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认知-心理

个体的现象分析案例1

本来在[断头而生]里面是要开始做坚硬的个体分析的,但一直拖延下来,刚才看到一个不错的例子,材料合适,故而无可拖延了。

所谓个体的现象分析,首要的材料是其自语的内容。网络带给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局势,就是自语的公共化,特别是由交互的BBS发展到以个体为中心的Blog,自语几乎成为我们公共环境的一部分。
这样一个局势的后果需要另外的讨论。

这里的问题是如何由自语的内容切入对个体的现象分析。
首先自语的主体,是一个结构意义上完整的个体,其自语是一个整体背景下的波光粼影。
那么分析的目的是令那个整体呈现出来,而后在一系列案例的背景下,可预期一个框架的呈现,使得框架底下的个体获得一个位置。

世界的功利与精神的超功利方向

世界,即使让人来做它的主角,其本质是功利的,或者说是靠功利来驱动的。
但是,人类的文明史从极早的启蒙时代开始,就有了一种意见,认为人的精神,应该有一个超出于功利的方向。这个意见一直延绵不绝,尽管在这么一个不惜以血肉相搏以争功利的世界里面。
为什么?
可以问的问题很多:
超出功利,是某种进化的必然结果吗?表面上看,追求功利反倒是进化要求,即使是动物利他主义,也存在进化优势的解说。
何以厌弃功利的精神追求一脉相续,在此严酷生存环境下竟然流传至今而仍然具有对于极少数人的鼓舞力量?
这一方向对于我们未来的意义为何?
本质功利的社会是否会给与这种生存方式以足够尊重呢?

自我的凝固

几乎可以说,几乎所有人的自我,都是凝固起来了的。
要意识到这点,并不是那么容易,也许一个沉重的悲哀下,有点滴的返照泄漏到意识面上。
这也是自然的,因为自我惟有凝固,才构成他们生存之基础内容。

在自我的凝固这么一个真相下,我们再来理解人性,再来理解我执,甚至是,再来理解生存之命运,都变得非常容易。因此,我希望藉由一些足够显眼的现象来引导对于自我的反省,透视其凝固过程的反省。

自我的凝固是一个终生动态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动态,都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结构在里面,困难的是在,我们如何看到它!

首先,我们不妨大胆地直截了当地,就把我们此刻的自我,定义为凝固了的。

入静的生理背景

[Long-term meditators self-induce high-amplitude gamma synchrony during mental practice]
或者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101/46/16369
遵循感受的导向,在东方的传统里,一系列的自我精神修习方法,终究是需要在外物或对象的角度予以观察。
可以肯定的是,物质技术的手段将以另外一种语言方式来描述我们可以如何改造自己的精神,这对于日益把精神活动分解到基因,脉冲,递质,信号等物质层面的那样一种自我物化和贬斥的倾向,是一个扎实的反对。

后续的问题将会是非常有趣的:假设我们做到把一些功能性的指标落实到物化机制的指标上,例如假设记忆力的提高可以由某一些回路的电生理指标来描述,而传统的修炼手段可以导致该指标的变化,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用早先流行过的所谓生物反馈法的思路,积极地针对该指标而练功呢?

意识就是大脑之所为吗?

当然是。
但这句话似乎还是有问题的。

国家地理05年3月的封面:

By James Shreeve Photographs by Cary Wolinsky

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人能够把自我意识的活动定位到大脑,应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领悟。
但从意识现象出现在这个物质世界里面的意义来看,意识的荣耀不只是属于大脑这个最新创造物。

也许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
意识到是大脑在作思维,而不是手指或心脏,这就预示着人终将确定大脑每一个可观察对象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核团,回路...>>>>神经元,受体,递质,基因,...
然后呢?

现象与意义

挣脱一般的言辞之争,现象,可以说成就是图像。意义,则肇始于感动。

常用的现象,与实质相对称。隐含的意思就是我们对于现象的描述,是可以不涉及实质的。

但与其拿现象和实质来相对称,不如拿现象和意义来相对称。

因为现象和实质只是在我们一个认知方向的进程上展现差异,并被命名;而现象和意义,则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向的产物。
这样一来,这里所使用的现象包含了一般所谓的实质。

何谓意义?
一个寻求意义的典范是王阳明曾经试图从事的“格竹”,作为现象的竹子,与作为意义的竹子,正是王阳明当时苦苦寻找的岔路口。
不妨来体验一下王阳明坐对竹丛的心理:眼前的竹丛,首先是一个现象。对于这个现象能够怎样呢?作为现象来理解的话,可以有形象,动态,生态...凡此种种,但这是他坐对所寻求的内容吗?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