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居而龍現,淵默而雷聲

尸居而龍現,淵默而雷聲。
特別是後一句,常被簡化為淵默如雷,作為修辭來使用,遂使原意逐漸丟失。
這兩句話,其實是實境描述,真切得很,本無半點誇飾。
最早出现在《庄子》里,維摩詰經裡有此一象,後來禪宗語錄多次出現,皆是實境描述。

描述的何等樣實境呢?
就是當自己完全沾附到自己的實體,從生理到心理到精神,籍由無言,籍由靜默,真的是雷震破天。
這是實境描述,所以,如果你沒有感受到此處,只能說是還沒有做到靜默如斯,無言如斯,安居如斯。

正如《續古尊宿語要.6》所做的精微描述:

也讲坛经.4

定慧,是让自己把心落下地来,踏踏实实的;落下来之后呢,进一步的就是更加精微化的三件事:无念,无相,无住。
为什么是这三件事?因为要做的这三件事,指向了在此地所必需破除的全部精神障碍,也是一切修行者,在知定之后,所必修的功课。
注意,是功课,而不是观念。
观念,常常只是被用来理解,因此,人人都可自称理解某一观念或接受或批评某一观念;但是,功课,只能是落实在行为中,落实在修行者整个的精神存在之中,而不仅仅是理解与接受与批评的事情。

也讲坛经.3

建立了“世人本来就有大智慧之本性”的逻辑起点之后,慧能首先给出最基本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可以在每个时刻来着手的行为:定慧相等。

慧能选择“定慧相等”作为向诸位推荐的入手处,是有缘故的。

世间学佛的人都知道,打坐、入静,是第一课;任何其他途径修行的人也都知道,入静,是第一课。入静,入定,都是门径;目的或效用,就是生慧,长智慧。
门径,是大家都瞧得见的;目的,就难说明白了。所以常常有修行者提问,“我坚持每天练习静坐,但怎么才能得到智慧呢?”

也讲坛经.2

慧能声音一沉,转入正题:

诸位应该已经了解到,我能够来到此地,与各位相聚,是经历了诸多劫难作为因果的。下面我将表述的禅宗心法,也是先圣所传,而不是我慧能自行知晓的。诸位如果希望能够领会先圣心法,就务必请各自净心来听,以期和先圣们一样得到开悟。

也讲坛经

【主要底本是敦煌博物馆藏77号文书中第4抄件,以及大正大藏经本,均题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某天,应韶州刺史韦璩的邀请,慧能大师来到韶州城里大梵寺的讲堂升座讲法。
其时,座下讲堂内外,汇集了僧尼道俗上万人,也有版本说是上千人,其中包括韦璩及其他官僚30余人,儒生30余人。为了让此次讲法能够惠泽更多的人,韦璩同时安排了一个僧人法海做全程记录,以便刊刻成书,流行天下。这就是今天这部《坛经》的来历。

慧能开讲了:
“各位,先请安静下来,各自内心念经。”

心志的生灭

心志的生灭,不管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一般我们所能够遇到的最艰难困苦的问题,正是,心志,生不起来。
一般最令我们激动奋发的事情,就是,心志勃然而生。
然而,心志,常常都是,生,而后,灭;每一次生,都需要足够的等待,甚至,陷入等不到的绝望。

所以,我们承认,心志,是我们修行最困难的课程之一。
所以,我们需要集中智慧,来看清楚,何以心志有生灭。

先看灭。
最常见的灭的场景,就是日常生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常生活简直就是一个无边的泥沼,千千万万生灵千千万万的心志勃发后,咕嘟冒个泡,攸然寂灭。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