所谓的可证伪性,有所异同。
这两个必要条件,也是作为科学研究者,所主要学习而获得的思维素质:1,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2,通过实验或计算验证的能力。
昨晚和一个文学青年朋友聊天,他曾经热衷于写现代诗,现在的理想也是在将来能够放下手头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专心于文学。
一个突然的联想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也算是小资的一个文化特征,就是对事物的评价,在追求个性化的口号下,实际上是走向强烈的同质化,很致命的同质化。
例如,现代小资文化里面,现代体育是一个很强势的元素。何以现代体育获得如此强势的追逐?
因为体育提供了极大的虚拟个性化空间。我这里所谓的虚拟个性化,就是指这种实际上同质化,但表面上能够提供个性化表象的行为空间。
新评论
13 years 1 hour ago
13 years 3 hour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