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中西哲学之比较

思想之比较,总是可行的,只要令两者对话,拿两本书对勘,一切历历在目。
中国哲学最重要之书,周易是也。古希腊之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巨头是也。下面以这两方做个小比较。

何谓周易?固然有种种解说,其实一点都不复杂神秘,我们权且看最通行的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一开始怎么说的:

有意思的Edge2008年度问题

165个各领域领头人物的回答,很长,看一点聊一点。(参考:原文 http://edge.org/q2008/q08_index.html

问题的提法很有意味,翻译一下:

若以思考改变了你的观念,那是哲学;
若因上帝改变了你的观念,那是信仰;
若是事实改变了你的观念,那是科学。
在这一年里,你改变了的观念是什么?为什么?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表达得如此清晰,以至于我立刻想到,提问者遗漏了一种经验,一种确实发生过的能够改变人的观念的经验:
若在静默中改变了你的观念,那是行道。

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uthor, Authentic Happiness
他的话题是“我们是孤独的”

关于冯友兰的哲学或哲学史

记得大巴伊始,我就说到过要谈一谈自己对冯友兰的看法,但我对冯友兰的判断,只是来源于早年的翻几页的掠影,他的东西也就只值得翻几页,所以,一直手头没书,今天偶然从电驴下载到一本,也就可以说几句了。

1982年,他很高兴地到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头衔,并做了一个自己一生学术的总结性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是:
他一生主要关注的问题框架是,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以及发展。
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之所以发生,是受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强烈提示:西方的哲学传统背景下,首先,如何理解中国的相应事务。

评论尼采(1)

从尼采开始,因为尼采是揭举以哲学超越宗教大旗最著的人。

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尼采的关键词是:Der Wille zur Macht。中文的翻译有“权力意志”、“强力意志”等,我个人认为,更好的译名,可以从这条路【强健,是第一要务】上去寻找,或者比较两者,会是饶有趣味。暂时,我用强健意志。

先看尼采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关键词的。
在他1886年9月2日至母亲与妹妹的信中:

尼采 wrote:
在今后的四年内,我准备起草一部四卷本的主要著作;这部著作的标题就令人敬畏,《强健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为此我需要一切,健康、孤独、良好的心情,也许还需要一个妻子。

离开世俗和宗教的第一步

就是哲学。
一个哲学的典范,就是《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
因此,下面的问题,都是基于仔细地分析《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来做讨论。

1,所谓哲学,我用来指特定的思想范畴,包括相应的能力和方式,是从世俗和宗教的夹缝里面挤出来的。当然,从发生历史的角度看,很难说宗教必然会先于哲学,但考虑到人类的恐惧很可能先于自信,所以还是可以大体有把握地说,哲学不大可能先于宗教。
世俗,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层面,因此,我只需要说,离开世俗与宗教,人类迈出的第一步会是什么?其实就是我所指的哲学。

思想的边界外是什么?

在此话题之前,必须是:思想可穷的普遍范畴。待补。

思想的边界外,正是思想的源泉,就是体证。

换一种说法,就是后续要讨论的问题,哲学,是近代科学之前西方世界最高的思想成就所在,然后就是科学,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哲学品味的实践,或者说贯彻。那么哲学之后,再进一步,是什么呢?
答案出现在东方,是道行。
这其中的问题很多,都需要仔细来讨论。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