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拍的,勉强看得出意思。
这是一个早上,我一个人在海边走了很久,从这个角度,我想起了《大西洋底来的人》,一刹那,我也很想自己就径直走向海底...
这是北戴河海边沙滩上的波纹,它的形成很有意思,下面的细节:
沙滩上的那块花纹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只有大概3~4米的幅面出现这个,左右就都是平整的沙面了,什么条件导致这个区域有这个花纹的形成?
下面是北戴河海边岩石上的侵蚀图纹:
用手机拍的,勉强看得出意思。
这是一个早上,我一个人在海边走了很久,从这个角度,我想起了《大西洋底来的人》,一刹那,我也很想自己就径直走向海底...
这是北戴河海边沙滩上的波纹,它的形成很有意思,下面的细节:
沙滩上的那块花纹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只有大概3~4米的幅面出现这个,左右就都是平整的沙面了,什么条件导致这个区域有这个花纹的形成?
下面是北戴河海边岩石上的侵蚀图纹:
昨晚睡前温习了一下《笑傲江湖》婆婆授令狐冲普善咒一节,深叹琴箫之难齐全。
入睡,梦里琢磨湍流问题,得一解,醒后觉得未始无理,遂记于此。
考虑理想无粘性流体,于直管中定向流动,每个流体粒子以相同速度保留在一理想直流线上,显然,只要是相同速度,就不会产生湍流。
然后考虑不同直流线之间有速度差异,并相互有粘性,那么假设出现相邻直流线上的流体粒子有相同速度的情况,是否会导致形成偏离直流线的封闭曲线流线呢?这就是湍流?这显然是一个概率分布问题。
黄褐色的大地与天空,是来自火星的实地风景照片。- 火星机器人Spirit摄于Low Ridge山丘。
迄至2006.10.26,它已经孤独地在火星上生活了1000个火星日,每个火星日=地球时间24小时39分35秒。
全图见:
http://www.nasa.gov/images/content/161450main_pia01907-516.jpg
新闻见: 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mer/images/20061025.html
那曲地区与整个青藏高原可能成为中国最大沙尘暴源地
采访 / 吕永奇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员:
不只是那曲,整个青藏高原都是一个巨大的沙尘暴中心,而且已经形成了。
那曲草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风区之一,多数区域大风日数在100~160天之间 ,是中国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的4~30倍。当西风急流调整时,经羌塘高原的西风协同沿雅鲁藏布江的西风以及柴达木盆地吹来的西北风,可在拉萨一带和长江源区形成强大的复合上升气流,使高原粉尘物质被扬升到西风急流区。沙尘暴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所以不只是那曲,整个青藏高原都是一个巨大的沙尘暴中心,而且已经形成了。
愚人愚侃之二:北冰洋冰川的消融与未来地球气候变迁及其他
红墙论坛 http://www.enlight-tech.com/bbs/red/
送交者: 愚人 于 2006-03-03 11:38:57
慕容湖:
昨天又看到介绍近期SCIENCE上文章的消息和评论,说是科学家们发现GREENLAND(格陵兰)岛上的冰川以比过去五年加倍的速度融化并流入海洋。
愚人:
除了南极冰川以外,全球的冰川都在以人们原先想不到的速度在融化,五年前,《NEW SCIENTIST》就报道,从格林兰到加拿大的航道上的浮冰已经消失,那条航道上曾经出现泰坦尼克号因撞击冰山而沉船的悲剧。
另外,青藏冰川正在加速度融化的过程,估计在未来三十年内将全部融化,这是一个总部设在印度新德里的国际冰川研究所在考察喜玛拉雅山积雪融化四年后的结论,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也在几年前得出青藏冰川加速消融的结果。前不久,科学院组织的对珠穆郎玛峰的测量,发现珠峰的高度已经比过去减少,经研究发现,并不是过去测量错误,而是珠峰上积雪融化的结果,这个结果再次雄辩地证明了青藏冰川的消融加剧。
地球的荣耀,主要是以欧亚大陆块的腹端为舞台的:从中国的东北地区,沿着太平洋西岸,到印度洋北岸,到地中海,分布着4个人类文明历史的主要舞台:中国,印度,中东,欧洲。
舞台鸟瞰
鸟瞰,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便于我们沉入生动的细节,看所有那些人的生生死死。
所谓舞台,大体可以这么定义:''该范围人群之间的交流,远比其与其他舞台的人群的交流要频繁得多。''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6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