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意

如何理解中医理论的发生途径?

乾隆年间,徐灵胎在他的《医学源流论.自叙》当中说,“古圣人之治病也,通于天地之故,究乎性命之源,经络脏腑,气血骨脉,洞然如见,然后察其受病之由,用药以驱除而调剂之。”
这还是一个过于简略的描述,但却是整个传统里面对于中医理论之发生的基本观念,今天我们可以说,是一个基于内证的科学途径。
何谓内证?这个复杂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一个稳妥的途径来获得解析,例如,就考虑徐灵胎本人的认知途径。
徐首先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元气,他把这个概念放在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层面上。

脉的内外观

难经》第一个发难,针对的就是对于经脉的内外观之别。
经脉,是内观的结果。如果从外观之呢,那就是西方的路数,首先看到的当然就是心跳和脉搏。这个路数是如此朴素,乃至于构成后学者走内观之道的严重威胁,因此难经特意从这里开始。

脉诊,是对于他人由外而内的一个途径。如果只是以脉搏的意义来看,脉诊的意义就是非常有限,无从达到内经所言决五脏六腑之生死的地步。所以内经的立场是,在经脉内观的基础上,再来看外显的脉之动,其意何在。

经络之体与用

什么是经络,需要从体用两个方面来追究.

对灵枢经的解析在这里逐步进行.

对于经络常见的思路是,力图从解剖或功能上找到经络,以求具有一些科学的趣味.但这个意图本身是不够严谨的,因为那种做法和只在路灯下寻找失物是同一个精神.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按照传统的理解,经络在什么场景下现身?比较便于把握的一个是疾病状态,特别是药理和针灸上经络系统的表现;另一个就是所谓练功状态下,经络作为一个主角所表现的功用.
[node:136]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如果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命结构的最小线度达到了纳米量级,人的个体则是米级,相距9个量级,再立方一下,则是27个量级,而整个宇宙的星系数量之量级也不过如斯,因此我们审视自己的肉体,真可以像上帝审视自己创造的宇宙星辰...如此庞大的系统,也许我们该反过来问,更加合适点,人有什么理由可以做到不生病呢?
人为什么会衰老乃至死亡呢?这个问题如果也反过来问,答案却并不更显然,人有什么理由非得衰老和死亡不可呢?
如果把问题只是限制在物质的层面,也许答案就是某种描述态度下的无奈;如果考虑到自己这个生命还负载着一种所谓独特的精神呢?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